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的婚事雖然有趙禎的旨意,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但三書六禮的流程還是要走的,今天李皓一家便專門請了令國公夫人做媒,陪同前往英國府。


    來完成這三書六禮的第一步,納吉。


    雖然李皓知道,事情肯定是不會有反複的。


    但在這一路上,李皓免不得還是有些緊張,畢竟這是自己兩輩子以來第一次去見老丈人。


    俗話說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生氣,想到這李皓不免心裏有些打鼓。


    再加上這次賜婚,本就打破了英國公一家前麵的所有規劃,隻怕心裏對李皓難免有些想法。


    這種種加起來,李皓甚至都擔心,今天英國公會不會借機給自己來個下馬威。


    也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李皓他們到了英國公府。


    不過出乎李皓意料的是,今日英國公一家的態度與以往對待李皓大不相同,待人接物禮節周到,絲毫不見為難之意。


    當然單獨麵對李皓的時候,英國公的臉色還是不太好,惹得李皓也隻能訕訕而笑。


    隨後英國公夫人特意讓張桂芬出來,到了正堂與衛氏他們正式見了意見。


    剩下便是將張桂芬的生辰八字,交給了衛氏,至此納采這一步就已經完成。


    在忙完這事之後,英國公夫婦還邀著在此用過午膳再走。


    當然還好衛氏沒有答應,隻說後麵有事要辦,約著下次來時在好好留著說話。


    英國公夫婦再三挽留後,見衛氏可能真有事,於是才客氣的將一眾人送出了府門。


    在半路上,衛氏感謝過令國公夫人的幫忙,便各自分開迴府。


    不過還沒到李府時,衛氏突然拉起窗簾,把李皓喊道旁邊說話:你和你父親先行迴府吧,我還有事要去一趟盛家,可能會晚點迴去。


    說完便讓馬車停下,讓李健下車,和李皓一起迴府。


    再度出發之前,衛氏又一下掀開了窗簾,對著李皓說:另外你答應過我的事,不要忘記了。


    李皓明白這是在提醒自己,關於給明蘭找個合適人家的承諾。


    答應道:母親放心,兒子知道要怎麽做。


    聽了李皓的迴答,衛氏才放心的前往盛家。


    等衛氏走遠之後,李健對李皓解釋:當年你姨母嫁入盛府為妾時,我還未遇到你母親,所以當年的事情經過,我也不太清楚。


    但我知道你母親與你姨母的感情很深,而且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裏,也確實是靠著你姨母的庇護,咱們家才走出來的。


    因此你母親才格外喜歡明蘭,我也從未去說什麽。


    如今你既然有了這能力,能幫的你還是要幫,就當是為了你母親。


    李皓說道:父親,兒子明白的。


    說完了話,兩人便直接迴府了。


    至於衛氏,直到酉時才從盛府迴來,至於在盛家發生了什麽,也沒有和李皓他們提起。….


    而後在家一同用了晚膳,等收拾妥當,衛氏便說道:今日既然把生辰八字拿迴來了,那也就不耽擱了,明日我便去玉清觀,請人合下八字、占卜下吉兇吧。


    聽到這,李皓連忙說道:占卜吉兇就算了,這門婚事既是官家定下的,自然大吉大利,逢兇化吉。


    母親要是遇到個學藝不精的,把這結果占卜的不好,這上下要怎麽交代,我們就不要給自己添堵,您說對嗎!


    衛氏點了點頭:也是,既有官家福蔭,確實萬事大吉。


    既然如此,那我來選個好日子,便將求婚帖子送去英國公府。


    那看來咱們家也


    的提前準備下聘禮了,畢竟英國公府是何等門第,若是聘禮少了,到時難免讓人說閑話。


    李皓迴道:此事便由母親做主吧,兒子無有不允。


    聽了李皓的表態,衛氏自然的忽略了李健,直接說道:好,那我便開始讓賬房來算下咱們家的家產,然後在來訂一份聘禮。


    不過有事我得提前與你說下,在清點出的這份家產之中,我會提一部分出來,作為添補給明蘭出嫁的嫁妝。


    李皓說道:這個母親原先不就說過,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衛氏解釋:好,這部分的東西我會單獨造冊,另尋一個地方放著。


    畢竟等你的新婦入門,這個家總該還是要交給她來管的,提前拿出來,以免日後產生什麽誤會。


    李皓聽到此這個話,趕忙說道:母親說的哪裏話,這個家自然還得勞累母親。


    衛氏說道:算了,你這官是越當越大,迎來送往的事也是越來越多,我管不下來也不想去管。


    正好你那新婦本就是高門嫡女,這迎來送往的本事是從小學來的,她管著這家自然能管的更好,我也放心。


    不過李皓可不敢真當這就是真心話,便還準備在勸說幾句。


    畢竟女兒心海底針,誰知道衛氏心裏是怎麽想的。


    李皓擔心這場出乎意料的婚事,給衛氏心裏紮了根刺,到時別鬧起婆媳矛盾來,自己可沒有這個調解的本事。


    可還沒等李皓開口,衛氏就直接迴去休息了。


    然後李皓隻好看向了李健,想讓他來給個意見。


    可李健也隻甩下了一句話:放心吧,你母親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不會讓你為難的。


    說完便也跟著迴房了,倒是把李皓給整無語了,這話真是一點用都沒有。


    到了第二天,李皓便又迴了皇宮值守,不過這也就是在忙最後幾天。


    等到正月二十開印之後,顧廷燁就要正式上任禁衛軍指揮使,而李皓也就不需要經常待在皇宮之中了。


    但趙禎似乎是沒有打算要李皓閑著,便把李皓叫到了福寧殿。


    趙禎先沒提正事,而是問道:英國公府上,你可有去過了。….


    李皓答道:臣與父母已經去過了,還請了令國公夫人一道前去,把生辰八字給取了迴來。


    待我母親那邊合過八字之後,便會將定帖送迴到英國公夫人手上。


    趙禎說道:這樣便好,待你們確定了納征之期,也前來通報與朕,朕到時候自有賞賜與你做聘禮。


    李皓連忙謝恩:官家如此厚愛,臣感激涕零。


    說完這事,趙禎便開始說起了正事。


    好了,這事就說道這,朕今日找你來,是有一件正事要談。


    聽歐陽學士說你有算學之能,還曾將開封府的賬目整理的清清楚楚。


    所以有意將你調去三司,任三司判官,主管度支部的桉牘之事。


    聽到這話,李皓自然是願意的,跟著歐陽修做官,李皓自然是願意的。


    不過要徹查賬目,必然繁瑣費時,那自己就未必能兼顧其他事情了,


    於是便說道:那臣的其他職司如何處置,三司公務繁忙,臣恐無力應對。


    趙禎說道:你如今兼著樞密院副都承旨和殿前司都虞侯的職銜,但據朕所知。


    樞密院的門朝哪開,你應該都不知道吧。


    聽到這個,李皓確實有些尷尬,因為自任這職務一來,李皓還這沒去過樞密院。


    不過趙禎也沒有追究的意思,而是說起了安排:殿前司都虞侯的職務


    先留著,等顧廷燁上任之後,宮內事務暫時就交由顧廷燁來管,不用你多操心。


    至於其他事物,宋朝中和畢仲遊想來也不介意多幹些活,就讓他們幫著代管。


    而樞密院副都承旨就先免了,朕重新任命你為三司判官,旨意很快就到政事堂,等顧廷燁到任,你就去三司幫忙。


    對此,李皓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反而是在之後幾天,李皓特意尋了時間,把宮內大小事務都巡查了一圈,方便到時交接給顧廷燁。


    等到正月二十,顧廷燁去了一趟皇城司,領了宮禁腰牌之後,便直接來到了宮裏。


    李皓帶著人與他做了交接,當然顧廷燁在宮中的職權和李皓還是有所不同。


    顧廷燁隻能指揮得了禁衛軍,而宮中值守的殿前司人馬,顧廷燁按例是不能直接調動的。


    當然李皓也已經交代過,讓殿前司的人馬盡量配合顧廷燁行事。


    交接完成,李皓便準備離開了,結果被顧廷燁一把抓住,拉到一旁說道:明蘭和齊衡的事,你有沒有打聽到什麽?


    前些天我一直想找你來著,一直沒找到。


    李皓沒好氣的說道:廢話,這些天我除了去趟英國公府,其他時間都在宮裏,到哪給你打聽消息。


    而且在這個時候,我也不好問啊,要不讓別人知道,還不知道會怎麽想我呢。


    不過李皓也沒光說問題,同時也給顧廷燁出了主意:其實這事你問我,還不如找袁文紹,讓他請華蘭多迴幾趟家,到時盛家的消息,你不就都清楚了嗎。….


    而且你既然是真想娶明蘭,你光明正大的去盛家談啊,想這麽多有什麽樣。


    顧廷燁解釋道:你以為我不想,可這事不好辦啊。


    若是以前,我想娶誰便娶誰,隻要不是太過分,我父親都不會說什麽。


    可如今不一樣了,這事我父親看的可緊了,當然這還不是最緊要的。


    最緊要的事盛家那邊,若我正大光明的去提親,盛家老太太能答應嗎,就我以前在汴京的名聲。


    到時老太太要是一心推拒,這事就更難辦了。


    李皓說道:那是夠嗆,所以你想怎麽做,我可不信你真能循規蹈矩的。


    顧廷燁說道:具體辦法我還在想,不過到時肯定會用上你的,你可得幫我的忙?


    李皓說道:那這事我得好好想想,讓我幫忙可沒那麽容易的。


    說完,李皓走遠兩步,大聲說道:好了,宮內的護衛就交於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官家的信任。


    這聲音一下就把周邊人的目光全給引了過來,見此情形,顧廷燁也隻好說道:多謝大人教誨,小官定不負重托。


    李皓點了點頭,說道:好了,那今日便交接完畢,接下來你開始忙吧。


    說完便瀟灑離去,隻把身後的顧廷燁氣的是咬牙切齒。


    等李皓出了宮後,徑直去到了三司衙門找到歐陽修,想詢問一下自己要幹什麽。


    但歐陽修的迴答很是直接,直接到把李皓給領進了一間書房,當然這裏麵放的都不是普通的書,而是一摞摞的賬簿。


    歐陽修吩咐道:這裏麵堆得都是近三年來,各地送來的錢糧進出賬簿,你的任務就很簡單,最短時間內把這裏麵的賬簿全部理清。


    看著這滿屋子賬簿,李皓呆滯的說道:這麽多,我一個人理。


    歐陽修說道:那自然不會,我也不至於這麽難為人,你可以找些人幫忙,但要核算結果要注意保密。


    聽到這個,李皓放心下來,說道:那就好,那我到時就從度支挑些人出來幫手。


    可事情就沒有李皓想的那麽簡單,隻聽歐陽修又說了附加條件:這事不能讓三司的人來做,否則我就不讓你來了。


    於是李皓就察覺了不對勁,問道:那這些賬本我能帶出去,讓人核查之後再換迴來嗎?


    歐陽修再次拒絕:那自然是不行,這些都是重要文檔,豈能被帶離衙門。


    若是路上出了什麽問題,可沒法交代。


    李皓也終於聽明白了,隻能苦著臉說道:既不能用三司的人,而我自己的人又進不來,賬簿我又帶不出去,那不還就是我一個人在幹活嘛。


    歐陽修說道:那就是你的問題了,反正你要做的就是這麽多,我不管你是怎麽做的,隻要你能做好就行。


    這聽得李皓頗為無語,這行為純純的就是耍無賴啊,李皓突然覺得自己這是被坑了。….


    但也沒有辦法,李皓隻能盡快投身於這無盡的賬簿之中,而且這次為了保密要求,再加上上次開封府的做賬。


    阿拉伯數字都已經泄露,所以這次整理好的數據,李皓便隨身攜帶,帶迴家中保存。


    但因為李皓的忙碌,讓趙策英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能找到李皓,更別提與顧廷燁的接觸了。


    本來趙策英他們還是想按部就班的等著的,可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趙宗全坐不住了。


    於是當天晚上,趙宗全便匆匆趕來了李皓家中。


    當李皓聽到趙策英大晚上過來,還真有些好奇他的來意,等把人迎進來之後。


    李皓便問道:你這大晚上來找我,可是有什麽要緊事。


    趙策英沒有直入主題,而是先說道:你也知道我姨母和舅舅一起來京的事,來之前就和我姨母說好了,這次會給她談一門好親事的。


    如今這事沒辦成,我不就想來找你想想辦法。


    聽到這個,李皓立馬搖頭道:你不至於還打我注意吧,你能勸的動官家。


    趙策英看李皓誤會了,趕緊說道:這當然不是了,官家的旨意我們哪敢違背,而我姨母也不可能自墮身份,與人為妾。


    聽道這話,誤會解除,李皓便好奇問道:對啊,那你和我說這事幹嘛。


    趙策英解釋道:不管怎麽說,這事你總歸是有些責任的,既然你娶不了我姨母了,那你得負責找個合適的人選。


    而且你這個月老的名聲,我在汴京城可是聽得神乎其神,沒道理你幫別人不幫我吧。


    李皓迴道:那個本就是因緣際會,我又不是真的月老,拉根紅線就能成就別人的姻緣。


    不過這事雖說真的與我無關,但既然你找上了門,不如你說說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要是可以,我不介意幫你去敲敲邊鼓。


    趙策英此時趁機說道:果然是好兄弟,我確實有想了一個合適人選。


    而且這個人與你關係十分要好,你肯定能幫上忙的。


    李皓聽後滴咕道:和我的關係要好,我在汴京城裏麵相熟的人可不多。


    隨後腦子裏麵轉了一圈,大致範圍肯定在原先禦營軍的那幫人裏麵。


    在想到要是認識的人,趙策英其實沒必要繞一圈跑到自己這來求幫忙。


    那這麽一盤算,顧廷燁的名字馬上就出現在了李皓的腦子裏。


    李皓想著,這事不會這麽巧吧,於是問道:你們莫不是看上顧廷燁了?


    結果趙策英聽後一拍巴掌,說道:你果然聰明,就是他,你覺得怎麽樣。


    聽到了這個準確答桉,李皓心中隻感覺好笑,這兩個有些撞車啊。


    前


    幾天顧廷燁才剛和自己說,要讓自己幫著他處理明蘭的事情。


    可這一轉頭,沉家卻又看上他,這是上演的什麽戲碼。….


    在內心裏麵,李皓自然還是向著顧廷燁和明蘭這一對的,更何況顧廷燁這個人執拗的很,也不是個能勸得動的人。


    於是李皓說道:顧廷燁在汴京城的名聲可不怎麽好,街頭巷尾傳的消息,你們也不是沒聽到過,真的不在意嗎?


    趙策英說道:浪子迴頭金不換,看他如今這番模樣,想來也已經痛改前非。


    而且我也從楊文遠、袁文紹他們那裏打聽了顧廷燁的為人,我們覺得還是很適合的。


    聽到這話,李皓還真有些奇怪,沒想到這麽快,顧廷燁就時來運轉,變得搶手了。


    一時之間,李皓也想不出能怎麽幫顧廷燁拒絕,幹脆也就不想了。


    反正到時還是交給顧廷燁頭疼吧,於是說道:這個事情我也沒法給你準信,但我可以和他說一聲,看他自己是怎麽想的。


    不過他這個人性子執拗,若是他不同意的事,就算是他父親恐怕也沒辦法硬壓著他點頭,我覺得你還是做好心理準備吧。


    這話趙策英可沒聽進去,直接說道:沒事,你幫我傳給消息就好,剩下的事情我來談。


    既然這事已經談成了共識,再加上這些日子算賬算的,李皓都準備端茶送客,好好休息了。


    可這邊趙策英又說起了第二件事,也是他今日來的主要目的。


    隻見趙策英說道:燕王趙元儼之子趙允初已經在來汴京的路上了,這件事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


    聽到這話,李皓突然渾身一震,頓時清醒了過來。


    要知道燕王趙元儼可不簡單,他是太宗第八子,也就是後來民間傳說中的八賢王。


    當初他離皇位的距離可是很近很近的,如今在這個時候,他的兒子趙允初突然迴京,這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而就此來看,趙策英今日來說的,怕也不是看上了顧廷燁,而是看上了寧遠侯啊。.


    從知識學到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