“陛下對秦王說了什麽?”李牧急忙問道。


    方城最後一站是鹹陽,因此晉遙對嬴政說了什麽,李牧是很迫切的想知道。


    “先生說了很多,他說他給寡人留下了一份大禮,希望寡人珍惜,善待;也跟寡人說,牧將軍是難得一見的名將,希望寡人能重用,給予善終……”嬴政娓娓道來。


    “禮物!”李牧慘澹一笑,燕趙之地居然是一份禮物,難道長生就真的那麽值得追求嗎?


    “將軍可曾想過,方城或許是一個騙局!”嬴政看著嘲諷的李牧,知道李牧對晉遙有些失望了,急忙再次開口。


    “騙局?”李牧皺眉沉思,什麽樣的騙局,能讓晉遙舍棄了整個燕趙,那麽多的名臣大將和曾經的努力於不顧?


    “將軍可見入城之人在出城?”嬴政反問道。


    李牧思索了片刻,也突然想到,當初方城降臨薊城之時,晉遙是站在城門上的,而以他對晉遙的了解,禮賢下士是必然的,因此,正常情況下,晉遙肯定是會出城,登臨薊城,然後犒賞三軍,而不是隻是站在城樓上犒賞三軍!


    最關鍵的是,以晉遙的尿性,怎麽可能錯過這種高調出場的機會!


    所以,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方城許久不許出,所以離開也是陛下無奈之舉!


    “將軍看來是懂了!”嬴政也是想了很久才發現的。


    那些入了城的人,卻都沒有再出來,不是因為城裏有吸引他們的東西,而是這就是一個驚世的騙局,將所有能擾亂律法,超脫世俗的高手全都帶走!


    李牧沉默了,原來如此,怪不得陛下眼裏是無盡的無奈和遺憾。


    “到了!”嬴政望著一望無際的良田原野,低聲說道。


    “當年寡人離開邯鄲之時,這裏還是一片荒蕪,想不到短短十餘年,這裏已經阡陌交通,良田盡屬!”嬴政也感慨道。


    當年他離開邯鄲之時,邯鄲也還沒有如此繁榮。


    “老丈為何歎息?”李牧沒有再管嬴政,走向了在田埂上一位歎息的老人詢問道,“是朝堂賦稅過高,還是生活不如意呢?”


    老人看著一臉方正威武,雖然不著甲胃官服,卻一身正氣,威嚴的李牧,急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行禮道,“老朽見過貴人。”


    他不認識李牧,但是也見過很多朝中貴人,卻沒有人比得上李牧的威嚴,也知道自己應該是遇上了私服微訪的大人物。


    “先前見老丈在田埂歎息,可是收成有差,還是官府稅收過重?”李牧問道,心底也有了怒火,陛下才走不久,邯鄲王畿之地居然就有人敢私加賦稅!


    “生活自然是如意,賦稅也比從前輕的多了!”老丈急忙說著,“官府也時常派田舍郎前來觀察各地農作情況,予以指導。”


    李牧有些疑惑了,“既然如此,老丈為何歎息?”


    “老朽是在感歎上天不公,陛下如此年輕,卻早早離去,去歲收成大好,老朽還因此得到了造士爵,於春耕大典時,為陛下獻穀種,十裏八鄉,誰不羨慕老朽!”老人迴憶起了去歲的春耕大典,他親自為晉遙遞穀種的場景,那是何等的風光。


    “原來是造士先生!”李牧和嬴政都急忙行禮。


    “可惜,上天不公啊!”老人歎了口氣。


    李牧和嬴政都沉默了,他們何曾不如此感歎呢!


    “陛下即位不長,可是我等賤民擺脫賤籍,入了士籍,生活也開始有了盼頭,而後龐煖將軍、李牧將軍覆滅了無恥燕國,我等是舉村慶賀,通宵達旦暢飲三日,卻沒想到沒等迴凱旋大軍,反而等來了山陵薨塌的噩耗,上天是何等的不公啊!”老人說著笑著然後卻又不覺間潸然淚下。


    “不少老鰥夫身無牽掛,尾隨陛下而去,老朽也多想隨陛下而去,卻無奈兒孫尚幼,隻能為陛下貢上血食!”老人泣不成聲地說著。


    “什麽,有人為陛下殉葬!”李牧憤怒了,他們雖然對外是宣稱晉遙病逝了,但是也明令禁止任何人為其殉葬。


    “貴人有所不知,我等都是自願的,官府難道還能無時無刻盯著我等隨陛下而去?”老人急忙解釋。


    李牧沉默了,官府確實不可能隨時盯著。


    嬴政卻是滿臉的羨慕,若不是感恩愛戴到了極致,誰會為一個從未見過的君主殉葬呢,若是自己逝去,是否也有如此禮遇呢?


    “可是日子也都是要過的,陛下無子嗣,無親屬,大位無人繼承,而周邊秦、魏、齊楚、韓皆在虎視眈眈,這平靜了多年的土地,又將再臨戰火了!”老人歎息地說著。


    曾經以為戰火將從此遠離他們了,他們也將得到更好、更平靜的生活,卻沒想到會突然間變成這樣。


    他們不是什麽都不懂的人,反而看的比誰都清楚,隻是他們不說!


    “若是,趙國歸附大秦,老丈以為如何?”李牧沉默了許久,突然開口問道。


    老人急忙捂住了李牧的嘴,小心地望向四周道:“貴人,此話說不得,會害了您的!”


    望著老人,李牧並不覺得唐突,甚至有些感動,百姓都是淳樸的,哪怕是一麵之緣,也會為他著想。


    “老丈無需擔心,若是真的能讓趙國、讓民眾不再經曆戰火,老丈以為如何?”李牧繼續問道。


    “天下七國,除了被滅的燕國,趙國最好的選擇自然是歸附於秦,可是龐煖將軍、李牧將軍、郭外相能承受得起這樣的罵名嗎?”老人搖頭歎道。


    “誰都明白,無論誰來繼承陛下之業,都不肯達到陛下的成就,而老趙一姓,若是真有這個能力,趙國又何以等到陛下出現才有所改變。”老人說著。


    其實民眾看的很透徹,隻是他們沒有說話和抉擇的機會。


    “無論是誰投秦,老朽感念他為我等做的一切,但是還是會唾罵他!”老人繼續說道。


    “???”李牧和嬴政都愣住了,感激為什麽還要罵?


    “感念是一迴事,他既然身居如此高位,為何不能保護好陛下,為何不能給趙國更好的出路,那他該不該罵?”老丈看著李牧反問道。


    “那老丈以為趙國該有什麽樣的出路更好?”李牧無奈的問道。


    “老朽要是知道,還用在這耕地?”老人看智障一樣看著李牧,繼續補充道,“既然身居高位,自然是該有大才,能為趙國找尋更好的出路,找不到就要挨罵,這有錯嗎?”


    “沒錯!”李牧有些談不下去了,但是偏偏無法反駁,你沒有能力找出更好的出路,那被罵幾句不應該嗎?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俠道墨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龍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龍服並收藏秦時明月之俠道墨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