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人你看,這就是殿下的銀行了,比以前熱鬧很多。”


    和上次過來的景象相比,嚴大人看著門庭若市排起長龍的隊伍,欣慰地點點頭。


    銀行能生存,靠的全是信譽。


    原本憑著王爺在寧水的名聲和地位,銀行的生意應該是很好的,但涉及到身家,很多人保持了理智。


    大概是連續的兩場災禍,讓大家感到害怕了。


    老百姓存錢到銀行,一兩銀子存一年的定期,利息有十文。


    他們沒有別的生錢手段,這種承擔小風險把錢交給王爺的方式,能有本錢百一的收益,對普通人是一種不小的誘惑。


    況且,一兩銀子等於一千個銅錢一直都是官方定價,民間基本都在八百左右,存一兩銀子能得十個銅錢,利率實際比百一要高。


    以經史為主的教育體係,學子們能知道史記中的《貨殖列傳》講什麽已經很了不起了,也隻有嚴大人這樣的專業官吏,才會去研究商鞅、桑弘羊這類人物的生平。


    老韓在經濟領域的造詣不深,站門口看了一會之後,勉強弄明白了銀行大致是個什麽東西。


    “嚴大人,百姓到王爺這裏存錢,不僅不用交保管費,還能多拿錢,這王爺不是虧了嗎?”


    “是啊,所以王爺給每戶設了限額,不是你想存多少就能存多少的,也杜絕了大戶來存錢的可能。”


    虧錢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這事嚴尚書不能說破,在銀行形成規模之前,不能被其他錢莊學了去,否則就亂套了。


    戶部要趁眼前的好機會,搶占底層百姓的行市,把他們徹底變成銀行的客人。


    “韓伯伯,嚴伯伯,你們也在啊?”


    “參見晉王殿下。”


    兩大一小相互見了禮,隨後一起看著進進出出,因為領到存折而高興不已的百姓。


    韓大人敏銳地覺察出這兩人有話要說,便借口有事離開,專程給人騰出了地方。


    “殿下,您找下官有事?”嚴尚書也不傻,一直在皺眉思考的殿下,顯然是遇到了什麽難處。


    白斯年輕輕吐了口氣,將剛才在親娘那裏聽到的理論,一字不落地轉述出來,想聽聽最會管錢的嚴伯伯怎麽說。


    “這樣嗎?”過了許久,嚴大人才緩過神,對著不遠處的百姓輕歎道,“王爺看得太遠,也想得過於深了,下官不及。”


    信譽,還是絕對的信譽,談何容易。


    “伯伯,我娘是不是在說,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輕易動銀行裏麵的錢?”白斯年有種感覺,娘是有辦法解決那個問題的,卻不想說。


    嚴大人也想到了這塊,隻要多了解一點商業上的事情就能明白,王爺所言非虛。


    作為天朝上邦,每年由於交易的緣故,都有大筆的銀錢流入大興。


    之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是因為百姓都喜歡存錢,不到關鍵時刻絕對舍不得拿來用。


    但盡管如此,銀價也在逐年走低,用銅錢的越來越多了。


    一旦多出現幾次今年這樣的災情,入市的銀子猛增,到時就不是二兩銀子三石米,而是一石米二兩銀子。


    “殿下,您說得不錯,信譽一旦壞了一次,百姓就再也不會相信了。”


    銀行是一個極為有效的收攏銀錢的手段,有著定期的限製,普通百姓為了那幾文錢的利息,根本不會輕易去取出來用。


    王爺是在提醒和警告戶部,如果不想寶鈔的惡果重現,就必須管好自己的手。


    白斯年點頭表示認可,莫名想到二哥和小妹來找自己‘貸款’,隱約明白娘想告訴自己什麽了。


    銀行背靠朝廷,貸出去的款項不存在收不迴來的可能,這是絕對安全且有收益的方式。


    貸款的收入比給百姓的利息高,多出來的部分足以用來維護日常開支。


    隻要不亂動百姓的錢,就可以長久地開下去。


    “嚴伯伯,我覺得以後的銀行,要請父皇派暗部的人一起來,裏麵的錢不能隨便用。”


    聽到這話,嚴大人一時語塞,都不知道該怎麽去評價。


    晉王殿下,好靈性。


    “殿下,老臣之前就有這個想法,不止銀錢收支需要暗部和都察院監管,貸款一事,也需慎重。”


    “嗯,伯伯說得對。娘說什麽事情都要守規矩,但總是有人不會守規矩,所以維護規矩的人很重要。”


    “哦,哦,有理。”


    在天氣漸漸轉涼的當下,老嚴的額頭卻一直在出汗。


    他暗暗嘀咕王爺平時教的都是些什麽,殿下還是個孩子啊。


    秩序、規矩無一不和法度相關,而法度的維護者正是……


    白斯年不懂身邊的人怎麽一邊打哆嗦一邊流汗,心裏有了些許概念之後,咧開嘴笑了,“伯伯,聽說皇室的各位叔伯最近天天被人誇?”


    話題遠離危險,嚴大人的臉色瞬間好看起來,跟著露出笑容,“不錯,齊王、河間郡王等人帶頭,收了不少流民去幹活,後麵一大堆勳貴學著做,此次旱情京城隻有少數流民逗留。”


    他這話說得真心實意,比起以往帶頭施粥什麽的,讓災民有活幹,用氣力換口糧,無疑更具安民之效。


    伸手討食與憑本事賺糧,心態上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在最後,每人額外領的那一小袋糧食,被說成是賣力出工的獎賞,讓百姓幾乎沒有逃荒的感覺。


    仿佛,他們是帶著一家老小,外出扛活來了。


    經此一事,皇族徹底在百姓心中紮了根,有了特別的名聲。


    “殿下,幾位王爺說過,開山取石、挖溝打地基是您的主意?”


    大旱的情況,自然不可能有很多的農活去幹,因此嚴大人還以為皇族是換一個名義賑災。


    結果,他們不但自己弄石頭,還收別人家的石頭,這就不得不讓人好奇了。


    對於這個問題,白斯年沒有解釋,而是把人帶到了屬於科學院的一處實驗場地。


    “伯伯,你看,站在大哥旁邊的是白格力騎士,他正在領著大家實驗新的修路材料,結合他家鄉的法子和中原城磚研製出來的。”


    嚴大人抬頭看了眼外貌有明顯區別的外邦人,俯下身從地上抓了一把帶顆粒的粉狀物在手裏。


    “殿下,這就是陽山縣修路用的新材料?”


    “是的,娘說這個叫水泥,但效果沒有達到她的要求,所以還在不斷改進。”


    就這還嫌棄,王爺的眼光太高了吧?


    嚴尚書去過修路的現場,見識過這種材料與水混合後的效果,比打磨過的石頭還平整。


    他根本想象不出來,王爺心中的水泥,到底是什麽樣子。


    “殿下,老臣大概明白了,這種東西不但能修路還能蓋房子對吧?”


    白斯年一臉憧憬地點頭,說道:“等水泥改進好之後,往裏麵加入細長的熟鐵,比木頭更能承重,可以蓋七八層的高樓。”


    熟鐵、七八層的高樓,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嚴大人有種大家一起在走路,自己被人遠遠甩在後麵的感覺。


    他咽了咽口水,小聲問道:“殿下,那王爺有沒有講過別的,出乎我們意料的安排?”


    “有的,娘說她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一種很神奇的車子,希望以後我們能造出來。”


    “什麽車子?”


    白斯年撓了撓頭,盡量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就是在地上鋪兩根鐵軌,然後用鐵做輪子,輪子中間向裏麵凹陷牢牢卡住鐵軌,能沿著鐵軌移動的巨獸車。”


    嚴尚書聽明白之後立刻抬頭看天,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有凹槽的輪子並不罕見,跟開礦的時候籃子走索道一個意思,可是全身用鐵做的車子,起碼好幾萬斤了吧,馬拉得動嗎?


    他狠狠揪了揪胡子,怎麽都理解不了,這種東西怎麽跑起來。


    隻希望老天有眼,讓自己入土之前,能看一看這種奇物,一眼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大小姐,末世大佬來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台菜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台菜王並收藏農門大小姐,末世大佬來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