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丘城也是極具戰略地位,若失守會對青霄國造成較大的影響,陸衛達心中不解,卻依然依命行事,他最終選擇相信陳之墨。


    隨後的日子,陸衛達開始組織百姓搬遷,垓丘城全權交給陳之墨打理。


    費景候那邊依舊是圍而不攻,陳之墨提見了數次肖亦秋,陳之墨認為此人有才,想要招降他,可不論陳之墨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肖亦秋就是鐵了心不降。


    陳之墨佩服他的骨氣,卻也經不住他磨滅陳之墨的耐心,陳之墨威逼利誘皆不見效果,最後不得不大刑伺候,結果依然不能讓肖亦秋服軟。


    肖亦秋這般骨氣,讓不少浣羅國的戰俘十分敬佩,這些戰俘已經把他當做了主心骨。


    這些日子,臨涪城那邊,耿也已經收到了費景候戰敗被圍的消息,他也陷入了糾結當中。


    若不救費景候,費景候等人必死無疑,若分兵救援,那臨涪城破城無望了。


    這段日子,耿也已經加緊攻城,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假以時日,臨涪城必破,若給了臨涪城喘息的時間,待青霄軍患疫病病員恢複、樞滄軍迴援,那耿也就別想再攻破臨涪城了。


    如按照耿也的狠勁,他會不管費景候,反而加快攻臨涪城的動作的,隻是同費景候一起陷入重圍的還有一些人物,這讓耿也有些猶豫不決。


    果然,他這邊還沒有考慮好是否分兵救援,國內的傳信便到了,都是讓他分兵救援費景候大軍。


    其中傳信中就有自己妻子的信件,隻因費景候軍中有妻弟邱文朔。


    費景候被圍大軍中還有不少浣羅國內權貴的親人,其中以耿珂均身份最為尊貴,是浣羅國敦親王的外侄。


    敦親王在浣羅國權勢頗大,這次也送信讓耿也無論如何都要救出他侄兒,不然就跟耿也沒完。


    費景候自己也是一代名將,父親是浣羅國前任大將軍,在朝中關係深厚,此番也是連同一眾元老上書浣羅國皇帝,搞得浣羅國皇帝隻得修書一封建議耿也分兵救援。


    耿也自己壓力大,也知道國內陛下壓力也大,陛下沒有直接下旨讓他分兵救援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此番浣羅國內輿論四起,都認為該分兵救援費景候,不能讓為國征戰的將士就此白白犧牲。


    這些風聲的背後自然是有陳之墨散布出去的間者在起作用。


    耿也大軍近日開始對臨涪城的進攻頻率降低了,最兇猛時是一日攻城十次以上,現在已經是逐日降低,到目前已經降為一日攻城三次了。


    臨涪城內青霄軍是由上將軍魏央統領,他已經收到消息,耿也不隻是分兵救援費景候,而是改變了戰略方向,全軍西行救援費景候之後就從西路進軍。


    臨涪城這邊應該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不然為何攻城次數不斷降低。


    魏央立刻準備帶大軍進行進攻,他也要改變策略轉守為攻,卻遭到了賀青的強烈反對。


    賀青接到陳之墨的命令是堅守臨涪城,不準擅自出擊,於是他竭力勸說魏央,可魏央立功心切,不聽賀青勸告。


    魏央一意孤行帶領大軍強攻浣羅軍軍營,卻遭到了三十萬大軍的埋伏,死傷慘重。


    浣羅軍根本就沒有西行救援費景候,故意拋出誘餌讓魏央上當。


    之後,浣羅國軍攻城的頻次降到了一日一次,還隻是象征性地攻擊一番,這讓魏央又蠢蠢欲動了。


    魏央本就憋著一肚子火,此番見到浣羅軍軍營清淡得很,他得到的消息確定就是耿也要西援費景候,想到浣羅軍極有可能在上次設伏重創自己後就連夜起兵西援去了。


    機不可失,魏央立馬點齊兵馬再度襲擊浣羅軍,結果依然遭到了強大兵馬的反撲,又是一場大敗,魏央自己也受了不輕的傷。


    浣羅國軍趁機反攻,加大了攻城的勢頭,三十萬大軍全力攻城。


    兩次大敗已經讓青霄軍士氣大落,浣羅軍正當士氣旺盛,一鼓作氣竟有隱隱攻破臨涪城的跡象。


    這個危機關頭,賀青帶著樞滄軍和青霄軍拚死守城,打退了敵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當天,浣羅國軍就連番攻城十數次,讓臨涪城守軍感受到了浣羅國軍的雄厚戰力。


    好在最終賀青帶兵抵擋住了敵軍的攻擊,險險守住了臨涪城。


    幾天內浣羅國軍都是強有力的攻城,可第一日未破城,浣羅軍士氣一落就更難破城了,這番臨涪城算是暫時守住了。


    之後數日,浣羅軍又開始逐日遞減攻城次數,攻城勢頭也開始減弱了。


    這時的魏央早已沒有了脾氣,也沒敢嚷著帶兵突襲浣羅軍了,他隻好以養傷為借口躲在府內不敢出來。


    這個時候賀青上門拜訪,力勸魏央領兵出擊,賀青手中兵力有限,不敢貿然出擊,必須得說服魏央領大軍出動。


    賀青是收到了陳之墨的飛鴿傳書,讓他在浣羅軍第二輪攻擊勢頭減弱時出擊偷襲。


    賀青幾番勸說都無法說動魏央,魏央已經被耿也給打怕了。


    耿也是淩海名將,是戰神一般的存在,戰績斐然,這番挫敗魏央,已經讓魏央失去了鬥誌。


    賀青最終立下了軍令狀,這才借得青霄軍5萬,加上自己帶來的樞滄軍2萬,一共7萬。


    賀青此刻選擇的是相信陳之墨的判斷,若陳之墨判斷失誤,那賀青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一開始賀青隻是對陳之墨感到敬佩,對陳之墨行軍打仗並沒有多大的感受,甚至覺得陳之墨的安排有些不靠譜,隻是他堅定地執行陳之墨的命令。


    後來他不斷聽說陳之墨的事跡,單槍匹馬入匪寨誅殺匪首、收編青霄軍、夜襲大捷、計圍浣羅軍,讓他對陳之墨佩服得五體投地,對陳之墨的指揮和作戰能力不再有任何懷疑。


    賀青找準時機領軍突襲,果然此次浣羅軍軍營空虛,隻有幾萬兵將留守,一時間被賀青殺得傷亡無數,最後不得不退出數十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瞳並收藏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