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衛宣迴到城牆上的時候天已經黑下來,值守的士兵有點意外,他們以為幾天沒下城牆的衛家二公子在第一天成功擊退賊兵的攻城之後會迴去好好睡一覺。


    不是衛宣宣不想迴去睡覺,奈何沒人替代他,尤其是全城的主心骨太守陰德超級憊懶,他衛宣隻能身兼數職了。


    有兩個人同樣沒有閑著,那就是衛寧和毌丘興,衛寧正在督促民夫為守城將至增加夥食,毌丘興則帶著人在城外處理那些雲梯和敵我雙方的屍體,迴收羽箭等。


    毌丘興家在聞喜,聞喜和安邑近在咫尺,為了確保聞喜的安全,毌丘興也是不得不和衛家人一樣拚命。


    麽有任何意外,一頁過去,一切歸於平靜,當衛宣再次登上城樓遠眺賊兵營地,發現竟然空了,不一會斥候來報,賊兵營地確實空了,賊兵就這麽撤退了,眾人一臉的不可思議。


    衛宣倒是覺得郭太等人沒必要玩什麽計謀,因為一鼓作氣再而衰,如果他覺得自己帶的這些人能夠攻下安邑肯定今天會繼續,如果拿不下來就該退一步積蓄力量再圖安邑。


    果然大約一個時辰後,有斥候從各個方向迴報,賊兵分兩路攻打東堩和濩澤去,這兩個縣在安邑的東麵,如果再加上東北麵的猗氏,將會和襄汾、襄陵等地連成一片,同時打通了從白波穀到王屋山的通道。


    衛宣猜測這可能原本就是賊兵的計劃,隻是因為襄汾太順利這才提前來了安邑。原本不損失第二波的輜重隊,郭太等人手下有兩萬五六千人,再沿途裹挾一些百姓的話,到安邑也是有將近三萬人,不要命的進攻,或許真的而迴拿下。他們也知道安邑難打,但是早一日拿下安邑的好處不言自明,不但揮霍的海量錢糧同時可以號令河東,還可以仰仗堅城對抗朝廷大軍。所以郭太等人的冒險舉動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昨日一戰安邑城表現出來的決心和戰鬥力讓幾個首領都動搖了,所以選擇暫時退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賊兵攻打別處對安邑城來說是一件事也是一件壞事,好在安邑有時間來修補城牆,砍伐樹木和訓練新兵,而壞事就是下一次賊兵子阿來,病例數量可能翻倍甚至翻好幾倍!


    太守陰德聽聞賊兵退了終於第一次主動地登上了城樓,就在衛宣以為陰德會對他和堅守在城牆上的將士表示感謝並進行一番鼓勵的時候,太守陰德卻說了一句希望衛宣率兵出城追賊兵,以挽救郡東諸縣,阻止賊兵連結襄汾和王屋山!


    在場的所有人都以為陰德瘋了,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陰德沒有瘋。陰德之前表現得懦弱和憊懶是因為他覺得河東完了,朝廷必定要繞不了他,死活都無所謂了哪裏還有工夫在乎如何抵抗賊兵,抵抗幾天賊兵?


    但現在不一樣了,衛宣在賊兵抵達的第一天用一百五十騎兵突襲造成至少一千多的賊兵傷亡,接著徐晃帶領兩百騎兵夜襲賊兵的輜重隊,戰績據說有五六千人。今日一戰更是擋住了賊兵的五波攻擊,如果再算上那些被弓箭手射殺的災民,那也是四五千人的斬獲。前前後後加起來就是上萬人了,賊兵雖然號稱十萬,但能戰之青壯也就那麽兩三萬,所以陰德覺得守住安邑肯定沒問題了。


    現在賊兵退了,陰德覺得是賊兵害怕了,他又想將功補過了,如果能夠出城追擊賊兵,不管勝負,消息傳迴洛陽他這河東太守肯定還是保不住,但是這條性命可能保住了,萬一再來一兩個勝利,那他這太守的運籌帷幄之功還是有的。


    在這種將功贖罪的心態下,陰德要求衛宣帶兵出城就很正常了,至於出城的將士的死活他並不關心。隻要安邑還在就沒有更糟糕的結果了。


    衛宣想指著陰德鼻子罵娘,但卻還是忍住了,之前陰德可以裝死,但隻要朝廷的聖旨一日沒有下,他就是河東太守,有權利調動郡內一切人力資源。衛宣是兵曹櫞更加義不容辭,從這幾天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來看,也是當仁不讓的最佳帶兵出城追擊賊兵的人選。


    太守的權力很大,太守府就是小朝堂,從除了郡丞和郡兵司馬是朝廷委派之外其他的屬官都是太守自己的征辟就可以看出來,而且有權利彈劾縣令長,所以說太守在郡內就是小君。


    如果衛宣不言以領兵出城追擊賊兵,不但需要再次辭去兵曹櫞,還要麵臨怯戰的罵名,對他在安邑以及將來出仕影響都很大。這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年代,衛宣今日不顧從太守陰德的調遣,他日必定聲名狼藉,沒有一個人願意用他、舉薦他、跟隨他。陰德是算準了衛宣不會拒絕這才突然提出來。


    雖然不能拒接,但條件還是要講一講的,首先安邑城需要留下兵力防守,所以原來的郡兵和個家族湊起來的壯丁不能動,能夠出城的就隻有新招募的新兵,新兵營成立不到三天,當然不能直接開赴戰場,那不是去打仗是去送人頭。所以衛宣希望在城內訓練一段時間再出發。經過討價還價,陰德同意五天後誓師出征。武田是他能接受的耳機線,因為他也擔心時間再長一些,賊兵不但順利拿下郡東諸縣,隻怕是整備好病嗎再次圍攻安邑了。


    第二個是留守安邑的郡兵統帥人選,衛宣先後推薦郡丞王濛和法曹毌丘興,都被兩人以不知兵恐耽誤大事拒絕了,太守陰德也不看號他們兩人,尤其是王濛,如此表現得太出色就更加襯托出他這個太守無能。


    衛宣最後推薦了自己的從兄衛崢,陰德同意了,陰德之所以同意是因為衛崢是衛家人,而且是核心子弟。在安邑隻要是衛家人就能得到衛家的全力支持,還能得到功曹衛寧、主薄裴盛和法曹毌丘興至少三人的支持。


    衛宣推衛崢是因為當初在家族會議上表現出的大局觀和推斷力,衛崢的軍士能力至少比衛寧要強一點,隻要按照衛宣如今分組輪換的辦法戰鬥力應該不會下降太多。


    接下來就是出征隊伍的軍餉和糧草的的運輸問題,陰德難得表現出了大方的一麵,隻要衛宣張嘴,太基本上都答應下來,逼得衛宣想拖延出征日期都不可能了。陰德也知道自己即將離任,府庫再充盈,繼任者也不會感謝他,還不如拿出來武裝新兵,至少能夠得衛家一個人情。


    因為賊兵突然轉向,徐晃帶著的騎兵也就沒事情做了,很快就迴到了安邑,連番大戰兩百人的騎兵隊損失了將近二十人,不過全部是郡兵。為了自己的小命衛宣也是準備出征的時候帶上這兩百騎兵的。所以騎兵的統轄權迴到了衛宣手中,隻有王強等二十人還在緊追郭太等人。


    不過衛宣隨即給徐晃分派了更加艱巨的任務,那就是全權負責新兵營的整備和訓練。衛家五百多護衛混編入新兵營,新兵營新兵為三千,分為六個部曲,衛宣自帶一曲為中軍,徐晃帶一曲,剩下的軍侯分別是柏樹、劉銘、鄭騰、徐禮,這當中柏樹是在衛家做了幾十年的,當管事都當了四五年,劉銘則是以前衛府護衛隊一個小隊長,徐晃就更不用說了,這樣幾個人掌握這支新軍才能保證關鍵時刻這些沒有多少戰鬥經驗的新兵不至於丟下衛宣潰逃。


    衛通和郭業吵著要跟著出征被衛宣留下來協助衛崢。兩人無奈,衛崢可是個純書生,也需要有人在旁邊協助。


    趙雲則是一直到出征前一天奉童淵之名跟隨衛宣出征。對於趙雲,衛宣當然是歡迎的,兩人之間雖然沒有主從關係,但是跟著自己打仗次數了雙方也能錦衣了解,加深有一不是。於是幹脆讓他統率一百多騎兵跟隨中軍行動。


    當然一起行動的還有杜鵬、杜衝等一百二十多名衛家的私兵。之所以是私兵是因為這些人的戰力遠比一般的護衛要強,衛宣也舍不得將他們全部混入新兵營,而是想著將這些人全部武裝成為騎兵。


    五天的時間想要將一些農民訓練城精銳的戰士是不可能的,能夠教他們的也隻有戰陣和鼓號旗幟等,比如什麽是前進,什麽時候全軍衝鋒,什麽是待命,什麽是撤退。隊伍馬馬虎虎地合練了幾次。接下來就是辨認自己曲、屯的旗幟以保證戰場上的進退不至於找不到方向。


    這樣就花費了將近三天時間。接下來就明軍法了,戰場是要死人的如果擔心被敵人砍死就往迴跑那是要付出代價的,簡單的說就是要讓這些新兵畏懼衛宣的軍法勝過畏懼敵人!至於古代軍隊裏複雜的左中右三軍的旗幟服裝的辨認衛宣統統省了,一來他自己都覺得複雜,二來戰場上一旦出現空缺,當然是就近找隊互助,那種四處看簡章看胸牌不但太浪費時間,最主要的不利於最高指揮官快速整編隊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歸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力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力鳥並收藏三國歸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