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宣也沒有想到孫乾出使會如此順利,更加沒想到的是荀攸也跟著迴來了。戲誌才、荀彧和賈詡等人紛紛建議衛宣將派遣使者覲見長安天子的事情公布於天下。


    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呃,第一是表現衛宣自己尊王攘夷的忠誠,第二震懾那些企圖模糊漢室對百姓謊稱天子可能被董卓所害的野心家趁機另立和自立。


    其實在衛宣集團內部也有關於到底要不要尊王的事情傳出了不同的聲音。以荀彧為代表的一些人認為衛宣言下最緊要的就是盡快帶兵殺出長安迎天子東歸、重振超綱。將來就可以挾天子以令不臣,讓衛宣在大義上占據主動。


    也有包括賈詡和張昭等現實派,認為天下大亂不可避免,需要有強人出來大治,衛宣其實可以學習袁紹或者袁術,不要過多地受到朝廷的影響和局限,至少不要主動地將自己套牢。沒有朝廷約束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隨意對手下人封官,比如袁紹???????????????自封為車騎將軍,那麽他手下但凡能夠數得上的將領都可以委任為將軍,這在打亂年代對於幾裏麾下將士是大有好處的。


    對此衛宣知道曆史已經告訴了他答案。盡管另外一個空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是曹操,看起來漢獻帝不過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傀儡。


    但曆史告訴大家,在如何正確對待漢室和對待漢獻帝的問題上,做出了正確選擇的三個人後來成為了三國的締造者或者奠基人,而其他不重視或刻意遠離漢室的諸侯一個沒有好下場。


    這絕對不是曆史的偶然,這是一個人心歸附的問題,是義之所在,大漢四百年在百姓心中和士人心中打傷了烙印。


    曾經不可一世的袁紹是做夢也想不到他會輸給曹操,或者準確的說曹操在迎接漢獻帝之前一直都隻是袁紹的一名小弟,但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挑戰的卻是整個大漢朝廷,這當中的變化就因為一個人的到來。


    另外一個時空漢獻帝劉協用了半年的時間從長安來到河東安邑,再用了半年從安邑來到許昌。袁紹有機會迎天子,也有人勸說他,他卻因為天子不是他中意的人與東歸的天子若即若離。但正是因為天子的這個號召力讓袁紹發動官渡之戰,其實袁紹內心也十分清楚,就在他的集團內部甚至包括他自己雖然口口聲聲說是討伐曹操,其實是以臣伐君,實為大逆不道!袁紹雖然不想看到曹操的地盤越來越大,卻也始終過不了這一個心理關。袁紹集團內部也因為天子的存在而分崩離析。


    擅自稱帝的袁術下場就更加悲慘,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一樣。


    在官渡之戰爆發之前,劉表事實是各方爭相拉攏的對象,結果他也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那就是他既不支持曹操代表的朝廷,也不支持袁紹。其實作為漢室宗親,荊州牧,他這樣的表態就等於是支持袁紹。袁紹何許人也,分明是亂臣賊子。所以荊州集團內部也開始分裂,蔡瑁等核心成員紛紛向朝廷表忠心。而曹操在消化了官渡之戰的戰果之後立即南下對劉表動手也是這個原因。


    事實上,孫堅的兒子孫策政治上卻比他父親更加成熟,都說他是江東猛虎,他的政治智慧其實也蠻不錯的,至少在對待漢獻帝和漢室朝廷的態度上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袁術想稱帝,希望手下人都支持他,但孫策寧可與袁術決裂也不同意。接著因為劉表在官渡之戰支持袁紹也成為了孫策討伐的原因,並且以此與朝廷討價還價得到了不少好處。包括後來派遣張宏入許昌為官等。


    還有劉備,一口一個皇叔,張嘴閉嘴匡扶漢室,人阿基是遊牧的,而且非常管用。雖然最終成就有限,但卻比騎牆派的劉表和封鎖道路一心想稱王的劉焉父子更得人心從而取而代之!


    這就是尊王的威力,三國的三位締造者竟然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並且都獲得了一定的成功,而那些藐視天子藐視朝廷的諸如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一個個都成為過眼雲煙。


    所以在尊王問題上衛宣不需要猶豫,他隔絕了關東和長安的聯係但自己確實需要表明尊王的態度,在群雄中鶴立雞群。


    但衛宣又不能跟賈詡、張昭等人說這是曆史的選擇,這是人民的選擇。他隻能引用周超的典故,搞出來一個所謂的尊王攘夷,對此荀彧心中歡喜,賈詡隻能苦笑,衛宣隻要死死地把控三河與潁川,長安朝廷早晚是個死,董卓早晚敗亡。衛宣尊王的代價似乎不需要很大,或者說隻需要守株待兔。


    當然尊王是第一步,攘夷可以先做且已經做過一次了。因為對五胡亂華有著嚴重的抵觸情緒,所以入劉虞那種軟弱,袁紹那種一切敵人的敵人都可以利用的做法衛宣是不屑的。這一點曹操在統一河北之後遠征烏桓想來也是這個目的。


    如果說董卓亂政的大漢風雨飄搖,那麽被衛宣全殲於夫羅部之後的南匈奴如今就是一盤散沙,之前曾經殺害於夫羅父親自己當單於的人也死了,於夫羅的弟弟唿廚泉和兒子劉*豹也死了。如果非要找出一個血緣比較近的,那就是如今滯留在西河的去卑,去卑從於夫羅和唿廚泉等接受大漢朝廷的詔令平定張純叛亂開始就在默默地積攢力量。如果衛宣放過唿廚泉,或許他迴到西河之後還真的能夠再次整合南匈奴。


    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於夫羅部在河東出事去卑已經聽說,隨後他派人到太原、上黨、河內等郡尋找南匈奴部落族人,結果發現這裏已經基本上找不到匈奴人!


    去卑和唿廚泉、於夫羅等人一樣有一個複國夢,而大漢是目前南匈奴唯一能夠依靠的力量。但在衛宣的字典裏並州是大漢的,是漢人的,匈奴人必須滾得遠遠的。他要趁著袁紹穩定冀州對抗公孫瓚,曹操討伐黃巾,袁術醞釀稱帝的這段時間盡快地將南匈奴從並州大地上驅逐。


    衛宣的規劃裏不但南匈奴人要滾蛋,鮮卑人、烏桓人、羌人等等都要滾蛋,至少暫時要讓他們退出曆史舞台,避免五胡亂華的悲劇。


    事實上曆史也證明了對待胡人態度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群雄逐鹿的成敗,劉虞親近烏桓,公孫瓚對烏桓強硬,公孫戰勝。袁紹嫁女兒給烏桓人,曹操遠征烏桓,曹操勝。劉備籠絡武陵蠻和山越人希望他們幫助自己,孫吳一直主張討伐山越和蠻族,吳國勝。衛宣將來的敵人可能有汗水、馬騰,也可能有劉虞、公孫瓚,衛宣不想輸,也不想五胡亂華,所以態度一定是強硬的。


    不過看起來頭腦簡單的蠻夷其實也有很有頭腦的,大漢朝廷強大的時候他們就依附,大漢朝廷衰弱一點他們就南下劫掠。比如南匈奴,雖然一分為二之後的南匈奴很弱小,但卻???????????????逐漸占據了並州,於夫羅甚至想南下劫掠河東和河南。


    但大漢朝廷始終認為這些少數民族還是臣服於大漢的,所以進攻這些人盤踞的地盤是需要一個光冕堂皇的借口的。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孫乾覲見天子歸來,帶來了朝廷的詔書,封衛宣為晉陽侯,晉陽是太原的治所,太原郡的胡人已經很多。


    衛宣決定盡快帶著兵馬去太原看看一看,找一找匈奴人的茬,看看能不能獲得光冕堂皇的開戰借口。其實不用找,按照袁紹那人的性格,他雖然和衛宣和解,但一定會在南匈奴的問題上繼續做文章的。


    還有就是衛家商隊對並州經濟的入侵已經讓當地的南匈奴人感受到了壓力。


    麵對大漢朝廷的動蕩,南匈奴前單於兒子於夫羅和唿廚泉的敗亡,駐紮在並州北部的南匈奴也逐漸分裂,一部以羌渠為首主張繼續順從大漢,他們占據了朔方、五原一帶。另外一部以休圖王為首,他們主張殺掉當地的大漢官員,徹底占據整個並州。他們占據了雲中、定襄一帶。和他們兩部比起來去卑的部落則因為長期與漢人雜居,生活習慣也逐漸改變,幾乎將自己當做漢人了。不過他也更加熟悉大漢朝廷的刷若,野心也更大。羌渠和休圖王隻是在要不要反叛大漢占據並州的問題上糾結,去卑則直接將並州當做了自己的複國的根據地。因為自己的力量是在太弱小,所以去卑選擇了派使者去與羌渠和休圖王談判,希望他們兩人能夠放下內部的紛爭,先行擊敗黃河以北的衛宣,然後將整個並州和三河作為匈複國的第一快地盤。


    為了增大自己跌發言權,去卑提出在複國前後他都不會以前單於的直係子孫而對其他人發號施令,而是以普通南匈奴一部首領的身份與大家共商大事,等到成功之後各部落按照功績推選新的單於。折讓得位不正的休圖王動了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歸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力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力鳥並收藏三國歸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