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兵馬更多,自然是一件好事,畢竟這又沒有觸及到李皓的上限。
在李皓簡單召見了一眾將官之後,便初步掌控了這支兵馬,連褚樊派來幫忙的軍司馬都沒派上用場。
隨即從褚樊那拿走了一部分輜重,便出發向著壁州而去。
壁州本來常駐的兵馬就不多,之前安帝趕往合州之時,又從這裏帶了一些人走,因此整個城防並不嚴密。
而關於壁州城內的地道位置,李皓也已經從侯官那了解到了。
所以在到了壁州城下之後,李皓裝作是要強攻城牆的樣子,把安軍的注意力給吸引到南城牆上。
結果晚上就派遣精銳趁著夜色從地道入城,打開了東門。
大軍入城之後,隨即便配合打開了其他三座城門。
就城裏這點人手,都沒到第二天天亮,就全部給肅清掉了。
壁州時隔十幾年的時間,重新迴到宿國手中。
對於古代底層百姓而言,這十幾年近乎是一代人的變遷,再者說他們隻要能活得下去就行,畢竟他們也沒多少東西可以失去。
因此多半百姓都是關門閉戶,安靜的觀察著城裏的變化,等待著當權者的召喚。
隻有那些本地大族才比較著急,畢竟他們之前占據著壁州的多半資源,如今局勢變換,不免就有些擔心自家處境。
李皓的身份本就不是秘密,這些人稍稍花點錢就從入城的官兵口中得知了,並且還知道這次安國大敗的消息。
隨即便趕緊準備起了禮物,一窩蜂向府衙而來,想盡快給李皓表下忠心。
不過李皓此時可沒想見他們,便讓陳喜去外麵擋了。
陳喜聽命便到了府衙門口,對著眾人說道:“太子殿下近日來一直領兵征討,如今需要好好休息,你們把名帖留下之後就迴去。
殿下如有需要,會主動召見你們的。”
說完便準備離去,隻是此時站在眾人最前的一位老者開口道:“在下還有話說,請內侍官留步。”
見陳喜停了下來,老者趕忙說道:“在下賀川,多謝內侍,此次太子殿下收複故土,將我等從安國暴政之下解救出來,我等皆是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因此略備了薄禮,想請內侍官幫忙遞送,以表我們感激之情。”
眾人聞言也是齊聲附和,都要請陳喜幫忙。
當然,送禮的規矩他們都懂,李皓這裏要送,陳喜這個近侍也得給。
賀川就直接從旁邊下人那裏拿了一個小盒子,裏麵裝著羊脂玉的觀音玉雕,說是讓陳喜把玩。
陳喜打開盒子一看,這羊脂玉的成色極佳,東宮裏麵都沒幾件這種好東西。
隨即笑道:“既是你們的一片心意,殿下確實也不好拒絕,等會你們把禮單也一並給我,我會幫你們稟奏殿下的。”
“那就多謝內侍官了。”
賀川感謝完後,第一個就把禮單給交了。
剩下的人也是依次上前遞送,並且不約而同的都給陳喜送了一份。
確定沒有一個遺漏之後,陳喜便喊來東宮侍衛,把東西都給搬了進去,自己則是直接派去給李皓迴話,連帶著這些人給他送禮的事,也都說了。
李皓簡單看了一下禮單,不由笑道:“都說安國賦稅極高,於民苛刻,但現在看來這話有些名不副實,他們還是挺富貴的嘛!”
陳喜迴道:“這也正常,哪朝哪代苦的都是普通百姓,而且殿下是太子,這些人想著能和您扯上關係,多半也是下了血本的。”
在封建時代,民智未開的情況下,底層統治還是需要這幫人在的。
因此李皓本來也沒打算對他們做什麽,不過考慮到這迴幾次動員大軍,宿國國庫隻怕是花錢如流水。
而且後麵還有關於大軍的賞賜,和傷亡將士的撫恤要出。
如今既然有機會,李皓就打算苦一苦他們,這總比直接苦普通百姓好。
於是便說道:“既然他們有為國出力之心,那孤就再給他們一點機會,具體尺度你自己來把握,這壁州剛收迴來,不要鬧出什麽大動靜。
至於他們給你送的東西,你自己留下幾個喜歡的,剩下的都放到庫房去。”
有了李皓這話,陳喜便轉身去忙,看怎麽讓這些本地大族,心甘情願的從口袋裏麵掏銀子出來。
不過李皓說讓他留下的東西,他是一樣沒來,全部歸入到了府庫之中。
在陳喜忙著撈錢的時候,李皓這邊也沒有真的閑下來,而是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麽走。
現如今在紫陽關外,安國兵力還剩集州城的崔國公,和連陽山的那支人馬了,剩下靈州、鄴陽兩府縣並沒有多少守軍。
其中理論上的最佳選擇,肯定是把連陽山的兵馬給解決掉,畢竟山裏麵還有宿國被鄭灼帶領的那萬餘兵馬。
隻是李皓除了太子之位外,身上並沒有被賦予領兵之權。
褚樊能給兵馬出來,是因為他願意,可在鄭灼不願意的情況下,李皓還真沒辦法前去奪他的兵權。
畢竟李皓如今的身份,還真不好幹名不正則言不順的事,更重要的是實力還不夠。
因此李皓隻能是放棄這邊,左右鄭灼那裏也是僵持,將士們雖然辛苦點,但短時間也沒性命之危。
還是等公冶固到了再說,他有崔明給的聖旨,可以下了鄭灼的兵權。
所以最終又把念頭轉迴到了集州城,有著地道這個暗手,其實這裏也不是完全不能打的。
於是李皓派人迴去岐州聯係褚樊,到時一起出兵打集州。
確認了想法,李皓也就不再糾結於這事,開始關心起了城內政事。
隻是在閑暇時,李皓倒是想起了安帝李隼,這家夥自然大營散了之後就一直沒了消息。
之前李皓以為他會往集州和壁州跑,但現在看來也不是,難不成他是到連陽山去了。
可那也不對啊,要是他真到了連陽山,那裏的安軍不可能還在那守著,肯定會想辦法撤軍,真是奇怪。
褚樊得到消息,對於李皓能這麽快打下壁州,也是深感吃驚。
不由想到了之前,李皓跟他說過絕招的事,便也想到了這集州城是不是也有絕招。
於是很爽快的就同意了這事,兩人約定好了時間,同時出兵。
隻不過在臨出發之前,李皓突然得到了錦衣衛傳來的安帝李隼的蹤跡,原來這家夥被炸營嚇得不輕。
一路狂奔之下,哪都不敢去,直接就跑迴了紫陽關。
看來這越狂妄的人,被觸碰到底線之後,反彈的也越厲害。
要不是為了最後的那點臉麵,再加上紫陽關外的大軍,隻怕他是早就跑迴了都城。
在得到崔國公這一路大軍戰敗僅有五千餘人的時候,他就知道再守集州也沒用了。
當即便下令崔國公棄城離開,返迴靈州駐紮,並派人傳令給連陽山所部返迴鄴陽城。
由此集州也就順利被收迴,隻不過李皓怎能甘心如此。
在收到崔國公離開的消息後,李皓果斷率部前往鄴陽城方向,準備在路上再打他們一悶棍。
陳喜對於這個決定沒有意見,隻是問道:“要不要和鄭灼聯係一下,到時前後對安軍發起進攻,把這部徹底留下。
畢竟鄭灼如今也要想著戴罪立功,應當沒有理由拒絕才是。”
李皓對此不太看好,笑道:“正常來說是這樣,可我估計鄭灼此時已經被嚇破了膽,多半是不敢的。
不過你想試就試吧,反正左右也沒什麽損失。”
事實證明,李皓的判斷是對的,之前鄭灼就是被安軍的示弱給騙了。
現在對於一切有利的情報,都表現了懷疑態度,更不相信李皓這個初出茅廬的家夥,能有這樣的本事。
一直到後麵迴返合州的時候,才確認了情況,不由得悔之晚矣。
再想有所動作的時候,公冶固就已經到了,直接奪了他的兵權,就地羈押在城中,等候戰事結束。
王堃本來就對他沒什麽好感,再加上這次差點害死了他,於是也不費什麽心,直接把他就送到了關押初國公的院子裏麵,讓兩人一起做個伴。
見到有新人過來,初國公本來還挺高興的,以為終於能有個說話的人。
結果鄭灼恨安國人令他倒黴,所以對初國公這個安國的領軍大將自然沒有好臉色,還準備想動手打初國公一頓。
隻是鄭灼顯然低估了初國公的實力,不僅沒有成功報仇,還反被初國公給教訓了。
那他心裏就更怒了,便想叫府外的宿國將士進來幫忙,隻不過這些人此時怎麽會聽他的,尤其初國公還是李皓交代過要重視的人。
一番無能狂怒之後,鄭灼隻能是花了銀子,說是有事讓人去找王堃過來。
等王堃來了以後,鄭灼便開始抱怨:“我如今好歹還是侯爵,陛下還沒有下旨除爵,你讓我和一個俘虜住在一起,看他把我打得。”
王堃冷笑一聲,迴道:“這也不是一般俘虜,安國的初國公,這爵位比你還高一級,也不算是虧待你。
或者你要不要真的到戰俘營中體驗一下,到時你肯定會覺得這裏非常好了。”
鄭灼聽後,怒道:“你敢。”
王堃迴道:“我有什麽不敢,來人!”
一聽王堃真叫人了,鄭灼當即就有些慫了,說道:“算了,我不和你一般計較。”
說完,轉身就迴了府裏。
王堃看著他這個樣子,冷哼了兩聲,便離開去找公冶固去商量事情去了。
等王堃到時,公冶固正在看著輿圖,便詢問道:“怎麽,有想好接下來,要怎麽打了嗎?”
公冶固迴道:“如今集州、壁州都已收複,太子那邊也已經擊潰了連陽山退卻的兵馬。
現如今鄴陽城的安軍兵馬不足,想來太子殿下肯定會想辦法攻打,我打算前去支援。
趁著安軍如今無法盡力調配兵馬的階段,盡力來擴大戰果。”
王堃迴道:“好,那出征要用的糧草,我今日便幫你準備好。”
公冶固聞言一笑:“看來你這是早就盤算好,我肯定是帶兵走的啊。”
王堃笑著解釋道:“如今太子殿下士氣正盛,連破安國數路大軍,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你能在合州坐著看戲,我可不相信。”
公冶固迴道:“這倒是,我可不像鄭灼那樣,給他機會都不敢上。
不過太子殿下這迴,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隻怕這戰報傳迴都城,朝野上下都得傻眼。”
王堃也是為李皓感到自豪:“那沒辦法,殿下天縱之才,之前隻是沒有機會展現罷了。”
說完兩人相視一笑,同為太子黨的人,輔佐一位能人總是比平庸之人要更好。
有了公冶固這一萬多人的助力,李皓很快就把隻有千餘人把守的鄴陽城拿下。
隨後李皓不管側方的靈州城,直接就帶兵向紫陽關進發。
安帝李隼現在對於李皓真有心理陰影,現在他也知道當初闖大營的是李皓了。
再加上這些天聽的李皓一路大敗安軍得事跡,總讓他感覺身邊兵力不夠,不太安全。
於是不顧勸阻,急令崔國公放棄靈州城,返迴駐守紫陽關。
理由也很正當,說是紫陽關涉及安國腹地安全,一旦紫陽關失守,自此安宿兩國便會攻守易形。
同時沒了鄴陽城在,靈州城便成了一座孤城,他這樣也是為了崔國公的安全著想。
但不管怎麽說,在失去了靈州城這紫陽關外最後一座城,安國就沒有了嵌入進宿國的釘子。
自此安國在想對宿國動兵,難度就大了不止一點。
而且別忘了李皓還有水泥這項大殺器在,沒有水泥,要想修一座堅固的城池關隘,需要幾個月時間。
可有了水泥,李皓就有辦法在一個月內,把高達數丈的城牆修起來。
把原本的天塹變成兩座,到時大家互相攻擊前,都得先碰一鼻子血。
李皓事實上也是這麽幹的,在崔國公進入紫陽關後,便立即帶領兵馬陳兵關前叫陣,另一頭則召集了一眾百姓,在後麵搶修城牆。
開始安國君臣還不明白李皓是在幹嘛,隻以為李皓這是想耀武揚威,炫耀一下軍力。
直到後麵城牆初步有了形態,他們才反應過來。
在李皓簡單召見了一眾將官之後,便初步掌控了這支兵馬,連褚樊派來幫忙的軍司馬都沒派上用場。
隨即從褚樊那拿走了一部分輜重,便出發向著壁州而去。
壁州本來常駐的兵馬就不多,之前安帝趕往合州之時,又從這裏帶了一些人走,因此整個城防並不嚴密。
而關於壁州城內的地道位置,李皓也已經從侯官那了解到了。
所以在到了壁州城下之後,李皓裝作是要強攻城牆的樣子,把安軍的注意力給吸引到南城牆上。
結果晚上就派遣精銳趁著夜色從地道入城,打開了東門。
大軍入城之後,隨即便配合打開了其他三座城門。
就城裏這點人手,都沒到第二天天亮,就全部給肅清掉了。
壁州時隔十幾年的時間,重新迴到宿國手中。
對於古代底層百姓而言,這十幾年近乎是一代人的變遷,再者說他們隻要能活得下去就行,畢竟他們也沒多少東西可以失去。
因此多半百姓都是關門閉戶,安靜的觀察著城裏的變化,等待著當權者的召喚。
隻有那些本地大族才比較著急,畢竟他們之前占據著壁州的多半資源,如今局勢變換,不免就有些擔心自家處境。
李皓的身份本就不是秘密,這些人稍稍花點錢就從入城的官兵口中得知了,並且還知道這次安國大敗的消息。
隨即便趕緊準備起了禮物,一窩蜂向府衙而來,想盡快給李皓表下忠心。
不過李皓此時可沒想見他們,便讓陳喜去外麵擋了。
陳喜聽命便到了府衙門口,對著眾人說道:“太子殿下近日來一直領兵征討,如今需要好好休息,你們把名帖留下之後就迴去。
殿下如有需要,會主動召見你們的。”
說完便準備離去,隻是此時站在眾人最前的一位老者開口道:“在下還有話說,請內侍官留步。”
見陳喜停了下來,老者趕忙說道:“在下賀川,多謝內侍,此次太子殿下收複故土,將我等從安國暴政之下解救出來,我等皆是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因此略備了薄禮,想請內侍官幫忙遞送,以表我們感激之情。”
眾人聞言也是齊聲附和,都要請陳喜幫忙。
當然,送禮的規矩他們都懂,李皓這裏要送,陳喜這個近侍也得給。
賀川就直接從旁邊下人那裏拿了一個小盒子,裏麵裝著羊脂玉的觀音玉雕,說是讓陳喜把玩。
陳喜打開盒子一看,這羊脂玉的成色極佳,東宮裏麵都沒幾件這種好東西。
隨即笑道:“既是你們的一片心意,殿下確實也不好拒絕,等會你們把禮單也一並給我,我會幫你們稟奏殿下的。”
“那就多謝內侍官了。”
賀川感謝完後,第一個就把禮單給交了。
剩下的人也是依次上前遞送,並且不約而同的都給陳喜送了一份。
確定沒有一個遺漏之後,陳喜便喊來東宮侍衛,把東西都給搬了進去,自己則是直接派去給李皓迴話,連帶著這些人給他送禮的事,也都說了。
李皓簡單看了一下禮單,不由笑道:“都說安國賦稅極高,於民苛刻,但現在看來這話有些名不副實,他們還是挺富貴的嘛!”
陳喜迴道:“這也正常,哪朝哪代苦的都是普通百姓,而且殿下是太子,這些人想著能和您扯上關係,多半也是下了血本的。”
在封建時代,民智未開的情況下,底層統治還是需要這幫人在的。
因此李皓本來也沒打算對他們做什麽,不過考慮到這迴幾次動員大軍,宿國國庫隻怕是花錢如流水。
而且後麵還有關於大軍的賞賜,和傷亡將士的撫恤要出。
如今既然有機會,李皓就打算苦一苦他們,這總比直接苦普通百姓好。
於是便說道:“既然他們有為國出力之心,那孤就再給他們一點機會,具體尺度你自己來把握,這壁州剛收迴來,不要鬧出什麽大動靜。
至於他們給你送的東西,你自己留下幾個喜歡的,剩下的都放到庫房去。”
有了李皓這話,陳喜便轉身去忙,看怎麽讓這些本地大族,心甘情願的從口袋裏麵掏銀子出來。
不過李皓說讓他留下的東西,他是一樣沒來,全部歸入到了府庫之中。
在陳喜忙著撈錢的時候,李皓這邊也沒有真的閑下來,而是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麽走。
現如今在紫陽關外,安國兵力還剩集州城的崔國公,和連陽山的那支人馬了,剩下靈州、鄴陽兩府縣並沒有多少守軍。
其中理論上的最佳選擇,肯定是把連陽山的兵馬給解決掉,畢竟山裏麵還有宿國被鄭灼帶領的那萬餘兵馬。
隻是李皓除了太子之位外,身上並沒有被賦予領兵之權。
褚樊能給兵馬出來,是因為他願意,可在鄭灼不願意的情況下,李皓還真沒辦法前去奪他的兵權。
畢竟李皓如今的身份,還真不好幹名不正則言不順的事,更重要的是實力還不夠。
因此李皓隻能是放棄這邊,左右鄭灼那裏也是僵持,將士們雖然辛苦點,但短時間也沒性命之危。
還是等公冶固到了再說,他有崔明給的聖旨,可以下了鄭灼的兵權。
所以最終又把念頭轉迴到了集州城,有著地道這個暗手,其實這裏也不是完全不能打的。
於是李皓派人迴去岐州聯係褚樊,到時一起出兵打集州。
確認了想法,李皓也就不再糾結於這事,開始關心起了城內政事。
隻是在閑暇時,李皓倒是想起了安帝李隼,這家夥自然大營散了之後就一直沒了消息。
之前李皓以為他會往集州和壁州跑,但現在看來也不是,難不成他是到連陽山去了。
可那也不對啊,要是他真到了連陽山,那裏的安軍不可能還在那守著,肯定會想辦法撤軍,真是奇怪。
褚樊得到消息,對於李皓能這麽快打下壁州,也是深感吃驚。
不由想到了之前,李皓跟他說過絕招的事,便也想到了這集州城是不是也有絕招。
於是很爽快的就同意了這事,兩人約定好了時間,同時出兵。
隻不過在臨出發之前,李皓突然得到了錦衣衛傳來的安帝李隼的蹤跡,原來這家夥被炸營嚇得不輕。
一路狂奔之下,哪都不敢去,直接就跑迴了紫陽關。
看來這越狂妄的人,被觸碰到底線之後,反彈的也越厲害。
要不是為了最後的那點臉麵,再加上紫陽關外的大軍,隻怕他是早就跑迴了都城。
在得到崔國公這一路大軍戰敗僅有五千餘人的時候,他就知道再守集州也沒用了。
當即便下令崔國公棄城離開,返迴靈州駐紮,並派人傳令給連陽山所部返迴鄴陽城。
由此集州也就順利被收迴,隻不過李皓怎能甘心如此。
在收到崔國公離開的消息後,李皓果斷率部前往鄴陽城方向,準備在路上再打他們一悶棍。
陳喜對於這個決定沒有意見,隻是問道:“要不要和鄭灼聯係一下,到時前後對安軍發起進攻,把這部徹底留下。
畢竟鄭灼如今也要想著戴罪立功,應當沒有理由拒絕才是。”
李皓對此不太看好,笑道:“正常來說是這樣,可我估計鄭灼此時已經被嚇破了膽,多半是不敢的。
不過你想試就試吧,反正左右也沒什麽損失。”
事實證明,李皓的判斷是對的,之前鄭灼就是被安軍的示弱給騙了。
現在對於一切有利的情報,都表現了懷疑態度,更不相信李皓這個初出茅廬的家夥,能有這樣的本事。
一直到後麵迴返合州的時候,才確認了情況,不由得悔之晚矣。
再想有所動作的時候,公冶固就已經到了,直接奪了他的兵權,就地羈押在城中,等候戰事結束。
王堃本來就對他沒什麽好感,再加上這次差點害死了他,於是也不費什麽心,直接把他就送到了關押初國公的院子裏麵,讓兩人一起做個伴。
見到有新人過來,初國公本來還挺高興的,以為終於能有個說話的人。
結果鄭灼恨安國人令他倒黴,所以對初國公這個安國的領軍大將自然沒有好臉色,還準備想動手打初國公一頓。
隻是鄭灼顯然低估了初國公的實力,不僅沒有成功報仇,還反被初國公給教訓了。
那他心裏就更怒了,便想叫府外的宿國將士進來幫忙,隻不過這些人此時怎麽會聽他的,尤其初國公還是李皓交代過要重視的人。
一番無能狂怒之後,鄭灼隻能是花了銀子,說是有事讓人去找王堃過來。
等王堃來了以後,鄭灼便開始抱怨:“我如今好歹還是侯爵,陛下還沒有下旨除爵,你讓我和一個俘虜住在一起,看他把我打得。”
王堃冷笑一聲,迴道:“這也不是一般俘虜,安國的初國公,這爵位比你還高一級,也不算是虧待你。
或者你要不要真的到戰俘營中體驗一下,到時你肯定會覺得這裏非常好了。”
鄭灼聽後,怒道:“你敢。”
王堃迴道:“我有什麽不敢,來人!”
一聽王堃真叫人了,鄭灼當即就有些慫了,說道:“算了,我不和你一般計較。”
說完,轉身就迴了府裏。
王堃看著他這個樣子,冷哼了兩聲,便離開去找公冶固去商量事情去了。
等王堃到時,公冶固正在看著輿圖,便詢問道:“怎麽,有想好接下來,要怎麽打了嗎?”
公冶固迴道:“如今集州、壁州都已收複,太子那邊也已經擊潰了連陽山退卻的兵馬。
現如今鄴陽城的安軍兵馬不足,想來太子殿下肯定會想辦法攻打,我打算前去支援。
趁著安軍如今無法盡力調配兵馬的階段,盡力來擴大戰果。”
王堃迴道:“好,那出征要用的糧草,我今日便幫你準備好。”
公冶固聞言一笑:“看來你這是早就盤算好,我肯定是帶兵走的啊。”
王堃笑著解釋道:“如今太子殿下士氣正盛,連破安國數路大軍,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你能在合州坐著看戲,我可不相信。”
公冶固迴道:“這倒是,我可不像鄭灼那樣,給他機會都不敢上。
不過太子殿下這迴,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隻怕這戰報傳迴都城,朝野上下都得傻眼。”
王堃也是為李皓感到自豪:“那沒辦法,殿下天縱之才,之前隻是沒有機會展現罷了。”
說完兩人相視一笑,同為太子黨的人,輔佐一位能人總是比平庸之人要更好。
有了公冶固這一萬多人的助力,李皓很快就把隻有千餘人把守的鄴陽城拿下。
隨後李皓不管側方的靈州城,直接就帶兵向紫陽關進發。
安帝李隼現在對於李皓真有心理陰影,現在他也知道當初闖大營的是李皓了。
再加上這些天聽的李皓一路大敗安軍得事跡,總讓他感覺身邊兵力不夠,不太安全。
於是不顧勸阻,急令崔國公放棄靈州城,返迴駐守紫陽關。
理由也很正當,說是紫陽關涉及安國腹地安全,一旦紫陽關失守,自此安宿兩國便會攻守易形。
同時沒了鄴陽城在,靈州城便成了一座孤城,他這樣也是為了崔國公的安全著想。
但不管怎麽說,在失去了靈州城這紫陽關外最後一座城,安國就沒有了嵌入進宿國的釘子。
自此安國在想對宿國動兵,難度就大了不止一點。
而且別忘了李皓還有水泥這項大殺器在,沒有水泥,要想修一座堅固的城池關隘,需要幾個月時間。
可有了水泥,李皓就有辦法在一個月內,把高達數丈的城牆修起來。
把原本的天塹變成兩座,到時大家互相攻擊前,都得先碰一鼻子血。
李皓事實上也是這麽幹的,在崔國公進入紫陽關後,便立即帶領兵馬陳兵關前叫陣,另一頭則召集了一眾百姓,在後麵搶修城牆。
開始安國君臣還不明白李皓是在幹嘛,隻以為李皓這是想耀武揚威,炫耀一下軍力。
直到後麵城牆初步有了形態,他們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