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澤楊看李靜安迴頭張望,好奇問道:“靜安,怎麽了?”
“沒什麽。”李靜安收迴目光,繼續行走。
“欸,你們走快點行不行?”寧可唯迴頭看幾人磨磨唧唧的,連忙出聲催促起來,聲音雖然清脆響亮。
“來了。”於澤楊應了一聲,便加快了腳步。
李靜安還是慢悠悠地走,懶得加速。
隻是在他走後沒多久,身後便出現了一個和尚。
那和尚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眉眼溫和,膚白皮嫩,身材修長,左手拿著一件法杖,右手握著一串念珠,眉心處還有一點紅。
少年和尚目視前方,看的人正是李靜安。
……
藏書閣。
一棟十層高樓,與周圍低矮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好似鶴立雞群的存在。
高樓主體為四邊套八邊的形體,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樓上有七十二個翹角向外伸展,猶如黃鶴亮翅,寓意眾學子能展翅翱翔。
五人進入閣內,立馬就看到了一排排的書架,光是這一層的書,就比李靜安一輩子看到的書都要多,更何況這些還全都是功法書。
閣內左側有一個櫃台,那裏坐著一個灰衣老者。
老人看到五人進來後,神色平淡地問道:“是來選功法的?”
“嗯。”於澤楊連忙拱手行禮。
其餘人也都陸續行禮。
老者點了點頭,開口道:“先把學生玉牌放到我這裏。”
於澤楊立刻照辦,從懷裏摸出玉牌遞了過去,其餘人也開始拿。
但這時老者卻皺了皺眉道:“你這玉牌為何沒有身份信息?你沒刻血印?”
“血印?”於澤楊不解,李靜安也是一臉懵。
數博倫倒是明白,立刻看向於澤楊說道:“你是不是忘了把血印刻進玉牌?”
於澤楊不解道:“什麽血印?”
數博倫道:“就是把自己的血滴入到這塊玉牌內,與玉牌裏的符印形成新的陣印,這個陣印就是我們的身份證明文書,你不知道?”
於澤楊幹笑著搖頭。
李靜安皺了皺眉,心想鄭玉和祁彤這兩個家夥當時沒說啊。
數博倫擺手道:“也沒事,現在刻印也是一樣的。你先弄出一點自己的血來,然後滴進這個刻痕中,血印自然就形成了。”
於澤楊立刻照辦,用一把劣質小刀割開一道口子,然後朝那塊玉牌滴了幾滴血進去。
很快部分血就被玉牌吸了進去,然後在玉牌正麵中間偏上的位置處形成了一個紅色的圓形小陣圖,這樣血印便算是完成了。
李靜安依葫蘆畫瓢,也立刻滴了血進去。
旁邊的寧可唯倒是不用,她是後來才去報名的,迴到宿舍後,就有舍友給她說了這事。隻是她當時以為於澤楊他們會知道,便沒有說。
血印完成,然後於澤楊再把玉牌遞給那個老人,問道:“老爺爺,這樣行了嗎?”
老人接過玉牌,然後將其放到櫃台上的一塊黑色石台上。
那石台上端平整,四周卻凹凹凸凸地,刻著不少符文,明顯是個法器。
那玉牌放上去後,血印立馬透出一道光亮,然後便看見一個麵孔出現在那個光亮之中,正是於澤楊此時的容貌。
在那容貌旁邊,還有一行小字,上麵寫著名字、籍貫,然後就是“上陽學宮九五”幾個字,這說明他們是上陽學宮九五屆的學生。
此外,在那些字下麵,還有一個血紅印簽,其實那是個小陣圖,還是子母陣當中的子陣,沒有母陣的加持,是輕易無法複刻的,因此這是個防偽印簽陣圖。
而在那陣圖之上,還有一個線條圖案,那是學宮的校徽——劍挑旭日圖。
李靜安、寧可唯,於澤楊三人都驚了一下,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這麽稀奇的物件。
那老人確認信息無疑後,便把玉牌遞了迴來,說道:“規矩你們都懂吧?你們是新生,每人最多隻能挑選三本功法,而且隻能挑選黃階功法。
這一到四樓全是黃階功法,就不要上五樓了。”
於澤楊接過玉牌,連忙點頭稱是。
然後其餘幾人也紛紛遞出玉牌,核實身份。
沒辦法,上陽學宮的學生身份太過“尊貴”了,為了防止別人冒充,所以才加了這個東西。
另外,除了上陽學宮的學生有這種身份玉牌外,另外一些行業,凡是有頭有臉的,都會製作一張這樣的身份玉牌。
包括平民百姓,也可以製作。隻是製作玉牌的費用需要自己出,而且價格還不低,因此不少平民,尤其是鄉野山村裏的人,都很少有這個。
像李靜安他們村,也就是村長有玉牌,其餘人基本都沒有,因為用不上。
五人核對身份後,便分散開來挑選功法。
李靜安其實沒什麽興致,因為他覺得連課本上的功法都沒修煉完,沒必要再修煉其他的。
而且修煉這個東西,很容易貪多嚼不爛。
不然為什麽大部分人在後續的修行,都會隻修煉三道之中的一道,而不是全修,雙修?
就是因為修煉得多,不代表強,要修煉精才行。
好比許多劍修,萬法皆不會,卻能一劍定乾坤。所以學得多不見得有用,有時還不如專注於一道。
其實,大部分有見識的人家,在孩子沒修行多久,就定了修行路子,要麽走武道,要麽走劍道,亦或者玄道,但很少有三道齊修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隻是很少有所成就。除非是天賦異稟,天資卓越,像妖孽一般的人物,那才有可能三道齊修,且三道皆牛,一般人是很難的。
李靜安自認天賦不算出眾,所以他肯定不會三道齊修,但至於具體要修哪一道,他現在還沒決定。
他得先看看,看哪一道修煉起來簡單,麻煩事少,,最好是能事半功倍的,這樣他才能下定決心修煉。
幾人走了一圈,似乎都沒找到什麽心儀的功法。
數博倫說道:“閣內的功法都是按等級高低排列的,越往上走,功法就越玄妙,要不我們上去看看?”
另外幾人點頭,但李靜安卻說道:“你們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去了。”
寧可唯大眼睛撲閃,問道:“為什麽?”
李靜安道:“我就是來隨便看看的,沒打算挑選什麽功法,所以懶得上去。”
寧可唯問道:“你不是要給於澤楊把關嗎?”
李靜安道:“不是還有你嗎?論功法知識,你不是更厲害一些?有你在還怕什麽?而且一會兒你們選定了,拿下來我不是一樣能看?”
寧可唯沒好氣道:“好懶啊你。”
李靜安渾不在意。
寧可唯看向其餘人,說道:“那我們上去看看?”
數博倫和於澤楊點頭,秦勝寒卻說道:“我也沒打算挑選功法,那我也不上去了。”
寧可唯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靜安,立即明白過來,邪魅地朝李靜安挑了挑眉。
李靜安感覺莫名其妙,心想寧可唯挑眉幹嘛,眼睛有病?
隻是聽到秦勝寒也不上去了,他有些煩悶,心想自己就是想安靜待一會兒,要是你也留下來,那自己還待個什麽。
連忙說道:“我覺得你還是上去看看的好。”
秦勝寒轉過頭望著他。
李靜安說道:“雖然你有家傳的天階功法,沒必要再學其他低級功法,但功法等級越高,修行起來就越困難,裏麵的內容就越是玄妙。
所以往往修行不得其法,難有領悟。這時候你要想有所進境,可以說比登天還難。
那怎麽辦呢?”
他看向眾人的眼睛,環視一圈,然後給出答案,“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的武學雖多,但說到底道法萬千,最後肯定殊途同歸,因為萬變不離其宗嘛。
所以有時候,看一些看似等級不太高的功法,說不定也會有所啟發和收獲。”
秦勝寒覺得有道理,點點頭。
寧可唯則是有些狐疑,覺得李靜安說這些的時候,太過一本正經了。而以她的經驗來看,李靜安越是一本正經,就越是在胡說八道。
事實上,她猜的沒錯,這些就是李靜安的胡言。至於對不對,他根本就不知道,隻是覺得應該沒錯,就說出來了。
但就是他這些胡言,讓那個櫃台後的灰衣老者,眸子閃亮,若有所思。
嘴裏喃喃那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沒什麽。”李靜安收迴目光,繼續行走。
“欸,你們走快點行不行?”寧可唯迴頭看幾人磨磨唧唧的,連忙出聲催促起來,聲音雖然清脆響亮。
“來了。”於澤楊應了一聲,便加快了腳步。
李靜安還是慢悠悠地走,懶得加速。
隻是在他走後沒多久,身後便出現了一個和尚。
那和尚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眉眼溫和,膚白皮嫩,身材修長,左手拿著一件法杖,右手握著一串念珠,眉心處還有一點紅。
少年和尚目視前方,看的人正是李靜安。
……
藏書閣。
一棟十層高樓,與周圍低矮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好似鶴立雞群的存在。
高樓主體為四邊套八邊的形體,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樓上有七十二個翹角向外伸展,猶如黃鶴亮翅,寓意眾學子能展翅翱翔。
五人進入閣內,立馬就看到了一排排的書架,光是這一層的書,就比李靜安一輩子看到的書都要多,更何況這些還全都是功法書。
閣內左側有一個櫃台,那裏坐著一個灰衣老者。
老人看到五人進來後,神色平淡地問道:“是來選功法的?”
“嗯。”於澤楊連忙拱手行禮。
其餘人也都陸續行禮。
老者點了點頭,開口道:“先把學生玉牌放到我這裏。”
於澤楊立刻照辦,從懷裏摸出玉牌遞了過去,其餘人也開始拿。
但這時老者卻皺了皺眉道:“你這玉牌為何沒有身份信息?你沒刻血印?”
“血印?”於澤楊不解,李靜安也是一臉懵。
數博倫倒是明白,立刻看向於澤楊說道:“你是不是忘了把血印刻進玉牌?”
於澤楊不解道:“什麽血印?”
數博倫道:“就是把自己的血滴入到這塊玉牌內,與玉牌裏的符印形成新的陣印,這個陣印就是我們的身份證明文書,你不知道?”
於澤楊幹笑著搖頭。
李靜安皺了皺眉,心想鄭玉和祁彤這兩個家夥當時沒說啊。
數博倫擺手道:“也沒事,現在刻印也是一樣的。你先弄出一點自己的血來,然後滴進這個刻痕中,血印自然就形成了。”
於澤楊立刻照辦,用一把劣質小刀割開一道口子,然後朝那塊玉牌滴了幾滴血進去。
很快部分血就被玉牌吸了進去,然後在玉牌正麵中間偏上的位置處形成了一個紅色的圓形小陣圖,這樣血印便算是完成了。
李靜安依葫蘆畫瓢,也立刻滴了血進去。
旁邊的寧可唯倒是不用,她是後來才去報名的,迴到宿舍後,就有舍友給她說了這事。隻是她當時以為於澤楊他們會知道,便沒有說。
血印完成,然後於澤楊再把玉牌遞給那個老人,問道:“老爺爺,這樣行了嗎?”
老人接過玉牌,然後將其放到櫃台上的一塊黑色石台上。
那石台上端平整,四周卻凹凹凸凸地,刻著不少符文,明顯是個法器。
那玉牌放上去後,血印立馬透出一道光亮,然後便看見一個麵孔出現在那個光亮之中,正是於澤楊此時的容貌。
在那容貌旁邊,還有一行小字,上麵寫著名字、籍貫,然後就是“上陽學宮九五”幾個字,這說明他們是上陽學宮九五屆的學生。
此外,在那些字下麵,還有一個血紅印簽,其實那是個小陣圖,還是子母陣當中的子陣,沒有母陣的加持,是輕易無法複刻的,因此這是個防偽印簽陣圖。
而在那陣圖之上,還有一個線條圖案,那是學宮的校徽——劍挑旭日圖。
李靜安、寧可唯,於澤楊三人都驚了一下,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這麽稀奇的物件。
那老人確認信息無疑後,便把玉牌遞了迴來,說道:“規矩你們都懂吧?你們是新生,每人最多隻能挑選三本功法,而且隻能挑選黃階功法。
這一到四樓全是黃階功法,就不要上五樓了。”
於澤楊接過玉牌,連忙點頭稱是。
然後其餘幾人也紛紛遞出玉牌,核實身份。
沒辦法,上陽學宮的學生身份太過“尊貴”了,為了防止別人冒充,所以才加了這個東西。
另外,除了上陽學宮的學生有這種身份玉牌外,另外一些行業,凡是有頭有臉的,都會製作一張這樣的身份玉牌。
包括平民百姓,也可以製作。隻是製作玉牌的費用需要自己出,而且價格還不低,因此不少平民,尤其是鄉野山村裏的人,都很少有這個。
像李靜安他們村,也就是村長有玉牌,其餘人基本都沒有,因為用不上。
五人核對身份後,便分散開來挑選功法。
李靜安其實沒什麽興致,因為他覺得連課本上的功法都沒修煉完,沒必要再修煉其他的。
而且修煉這個東西,很容易貪多嚼不爛。
不然為什麽大部分人在後續的修行,都會隻修煉三道之中的一道,而不是全修,雙修?
就是因為修煉得多,不代表強,要修煉精才行。
好比許多劍修,萬法皆不會,卻能一劍定乾坤。所以學得多不見得有用,有時還不如專注於一道。
其實,大部分有見識的人家,在孩子沒修行多久,就定了修行路子,要麽走武道,要麽走劍道,亦或者玄道,但很少有三道齊修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隻是很少有所成就。除非是天賦異稟,天資卓越,像妖孽一般的人物,那才有可能三道齊修,且三道皆牛,一般人是很難的。
李靜安自認天賦不算出眾,所以他肯定不會三道齊修,但至於具體要修哪一道,他現在還沒決定。
他得先看看,看哪一道修煉起來簡單,麻煩事少,,最好是能事半功倍的,這樣他才能下定決心修煉。
幾人走了一圈,似乎都沒找到什麽心儀的功法。
數博倫說道:“閣內的功法都是按等級高低排列的,越往上走,功法就越玄妙,要不我們上去看看?”
另外幾人點頭,但李靜安卻說道:“你們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去了。”
寧可唯大眼睛撲閃,問道:“為什麽?”
李靜安道:“我就是來隨便看看的,沒打算挑選什麽功法,所以懶得上去。”
寧可唯問道:“你不是要給於澤楊把關嗎?”
李靜安道:“不是還有你嗎?論功法知識,你不是更厲害一些?有你在還怕什麽?而且一會兒你們選定了,拿下來我不是一樣能看?”
寧可唯沒好氣道:“好懶啊你。”
李靜安渾不在意。
寧可唯看向其餘人,說道:“那我們上去看看?”
數博倫和於澤楊點頭,秦勝寒卻說道:“我也沒打算挑選功法,那我也不上去了。”
寧可唯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靜安,立即明白過來,邪魅地朝李靜安挑了挑眉。
李靜安感覺莫名其妙,心想寧可唯挑眉幹嘛,眼睛有病?
隻是聽到秦勝寒也不上去了,他有些煩悶,心想自己就是想安靜待一會兒,要是你也留下來,那自己還待個什麽。
連忙說道:“我覺得你還是上去看看的好。”
秦勝寒轉過頭望著他。
李靜安說道:“雖然你有家傳的天階功法,沒必要再學其他低級功法,但功法等級越高,修行起來就越困難,裏麵的內容就越是玄妙。
所以往往修行不得其法,難有領悟。這時候你要想有所進境,可以說比登天還難。
那怎麽辦呢?”
他看向眾人的眼睛,環視一圈,然後給出答案,“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的武學雖多,但說到底道法萬千,最後肯定殊途同歸,因為萬變不離其宗嘛。
所以有時候,看一些看似等級不太高的功法,說不定也會有所啟發和收獲。”
秦勝寒覺得有道理,點點頭。
寧可唯則是有些狐疑,覺得李靜安說這些的時候,太過一本正經了。而以她的經驗來看,李靜安越是一本正經,就越是在胡說八道。
事實上,她猜的沒錯,這些就是李靜安的胡言。至於對不對,他根本就不知道,隻是覺得應該沒錯,就說出來了。
但就是他這些胡言,讓那個櫃台後的灰衣老者,眸子閃亮,若有所思。
嘴裏喃喃那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