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七十八章 法拉伊內斯的陰霾(三十八)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 作者:遇牧燒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整個事件分為三個層次,也可以說是角色所存在的三個不同的維度。
最高維度的角色當然是參與遊戲的鬥界玩家,比如席勒、小醜、蝙蝠俠、布魯斯等等。
第二層維度的角色是這個遊戲世界裏的角色,也就是高維玩家所扮演的洛道夫、馬修等等。
第三層維度的角色則是當中的人,是生活在作者筆下的人物,比如洛道夫、馬修、教皇和大先知。
如果從低到高講起,也就是先從說起的話,那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最後那個反轉。
通篇都以洛道夫的視角展開,敘述了他的冒險曆程,而最後在燈塔頂層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學生,並迴想起他研究禁忌知識的過去,其實就是作者的一種敘述詭計。
人們在讀的時候很喜歡把自己帶入主角,那和主角作對的自然就是反派,出現在洛道夫視角裏的馬修確實很像反派。
隻要給讀者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再把視角突然一轉,在馬修眼中,洛道夫才是那個邪教徒,反轉就達成了。
這種反轉其實是很經典的,有不少和恐怖電影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就會故意讓觀眾們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正義又無辜的主角,其實才是真正的反派。
如果隻有這一層,那其實遠遠稱不上精彩,隻能說是一點小巧思,算是玩了個花活。
但如果結合第二層,也就是遊戲的世界觀來看,就多添了一重細思極恐。
因為燈塔頂層除了已經快死的教皇之外,就隻有馬修和洛道夫,最終活著走出去的也隻有馬修,隻有馬修知道燈塔頂層發生了什麽。
那這本由馬修出版的的反轉到底是反轉,還是刻意被修改過的結尾?
呈現在遊戲世界的普通人和讀者的眼睛裏的真相,是真正的事實嗎?
如果把兩層結合起來看,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不錯的結尾了。
把這整場遊戲看成一部電影,導演可能並不會拍最後的大決戰,隻是在電影結尾給一個特寫鏡頭。
那麽乍一看就會是一個好結局,邪不壓正,馬修作為好人戰勝了大反派。
但實際上很多人一想就能想明白,最後活著的是馬修,那當然是他想怎麽寫就怎麽寫,說不定事實就是完全反過來的。
這是一種留白處理,留給觀眾自己思考並反應過來的空間,來製造更深一層次的反轉。
但最有意思的來了,在最高維度的角色層麵,也就是席勒和布魯斯的層麵,還有一重矛盾,那就是有關學曆造假和贏遊戲的問題。
其實參與遊戲的是傲慢,隻不過中途換成了探員,在最後關頭又換了迴來,傲慢是布魯斯的教授,雖然他已經放棄了讓布魯斯精通精神分析法,但是但凡是個教授,就不會想讓自己的學生搞這種事。
如果是別的師生,那在遊戲裏口嗨一下其實也沒有什麽的。
就像在跑團遊戲裏給自己的教育點數加到最高,給自己的角色設定一個名校畢業,其實無非就是遊戲的一種玩法,總不能事事都要按照現實來吧?自己考了個普通大學,就不允許在跑團的時候設定成名校高材生,那我還玩什麽遊戲啊?
但是傲慢和布魯斯這對師徒又不同,想當年布魯斯本科和研究生畢業費了多大的勁,布魯斯讀了多久的書,傲慢就練了多久的海底撈月。
排到同一場遊戲之後,也沒有輕鬆到哪去,看看桌子上堆滿的剪好的雪茄就知道了。
結果這個時候布魯斯開始學曆造假,傲慢不上火就怪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想按規則玩,那就努力,你要是不想按規則玩,就把首尾收拾好,戰勝老師也是一種戰勝考試的方式。
但是布魯斯也沒收拾好,他和奈亞合作,結果被奈亞給賣了,證據確鑿,無從抵賴,這下可是火上澆油了。
奈亞公布了馬修的所作所為,證明了他是真的邪教徒,也就是在告訴席勒所扮演的洛道夫,如果真的讓馬修活著走出去了,那這遊戲妥妥的就是壞結局。
要是現在全員都在這裏還好,關鍵是他們之前還把隊友都幹掉了,尤其是還把貪婪給幹掉了。
想要打好結局,就得殺了布魯斯扮演的馬修,那布魯斯就得和傲慢打起來,不殺布魯斯扮演的馬修,就打不出好結局,貪婪就得和傲慢打起來。
反正不論前進還是後退,這一場仗傲慢是不得不打,區別隻是對手到底是他的學生還是另一個他自己,但總歸不會是什麽好對手。
所以其實就是陷阱,隻是不是物理陷阱,而是奈亞借用來告訴席勒,如果他不打這場仗會有什麽後果,來逼他不得不打。
這樣傲慢就麵臨著一個問題,別看奈亞在這裏告狀告得很歡,但是如果傲慢想殺布魯斯,奈亞肯定幫布魯斯。
以目前洛道夫的實力來看,他是不可能打得過有奈亞幫助的布魯斯扮演的馬修的,最終很有可能是馬修殺了洛道夫,結局應驗。
布魯斯也清楚這一點,但是他肯定不想殺傲慢,本來拿了天賦還用不了精神分析法就已經夠讓人上火的了,學曆造假也是火上澆油,還直接殺老師,布魯斯都不敢想自己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過。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布魯斯就一個後撤步,而席勒去抓他的動作慢了一步,布魯斯直接拿著一把手槍頂在了自己的太陽穴上。
“你別過來。”布魯斯說:“遊戲裏死了又不是真的死了,隻是退出而已。”
“你把槍放下。”席勒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說。
“是啊,馬修,我想你應該再考慮一下。”教皇的方向傳來聲音,他說:“讓你的老師殺了你和你在你的老師麵前殺了自己同樣殘忍。”
砰!
席勒直接給了教皇一槍,用蝙蝠俠給他改造的可以射出螺絲的手槍,效果立竿見影,教皇的頭直接就爆了。
但是他的身體還在持續發出聲音。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這麽做,走出燈塔的變成了洛道夫,他向世人揭露了這可恥的真相,但真的有人會信嗎?”
席勒想說的其實也是這個,因為遊戲世界裏生活的普通人也不傻,他們一定會猜測,裏洛道夫是好人,是因為洛道夫活著出來了。
如果活著的是馬修,他這些年一直待在教會的權力核心,說不定還架空了教皇,他是可以讓這些聲音消失的,隻是他的輿論工具,不是救命稻草。
但洛道夫多年前就已經被趕出了教會,指望一本就把他塑造成大英雄是不可能的,他手上沒人沒錢沒權,不可能統領教會,教會也不需要這樣一位英雄,有的是人在等著教皇老死呢。
到最後的結果,可能也是教會裏的人為了爭權奪利而導致教會四分五裂,說不定還會因此而爆發戰爭什麽的。
看似是一根筋,其實是兩頭堵,他們兩個誰死了,其實都是壞結局。
教皇的屍體動了一下,胸膛裏傳出低沉的悶哼聲,就像在為勝利而慶祝。
可忽然,房間的門被敲響了。
席勒和布魯斯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放下了槍。
教皇的屍體不動了。
“怎麽不說話了?”席勒忽然笑了起來,看向教皇的屍體說:“是不是很驚訝?這個時候怎麽會有人敲門呢?”
布魯斯抱著胳膊說:“對呀,本來應該被降臨在大先知身上的伊波·茲特爾殺了的蝙蝠俠怎麽會走上來敲門呢?難不成是詐屍了?”
門被推開了,站在門外的赫然是蝙蝠俠。
奈亞沒有出聲,似乎是在觀察著情況,而席勒卻好整以暇地坐到了桌前,再度翻開了麵前的。
“……就在這時,一個不速之客登場了!那就是我們的大英雄蝙蝠俠,他像個老練的荒野獵人似的,穿著一身他親手狩獵而來的獸皮,就像是把他偽善的麵目寫滿全身,殊不知他那身如夜色一般的漆黑盔甲,也是由無數無辜生靈的性命寫就的!
他忽然動了,把他自製的簡易的電棍扔到了教皇的屍體上,看著那坨惡心的肥肉抽搐舞蹈,這正是他的惡趣味,代表著他也可以讓神明俯首……
他走進了房間之內,很快小醜也來了,他被某個邪神複活,現在要向蝙蝠俠討個公道,雖然他並沒有死在蝙蝠俠的手裏,但是意外的死亡讓他充滿怨氣,怨氣凝結成實質,使他變成了一個恐怖的黑暗怪物……”
渾身散發著黑氣的小醜走進了門,席勒站了起來,走到了牆角,並不打算打擾他們的戰鬥,他繼續翻。
“……但是,不,小醜並不想要與蝙蝠俠進行戰鬥,他隻是想要說服蝙蝠俠,他們兩個完全可以進行合作,因為蝙蝠俠曾經聯絡到了深海的神靈,他們完全可以駕駛碼頭的那艘船,一起去找那個妄尊自大的神靈的麻煩。
當他們路過村莊的時候,另一個蝙蝠俠也複活了,但這次卻沒有那麽簡單,他站在路上逼問蝙蝠俠正義的定義。
難道為了正義殺人就是正義的嗎?在這個沒有天堂和地獄的世界裏,正義是由誰來決定的呢?難道因為他在另一個宇宙是蝙蝠俠,他就依舊是正義的使者嗎?那他又為什麽會死呢?
蝙蝠俠迴答不出來,但這個時候小醜站了出來,他攻擊了這個邪惡的蝙蝠俠,並為他的同伴辯解。
在這個世界裏,沒有人能夠定義正義與邪惡,他們要做的隻是戰勝神明,這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宿命,是他們無可逃避的詛咒。
沒想到這時,魚神大袞率領深潛者攻打了這個小村莊,無窮無盡的海底軍隊衝了上來,教會的幸存者們瑟瑟發抖。
但是,蝙蝠俠竟早有預料……”
最高維度的角色當然是參與遊戲的鬥界玩家,比如席勒、小醜、蝙蝠俠、布魯斯等等。
第二層維度的角色是這個遊戲世界裏的角色,也就是高維玩家所扮演的洛道夫、馬修等等。
第三層維度的角色則是當中的人,是生活在作者筆下的人物,比如洛道夫、馬修、教皇和大先知。
如果從低到高講起,也就是先從說起的話,那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最後那個反轉。
通篇都以洛道夫的視角展開,敘述了他的冒險曆程,而最後在燈塔頂層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學生,並迴想起他研究禁忌知識的過去,其實就是作者的一種敘述詭計。
人們在讀的時候很喜歡把自己帶入主角,那和主角作對的自然就是反派,出現在洛道夫視角裏的馬修確實很像反派。
隻要給讀者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再把視角突然一轉,在馬修眼中,洛道夫才是那個邪教徒,反轉就達成了。
這種反轉其實是很經典的,有不少和恐怖電影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就會故意讓觀眾們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正義又無辜的主角,其實才是真正的反派。
如果隻有這一層,那其實遠遠稱不上精彩,隻能說是一點小巧思,算是玩了個花活。
但如果結合第二層,也就是遊戲的世界觀來看,就多添了一重細思極恐。
因為燈塔頂層除了已經快死的教皇之外,就隻有馬修和洛道夫,最終活著走出去的也隻有馬修,隻有馬修知道燈塔頂層發生了什麽。
那這本由馬修出版的的反轉到底是反轉,還是刻意被修改過的結尾?
呈現在遊戲世界的普通人和讀者的眼睛裏的真相,是真正的事實嗎?
如果把兩層結合起來看,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不錯的結尾了。
把這整場遊戲看成一部電影,導演可能並不會拍最後的大決戰,隻是在電影結尾給一個特寫鏡頭。
那麽乍一看就會是一個好結局,邪不壓正,馬修作為好人戰勝了大反派。
但實際上很多人一想就能想明白,最後活著的是馬修,那當然是他想怎麽寫就怎麽寫,說不定事實就是完全反過來的。
這是一種留白處理,留給觀眾自己思考並反應過來的空間,來製造更深一層次的反轉。
但最有意思的來了,在最高維度的角色層麵,也就是席勒和布魯斯的層麵,還有一重矛盾,那就是有關學曆造假和贏遊戲的問題。
其實參與遊戲的是傲慢,隻不過中途換成了探員,在最後關頭又換了迴來,傲慢是布魯斯的教授,雖然他已經放棄了讓布魯斯精通精神分析法,但是但凡是個教授,就不會想讓自己的學生搞這種事。
如果是別的師生,那在遊戲裏口嗨一下其實也沒有什麽的。
就像在跑團遊戲裏給自己的教育點數加到最高,給自己的角色設定一個名校畢業,其實無非就是遊戲的一種玩法,總不能事事都要按照現實來吧?自己考了個普通大學,就不允許在跑團的時候設定成名校高材生,那我還玩什麽遊戲啊?
但是傲慢和布魯斯這對師徒又不同,想當年布魯斯本科和研究生畢業費了多大的勁,布魯斯讀了多久的書,傲慢就練了多久的海底撈月。
排到同一場遊戲之後,也沒有輕鬆到哪去,看看桌子上堆滿的剪好的雪茄就知道了。
結果這個時候布魯斯開始學曆造假,傲慢不上火就怪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想按規則玩,那就努力,你要是不想按規則玩,就把首尾收拾好,戰勝老師也是一種戰勝考試的方式。
但是布魯斯也沒收拾好,他和奈亞合作,結果被奈亞給賣了,證據確鑿,無從抵賴,這下可是火上澆油了。
奈亞公布了馬修的所作所為,證明了他是真的邪教徒,也就是在告訴席勒所扮演的洛道夫,如果真的讓馬修活著走出去了,那這遊戲妥妥的就是壞結局。
要是現在全員都在這裏還好,關鍵是他們之前還把隊友都幹掉了,尤其是還把貪婪給幹掉了。
想要打好結局,就得殺了布魯斯扮演的馬修,那布魯斯就得和傲慢打起來,不殺布魯斯扮演的馬修,就打不出好結局,貪婪就得和傲慢打起來。
反正不論前進還是後退,這一場仗傲慢是不得不打,區別隻是對手到底是他的學生還是另一個他自己,但總歸不會是什麽好對手。
所以其實就是陷阱,隻是不是物理陷阱,而是奈亞借用來告訴席勒,如果他不打這場仗會有什麽後果,來逼他不得不打。
這樣傲慢就麵臨著一個問題,別看奈亞在這裏告狀告得很歡,但是如果傲慢想殺布魯斯,奈亞肯定幫布魯斯。
以目前洛道夫的實力來看,他是不可能打得過有奈亞幫助的布魯斯扮演的馬修的,最終很有可能是馬修殺了洛道夫,結局應驗。
布魯斯也清楚這一點,但是他肯定不想殺傲慢,本來拿了天賦還用不了精神分析法就已經夠讓人上火的了,學曆造假也是火上澆油,還直接殺老師,布魯斯都不敢想自己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過。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布魯斯就一個後撤步,而席勒去抓他的動作慢了一步,布魯斯直接拿著一把手槍頂在了自己的太陽穴上。
“你別過來。”布魯斯說:“遊戲裏死了又不是真的死了,隻是退出而已。”
“你把槍放下。”席勒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說。
“是啊,馬修,我想你應該再考慮一下。”教皇的方向傳來聲音,他說:“讓你的老師殺了你和你在你的老師麵前殺了自己同樣殘忍。”
砰!
席勒直接給了教皇一槍,用蝙蝠俠給他改造的可以射出螺絲的手槍,效果立竿見影,教皇的頭直接就爆了。
但是他的身體還在持續發出聲音。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這麽做,走出燈塔的變成了洛道夫,他向世人揭露了這可恥的真相,但真的有人會信嗎?”
席勒想說的其實也是這個,因為遊戲世界裏生活的普通人也不傻,他們一定會猜測,裏洛道夫是好人,是因為洛道夫活著出來了。
如果活著的是馬修,他這些年一直待在教會的權力核心,說不定還架空了教皇,他是可以讓這些聲音消失的,隻是他的輿論工具,不是救命稻草。
但洛道夫多年前就已經被趕出了教會,指望一本就把他塑造成大英雄是不可能的,他手上沒人沒錢沒權,不可能統領教會,教會也不需要這樣一位英雄,有的是人在等著教皇老死呢。
到最後的結果,可能也是教會裏的人為了爭權奪利而導致教會四分五裂,說不定還會因此而爆發戰爭什麽的。
看似是一根筋,其實是兩頭堵,他們兩個誰死了,其實都是壞結局。
教皇的屍體動了一下,胸膛裏傳出低沉的悶哼聲,就像在為勝利而慶祝。
可忽然,房間的門被敲響了。
席勒和布魯斯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放下了槍。
教皇的屍體不動了。
“怎麽不說話了?”席勒忽然笑了起來,看向教皇的屍體說:“是不是很驚訝?這個時候怎麽會有人敲門呢?”
布魯斯抱著胳膊說:“對呀,本來應該被降臨在大先知身上的伊波·茲特爾殺了的蝙蝠俠怎麽會走上來敲門呢?難不成是詐屍了?”
門被推開了,站在門外的赫然是蝙蝠俠。
奈亞沒有出聲,似乎是在觀察著情況,而席勒卻好整以暇地坐到了桌前,再度翻開了麵前的。
“……就在這時,一個不速之客登場了!那就是我們的大英雄蝙蝠俠,他像個老練的荒野獵人似的,穿著一身他親手狩獵而來的獸皮,就像是把他偽善的麵目寫滿全身,殊不知他那身如夜色一般的漆黑盔甲,也是由無數無辜生靈的性命寫就的!
他忽然動了,把他自製的簡易的電棍扔到了教皇的屍體上,看著那坨惡心的肥肉抽搐舞蹈,這正是他的惡趣味,代表著他也可以讓神明俯首……
他走進了房間之內,很快小醜也來了,他被某個邪神複活,現在要向蝙蝠俠討個公道,雖然他並沒有死在蝙蝠俠的手裏,但是意外的死亡讓他充滿怨氣,怨氣凝結成實質,使他變成了一個恐怖的黑暗怪物……”
渾身散發著黑氣的小醜走進了門,席勒站了起來,走到了牆角,並不打算打擾他們的戰鬥,他繼續翻。
“……但是,不,小醜並不想要與蝙蝠俠進行戰鬥,他隻是想要說服蝙蝠俠,他們兩個完全可以進行合作,因為蝙蝠俠曾經聯絡到了深海的神靈,他們完全可以駕駛碼頭的那艘船,一起去找那個妄尊自大的神靈的麻煩。
當他們路過村莊的時候,另一個蝙蝠俠也複活了,但這次卻沒有那麽簡單,他站在路上逼問蝙蝠俠正義的定義。
難道為了正義殺人就是正義的嗎?在這個沒有天堂和地獄的世界裏,正義是由誰來決定的呢?難道因為他在另一個宇宙是蝙蝠俠,他就依舊是正義的使者嗎?那他又為什麽會死呢?
蝙蝠俠迴答不出來,但這個時候小醜站了出來,他攻擊了這個邪惡的蝙蝠俠,並為他的同伴辯解。
在這個世界裏,沒有人能夠定義正義與邪惡,他們要做的隻是戰勝神明,這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宿命,是他們無可逃避的詛咒。
沒想到這時,魚神大袞率領深潛者攻打了這個小村莊,無窮無盡的海底軍隊衝了上來,教會的幸存者們瑟瑟發抖。
但是,蝙蝠俠竟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