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愕然,而後大窘。


    好罷,誰也別當誰是傻子。且這會子離年初並未過得多久,想讓人忘了年初那場驚世駭俗的“折騰”也著實太難……若是沒有今時這迴事呢,大抵也僅以為是姑娘家一時任性罷了,可這兩下裏一對照,卻由不得人不心生懼意――就算黛玉打小有那等渡化出家、不見外戚的異處,但這等逸事,哪戶難生養的大家族裏說不出幾件的,是真是偽,再是兩說――齊管家兩口子雖是林家的老人了,但不同於他們的主子,於子嗣上沒這等艱難,是以並不大信這個,不過是順著主子的意思不出聲罷了,如今發現,這事到黛玉這兒,確是真的了……


    神棍可不什麽人都敢當的……黛玉在齊嫂子帶著些子懼意的目光注視下倍感壓力,是以在短短幾息的功夫裏做了一個決定:死和尚不死自己――反正這本就是他的職業,倒也不算冤枉了他。


    “哎,原是我不好,不曾對嫂子直說,卻是年裏祭祀迴賈府的路上聽得個瘋和尚衝著轎子唱了幾句偈,不知怎地就記在心裏了……一時沒拿捏住,是以胡亂折騰了齊嫂子你數日。”黛玉到底臉生,隻怕被齊嫂子瞧出來端睨,幹脆垂下眼扭手上的絹子裝羞澀。


    “和尚……那年要化姑娘出家的也是個和尚……”這事鬧得大,林府裏沒不知道的。齊嫂子喃喃道,不禁又問:“卻不知那和尚唱了幾句什麽?”


    黛玉側首略想了想,歎道:“唱得卻是:‘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還有什麽‘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那時街上人聲極雜,可不知為甚,那和尚的歌聲卻聽得極真切,我不由就想起爹爹來……”阿彌陀佛,隻是借來用用,佛祖,你千萬別真應在父親身上……


    齊嫂子聽黛玉說得活靈活現,不由信了幾分,道:“姑娘那會子該說與我等的……”言尤未盡,猛地醒過神來,就算當時黛玉說了,她就能信個來路不明的和尚?不由就歎了句:“哎~這也是命裏的劫數……”


    黛玉想起前些日子自己操得那些心來,也想跟著念叨兩句,又恐齊嫂子多心,隻得捧了茶盅,將自個兒那些“壯誌未酬”的主意同著茶水一並咽進了肚子裏……


    兩人各懷愁思對坐了半晌,到底黛玉打起精神來道:“這些也是舊話了。隻現如今外麵是個什麽形勢?”


    ……想來是老太太積威難犯的緣故罷,打那日後,府裏上下人等待黛玉俱都陪上了十二分的小心,不該說的話再不亂說半個字。清靜倒是清靜了,隻是欲要打探父親的消息,卻隻有賈母老太太與兩位舅舅才能問上兩句了,可以兩位舅舅的見識……好在如今黛玉也不必在賈府這一棵樹上吊死,自往林府囑了齊管家細細打探了消息傳進來。


    齊嫂子忙將最近的消息說了:皇上雖說那日雷霆一怒,隔日卻又將此事按下來好些日子,於是朝堂上鬧得更兇了,什麽勾接私鹽販子,私贈鹽引這樣的罪名自是跑不了的,更有什麽與漕運和著夥借鹽船偷運私鹽也紛紛上達天聽。是以十餘天後皇上終是下旨,指派了位禦史專往江南徹查此事……


    “那禦史與爹爹的關係如何?素日官聲如何?”


    “聽說與老爺是同榜的進士,往年裏也是有些應酬往來的。官聲麽……”林管家原是林府的總管,這等事自是知道的。


    “即有往來,總是好的……”


    “……可前陣子,咱們府上又置宅子又置地的。”齊嫂子到底心虛。


    “既已買下了,就先放著罷。如今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家的呢,這會子賣,可有多得話拿來說呢,倒是一動不如一靜……”黛玉說了兩句,憶起方才齊嫂子打量她的眼神來,怕她又多心,隻得將話點到為止,道,“齊叔想來也是這個意思罷?”


    兩人又說了會子話,黛玉又將寫給父親的信取了來交於齊嫂子收了。(..tw)想想叮囑道:“嫂子這陣子進出這府裏,與門上還是交割仔細些的好。”


    齊嫂子連聲應著去了。她本就欲借機將自家底氣拿出來與姑娘作麵子。老太太的二門又是常來常往的,婆子們俱都混了個麵熟,長日無事,也趁機留她吃口茶,說說話,帶著耳朵打聽些八卦。兩下裏各有所需,也不辯真偽,隻管說得熱鬧,倒是一團和氣。


    ……


    林老爺的官司非是一時一刻能斷得明白的。坊間一時傳說定是誹謗,一時又爆出□證據,就連指派的禦史也換了兩茬……自然,齊管家與林府各位堂親雖俱都小心打探著事件的進展,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黛玉報喜不報憂,畢竟,黛玉不過是個身在內宅的小姑娘,何苦讓她徒增憂愁呢。是以黛玉坐看庭中花開花發,耳聽消息起起落落,除了覺得這官司拖得實在是長久以外,倒也覺不出事情的兇險來……可於她而已,有了前陣子那種等待著不知何種災難降臨的經驗後,如今這等著官司結案的日子倒也不覺得更難熬。


    寶玉那日惶惶然地去後,黛玉本以為他會有些日子不好意思到她跟前來礙眼的,誰曾想卻低估了寶玉的厚臉皮。不說隔日仍早早地起來陪黛玉晨讀,下了學更是特特地撇了秦鍾迴來“陪”她。黛玉初時還擺個臉子給他看,可架不住他天天打外麵淘些小玩意兒顯寶,又做小伏低上趕著說軟話。黛玉初時隻想著母債子償,倒著實衝他冷言冷語了好一陣子,後來想想自己這麽大了還搞這種“連坐”,著實有些幼稚,遂收了收脾氣。誰知寶玉隻當他終於賠完他母親的不是了,一時感動起來,倒較先時粘得黛玉更緊了,黛玉心頭煩悶,說不得兩人又是一陣口角……如是幾番後,寶玉“體貼”依舊,黛玉卻沒了精神與他置氣……


    好在寶玉是要上學的,且賈府今年的人情往來又特別多,他又招各府裏夫人疼愛,是以王夫人常帶著他往各府走動,一時忙將起來,兩人兩三日也未必得見一麵。……三春姐妹均被大嫂子李紈約束著在她院子裏修習女紅。鳳姐也為著各處備禮忙得腳不沾地,府裏上下正是一派忙碌景象。是以湘雲雖來了兩封信央人接她過府一敘,賈母也不曾應允,黛玉隻得在信裏對她的關心表示了感謝,再三保證定會時時在老太太麵前提起她來的,又將寶玉送的小頑意撿那有趣地送著迴禮供她解悶,才算將她家的婆子打發了。


    卻誰知才到八月桂花飄香時節,賈府姑表林家的事還沒個結果,又傳出姨表薛家已待選入宮的姑娘又被放了出來。真真應了那句“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老話。


    黛玉是聽得寶玉說起,方知曉寶釵這一斷公案已是塵埃定。結果她不詫意,她好奇的是過程,是以那日逮著寶玉問將出來。


    “哎……說是那日在宮中遇著了甄姑娘。”寶玉隨手取了案上的香橙湊到鼻端嗅了嗅,歎了口氣道。


    “甄姑娘?”


    “噢,就是上年裏寶姐姐家認母的那個叫香菱的。”


    黛玉訝然。寶釵離宮居然與英蓮有關?


    “是她?她如今可好?”黛玉也取了隻香橙,拿銀刀慢慢地剖著,閑閑地問道。


    “她原是個命苦的,卻有這等機緣母女重逢,貴人們都覺得她是有福的。是以常常被招進宮陪伴太後。可惜這迴卻害了寶姐姐。”寶玉卻將黛玉手中的銀刀取了過去,陪笑道:“我來罷,仔細傷著手。”


    “好好的,這‘害’字可從何說起呢?”


    “那日甄夫人陪著太後遊園子,不知怎麽遇上了才得著差事的寶姐姐。甄姑娘一瞧見寶姐姐,立時行起禮來……落到人眼,隻說寶姐姐失了禮數,就給放了出來,好在不曾受責,據說宮裏的嬤嬤們三板子下去,就能打死人呢。”寶玉癟了癟嘴,很是不屑地道:“真不知怎地會有這等蠢物。想想居然也是姑娘過來的,怎地就下得去手……”


    黛玉聽了不由暗裏一撇嘴,這個理由真是太說不過去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隻是個幌子。


    “想來她也不是有意的。”黛玉想想香菱本得過一個“呆”字作評,應不是個會作偽的人,不由為她辯道,“且她與薛姐姐行禮,旁人自當她們是熟識的,想來更該高看薛姐姐才是,怎地會平白說她失禮呢。那位甄姑娘當時就沒為薛姐姐辯上一辯?”


    “哎,若是如你所說,當時發作也就罷了,聽說卻是兩三日後,太後不知怎地想起來了,就將寶姐姐給遣了出來。”


    這還用說麽,自是太後尋人問了原委,所以才“想起來”的。


    “薛姐姐竟已領了差事了?”黛玉轉了話題。


    “哎,說來更是晦氣……原說這一迴入選的姑娘們這會子還該學規矩的。偏是嫻妃宮裏出了缺,急等著人用,寶姐姐規矩學得最好,就給先指出去當了差……誰知竟就遇上這等事。”寶玉搖著頭將橙細細分開,擺在盤中放好,送到黛玉手邊。


    黛玉取了一瓣細細品了,也不接話。


    這橙卻是打老太太嘴裏省下來的,據說是打南邊過來的頭一茬兒。府裏除了老太太,好似連兩位舅太太那兒都沒送,全都打點著送了各府的親戚……如今瞧著,竟是禮送得太多,力使得太大,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


    作者有話要說:過猶不及:凡事做過了頭,就象做得不夠一樣。謂行事須恰如其分。


    《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ps:因為有看官說看不見。而我自己試了試也看不見,所以也學其他的作者好了,將正文在作者有話說裏再放一遍~~不是有意偽更喲^.^


    放正文:


    黛玉愕然,而後大窘。


    好罷,誰也別當誰是傻子。且這會子離年初並未過得多久,想讓人忘了年初那場驚世駭俗的“折騰”也著實太難……若是沒有今時這迴事呢,大抵也僅以為是姑娘家一時任性罷了,可這兩下裏一對照,卻由不得人不心生懼意――就算黛玉打小有那等渡化出家、不見外戚的異處,但這等逸事,哪戶難生養的大家族裏說不出幾件的,是真是偽,再是兩說――齊管家兩口子雖是林家的老人了,但不同於他們的主子,於子嗣上沒這等艱難,是以並不大信這個,不過是順著主子的意思不出聲罷了,如今發現,這事到黛玉這兒,確是真的了……


    神棍可不什麽人都敢當的……黛玉在齊嫂子帶著些子懼意的目光注視下倍感壓力,是以在短短幾息的功夫裏做了一個決定:死和尚不死自己――反正這本就是他的職業,倒也不算冤枉了他。


    “哎,原是我不好,不曾對嫂子直說,卻是年裏祭祀迴賈府的路上聽得個瘋和尚衝著轎子唱了幾句偈,不知怎地就記在心裏了……一時沒拿捏住,是以胡亂折騰了齊嫂子你數日。”黛玉到底臉生,隻怕被齊嫂子瞧出來端睨,幹脆垂下眼扭手上的絹子裝羞澀。


    “和尚……那年要化姑娘出家的也是個和尚……”這事鬧得大,林府裏沒不知道的。齊嫂子喃喃道,不禁又問:“卻不知那和尚唱了幾句什麽?”


    黛玉側首略想了想,歎道:“唱得卻是:‘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還有什麽‘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那時街上人聲極雜,可不知為甚,那和尚的歌聲卻聽得極真切,我不由就想起爹爹來……”阿彌陀佛,隻是借來用用,佛祖,你千萬別真應在父親身上……


    齊嫂子聽黛玉說得活靈活現,不由信了幾分,道:“姑娘那會子該說與我等的……”言尤未盡,猛地醒過神來,就算當時黛玉說了,她就能信個來路不明的和尚?不由就歎了句:“哎~這也是命裏的劫數……”


    黛玉想起前些日子自己操得那些心來,也想跟著念叨兩句,又恐齊嫂子多心,隻得捧了茶盅,將自個兒那些“壯誌未酬”的主意同著茶水一並咽進了肚子裏……


    兩人各懷愁思對坐了半晌,到底黛玉打起精神來道:“這些也是舊話了。隻現如今外麵是個什麽形勢?”


    ……想來是老太太積威難犯的緣故罷,打那日後,府裏上下人等待黛玉俱都陪上了十二分的小心,不該說的話再不亂說半個字。清靜倒是清靜了,隻是欲要打探父親的消息,卻隻有賈母老太太與兩位舅舅才能問上兩句了,可以兩位舅舅的見識……好在如今黛玉也不必在賈府這一棵樹上吊死,自往林府囑了齊管家細細打探了消息傳進來。


    齊嫂子忙將最近的消息說了:皇上雖說那日雷霆一怒,隔日卻又將此事按下來好些日子,於是朝堂上鬧得更兇了,什麽勾接私鹽販子,私贈鹽引這樣的罪名自是跑不了的,更有什麽與漕運和著夥借鹽船偷運私鹽也紛紛上達天聽。是以十餘天後皇上終是下旨,指派了位禦史專往江南徹查此事……


    “那禦史與爹爹的關係如何?素日官聲如何?”


    “聽說與老爺是同榜的進士,往年裏也是有些應酬往來的。官聲麽……”林管家原是林府的總管,這等事自是知道的。


    “即有往來,總是好的……”


    “……可前陣子,咱們府上又置宅子又置地的。”齊嫂子到底心虛。


    “既已買下了,就先放著罷。如今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家的呢,這會子賣,可有多得話拿來說呢,倒是一動不如一靜……”黛玉說了兩句,憶起方才齊嫂子打量她的眼神來,怕她又多心,隻得將話點到為止,道,“齊叔想來也是這個意思罷?”


    兩人又說了會子話,黛玉又將寫給父親的信取了來交於齊嫂子收了。想想叮囑道:“嫂子這陣子進出這府裏,與門上還是交割仔細些的好。”


    齊嫂子連聲應著去了。她本就欲借機將自家底氣拿出來與姑娘作麵子。老太太的二門又是常來常往的,婆子們俱都混了個麵熟,長日無事,也趁機留她吃口茶,說說話,帶著耳朵打聽些八卦。兩下裏各有所需,也不辯真偽,隻管說得熱鬧,倒是一團和氣。


    ……


    林老爺的官司非是一時一刻能斷得明白的。坊間一時傳說定是誹謗,一時又爆出內幕證據,就連指派的禦史也換了兩茬……自然,齊管家與林府各位堂親雖俱都小心打探著事件的進展,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黛玉報喜不報憂,畢竟,黛玉不過是個身在內宅的小姑娘,何苦讓她徒增憂愁呢。是以黛玉坐看庭中花開花發,耳聽消息起起落落,除了覺得這官司拖得實在是長久以外,倒也覺不出事情的兇險來……可於她而已,有了前陣子那種等待著不知何種災難降臨的經驗後,如今這等著官司結案的日子倒也不覺得更難熬。


    寶玉那日惶惶然地去後,黛玉本以為他會有些日子不好意思到她跟前來礙眼的,誰曾想卻低估了寶玉的厚臉皮。不說隔日仍早早地起來陪黛玉晨讀,下了學更是特特地撇了秦鍾迴來“陪”她。黛玉初時還擺個臉子給他看,可架不住他天天打外麵淘些小玩意兒顯寶,又做小伏低上趕著說軟話。黛玉初時隻想著母債子償,倒著實衝他冷言冷語了好一陣子,後來想想自己這麽大了還搞這種“連坐”,著實有些幼稚,遂收了收脾氣。誰知寶玉隻當他終於賠完他母親的不是了,一時感動起來,倒較先時粘得黛玉更緊了,黛玉心頭煩悶,說不得兩人又是一陣口角……如是幾番後,寶玉“體貼”依舊,黛玉卻沒了精神與他置氣……


    好在寶玉是要上學的,且賈府今年的人情往來又特別多,他又招各府裏夫人疼愛,是以王夫人常帶著他往各府走動,一時忙將起來,兩人兩三日也未必得見一麵。……三春姐妹均被大嫂子李紈約束著在她院子裏修習女紅。鳳姐也為著各處備禮忙得腳不沾地,府裏上下正是一派忙碌景象。是以湘雲雖來了兩封信央人接她過府一敘,賈母也不曾應允,黛玉隻得在信裏對她的關心表示了感謝,再三保證定會時時在老太太麵前提起她來的,又將寶玉送的小頑意撿那有趣地送著迴禮供她解悶,才算將她家的婆子打發了。


    卻誰知才到八月桂花飄香時節,賈府姑表林家的事還沒個結果,又傳出姨表薛家已待選入宮的姑娘又被放了出來。真真應了那句“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老話。


    黛玉是聽得寶玉說起,方知曉寶釵這一斷公案已是塵埃定。結果她不詫意,她好奇的是過程,是以那日逮著寶玉問將出來。


    “哎……說是那日在宮中遇著了甄姑娘。”寶玉隨手取了案上的香橙湊到鼻端嗅了嗅,歎了口氣道。


    “甄姑娘?”


    “噢,就是上年裏寶姐姐家認母的那個叫香菱的。”


    黛玉訝然。寶釵離宮居然與英蓮有關?


    “是她?她如今可好?”黛玉也取了隻香橙,拿銀刀慢慢地剖著,閑閑地問道。


    “她原是個命苦的,卻有這等機緣母女重逢,貴人們都覺得她是有福的。是以常常被招進宮陪伴太後。可惜這迴卻害了寶姐姐。”寶玉卻將黛玉手中的銀刀取了過去,陪笑道:“我來罷,仔細傷著手。”


    “好好的,這‘害’字可從何說起呢?”


    “那日甄夫人陪著太後遊園子,不知怎麽遇上了才得著差事的寶姐姐。甄姑娘一瞧見寶姐姐,立時行起禮來……落到人眼,隻說寶姐姐失了禮數,就給放了出來,好在不曾受責,據說宮裏的嬤嬤們三板子下去,就能打死人呢。”寶玉癟了癟嘴,很是不屑地道:“真不知怎地會有這等蠢物。想想居然也是姑娘過來的,怎地就下得去手……”


    黛玉聽了不由暗裏一撇嘴,這個理由真是太說不過去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隻是個幌子。


    “想來她也不是有意的。”黛玉想想香菱本得過一個“呆”字作評,應不是個會作偽的人,不由為她辯道,“且她與薛姐姐行禮,旁人自當她們是熟識的,想來更該高看薛姐姐才是,怎地會平白說她失禮呢。那位甄姑娘當時就沒為薛姐姐辯上一辯?”


    “哎,若是如你所說,當時發作也就罷了,聽說卻是兩三日後,太後不知怎地想起來了,就將寶姐姐給遣了出來。”


    這還用說麽,自是太後尋人問了原委,所以才“想起來”的。


    “薛姐姐竟已領了差事了?”黛玉轉了話題。


    “哎,說來更是晦氣……原說這一迴入選的姑娘們這會子還該學規矩的。偏是嫻妃宮裏出了缺,急等著人用,寶姐姐規矩學得最好,就給先指出去當了差……誰知竟就遇上這等事。”寶玉搖著頭將橙細細分開,擺在盤中放好,送到黛玉手邊。


    黛玉取了一瓣細細品了,也不接話。


    這橙卻是打老太太嘴裏省下來的,據說是打南邊過來的頭一茬兒。府裏除了老太太,好似連兩位舅太太那兒都沒送,全都打點著送了各府的親戚……如今瞧著,竟是禮送得太多,力使得太大,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絳玉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臥雲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臥雲天並收藏絳玉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