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多了個東西,葉耀東覺得別扭,有些不習慣,時不時也跟老太太一樣,滾動佛珠把玩著,隻是不會念經罷了。
有時走在路上也是把玩著。
“東子,我靠?你都戴上佛珠了?”
阿正跟小小迎麵走過來說道。
“信佛了啊?”
葉耀東剛好走出家門,要往作坊去。
“漫天神佛,我本來哪一個都信。東西收拾了沒有?收拾好了,13號的日子別忘了,淩晨4點我們就出發了,我娘翻了黃曆,已經看好日子了。”
“你娘翻黃曆?”
“咋的,看不起我娘啊?”
“你娘能認識字?那黃曆還全部都是繁體字!”小小也詫異極了。
“開玩笑!她一天認5個,還拿著黃曆去認的字,報紙不一定會讀,黃曆她可是都能看了。”
“草,這麽牛逼?你家這是上下都在努力翻身啊?”
“沒辦法,我娘她太想進步了。”
自從今年評三八紅旗手落選之後,他娘在認字這一塊上更加努力,發奮圖強了。
聽說在爭取明年的三八紅旗手!
“哈哈哈,你娘還真的挺厲害的啊,一把年紀了,都還能搞起了政治,我看她現在說話一套一套的。”
“正常,這都吃上公家飯了,標語肯定都會背了。記好了,13號出發。”
然後14號在溫市住一晚,15號晚上正好到舟市。
小小道:“知道,月初你說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通知家裏收拾行李了,昨天就提早迴來了,就等著到時間出發。”
“就在後天了,正好出發過去溫市,到的時候也傍晚,住一晚上,然後第2天淩晨帶上在那邊的其他漁船,一起再出發。”
阿正道:“嗯,我們這邊也都準備好了,隻要到時間就行,這兩天就好好在家裏休息,補一補,這一趟出門得好幾個月了。”
小小又道:“你現在又多了一個廠,到時候走能放心嗎?”
“有我老婆在還好,這幾個月天天領著她去廠裏,誰都知道她是老板娘,我不在,她也會去那邊巡視。”
“你老婆越來越能幹了。”
“那是,賢內助。”
三人邊聊著,邊一起往作坊去,一路上都再聊去舟市的事,畢竟就在後天了。
他們昨天迴來,也到現在才休息夠,才過來聊聊。
“你們貸款定的漁船進度咋樣了?”葉耀東問道。
小小迴答:“昨天迴來前剛去看過了,才幹一半都沒有,估摸著得等過年了。”
“市裏造船廠忙一些,業務廣,今年能交也不錯了。”
阿正道:“還好我們手上有船,也不著急。”
小小又問:“你在上頭訂的那5條船咋樣了?土地蓋的怎麽樣了?”
“這兩個月又沒上去,哪知道咋樣?反正之前是5條船同時進行,說是四條小一點的元旦前能交,剩下一條得看情況,不知道年前能不能交,可能得逾期,反正先等著吧。”
“那這效率也好不到哪裏去。”
“舟市那邊漁船太多了,光修理的船每天都能排滿造船廠,當時本身也是插隊,隻說在那個時間完成,我倒是沒那麽急。對於土地的事,隔幾天都有匯報,過兩天上去雖然沒有完全蓋完,但是也蓋好了一層,過去打地鋪也能睡。”
阿正道:“有的打地鋪也行,反正天氣熱,一卷席子就夠了。”
“嗯,卷一卷,將就著也能埋了。”
“啊?草……”
阿正一腳就要踹過去,葉耀東連忙往邊上一跳。
小小笑著問:“打地鋪要算租金嗎?”
“咋的?還不想給錢了,躺我地盤上還想白嫖?”
“抓幾條魚給你抵。”
“你個屌毛,摳摳搜搜的……”
“叫我建哥!”
“幾把。”
……
林秀清給他行李檢查了又檢查,這一迴可不比上次隻上去待了半個來月,這一趟至少得到10月才能迴來。
到那時候,天也涼了,能帶的都得一起帶去,省得還得搬第二趟。
上一迴隻帶了五六個人的被褥,這一趟得帶二十多個人的,這被子還是她近期找人新做的,因為去年的被子一大半都放到遠洋1號上了。
他們船上得放一份被褥,租住的地方也得給工人備一份,而且冬天都得做厚的。
現在院子裏,光被子就已經堆的跟小山似的。
家裏的孩子這兩天都格外喜歡往上麵壓,因為裏頭裝著的被子鬆鬆軟軟的,壓上去特別舒服。
連帶著惠美家的三個也天天往她院子裏跑,都要壓被子上玩。
林秀清最後再清點了一遍行李,確保該準備的都準備了,能帶的都盡量給他拿出來帶去,。
連各種幹菜都有一大袋,家裏的庫存都全掏出來趁機消化,省得占地。
醃菜更不用說了,好幾壇,不是老太太醃的,就是她之前迴娘家搬的。
雖然她爹娘去市裏了,但是也有叔伯姑嫂親戚送,農村地方人情味足的很。
現在就缺新鮮的了。
老太太已經拿著鋤頭在揮了。
淩晨要出發,老太太提前一天想要給他多帶點菜上去。
這不,林秀清在清點行李的時候,老太太已經拿著鋤頭去鋤土豆芋頭了。
“等會我來幹,你坐在那裏就好了。”
老太太頭也沒迴,彎腰一下一下的揮著小鋤頭,“我來,你忙你的,鋤了一點芋頭土豆,我還是能幹的。”
“你幹啥啊幹?成湖,你去幫阿太鋤地。”
“好的,來了。”
葉成湖立即從軟乎乎的被子上爬下來,興奮的去拿老太太手裏的鋤頭。
“他一個小孩子哪裏會……可不要鋤到腳了。”
“怎麽不會了?我像他這麽大的時候都下地了。”
老太太擔心他太小,不讓他拿,隻讓他去翻泥巴裏麵的芋頭。
她拿鋤頭連根帶土的一起翻過來,然後交給他去撿。
其他的孩子早就心癢癢的了,看著葉成湖在翻土找芋頭,也都興衝衝的跑過來搶著幹。
林秀清看著這麽多人幫忙,倒也沒有再說了。
葉耀東剛開船加完油加完冰迴來,看到了也沒有多說啥,隻是接過老太太手裏的鋤頭,自己介接手幹。
已經過了春天的節點了,現在都秋分了,早就過了老太太上輩子的死亡節點,他心都放下了。
“這些東西都能放得住,可以吃很久,都把土地翻一遍,鋤出來給你帶上去,我們在家裏不缺這點菜。”
葉耀東一下一下的揮著鋤頭,“我也不缺這點菜……”
“誰說的,你們出門在外容易水土不服,吃自家水土種出來的菜,身體才不會不舒服。”
“去年去溫市,都帶著自家的菜,吃的健健康康的,等去舟市你就生病了。”
林秀清道:“她連土也給你拿破布裝了一把,綁起來了。說去年也不知道你跑那麽遠,生病也不知道,今天特意說要給你帶一捧家裏的土。”
“那就帶著吧。”
去年上頭降溫,那麽冷,冬天又下雪,感冒生病本來也很正常,打個點滴兩天就好。
“你爹也不知道哪裏去了,都不知道過來幫忙幹活,除了飯點就不見人,隻吃飯的時候過來,就知道吃。”
“剛加完油加完冰迴來,他說迴一下家,檢查一下行李,等會再過來吃飯。”
葉成湖道:“我爺爺肯定擔心阿太又叫他去挑糞。”
葉耀東嗬笑一聲,“這都讓你知道了?”
葉成湖信誓旦旦,“肯定的,錯不了!”
“那不是應該的嗎?他不幹誰幹啊?”
老太太說完立即衝葉成洋招手,“洋洋,去老家把你爺叫過來。”
“好的,馬上。”
葉成洋兩手都是土,也沒有洗,雙手交叉的搓一搓泥就跑了。
葉耀東對老太太說道:“正好把這些菜都鋤掉,地翻一下,你可以種下去新的種子。你去拿種子,不知道你想種啥。”
“哎,好,我去拿,我看一下接下去種啥菜好。”
林秀清過來也幫忙把菜整理一下,然後拖到行李那一邊的牆角,也說道。
“行李我都又清點了一遍,等會吃完晚飯,你就可以叫工人過來陸續把東西搬上船了,這樣淩晨還能多睡一會。”
“好。”
老太太進屋拿種子,也不知道咋的,竟然又拖了兩個大麻袋出來。
“差點忘記了,去年的番薯舍不得給你兩個嫂子喂豬,我都給推成絲,曬出來了,除了這裏兩袋,裏麵還有4大袋,都給你帶上去,摻在飯裏麵給工人吃,省點糧食。”
葉耀東無可無不可的點點頭,“知道了。”
老太太走到邊上,又拉著他小聲的嘀咕,“你自己少吃點,多吃點米飯。”
他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這老太太的心思還真不少。
“都一起大鍋煮,我還少吃一點?”
“哎呀,這個摻米裏麵會浮在上麵,煮熟了不就隻在上麵一層嗎?你挖底下的米飯吃。”
“知道了,就你心眼多。”
“你那麽多工人,每天都得幾十斤的糧食吃,哪吃得起啊,得節省一點。”
“知道了,知道了,別囉嗦了。”
老太太見他聽進去了,高興的又摸摸口袋的種子,彎腰給刨好的坑裏麵撒上種子,再埋上土。
隻是等她看到葉成洋一個人跑迴來,葉父沒有來,才又生氣了。
“我爺說他知道,不用你囉嗦。”
“反了天了,叫他幹一點活,還嫌我囉嗦……”
家裏孩子多,幹起來也快,不用兩小時就把家裏的土豆跟芋頭都刨出來,各種瓜跟豆也都摘下來了,裝了好幾個麻袋,院子裏都快堆不下了。
葉耀東看著滿院子的東西都有些頭疼,啥都有,還好有一幫工人,都不用他幹。
飯後,他就讓人過來把這些東西搬運上船。
他爹不等老太太說,也很自覺的先去幹自己該幹的活。
幹完了才去碼頭幫葉耀東。
不過等他去碼頭,葉耀東也用不上他了,人多力量大,貨都已經運到船上了,沒費多少功夫。
“待會迴去好好休息,淩晨3:30集合,4點準時出發,該準備該帶的東西我都帶了,你們隻要帶上自己的行李,冬天的也都得帶上。”
“知道……”大家迴應著。
“散場,各迴各家。”
大家拍一下手,三三兩兩的挨在在一塊,邊聊出發的事,邊往村子裏走。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他們這一趟就幾條大船出發,倒是沒有那麽轟動,村子裏的討論度不高,畢竟人也少了一半,還有一小半的婦女也都在他們作坊幹活了。
葉耀東這段時間都明顯感覺村子裏冷清了,也能理解阿清去年說的,村子裏冷冷清清跟一灘死水的,一點波瀾都沒有。
可不是沒有波瀾嗎?男人都走了,家裏就剩女人老人跟孩子,除了讀書都在掙錢,哪有什麽八卦。
也以至於去年元旦前,耗子帶了個女人迴來,全村都轟動了,實在是沉寂了好幾個月,終於有熱鬧看了。
夜晚,葉耀東在床上幹完該幹的活後,才跟阿清好好說話,交代了一通。
“現在市裏有管賬的,家裏跟那邊都有電話,你隻要打電話聯係就好了。等個十天半個月,再去魚露廠查一下賬,老丈人那邊收一下錢。”
“船都讓我帶走了,到時候阿財那裏也沒有賬可以收,你也省事了,不用管船的事,隻要管好家裏的作坊跟鎮上的魚罐頭廠。”
林秀清好奇的道:“幾條船剛迴來,這幾天他還有貨可以賣,過段時間沒貨了,你們的船也沒有在,他是不是也得迴村子了?”
“不會,我跟他聊過了,他打算在碼頭上租個屋收貨,幹一下老本行,不指望能吃我這麽多貨,零散的收一點也能有,也夠了,我這邊給他的壓力也大。”
“那倒是也可以。”
“你不用操心他,雖然他天天嘴上念著錢都被我賺了,他都是在替我幹活,賺的錢又換成貨,積在那裏。實際他也沒少賺,等把貨全部出了,自然就變成錢了,正好這段時間也不用拿錢買我的貨,變現一下,他就有錢了。”
林秀清笑道:“他真的天天哭窮。”
“都是裝的,不然能舍不得迴來了嗎?還打算在碼頭租個攤繼續幹。”
“嗯,那你明天傍晚要是到溫市了,記得打個電話迴來。後天到舟市了,也得打個電話迴來報平安。”
“知道。”
林秀清又有些不放心地叮囑,“出門在外有事情記得打電話跟我商量,咱家現有電話了,任何時候打電話都有人接,好找的很,也不用費時間的等。我要是不在家,老太太肯定也在的,給她留言也一樣。”
“知道了。”
“不準再先斬後奏了。”
“嗯。”
“家裏有兩隻狗好像懷孕了,你要不要帶幾隻上去看家護院?那邊房子那麽空曠的……”
葉耀東原本勞累過度,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聽到這個倒是精神了一點。
“也可以,多帶幾隻吧,不然兩隻懷孕的母狗到新環境肯定不適應,有熟悉的狗子在,也能更安心。”
“嗯,你看著辦吧,家裏的狗太多了,偶爾下一窩崽,到處送人,家裏都還能剩十幾隻。”
“好,等我淩晨走了,那些狗肯定會爬起來跟我的,到時候除了懷孕的母狗,隨便再抱2隻上船就好了。”
“你看著辦,早點睡吧,也很晚了,明天還要早起出發。”
“嗯。”
他確實很困。
淩晨天還一片漆黑,林秀清就將他搖醒了。
“起來了,3點了。”
葉耀東睡眼迷茫,“三點了,這麽快?”
隔壁此時也都傳來了說話的動靜,說明他大哥二哥那邊也都起來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點點聲響都會聽到格外的清楚。
“線麵都給你煮好了,老太太雞鴨都給你抓好了。”
“雞鴨?抓什麽雞鴨?”
“她說給你抓一點雞鴨上去養,我說她吃太飽了,想要雞鴨還怕買不到?她非不聽。”
“還真的是吃太飽了,雞鴨都還要活帶上去?這是讓我在上頭過日子,不要迴來了。”
林秀清笑了一下,“她說是本地的,自家養的好。”
葉耀東揉了揉太陽穴,有些哭笑不得,“這帶到舟市去,就變成外地雞了,在舟市當地買的才叫本地雞。”
“她哪裏管你這個,隻覺得自己養的雞好,又不要錢。”
“顛趴。”
“起來了,別管她了,反正抓都抓了,趕緊洗漱了,現在湯麵分開來,等你洗完我再把湯澆上去。”
“嗯。”
葉耀東坐著說了一會話也清醒了,趕緊穿衣服。
“你怎麽起這麽早?”
“一整晚沒睡,不是早?”
“舍不得我呢?”
“廢話嘛。”
“還有時間,要不要……”
“不要別胡鬧了,趕緊起來了,我出去把鍋裏煮的蛋撈起來,給你帶著路上吃。”
林秀清說著就先出去忙了。
葉耀東也跟著出去。
老太太獻寶似的湊上來道:“東子,我給你抓了4隻雞4隻鴨……”
“你這抓的給誰吃啊?幾十個工人呢,挑個好日子,一塊燉了,大家一起吃吧。”
“好日子?一塊燉了?”老太太懵了一下,然後趕緊搖頭,“那不行,那是給你吃的。”
葉耀東翻了個白眼,先去刷牙了,老太太糾結了一下。
“那就放家裏養著,等你迴來了再一天給你燉一隻,你到時候迴來多待幾天。”
葉耀東瞥了她一眼,在刷著牙就沒有說話。
老太太自顧自的說話,“那我就把它們從麻袋裏放出來了……”
真是吃太飽了。
林秀清就看著老太太來迴的折騰。
剛抓了的雞鴨分別塞到兩個麻袋裏,這會又去把麻袋解開,又去把雞鴨翅膀上麵綁著的稻草繩結解開。
天還沒亮,院子裏就雞飛狗跳鴨叫的。
“我說的,她不聽,你這麽一說,她舍不得給別人吃,立馬就又倒出來了。”
“這都是閑的。”
“等你走了後,她就該天天坐在電話機前等著了,哪都不去了。”
葉耀東滿頭黑線。
真是沉甸甸的愛。
“幹脆把掛曆給她挪到電話機旁的牆上掛著得了,這樣她也不用來迴挪動了。”
林秀清笑著說:“你說的倒確實。”
老太太解綁雞鴨後,念念叨叨的進來,“也不知道上麵的雞鴨好不好吃……補不補……”
葉耀東喝完湯趕緊來了一句,“本地的,本地的肯定好!我走了。”
“啊,這就走了?”
“快到點了,你們自己在家裏小心一點,我隻要沒出海就天天打電話迴來。”
“哎好好,那我哪都不去,就在家裏等著。”老太太拄著拐杖連忙跟在他後頭。
林秀清也趕緊把剛撈出來的蛋給他帶上。
“別跟了,外麵天黑,看不清楚路別摔了。”
林秀清也攔住老太太,“你就別添亂,你要是摔一跤,他還走不走了?”
“唉,又要走了……那你記得每天都要打電話迴來。”
“嗯。”
葉耀東揮揮手就踏出院門了,腳邊的狗也跟著一起跑出來,有幾次還衝到了前麵去開路。
見他走的慢,衝出去又跑迴來,然後在他周圍轉了一圈,又繼續往前跑。
此時也三點二十分了,去碼頭的路上都是手電筒的光。
大家看到他也出來後,也連忙打招唿。
除了他大船上的15人,收鮮船跟東升號加起來也有12個人。
他大哥二哥那邊也有6個,周大他們兄弟6個,阿正小小那邊兩條船加起來也有12個人。
這一趟他們出門的也有50多個壯勞力。
碼頭外麵此時也都是光亮跟人,嘈雜聲陣陣,就等集合出發了。
而他們各自船老大到了後,就開始清點人了,每一條船的人單獨分開站一塊。
其他人清點起來都很方便,就那幾個,看一眼就知道了,而他的人數多,大家都在等著他這邊確認好就出發。
自家三條船,葉耀東讓三條船的人分開站,清點了兩遍無誤後,他這才喊出發。
“走,出發!”
大家這才上提前約好的擺渡船,然後去到海中央的自家船上。
狗都被他特意挑了兩隻個頭大的,還有兩隻懷孕的母狗。
此時碼頭岸邊就隻有一排的小木船了,連個大點的船都沒有。
等他們海中央的幾條船也開走後,那才是真的冷清了下來。
葉耀東三條船的人員分配是固定的,原本在哪一條船,這一次也一樣。
隻是遠洋1號停靠在鎮上的避風港,大家暫時都上了收鮮船,等到了鎮上之後才換。
有時走在路上也是把玩著。
“東子,我靠?你都戴上佛珠了?”
阿正跟小小迎麵走過來說道。
“信佛了啊?”
葉耀東剛好走出家門,要往作坊去。
“漫天神佛,我本來哪一個都信。東西收拾了沒有?收拾好了,13號的日子別忘了,淩晨4點我們就出發了,我娘翻了黃曆,已經看好日子了。”
“你娘翻黃曆?”
“咋的,看不起我娘啊?”
“你娘能認識字?那黃曆還全部都是繁體字!”小小也詫異極了。
“開玩笑!她一天認5個,還拿著黃曆去認的字,報紙不一定會讀,黃曆她可是都能看了。”
“草,這麽牛逼?你家這是上下都在努力翻身啊?”
“沒辦法,我娘她太想進步了。”
自從今年評三八紅旗手落選之後,他娘在認字這一塊上更加努力,發奮圖強了。
聽說在爭取明年的三八紅旗手!
“哈哈哈,你娘還真的挺厲害的啊,一把年紀了,都還能搞起了政治,我看她現在說話一套一套的。”
“正常,這都吃上公家飯了,標語肯定都會背了。記好了,13號出發。”
然後14號在溫市住一晚,15號晚上正好到舟市。
小小道:“知道,月初你說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通知家裏收拾行李了,昨天就提早迴來了,就等著到時間出發。”
“就在後天了,正好出發過去溫市,到的時候也傍晚,住一晚上,然後第2天淩晨帶上在那邊的其他漁船,一起再出發。”
阿正道:“嗯,我們這邊也都準備好了,隻要到時間就行,這兩天就好好在家裏休息,補一補,這一趟出門得好幾個月了。”
小小又道:“你現在又多了一個廠,到時候走能放心嗎?”
“有我老婆在還好,這幾個月天天領著她去廠裏,誰都知道她是老板娘,我不在,她也會去那邊巡視。”
“你老婆越來越能幹了。”
“那是,賢內助。”
三人邊聊著,邊一起往作坊去,一路上都再聊去舟市的事,畢竟就在後天了。
他們昨天迴來,也到現在才休息夠,才過來聊聊。
“你們貸款定的漁船進度咋樣了?”葉耀東問道。
小小迴答:“昨天迴來前剛去看過了,才幹一半都沒有,估摸著得等過年了。”
“市裏造船廠忙一些,業務廣,今年能交也不錯了。”
阿正道:“還好我們手上有船,也不著急。”
小小又問:“你在上頭訂的那5條船咋樣了?土地蓋的怎麽樣了?”
“這兩個月又沒上去,哪知道咋樣?反正之前是5條船同時進行,說是四條小一點的元旦前能交,剩下一條得看情況,不知道年前能不能交,可能得逾期,反正先等著吧。”
“那這效率也好不到哪裏去。”
“舟市那邊漁船太多了,光修理的船每天都能排滿造船廠,當時本身也是插隊,隻說在那個時間完成,我倒是沒那麽急。對於土地的事,隔幾天都有匯報,過兩天上去雖然沒有完全蓋完,但是也蓋好了一層,過去打地鋪也能睡。”
阿正道:“有的打地鋪也行,反正天氣熱,一卷席子就夠了。”
“嗯,卷一卷,將就著也能埋了。”
“啊?草……”
阿正一腳就要踹過去,葉耀東連忙往邊上一跳。
小小笑著問:“打地鋪要算租金嗎?”
“咋的?還不想給錢了,躺我地盤上還想白嫖?”
“抓幾條魚給你抵。”
“你個屌毛,摳摳搜搜的……”
“叫我建哥!”
“幾把。”
……
林秀清給他行李檢查了又檢查,這一迴可不比上次隻上去待了半個來月,這一趟至少得到10月才能迴來。
到那時候,天也涼了,能帶的都得一起帶去,省得還得搬第二趟。
上一迴隻帶了五六個人的被褥,這一趟得帶二十多個人的,這被子還是她近期找人新做的,因為去年的被子一大半都放到遠洋1號上了。
他們船上得放一份被褥,租住的地方也得給工人備一份,而且冬天都得做厚的。
現在院子裏,光被子就已經堆的跟小山似的。
家裏的孩子這兩天都格外喜歡往上麵壓,因為裏頭裝著的被子鬆鬆軟軟的,壓上去特別舒服。
連帶著惠美家的三個也天天往她院子裏跑,都要壓被子上玩。
林秀清最後再清點了一遍行李,確保該準備的都準備了,能帶的都盡量給他拿出來帶去,。
連各種幹菜都有一大袋,家裏的庫存都全掏出來趁機消化,省得占地。
醃菜更不用說了,好幾壇,不是老太太醃的,就是她之前迴娘家搬的。
雖然她爹娘去市裏了,但是也有叔伯姑嫂親戚送,農村地方人情味足的很。
現在就缺新鮮的了。
老太太已經拿著鋤頭在揮了。
淩晨要出發,老太太提前一天想要給他多帶點菜上去。
這不,林秀清在清點行李的時候,老太太已經拿著鋤頭去鋤土豆芋頭了。
“等會我來幹,你坐在那裏就好了。”
老太太頭也沒迴,彎腰一下一下的揮著小鋤頭,“我來,你忙你的,鋤了一點芋頭土豆,我還是能幹的。”
“你幹啥啊幹?成湖,你去幫阿太鋤地。”
“好的,來了。”
葉成湖立即從軟乎乎的被子上爬下來,興奮的去拿老太太手裏的鋤頭。
“他一個小孩子哪裏會……可不要鋤到腳了。”
“怎麽不會了?我像他這麽大的時候都下地了。”
老太太擔心他太小,不讓他拿,隻讓他去翻泥巴裏麵的芋頭。
她拿鋤頭連根帶土的一起翻過來,然後交給他去撿。
其他的孩子早就心癢癢的了,看著葉成湖在翻土找芋頭,也都興衝衝的跑過來搶著幹。
林秀清看著這麽多人幫忙,倒也沒有再說了。
葉耀東剛開船加完油加完冰迴來,看到了也沒有多說啥,隻是接過老太太手裏的鋤頭,自己介接手幹。
已經過了春天的節點了,現在都秋分了,早就過了老太太上輩子的死亡節點,他心都放下了。
“這些東西都能放得住,可以吃很久,都把土地翻一遍,鋤出來給你帶上去,我們在家裏不缺這點菜。”
葉耀東一下一下的揮著鋤頭,“我也不缺這點菜……”
“誰說的,你們出門在外容易水土不服,吃自家水土種出來的菜,身體才不會不舒服。”
“去年去溫市,都帶著自家的菜,吃的健健康康的,等去舟市你就生病了。”
林秀清道:“她連土也給你拿破布裝了一把,綁起來了。說去年也不知道你跑那麽遠,生病也不知道,今天特意說要給你帶一捧家裏的土。”
“那就帶著吧。”
去年上頭降溫,那麽冷,冬天又下雪,感冒生病本來也很正常,打個點滴兩天就好。
“你爹也不知道哪裏去了,都不知道過來幫忙幹活,除了飯點就不見人,隻吃飯的時候過來,就知道吃。”
“剛加完油加完冰迴來,他說迴一下家,檢查一下行李,等會再過來吃飯。”
葉成湖道:“我爺爺肯定擔心阿太又叫他去挑糞。”
葉耀東嗬笑一聲,“這都讓你知道了?”
葉成湖信誓旦旦,“肯定的,錯不了!”
“那不是應該的嗎?他不幹誰幹啊?”
老太太說完立即衝葉成洋招手,“洋洋,去老家把你爺叫過來。”
“好的,馬上。”
葉成洋兩手都是土,也沒有洗,雙手交叉的搓一搓泥就跑了。
葉耀東對老太太說道:“正好把這些菜都鋤掉,地翻一下,你可以種下去新的種子。你去拿種子,不知道你想種啥。”
“哎,好,我去拿,我看一下接下去種啥菜好。”
林秀清過來也幫忙把菜整理一下,然後拖到行李那一邊的牆角,也說道。
“行李我都又清點了一遍,等會吃完晚飯,你就可以叫工人過來陸續把東西搬上船了,這樣淩晨還能多睡一會。”
“好。”
老太太進屋拿種子,也不知道咋的,竟然又拖了兩個大麻袋出來。
“差點忘記了,去年的番薯舍不得給你兩個嫂子喂豬,我都給推成絲,曬出來了,除了這裏兩袋,裏麵還有4大袋,都給你帶上去,摻在飯裏麵給工人吃,省點糧食。”
葉耀東無可無不可的點點頭,“知道了。”
老太太走到邊上,又拉著他小聲的嘀咕,“你自己少吃點,多吃點米飯。”
他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這老太太的心思還真不少。
“都一起大鍋煮,我還少吃一點?”
“哎呀,這個摻米裏麵會浮在上麵,煮熟了不就隻在上麵一層嗎?你挖底下的米飯吃。”
“知道了,就你心眼多。”
“你那麽多工人,每天都得幾十斤的糧食吃,哪吃得起啊,得節省一點。”
“知道了,知道了,別囉嗦了。”
老太太見他聽進去了,高興的又摸摸口袋的種子,彎腰給刨好的坑裏麵撒上種子,再埋上土。
隻是等她看到葉成洋一個人跑迴來,葉父沒有來,才又生氣了。
“我爺說他知道,不用你囉嗦。”
“反了天了,叫他幹一點活,還嫌我囉嗦……”
家裏孩子多,幹起來也快,不用兩小時就把家裏的土豆跟芋頭都刨出來,各種瓜跟豆也都摘下來了,裝了好幾個麻袋,院子裏都快堆不下了。
葉耀東看著滿院子的東西都有些頭疼,啥都有,還好有一幫工人,都不用他幹。
飯後,他就讓人過來把這些東西搬運上船。
他爹不等老太太說,也很自覺的先去幹自己該幹的活。
幹完了才去碼頭幫葉耀東。
不過等他去碼頭,葉耀東也用不上他了,人多力量大,貨都已經運到船上了,沒費多少功夫。
“待會迴去好好休息,淩晨3:30集合,4點準時出發,該準備該帶的東西我都帶了,你們隻要帶上自己的行李,冬天的也都得帶上。”
“知道……”大家迴應著。
“散場,各迴各家。”
大家拍一下手,三三兩兩的挨在在一塊,邊聊出發的事,邊往村子裏走。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他們這一趟就幾條大船出發,倒是沒有那麽轟動,村子裏的討論度不高,畢竟人也少了一半,還有一小半的婦女也都在他們作坊幹活了。
葉耀東這段時間都明顯感覺村子裏冷清了,也能理解阿清去年說的,村子裏冷冷清清跟一灘死水的,一點波瀾都沒有。
可不是沒有波瀾嗎?男人都走了,家裏就剩女人老人跟孩子,除了讀書都在掙錢,哪有什麽八卦。
也以至於去年元旦前,耗子帶了個女人迴來,全村都轟動了,實在是沉寂了好幾個月,終於有熱鬧看了。
夜晚,葉耀東在床上幹完該幹的活後,才跟阿清好好說話,交代了一通。
“現在市裏有管賬的,家裏跟那邊都有電話,你隻要打電話聯係就好了。等個十天半個月,再去魚露廠查一下賬,老丈人那邊收一下錢。”
“船都讓我帶走了,到時候阿財那裏也沒有賬可以收,你也省事了,不用管船的事,隻要管好家裏的作坊跟鎮上的魚罐頭廠。”
林秀清好奇的道:“幾條船剛迴來,這幾天他還有貨可以賣,過段時間沒貨了,你們的船也沒有在,他是不是也得迴村子了?”
“不會,我跟他聊過了,他打算在碼頭上租個屋收貨,幹一下老本行,不指望能吃我這麽多貨,零散的收一點也能有,也夠了,我這邊給他的壓力也大。”
“那倒是也可以。”
“你不用操心他,雖然他天天嘴上念著錢都被我賺了,他都是在替我幹活,賺的錢又換成貨,積在那裏。實際他也沒少賺,等把貨全部出了,自然就變成錢了,正好這段時間也不用拿錢買我的貨,變現一下,他就有錢了。”
林秀清笑道:“他真的天天哭窮。”
“都是裝的,不然能舍不得迴來了嗎?還打算在碼頭租個攤繼續幹。”
“嗯,那你明天傍晚要是到溫市了,記得打個電話迴來。後天到舟市了,也得打個電話迴來報平安。”
“知道。”
林秀清又有些不放心地叮囑,“出門在外有事情記得打電話跟我商量,咱家現有電話了,任何時候打電話都有人接,好找的很,也不用費時間的等。我要是不在家,老太太肯定也在的,給她留言也一樣。”
“知道了。”
“不準再先斬後奏了。”
“嗯。”
“家裏有兩隻狗好像懷孕了,你要不要帶幾隻上去看家護院?那邊房子那麽空曠的……”
葉耀東原本勞累過度,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聽到這個倒是精神了一點。
“也可以,多帶幾隻吧,不然兩隻懷孕的母狗到新環境肯定不適應,有熟悉的狗子在,也能更安心。”
“嗯,你看著辦吧,家裏的狗太多了,偶爾下一窩崽,到處送人,家裏都還能剩十幾隻。”
“好,等我淩晨走了,那些狗肯定會爬起來跟我的,到時候除了懷孕的母狗,隨便再抱2隻上船就好了。”
“你看著辦,早點睡吧,也很晚了,明天還要早起出發。”
“嗯。”
他確實很困。
淩晨天還一片漆黑,林秀清就將他搖醒了。
“起來了,3點了。”
葉耀東睡眼迷茫,“三點了,這麽快?”
隔壁此時也都傳來了說話的動靜,說明他大哥二哥那邊也都起來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點點聲響都會聽到格外的清楚。
“線麵都給你煮好了,老太太雞鴨都給你抓好了。”
“雞鴨?抓什麽雞鴨?”
“她說給你抓一點雞鴨上去養,我說她吃太飽了,想要雞鴨還怕買不到?她非不聽。”
“還真的是吃太飽了,雞鴨都還要活帶上去?這是讓我在上頭過日子,不要迴來了。”
林秀清笑了一下,“她說是本地的,自家養的好。”
葉耀東揉了揉太陽穴,有些哭笑不得,“這帶到舟市去,就變成外地雞了,在舟市當地買的才叫本地雞。”
“她哪裏管你這個,隻覺得自己養的雞好,又不要錢。”
“顛趴。”
“起來了,別管她了,反正抓都抓了,趕緊洗漱了,現在湯麵分開來,等你洗完我再把湯澆上去。”
“嗯。”
葉耀東坐著說了一會話也清醒了,趕緊穿衣服。
“你怎麽起這麽早?”
“一整晚沒睡,不是早?”
“舍不得我呢?”
“廢話嘛。”
“還有時間,要不要……”
“不要別胡鬧了,趕緊起來了,我出去把鍋裏煮的蛋撈起來,給你帶著路上吃。”
林秀清說著就先出去忙了。
葉耀東也跟著出去。
老太太獻寶似的湊上來道:“東子,我給你抓了4隻雞4隻鴨……”
“你這抓的給誰吃啊?幾十個工人呢,挑個好日子,一塊燉了,大家一起吃吧。”
“好日子?一塊燉了?”老太太懵了一下,然後趕緊搖頭,“那不行,那是給你吃的。”
葉耀東翻了個白眼,先去刷牙了,老太太糾結了一下。
“那就放家裏養著,等你迴來了再一天給你燉一隻,你到時候迴來多待幾天。”
葉耀東瞥了她一眼,在刷著牙就沒有說話。
老太太自顧自的說話,“那我就把它們從麻袋裏放出來了……”
真是吃太飽了。
林秀清就看著老太太來迴的折騰。
剛抓了的雞鴨分別塞到兩個麻袋裏,這會又去把麻袋解開,又去把雞鴨翅膀上麵綁著的稻草繩結解開。
天還沒亮,院子裏就雞飛狗跳鴨叫的。
“我說的,她不聽,你這麽一說,她舍不得給別人吃,立馬就又倒出來了。”
“這都是閑的。”
“等你走了後,她就該天天坐在電話機前等著了,哪都不去了。”
葉耀東滿頭黑線。
真是沉甸甸的愛。
“幹脆把掛曆給她挪到電話機旁的牆上掛著得了,這樣她也不用來迴挪動了。”
林秀清笑著說:“你說的倒確實。”
老太太解綁雞鴨後,念念叨叨的進來,“也不知道上麵的雞鴨好不好吃……補不補……”
葉耀東喝完湯趕緊來了一句,“本地的,本地的肯定好!我走了。”
“啊,這就走了?”
“快到點了,你們自己在家裏小心一點,我隻要沒出海就天天打電話迴來。”
“哎好好,那我哪都不去,就在家裏等著。”老太太拄著拐杖連忙跟在他後頭。
林秀清也趕緊把剛撈出來的蛋給他帶上。
“別跟了,外麵天黑,看不清楚路別摔了。”
林秀清也攔住老太太,“你就別添亂,你要是摔一跤,他還走不走了?”
“唉,又要走了……那你記得每天都要打電話迴來。”
“嗯。”
葉耀東揮揮手就踏出院門了,腳邊的狗也跟著一起跑出來,有幾次還衝到了前麵去開路。
見他走的慢,衝出去又跑迴來,然後在他周圍轉了一圈,又繼續往前跑。
此時也三點二十分了,去碼頭的路上都是手電筒的光。
大家看到他也出來後,也連忙打招唿。
除了他大船上的15人,收鮮船跟東升號加起來也有12個人。
他大哥二哥那邊也有6個,周大他們兄弟6個,阿正小小那邊兩條船加起來也有12個人。
這一趟他們出門的也有50多個壯勞力。
碼頭外麵此時也都是光亮跟人,嘈雜聲陣陣,就等集合出發了。
而他們各自船老大到了後,就開始清點人了,每一條船的人單獨分開站一塊。
其他人清點起來都很方便,就那幾個,看一眼就知道了,而他的人數多,大家都在等著他這邊確認好就出發。
自家三條船,葉耀東讓三條船的人分開站,清點了兩遍無誤後,他這才喊出發。
“走,出發!”
大家這才上提前約好的擺渡船,然後去到海中央的自家船上。
狗都被他特意挑了兩隻個頭大的,還有兩隻懷孕的母狗。
此時碼頭岸邊就隻有一排的小木船了,連個大點的船都沒有。
等他們海中央的幾條船也開走後,那才是真的冷清了下來。
葉耀東三條船的人員分配是固定的,原本在哪一條船,這一次也一樣。
隻是遠洋1號停靠在鎮上的避風港,大家暫時都上了收鮮船,等到了鎮上之後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