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廠的優勢與短板,在坐的人都很清楚,所以對於軍工係統領導說的話,都是認同的。特別是李昭來的這一年多裏,李昭拿出了太多的技術,就這些技術來說,讓一個工廠自行發展,如果所有條件都是最優的情況下,最少也要幾十年才能發展出來,但偏偏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拿出來的,這就帶來了很多問題。


    就說合金這一塊,李昭拿出來的配方足有幾百種之多,到目前來說,研究所也隻能研究其中一小部分,實在是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了。就算是李昭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各種實驗設備都在幾個研究所的共同研究下,製作了出來。


    但研究進展可以說非常有限,到現在來說,研究所也就將其中十來種金屬的性能推到了未來進口金屬的水平上,當然性能進步的不止這些,但相對於幾百種的配方來說,太少了。但這就是現實,畢竟這都是要反複做試驗,然後反複測試金屬性能,觀察金屬的晶體結構才取得的相應進展,屬實不易。


    這還是材料廠的情況,對於軋鋼廠來說,問題就更多了,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李昭放在軋鋼廠的那些項目,講真的,在沒有研究所的人插手前,除了一個人力農機,基本都沒有什麽進展。人力農機有進展,那還是因為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而且因為李昭的原因,也算有點創意,就是將犁也進行了金屬化。


    說白了也沒有什麽變化,隻是將農村常見的曲轅犁給改成了金屬的,用鋼管代替木頭,直接將犁的重量降了一半以上。要知道為了讓犁耐用,一般農村用的木製犁都是用老槐木之類的來做,重量是極重的,現在換成了鋼管,重量一下就下來了,這樣也算節省了牛的力氣,畢竟現在牛還是耕地的主力。


    而在其他方麵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就算是自行車,也沒有什麽變化。這種情況在研究所接手技術方麵的問題後,才算有所好轉,比如三輪車,現在研究所就在進行幾個方麵的改進,畢竟看了李昭搞的汽車之後,隨意拚湊出來的三輪車太垃圾了,這些項目都是由研究所自行進行的,李昭並沒有參與。


    就以現在的情況來說,上級也是覺得兩個廠合並是最好的選擇,說道這裏,軍工係統的領導接著說道:「我們確實認為兩個廠很有合並的必要,但我們必須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保密問題。我想在座的都知道當時建材料廠的原因,當時就是覺得這些技術太過重要,如果放在軋鋼廠可能不安全,以後要如何保證。」


    聽了軍工係統領導的話,機械係統領導也說道:「我們也同意這個看法,主要就是如何保證保密以及安全的問題,畢竟軋鋼廠的人員相對複雜的多。」


    這一個問題,其實李昭是有考慮過得,這時他就直接說了出來:「這個問題,我是有考慮過的,首先還是從工人方麵出發,根據保密程度的不同,我們的員工安排不同的群體,比如合金鋼生產工人,全部由退役軍人擔任,仍然采取現在的管理模式,就算是廠裏的管理人員,也需要得到授權之後才能進入。」


    「研究所,現在也是這樣,除了研究所人員以外,隻有保衛人員可以進入,而其他人除非得到允許,是進不去的。而且每個研究小組的研究項目,其他小組也基本不能接觸。而民用方麵,將來會慢慢從研究所剝離,成立新的研究所,就如現在的民用研究小組,他們將來基本就是相關項目的骨幹了。」


    李昭這種方法就是將廠子直接劃分區域,限定各個區域可以進入的人員,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幾年缺技術人員,總不能不發展了吧?畢竟軋鋼廠有現成的大量工人,他們的生產能力都沒有被合理的利用起來,這也是李昭認為兩廠合並後機床產能可以飆升到兩百以上的原因所在。


    聽了李昭的話,雙方基本都算滿意,畢竟現在就是這麽


    管理的,隻是將來會擴大到軋鋼廠罷了,畢竟將來軋鋼廠也是有相當多需要保密的技術了。就如頂底複吹轉爐,就等上級批準就可以開始建設了,這個絕對是相當先進的設備。


    要知道這個技術西方是在七十年代末才開始采用的,現在不是弄不出來,隻是因為現在沒有人往這方麵想罷了。技術實現難度並不大,更何況還是李昭這個即見過實物又見過圖紙的人幫著設計呢,隻是李昭不願意爭這份功勞罷了。


    保密的問題算是解決了,畢竟材料廠一直都在這麽做,隻是軋鋼廠沒有怎麽在意罷了,而且李昭估計,上級也是以提醒為主罷了。見麵會到這裏,算是已經沒有什麽問題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上級討論股份占比的問題了,這些就不是兩邊廠裏的人能夠決定的了,看上級談成什麽樣,那就是什麽樣了。


    這時機械係統的領導拿出一疊文件說道:「這些是你們提交上來的技改以及新式轉爐的建設申請文件,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都已經批了。雖然都批了,但我們現在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馬上到年底了,我們部裏的資金也已經用的差不多了,你們這所有加在一起需要大概一千多萬的資金,要不就材料廠出吧?」


    李昭聽了之後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這合並的意見一提馬上就來個錢都不出了,現在的機械係統怎麽可能沒有錢,要知道軋鋼廠今年也上交了有十幾億資金了,這些錢雖然是交給國家財政的,但機械係統是有額度的,這是準備薅羊毛了。


    聽到這個要求,所有人都將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了軍工係統的領導,這筆錢花不花,那是要看軍工係統的領導了。這時軍工係統領導不慌不忙的道:「我們為了支持李昭的科研工作,答應留了兩成的利潤給材料廠做研究經費,到現在已經撥付了將近五十億了,現在賬戶了還有二十來億吧,反正也花不完,這個沒問題。」


    可不是嗎,現在材料廠確實有二十億左右沒有用,而剩下的一段時間,還會有十幾億到賬,去掉為模鍛機準備的資金,今年絕對會結餘二十多億。支付這個一千多萬對於材料廠來說真的是小意思,畢竟能夠完成合並,花一千多萬算什麽,花三五個億都算是小意思了,畢竟這筆錢是買了幾年的發展時間的。


    這時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還沒等機械係統的領導說話,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這筆錢我們出了,不過考慮到材料廠科研以及建設方麵的巨大支出,機械係統是不是也將利潤的兩成直接留在軋鋼廠?就像今年,材料廠那麽多的建設以及科研項目,就完全沒有找我們開口要錢,如果什麽都經過我們,軍車哪能出來。」


    聽了這話,李昭直接樂了,軍工係統的領導好啊,真不是吃虧的主,直接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材料廠留下七八個億的利潤,而且到明年估計還會進一步增加,有可能可以留到十來個億,這樣的情況下,以後軋鋼廠以及材料廠都將迎來大規模建設,想想那麽充足的資金,這研究項目又可以多開幾個了。


    李昭想著,就想到了以前他非常大的一項業務,那就是無人機,現在張師長是經常找他問直升機的事情,那個有點麻煩,想要真的投產,那需要的時間也會比較久,但無人機就不同了,隻要解決幾個問題,搞個自殺式無人機還是挺容易的。首先外殼,現在廠裏有玻璃鋼,和塑料相比稍微重一點,但重的不多。


    畢竟是一次性的東西,發動機就更簡單的,對於李昭來說完全沒有半點問題,對於李昭來說,這些都算是現成的,機型、發動機都不是問題。隻有一個指揮控製係統比較麻煩,不過李昭也有想法,直接搞一個中繼無人機先放上去,這個可以做的大一些,將通訊中繼直接先放到高空,至於對應指揮,這不正好要搞交換器嗎,也能用上,最後就是觀察了,這個研究所本身就有研究雷達的。


    當然圖像實時傳輸這一塊,李昭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如果解決了,那基本一架飛機幾千塊就可以了,到時候直接對坦克之類的搞自殺襲擊,控製幾十公裏的區域應該沒有問題,這個時代可沒有特別像樣的防空武器,這種小型自殺式無人機,基本上是戰場上無解的存在,對於坦克集群殺傷力那絕對是巨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居凡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居凡世並收藏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