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它是人工修成的嗎?”孫孚平哼了一聲,“堅固無縫、戰時修成,還要經受數千人和攻城車的踩踏,也唯有神通才能辦到。”
這橋是神通形成的?眾人低頭看路,大覺震撼。
“土係神通法門眾多,這或許是搬山術的變種,並且至少由五十名術師聯手施展。”孫孚平踢了踢橋麵,發出金石之音,“嗯,代價不小。”
質量也很好,曆經百年不壞。
司徒翰小聲問道:“不是說,神通在戰時無效?”
旁人還未說話,賀靈川已經噓他一聲:“一知半解!神通隻對軍隊弱效,卻沒人說它不能用在戰爭當中,鋪路修橋有什麽問題?”
他捏著下巴道:“這樣看來,盤龍城南門前的這座橋,其實毀了建,建了又毀掉,已經循環無數次了吧?這座之所以健在至今,大概是因為聯軍取得了最後勝利?”
“應該如此。”孫孚平讚同他的觀點,“盤龍城平時需要這座橋與南部聯通,但大戰來臨時一定首先切斷它,以阻來敵。”
年鬆玉把腳邊西瓜大的石塊踢入深壑。好一會兒,眾人才聽到重物墜地的迴音。
“很深,我們掉下去恐怕也活不成。”他在橋邊俯視壑底,“這原本是護城河吧?我看壑底有修鑿過的痕跡,想來是加深了的。”
盤龍城本來就據守天塹,還精修了門前的護城河,讓水流更深更湍急,敵人想硬爬上赤帕高原的難度再度提升。
至少,軍隊上不去。
那三十二年來,盤龍城可沒少在城防安全方麵下工夫。
後頭起了一點騷亂。
打從上橋後,被附身的傀儡掙紮得更劇烈了,一個勁兒想往後跑,甚至張嘴咬人,有個看守左手鮮血長流。
這麽做的後果,就是受到了更強力的壓製。最後,他們幾乎是被抬過橋去的。
眾人就來到了盤龍古城的正南門下。
其實,這座傳說之城的外牆並不像賀靈川想象的那麽宏偉,高度隻有五丈,呈圓桶形,外牆稱不上光滑,並且到處都是不同磚色的補丁,顯然修過無數次了。
荒原太幹燥,牆下不長青苔,但和橋麵一樣布滿汙漬,百多年的風沙都沒吹掉。
那是濃得褪不幹淨的血漬。
牆上排列很多小洞,比柚子大一點,人鑽不進去。賀靈川一看就知道,城牆內側還有藏兵的甬室和通道,這些小孔既能透氣又能觀察敵情,還能用於投射箭矛、戳刺登城的敵人。
但這些都是常規城牆的操作,盤龍城外牆又是灰樸樸地,沒什麽特別。
不過再往上看,眾人才發現它猙獰的一麵——
牆垛外頭還紮滿了長短不一的黑色木椎,呈犬牙交錯狀,朝各個方向的都有。
曾飛熊低唿一聲:“鐵杉木、鱷齒椎!”
他也參與黑水城的防務。這個邊陲重城作為鳶國對西的排頭兵,城牆當然有一大堆防禦工事。不過城門用上鱷齒椎的打法近百年已經絕跡,他也是頭一次見。
攻城戰經常要用上雲梯,才能把地麵部隊送往敵方牆頭。但有鱷齒椎擋著,攻城梯的梯頭隻能架在椎上,士兵還要親身爬過鱷齒椎才能跳上城頭。
不消說,這些“鱷齒”通體滾圓,戰鬥前還要抹油,包管滑不溜腳,人根本站不住。若是這樣還不夠,守方還會扔幾個火把上來,烤一烤人肉。
製成長椎的鐵杉木不畏火,但人類可不行。
用“武裝到牙齒”來形容這座城牆,好像沒什麽問題。
司徒翰也直了眼,喃喃道:“果、果真是這樣!”
“進去吧。”孫孚平最先收迴目光,領著眾人穿過外牆。
最外層的鐵杉木大門,一扇半開,一扇躺地不起,顯然當年經受過粗暴的對待。門上刀削斧鑿火燎痕跡宛然。
比鋼鐵還硬的鐵杉木,都能這樣傷痕累累,賀靈川自覺已是開了眼。
但穿過大門,他還是震撼地“喔”了一聲。
外牆後麵隻有二百丈空地,然後就是……
第二重高牆!
賀淳華也忍不住道:“這麽高的甕城,還是頭一迴見。”
第二座城牆比起外牆,又高了五丈!並且外牆有的防禦工事,這裏同樣再來一套。
賀靈川還在城門上看見了幾架投石械。
孫孚平搖頭:“誰說這是甕城?”
眾人再走過第二重城門,定睛一看,不禁失語。
他們瞧見了第三堵牆!
這堵牆,比第二重還要再高五丈,那就已經是十五丈(四十多米)的高度!
三重門,三重牆,盤龍城這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才是甕城!”司徒翰倒抽一口涼氣,“攻到這裏的敵人一定很不爽。”千辛萬苦飛越天塹,再攻破兩道城牆,來犯者撕破獵物堅硬的外皮,本該飽啖鮮嫩的肥肉,哪知一嘴下去又磕牙了——底下還有一層厚鱗片呢。
打到這裏又又又要麵對高牆,一鼓作氣的韌勁兒就泄了個七七八八,任誰心裏都不是滋味兒。
賀靈川覺得,建這城池的人也挺惡毒的。
不過他在第三重高牆的氣孔邊上還發現了血漬,可見當年聯軍的確曾經打到這裏。
那一戰的險惡,自不用說。
跨越三重門,隊伍終於進入了盤龍城內。
觸目所及是個巨大的廣場,或者稱為平地,至少能容兩千人。現在兩百人的隊伍往裏一放,還空曠得很。
一轉頭,甕牆內嵌一尊巨大的長蟲浮雕。
這長蟲雕塑似蛇似蟒,鱗片宛然,但頭上長角,頜下有須,暴睛凸嘴。
賀靈川識得,這就是城池名字的由來:盤龍。
不過這其實不是真龍,而是蛟。
黑蛟圖騰下方還有長長的石條貢桌,以便居民供奉獻禮。邊上的貢塔和香爐高近一丈,非常氣派,當然現在也沒有香火了。
廣場盡頭有個大水池,但現在當然是幹巴巴地沒水。百多年了,它還很完整,隻缺了幾個口子。司徒翰敲了敲池沿:“這池子作甚用的?”
孫孚平道:“盤龍荒原上的古城,都有出兵前飲水誓師的傳統。”
這橋是神通形成的?眾人低頭看路,大覺震撼。
“土係神通法門眾多,這或許是搬山術的變種,並且至少由五十名術師聯手施展。”孫孚平踢了踢橋麵,發出金石之音,“嗯,代價不小。”
質量也很好,曆經百年不壞。
司徒翰小聲問道:“不是說,神通在戰時無效?”
旁人還未說話,賀靈川已經噓他一聲:“一知半解!神通隻對軍隊弱效,卻沒人說它不能用在戰爭當中,鋪路修橋有什麽問題?”
他捏著下巴道:“這樣看來,盤龍城南門前的這座橋,其實毀了建,建了又毀掉,已經循環無數次了吧?這座之所以健在至今,大概是因為聯軍取得了最後勝利?”
“應該如此。”孫孚平讚同他的觀點,“盤龍城平時需要這座橋與南部聯通,但大戰來臨時一定首先切斷它,以阻來敵。”
年鬆玉把腳邊西瓜大的石塊踢入深壑。好一會兒,眾人才聽到重物墜地的迴音。
“很深,我們掉下去恐怕也活不成。”他在橋邊俯視壑底,“這原本是護城河吧?我看壑底有修鑿過的痕跡,想來是加深了的。”
盤龍城本來就據守天塹,還精修了門前的護城河,讓水流更深更湍急,敵人想硬爬上赤帕高原的難度再度提升。
至少,軍隊上不去。
那三十二年來,盤龍城可沒少在城防安全方麵下工夫。
後頭起了一點騷亂。
打從上橋後,被附身的傀儡掙紮得更劇烈了,一個勁兒想往後跑,甚至張嘴咬人,有個看守左手鮮血長流。
這麽做的後果,就是受到了更強力的壓製。最後,他們幾乎是被抬過橋去的。
眾人就來到了盤龍古城的正南門下。
其實,這座傳說之城的外牆並不像賀靈川想象的那麽宏偉,高度隻有五丈,呈圓桶形,外牆稱不上光滑,並且到處都是不同磚色的補丁,顯然修過無數次了。
荒原太幹燥,牆下不長青苔,但和橋麵一樣布滿汙漬,百多年的風沙都沒吹掉。
那是濃得褪不幹淨的血漬。
牆上排列很多小洞,比柚子大一點,人鑽不進去。賀靈川一看就知道,城牆內側還有藏兵的甬室和通道,這些小孔既能透氣又能觀察敵情,還能用於投射箭矛、戳刺登城的敵人。
但這些都是常規城牆的操作,盤龍城外牆又是灰樸樸地,沒什麽特別。
不過再往上看,眾人才發現它猙獰的一麵——
牆垛外頭還紮滿了長短不一的黑色木椎,呈犬牙交錯狀,朝各個方向的都有。
曾飛熊低唿一聲:“鐵杉木、鱷齒椎!”
他也參與黑水城的防務。這個邊陲重城作為鳶國對西的排頭兵,城牆當然有一大堆防禦工事。不過城門用上鱷齒椎的打法近百年已經絕跡,他也是頭一次見。
攻城戰經常要用上雲梯,才能把地麵部隊送往敵方牆頭。但有鱷齒椎擋著,攻城梯的梯頭隻能架在椎上,士兵還要親身爬過鱷齒椎才能跳上城頭。
不消說,這些“鱷齒”通體滾圓,戰鬥前還要抹油,包管滑不溜腳,人根本站不住。若是這樣還不夠,守方還會扔幾個火把上來,烤一烤人肉。
製成長椎的鐵杉木不畏火,但人類可不行。
用“武裝到牙齒”來形容這座城牆,好像沒什麽問題。
司徒翰也直了眼,喃喃道:“果、果真是這樣!”
“進去吧。”孫孚平最先收迴目光,領著眾人穿過外牆。
最外層的鐵杉木大門,一扇半開,一扇躺地不起,顯然當年經受過粗暴的對待。門上刀削斧鑿火燎痕跡宛然。
比鋼鐵還硬的鐵杉木,都能這樣傷痕累累,賀靈川自覺已是開了眼。
但穿過大門,他還是震撼地“喔”了一聲。
外牆後麵隻有二百丈空地,然後就是……
第二重高牆!
賀淳華也忍不住道:“這麽高的甕城,還是頭一迴見。”
第二座城牆比起外牆,又高了五丈!並且外牆有的防禦工事,這裏同樣再來一套。
賀靈川還在城門上看見了幾架投石械。
孫孚平搖頭:“誰說這是甕城?”
眾人再走過第二重城門,定睛一看,不禁失語。
他們瞧見了第三堵牆!
這堵牆,比第二重還要再高五丈,那就已經是十五丈(四十多米)的高度!
三重門,三重牆,盤龍城這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才是甕城!”司徒翰倒抽一口涼氣,“攻到這裏的敵人一定很不爽。”千辛萬苦飛越天塹,再攻破兩道城牆,來犯者撕破獵物堅硬的外皮,本該飽啖鮮嫩的肥肉,哪知一嘴下去又磕牙了——底下還有一層厚鱗片呢。
打到這裏又又又要麵對高牆,一鼓作氣的韌勁兒就泄了個七七八八,任誰心裏都不是滋味兒。
賀靈川覺得,建這城池的人也挺惡毒的。
不過他在第三重高牆的氣孔邊上還發現了血漬,可見當年聯軍的確曾經打到這裏。
那一戰的險惡,自不用說。
跨越三重門,隊伍終於進入了盤龍城內。
觸目所及是個巨大的廣場,或者稱為平地,至少能容兩千人。現在兩百人的隊伍往裏一放,還空曠得很。
一轉頭,甕牆內嵌一尊巨大的長蟲浮雕。
這長蟲雕塑似蛇似蟒,鱗片宛然,但頭上長角,頜下有須,暴睛凸嘴。
賀靈川識得,這就是城池名字的由來:盤龍。
不過這其實不是真龍,而是蛟。
黑蛟圖騰下方還有長長的石條貢桌,以便居民供奉獻禮。邊上的貢塔和香爐高近一丈,非常氣派,當然現在也沒有香火了。
廣場盡頭有個大水池,但現在當然是幹巴巴地沒水。百多年了,它還很完整,隻缺了幾個口子。司徒翰敲了敲池沿:“這池子作甚用的?”
孫孚平道:“盤龍荒原上的古城,都有出兵前飲水誓師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