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走到這邊基本上已經走到了盡頭,第一部分的拉蘇在這個地方迎來了最終的終結。


    接下來,便是最為耀眼的弗利斯卡。


    如果說拉蘇的整體難度其實和《鍾》差不多的話,那麽弗利斯卡這邊的難度,就已經完全超越了《鍾》。


    因為音樂進入了最為巔峰的狂歡。


    也是最為炫技的狂歡。


    傅調的手指隻是在半空中稍微停了片刻,便重新落在了鋼琴之上。


    嗡……


    鋼琴聲響起。


    無比的輕柔,格外的透亮。


    鋼琴的聲音就如同一顆顆小鑽石一般從空中灑落人間。


    聲音並不大,但是異常的清脆。


    你能夠聽到音樂之中的每一個細節。


    叮叮叮。


    傅調的手指輕柔的刮動鍵盤。


    弗利斯卡的狂歡在這一刻已經開始準備。


    接下來,便是音樂最後的熱舞。


    傅調在此時此刻將音樂之中的那股音樂美感逐漸放開了一些。


    他準備讓技巧性徹底統治整個音樂。


    這並不是因為音樂美感不再重要,僅僅隻是因為,這裏最需要的是狂歡。


    是勝利後的狂歡。


    是激動的舞蹈。


    開場的拉蘇更多是單人的獨白,對於家國命運的控訴,對於黑暗曆史的悲哀。


    在那個地方你對著其他人用最為動人的音樂去詮釋,自然而然沒有任何問題。


    不,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傅調在那個地方將音樂徹底變化成了純粹的音樂美感,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所要演奏的並不是如歌如泣的哭訴,也不是什麽家愁國恨。


    而是狂歡!


    是勝利的狂歡!


    是成功的高歌!


    這個時候你還在這個地方盡量克製著自己的情緒,那麽就完全錯了。


    所以……


    炸裂起來吧。


    用最為炫酷的技術,去將音樂徹底炸裂。


    讓音樂變得更為絢爛!


    傅調的手指在鋼琴上輕微地顫抖。


    無數的單音混雜在音樂的旋律之中,帶來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旋律線條。


    技巧正在他的手上逐漸綻放。


    音樂的速度也在逐漸加快。


    聽,這個是勝利的歌聲。


    聽,這個是成功的歡唿。


    和一開始的時候一樣的主旋律,音樂的動機根本沒有產生任何一絲絲的變化。


    但是現在,音樂之中的情緒卻被徹底點燃。


    然後。


    爆炸!


    在傅調的手指之下,音樂的速度被傅調拉到了最快。


    他的手指如同八爪魚一般在鋼琴上快速跑動。


    甚至有時候橫跨了兩個八度。


    伱根本看不清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你所能看到的,隻是他的手指橫跨了數個八度。


    就好像在那麽一瞬間,他的手指變得特別長特別長一般。


    或許就好像是貓和老鼠的動畫那般。


    和動畫裏說的那樣,小拇指在一瞬間超越了人體所能夠展現出來的極限,如同麵條一般甩到了音樂的最高峰。


    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完全不可能。


    故事隻是故事,動畫隻是動畫。


    動畫可以用誇張的方式來呈現出演奏者的技巧高超。


    但是現實不可能的。


    五根手指就是五根手指。


    手掌的寬度那麽大就是那麽大。


    手指再長,也就是那麽長。


    你怎麽可能如同麵條人一般直接伸展出去?


    你也根本不可能讓現實表現的和動畫那麽離譜。


    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了。


    那就是……


    技巧。


    飛躍的技巧。


    傅調的手指在飛過去的時候,腳輕微地踩著腳下的踏板,讓音樂整體的旋律持續。


    而在手指按下最遠處音的時候,他的腳下踏板才會選擇性將其放鬆,讓音樂成為一個整體,而並非被分開。


    音樂之中的技巧在這一刻被拉到了最高。


    而音樂之中的那種絢爛的歌舞感,也在這一刻,被徹底激發了出來。


    舞台下的那群樂評人全部都震驚了。


    坐的比較近的那群人難以置信地望著彼此,目光中充斥著呆滯以及難以置信。


    “不是,這個音樂?”


    “這個音樂的表達,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會這麽的……酷炫?”


    “我沒有辦法理解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為什麽他音樂之中那種故意炫技的感覺那麽濃烈,甚至讓我感覺到了就算把譜子給我,我都彈不了的地步。”


    “太恐怖了,真的太恐怖了,這個就是傅的實力?”


    “我感覺這個可能還隻是傅的一小部分實力,因為如果隻是普通的炫技其他人是沒有辦法感受的這麽濃烈的,隻有那種故意的炫技才能如此。”


    “故意的炫技,將音樂之中炫技的成分增加,讓觀眾的注意力完全放在炫技上……是這樣嗎?對……對嗎?”


    “不,不對,我感覺並非如此,因為他音樂之中那種炫技的成分雖然很濃烈,可是並沒有完全將炫技作為音樂的主體去詮釋,我還是能感受到他音樂之中的那種情緒的。”


    “是的,正如同你剛剛說的那樣,音樂之中並非全部都是炫技,如果隻是純粹炫技的話,音樂根本不可能長久,音樂之中的美感也不可能做的像現在這樣令人著迷,他究竟是怎麽彈的呢……”


    “炫技,音樂美感?嘶……我很難想象純粹的炫技演奏能夠表現的這麽美,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我想……可能是因為他的音樂之中的音樂美感依舊存在,隻不過他將其表現手法進行了變更?”


    “……”


    那群音樂評論家相互看著彼此,他們完全不知道究竟應該用什麽樣的方法去理解傅調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內容。


    傅調表現出的音樂簡直太有趣了。


    明明是一個純粹的炫技感覺,可是你就是感覺音樂表現的特別好,你就是會覺得音樂之中的美感被完全呈現。


    可以讓你從心裏沉浸在音樂之中無法自拔。


    可是如果你去關注傅調在音樂上的美感,你卻又感覺好像並不是這麽一迴事。


    你所能夠感覺到的,幾乎隻有技巧。


    就好像音樂之中的美感純粹是由技巧堆砌的。


    這怎麽可能?開什麽玩笑?


    純粹音樂技巧堆砌出來的美感特別的空洞,聽著聽著就會感覺乏味。


    就好像你喜歡吃糖,然後讓你去吃甜甜圈,上麵灑滿了高甜度的糖果,然後再堆著白糖粉,與此同時再澆上一層糖漿,將其完全泡在糖裏麵給你吃。


    你再怎麽吃都會感覺膩歪。


    音樂的感覺完全不對勁。


    但是現在傅調的音樂是一個什麽樣的感覺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太甜的甜點。


    就如同華國人對於甜點的最高評價,這個甜點不太甜一般。


    對於外國人而言,他們可能很難理解,可現在傅調展現出來的內容就是如此。


    傅調的甜點,真的是甜點,你吃到第一口你就知道這個是甜點。


    你甚至從外表看上去,感覺這個甜點特別甜特別甜,看上去好像會讓人覺得發膩。


    但是當你嚐了第一口,你就會發現……


    誒?


    這個甜點不甜誒!


    或者說,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甜。


    他的味道有很多層,完全不同的口感相互交融,就如同你在關注傅調技巧的時候,你所能夠感受到的音樂美感一樣。


    你將會完全被傅調的音樂美感吸引,完全忘記自己正在品嚐一個看上去特別甜的“炫技甜點”。


    但是如果你去關注音樂的本身,試圖去尋找音樂之下所存在不同口感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


    這樣奇妙的口感以及那些不太甜的味覺,幾乎全部都是由炫技糖粉堆砌而成。


    格外矛盾的感覺讓那群樂評人甚至一時間有點摸不清頭腦。


    這個肯定不是神級現場,他們能夠肯定。


    因為傅調展現出來的內容沒有那麽有統治力,能夠讓所有人徹底沉醉,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能徹底沉淪於他的音樂之中無法自拔。


    但是如果說這個是一個頂級鋼琴家展現出來的現場,他們感覺又有那麽一點點有失偏頗。


    因為現在傅調在音樂之中展現出來的感覺和那些頂級鋼琴家完全不同。


    他比那群頂流鋼琴家展現出來的內容更有趣。


    與此同時,個人的特色也會更為的濃烈。


    濃烈到讓人無法忽視。


    一波接著一波的熱情就如同大海一般向著他們湧來,堆積在他們的身邊。


    音樂之中的情緒在不停蒸騰,絲毫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


    這個音樂的表現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到讓人甚至感覺到有那麽一絲絲的窒息。


    與此同時,音樂還不僅僅隻是美這麽簡單。


    那種濃鬱的技巧感所帶來的趣味性也在鋼琴之中沸騰。


    有意思,真的太有意思了。


    這個是很多頂流鋼琴家都彈不出來的感覺,他們相比較而言會更為的固定一種演奏方法。


    這類感覺在一線二線鋼琴家,也就是那群彈奏不出神級現場的人裏麵能夠偶爾看見。


    因為他們之中很多人並不想要仿造頂流的演奏方法去演奏。


    而是更為的喜歡自己想怎麽彈怎麽彈。


    雖然對,可是奇怪。


    而傅調作為新晉的頂流自然而然和那群一線二線的鋼琴家不同。


    他對於音樂的理解也是不同。


    因此,雖然他演奏出來的有趣感覺和那群一線二線很是相似,能夠給人特別多特別多的驚喜。


    但是他所呈現出來的,遠超那群一線二線選手的表達。


    換句話說,他就是一線二線鋼琴節promaxultrasuper加強升級版。


    而這樣的表現所帶來的新鮮感,震撼了他們所有樂評人。


    他們不知道多久沒有聽到這樣新鮮的聲音了。


    有趣,太有趣了。


    他們從來沒有想象過音樂居然能夠可以這樣的有趣。


    在他們的視線之下,傅調的手指在鋼琴之上飛奔,瘋狂地炫耀著自己的技術。


    炫技,炫技。、


    除了炫技還是炫技。


    你已經幾乎看不清他的手究竟是怎麽去演奏的,你隻是感覺他的手在鋼琴之上總是莫名其妙的出現又消失。


    明明是刮奏的部分,正常人都會使用刮奏的方式讓音樂表現的更為絢爛。


    而傅調卻為了炫技,並且為了讓音樂的顆粒性更為突出,他直接使用類似於音階的方式去演奏。


    這個演奏?


    在場的所有聽懂的人,此時此刻全部都呆住了。


    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想象刮奏的速度居然可以用音階的速度去演奏。


    開什麽玩笑?


    刮奏就是拿著手直接嘩啦過去,手臂一甩就甩出來的演奏速度。


    這人居然還能在甩手臂的時候,手指還不停滴演奏著音符?


    這個是什麽變態?


    還有你看他夾雜在一起的輪指。


    明明手指基本上所有的內容都已經完全填滿了,上下三四個完全不同的聲部交錯在一起,他居然還能夠有多餘的手指去演奏輪指。


    雖然他在前麵已經展現了一點點這樣的內容出來,可是那些都是之前比較慢的時候。


    現在可是炫技的部分,速度可是已經拉到了最快。


    他居然還能那樣的演奏?


    恐怖。


    太恐怖了。


    傅調在音樂上展現出來格外紮實的基本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這個基本功甚至已經不能用紮實這個詞來形容。


    如果用最為準確的一個詞來形容傅調的話,那麽他的基本功應該是……


    出神入化,返璞歸真。


    明明好像什麽都沒有做,卻又好像什麽都做了一般。


    如果隻是看的話,你甚至找不到什麽特別難技巧。


    並不是說傅調的演奏之中沒有特別難的技巧,而是他讓演奏看上去顯得特別簡單。


    好像也就是動動手指,音就出來了。


    看不懂,根本看不懂。


    隻能感覺傅調的實力強大的驚人,音樂之中的情緒絢爛的超乎所有人想象。


    那種對於未來的希望,幾乎可以燃燒一切的熱情在傅調的音樂之中表現的極為驚人。


    這就是傅調啊。


    或許,也隻有傅調才能展現出這樣的表現。


    很多人在心中莫名其妙出現了這樣的想法。


    神乎其技。


    難以想象的技巧掌控。


    音樂之中對於美的完美詮釋。


    每一分每一毫都展現出演奏者對於音樂的掌控力。


    恐怖到令人震撼。


    傅調的手指在鋼琴上沒有任何一絲絲的停歇。


    他將自己的每一根手指都用了起來。


    甚至,有時候還一根手指當兩根手指來用。


    用單一的手指去演奏出雙音。


    將手指橫過來按下兩顆完全不同的音。


    將音樂之中的厚度以及深度拉扯到了極致。


    麵對這樣的演奏,你很難相信是一個隻有十根手指的人去演奏的。


    因為你能很明顯地聽到超過十個音符出現在同一刻。


    你更願意去相信,這樣的演奏是一個八爪魚,或者機器人。


    非人哉。


    所有的技巧被傅調無比輕鬆地掌控在手中,肆意玩弄。


    就如同玩具一般。


    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音樂以一股更為炫技的手法在鋼琴上不帶任何停滯的飛奔。


    傅調的手指甚至給人有那麽一絲絲擰成麻花的錯覺。


    炫技,炫技,以及更多的炫技!


    讓炫技成為音樂的支柱,讓音樂性作為骨肉包裹住炫技的空隙。


    超越常人想象完美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在傅調的手中呈現。


    不管是路人,還是樂評人,全部都為傅調音樂之中所展現出來的作品所折服。


    這個就是傅調。


    這個就是李斯特。


    這個就是炫技!


    傅調對外其實很少會演奏一些炫技的作品。


    例如肖邦,貝多芬,這類作品傅調基本上都是從詮釋出作品的本體出發,盡可能低讓音樂表現的更為漂亮,觀眾更能帶入。


    因此會有一些不太懂行的人在外麵暗戳戳地說傅調不喜歡演奏技術類作品。


    原因就是因為傅調的技巧不太行,他對於這種技巧類作品的掌控程度非常非常低。


    技巧對於傅調而言太難了,他隻能去從音樂的美感出發,而並非技巧方向出發。


    很多人都這麽說,畢竟傅調從來沒有在外人麵前演奏過一些真正的技巧作品。


    比如野蜂飛舞,比如李斯特的鍾,比如拉赫馬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傅調很少會演奏這類作品。


    但是現在,從盡頭的演奏之中,傅調向著所有人證明了一點。


    那就是他會演奏技巧類作品。


    他對於技巧類作品的詮釋遠超常人想象。


    不僅如此,他甚至可以將這類作品演奏的更為絢爛。


    隻要他想,他可以比任何技巧類型的演奏者更為炫技。


    而他不演奏技巧類作品,僅僅隻是因為……他更喜歡樂曲本身。


    因此,他才會演奏出如此,完全由技巧堆砌而成的,充斥著音樂性的作品。


    沒有最炫技,隻有更炫技。


    在音樂的即興部分,傅調徹底放飛了自我,無數眼花繚亂的技巧在傅調的手中被不值錢地砸了出來。


    炫技的程度在這一刻達到了巔峰。


    完美!


    太完美了!


    在場的所有人全部沉浸在傅調所構建出的炫技地獄中,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炫技,逐漸沉淪。


    在如此的音樂之下,傅調的手指終於又了一絲絲的停歇,隨後以最為沉重,且如迷霧一般的音色,按下了最後的和弦。


    梆!


    伴隨著和弦的終結以及空氣中彌漫的音色,隨之而來的,便是眾人無法抑製的。


    “bravo!”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海上來的鋼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努力練琴佐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努力練琴佐老師並收藏從海上來的鋼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