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三線建設,與大毛的關係雖然緩和了很多,但今年開始的三線建設還是如曆史一樣開始了。隻是這個時候的三線建設和曆史上的建設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這個時候的建設,拉到三線城市的設備都是新設備,就如機床,現在九九八廠每個月能夠提供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六百台每月。
這個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基本上一年就是七千多台,廠子小一點,夠上百家工廠使用的,而且隻要有需求,基本上大部分的設備九九八廠都能夠生產。這也是原本軍工廠重型裝備訂單完不成的原因所在,隻是現在合並進來之後,生產能力提高了很多,而且設備提供量,還在隨著廠裏員工技能水平的升高而逐漸拔高。
這次增加合金鋼訂單的數量,就是在測試咱們的工業能力,畢竟九九八廠提供的合金鋼真的非常優秀,這樣的合金鋼肯定是在有重要用途的。通過這些合金鋼的生產量,就能大致判斷咱們的工業能力,畢竟他們對咱們的工業很了解。
隻是出了李昭這個開掛的人,硬生生的將很多不可能出現的東西給弄了出來,這不是大毛能夠想到的,隻要這一次將大毛給糊弄過去了,那麽基本上短期內最多就是在報紙上進行一番罵戰,關係估計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李昭這麽判斷的原因很簡單,李昭可以快速將合金鋼的生產能力給搞起來,不代表別人也能這樣,畢竟時代眼光的限製還是非常大的,就如李昭願意出口機床一樣,有時候一些理念是很難被別人所理解的,直接給一個設備,想要研究透徹,是需要很多時間的,而到他們研究透徹的時候,李昭這裏早已不在乎了。
不過現在所有的壓力都到了李昭這裏,計劃的再好,也要看最終能不能將發電機組給整出來,如果發電機組試製失敗,那麽帶來的後果就將是難以承擔的。
和領導又討論了一番之後,李昭和蘇父也就告辭了,而且沒有讓李昭等多久,上級就給九九八廠下了通知,那就是大毛的合金訂單加到了總數三百萬噸,而且從下個月開始,每個月的交付量需要逐月增加,半年以後,必須每個月提供二十五萬噸每月,也就是現在每個月需要增加兩萬噸左右的供貨量,這個數量倒還好。
畢竟廠裏已經將生產能力擴充到了六百萬噸每年,隻是供貨量還是五百五十萬噸每年罷了,雖然供應國內的數量占時會減少,但一旦發電機組試驗成功,立即就能將產能加起來,而且發電機組的肯定也會進一步建設。
拿到訂單情況的第三天,也就是十八號,李昭、蘇父、安副廠長以及發電廠的廠長,以及給合金提供原料的元素材料廠的廠長等人一塊被請到了機械部開會,待李昭等人趕到的時候,軍工係統的領導也到了,這又是一次重要會議了。
很快眾人坐定,這時機械部的領導首先發言道:「事情大家也都了解了,這一次開會就是通通氣,我們現在合金鋼的產能限定在五百五十萬噸每年的規模上,設備準備已經到了六百萬噸,如果想滿足大毛的需求就是要到七百五十萬噸左右,加上國內的所有需求的話,大概八百五十萬噸左右,說說看你們的情況。」
這個數量可真不少了,八百五十萬噸,現在廠裏自己能夠提供的鋼鐵原料在五百萬噸左右,廠裏還有其他產品需要生產,等於缺口三百五十萬噸,現在原料缺的反而更加厲害了,而且這也是對運輸能力的巨大考驗,同時估計又要從張師長那退役一批士兵了,這對他們戰力影響可是很大的。
畢竟新兵到來基本上還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退役的也都是老兵,不可能新兵剛來就讓新兵退役吧,估計張師長知道後能愁死,他的戰鬥力估計要玩完。
這時元素提供廠家首先發話道:「我們近期是不可能在提產了,需要時間,最快的提產時間也
要到三到四個月後,必須等我們新一輪建設完成才行。」
李昭看向領導,想聽聽領導怎麽說,這時元素提供廠這麽說,肯定是需要這麽多時間的,他們也知道大毛訂購的那些鋼材需要什麽原料,顯然這時是沒有能力提供更多的產能的,畢竟建設是需要周期的,沒有足夠的時間顯然完不成。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能不能加快建設進度,最遲八月,九九八廠這邊就將擴產,也就是三個月,第一輪估計會擴充到六百多到七百萬噸吧,我是知道九九八廠已經有六百萬噸的生產能力了的,所以你們是必須要加快建設速度。」
這時元素輔料提供工廠的廠長說道:「領導,不是我們不願意加快進度,而是這已經是加快後的速度了,您看看這才多長時間,兩年多,我們的產能已經翻了幾十倍了,我們也在設計新型的生產設施,但這需要時間啊。」
他們的情況,領導顯然也是了解的,就聽機械部的領導說道:「你們的情況我也了解,但你們的產能還是太低了,現在也不過年產幾萬噸罷了,你們要向九九八廠學習啊,你看看他們的技術突破速度,剛開始拿出的還是三噸的設備,但我們提出要求之後,很短時間就拿出了十噸的設備,現在主要建造的都是三十噸級設備了,再看看他們的高爐,現在已經是三千方的,正在研究五千方的。」
李昭聽了也是苦笑,東西確實是他設計的,但那些設備他都見過啊,這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普通研究人員能夠比擬的,就如機床,五軸機床都是李昭以前用過的,你直接讓他上九軸的試試,他也是不敢保證的,那必須要研究才可以。
這時元素輔料提供廠的廠長隻能說道:「領導,我們一定盡力,隻是如果合金鋼產能擴充到八百五十萬噸的話,我們恐怕要到明年才能滿足需求了。」
軍工係統的領導聽到後也隻得說道:「好吧,但你們一定要抓緊進度,蘇廠長你們現在的情況怎麽樣,現在的產能大概有多少,你們近期的報告中都沒有這一塊的東西,另外就是什麽時候可以擴充到八百五十萬噸的規模。」
聽到領導點名,蘇父迴道:「我們現在有六百二十多萬噸每年的生產能力,到八月份的話,估計可以將總體生產能力擴充到七百五十萬噸,八百五十萬噸的話,最快要到年底,隻是我們現在開不了這麽多設備罷了,您也知道,現在電能是個問題,新的發電機組還在試製階段,而電廠也在建設之中。」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擴充產能的速度還是蠻快的嗎,現在就有六百多萬噸了,不過你們的報告中一直都是在五百五十萬噸左右,不能再增加一點?」
蘇父這時說道:「還是讓電廠說明一下情況吧,我們現在受製於電以及原料,人員的話隨時可以從師裏再退役一批士兵,隻是這樣估計會嚴重影響張師長他們的戰鬥力,現在他們一年內的新兵已經快有一半了,再退役老兵,他們師就沒啥戰鬥力了,最好是能給他們師再擴編一下,不然我們重要部門就不好抽人了。」
聽了蘇父的話,軍工係統領導點點頭道:「我會考慮這件事的,說說電廠的情況吧,現在電力供應的情況是什麽情況,另外就是什麽時候新設施可以建好?」
這時發電廠的廠長迴道:「現在的話,基本上耗電量已經達到了五十五萬千瓦左右,如果出現設備檢修的情況,則必須讓九九八廠減產才行,我們七八成的電力都是廠裏用掉的,所以檢修的時候,也以廠裏減產為主。至於新的設施建設,估計最快八月上旬能夠完成,我們爭取八月中旬安裝完成,進行試生產。」
這個時間其實是非常趕的,基本上隻有六個月不到的建設時間,可見這中間的艱辛到底有多少,雖說現在的設備不比未來差多少了,但這個建設速度在未來依然是
屬於那種不計成本的情況,不然在未來,那也是很難完成的。
這時機械係統的領導問道:「李昭,你們設備進展到什麽情況了?」
李昭見問到自己,說道:「設備的話,現在已經完成大部分的零件了,隻是有些零件我覺得需要達到更高的強度,會等模鍛機完工後進行,不過相應的模具已經在進行製造了,差不多六月下旬可以開始進行設備的相關試驗。」
這個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基本上一年就是七千多台,廠子小一點,夠上百家工廠使用的,而且隻要有需求,基本上大部分的設備九九八廠都能夠生產。這也是原本軍工廠重型裝備訂單完不成的原因所在,隻是現在合並進來之後,生產能力提高了很多,而且設備提供量,還在隨著廠裏員工技能水平的升高而逐漸拔高。
這次增加合金鋼訂單的數量,就是在測試咱們的工業能力,畢竟九九八廠提供的合金鋼真的非常優秀,這樣的合金鋼肯定是在有重要用途的。通過這些合金鋼的生產量,就能大致判斷咱們的工業能力,畢竟他們對咱們的工業很了解。
隻是出了李昭這個開掛的人,硬生生的將很多不可能出現的東西給弄了出來,這不是大毛能夠想到的,隻要這一次將大毛給糊弄過去了,那麽基本上短期內最多就是在報紙上進行一番罵戰,關係估計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李昭這麽判斷的原因很簡單,李昭可以快速將合金鋼的生產能力給搞起來,不代表別人也能這樣,畢竟時代眼光的限製還是非常大的,就如李昭願意出口機床一樣,有時候一些理念是很難被別人所理解的,直接給一個設備,想要研究透徹,是需要很多時間的,而到他們研究透徹的時候,李昭這裏早已不在乎了。
不過現在所有的壓力都到了李昭這裏,計劃的再好,也要看最終能不能將發電機組給整出來,如果發電機組試製失敗,那麽帶來的後果就將是難以承擔的。
和領導又討論了一番之後,李昭和蘇父也就告辭了,而且沒有讓李昭等多久,上級就給九九八廠下了通知,那就是大毛的合金訂單加到了總數三百萬噸,而且從下個月開始,每個月的交付量需要逐月增加,半年以後,必須每個月提供二十五萬噸每月,也就是現在每個月需要增加兩萬噸左右的供貨量,這個數量倒還好。
畢竟廠裏已經將生產能力擴充到了六百萬噸每年,隻是供貨量還是五百五十萬噸每年罷了,雖然供應國內的數量占時會減少,但一旦發電機組試驗成功,立即就能將產能加起來,而且發電機組的肯定也會進一步建設。
拿到訂單情況的第三天,也就是十八號,李昭、蘇父、安副廠長以及發電廠的廠長,以及給合金提供原料的元素材料廠的廠長等人一塊被請到了機械部開會,待李昭等人趕到的時候,軍工係統的領導也到了,這又是一次重要會議了。
很快眾人坐定,這時機械部的領導首先發言道:「事情大家也都了解了,這一次開會就是通通氣,我們現在合金鋼的產能限定在五百五十萬噸每年的規模上,設備準備已經到了六百萬噸,如果想滿足大毛的需求就是要到七百五十萬噸左右,加上國內的所有需求的話,大概八百五十萬噸左右,說說看你們的情況。」
這個數量可真不少了,八百五十萬噸,現在廠裏自己能夠提供的鋼鐵原料在五百萬噸左右,廠裏還有其他產品需要生產,等於缺口三百五十萬噸,現在原料缺的反而更加厲害了,而且這也是對運輸能力的巨大考驗,同時估計又要從張師長那退役一批士兵了,這對他們戰力影響可是很大的。
畢竟新兵到來基本上還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退役的也都是老兵,不可能新兵剛來就讓新兵退役吧,估計張師長知道後能愁死,他的戰鬥力估計要玩完。
這時元素提供廠家首先發話道:「我們近期是不可能在提產了,需要時間,最快的提產時間也
要到三到四個月後,必須等我們新一輪建設完成才行。」
李昭看向領導,想聽聽領導怎麽說,這時元素提供廠這麽說,肯定是需要這麽多時間的,他們也知道大毛訂購的那些鋼材需要什麽原料,顯然這時是沒有能力提供更多的產能的,畢竟建設是需要周期的,沒有足夠的時間顯然完不成。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能不能加快建設進度,最遲八月,九九八廠這邊就將擴產,也就是三個月,第一輪估計會擴充到六百多到七百萬噸吧,我是知道九九八廠已經有六百萬噸的生產能力了的,所以你們是必須要加快建設速度。」
這時元素輔料提供工廠的廠長說道:「領導,不是我們不願意加快進度,而是這已經是加快後的速度了,您看看這才多長時間,兩年多,我們的產能已經翻了幾十倍了,我們也在設計新型的生產設施,但這需要時間啊。」
他們的情況,領導顯然也是了解的,就聽機械部的領導說道:「你們的情況我也了解,但你們的產能還是太低了,現在也不過年產幾萬噸罷了,你們要向九九八廠學習啊,你看看他們的技術突破速度,剛開始拿出的還是三噸的設備,但我們提出要求之後,很短時間就拿出了十噸的設備,現在主要建造的都是三十噸級設備了,再看看他們的高爐,現在已經是三千方的,正在研究五千方的。」
李昭聽了也是苦笑,東西確實是他設計的,但那些設備他都見過啊,這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普通研究人員能夠比擬的,就如機床,五軸機床都是李昭以前用過的,你直接讓他上九軸的試試,他也是不敢保證的,那必須要研究才可以。
這時元素輔料提供廠的廠長隻能說道:「領導,我們一定盡力,隻是如果合金鋼產能擴充到八百五十萬噸的話,我們恐怕要到明年才能滿足需求了。」
軍工係統的領導聽到後也隻得說道:「好吧,但你們一定要抓緊進度,蘇廠長你們現在的情況怎麽樣,現在的產能大概有多少,你們近期的報告中都沒有這一塊的東西,另外就是什麽時候可以擴充到八百五十萬噸的規模。」
聽到領導點名,蘇父迴道:「我們現在有六百二十多萬噸每年的生產能力,到八月份的話,估計可以將總體生產能力擴充到七百五十萬噸,八百五十萬噸的話,最快要到年底,隻是我們現在開不了這麽多設備罷了,您也知道,現在電能是個問題,新的發電機組還在試製階段,而電廠也在建設之中。」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擴充產能的速度還是蠻快的嗎,現在就有六百多萬噸了,不過你們的報告中一直都是在五百五十萬噸左右,不能再增加一點?」
蘇父這時說道:「還是讓電廠說明一下情況吧,我們現在受製於電以及原料,人員的話隨時可以從師裏再退役一批士兵,隻是這樣估計會嚴重影響張師長他們的戰鬥力,現在他們一年內的新兵已經快有一半了,再退役老兵,他們師就沒啥戰鬥力了,最好是能給他們師再擴編一下,不然我們重要部門就不好抽人了。」
聽了蘇父的話,軍工係統領導點點頭道:「我會考慮這件事的,說說電廠的情況吧,現在電力供應的情況是什麽情況,另外就是什麽時候新設施可以建好?」
這時發電廠的廠長迴道:「現在的話,基本上耗電量已經達到了五十五萬千瓦左右,如果出現設備檢修的情況,則必須讓九九八廠減產才行,我們七八成的電力都是廠裏用掉的,所以檢修的時候,也以廠裏減產為主。至於新的設施建設,估計最快八月上旬能夠完成,我們爭取八月中旬安裝完成,進行試生產。」
這個時間其實是非常趕的,基本上隻有六個月不到的建設時間,可見這中間的艱辛到底有多少,雖說現在的設備不比未來差多少了,但這個建設速度在未來依然是
屬於那種不計成本的情況,不然在未來,那也是很難完成的。
這時機械係統的領導問道:「李昭,你們設備進展到什麽情況了?」
李昭見問到自己,說道:「設備的話,現在已經完成大部分的零件了,隻是有些零件我覺得需要達到更高的強度,會等模鍛機完工後進行,不過相應的模具已經在進行製造了,差不多六月下旬可以開始進行設備的相關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