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啊啊啊!”


    機場抵達大廳的自動門打開,一行人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之內,一眼就可以看見低調隱藏在人群裏的那個修長身影。


    盡管帶著墨鏡和帽子,微微低垂腦袋,卻因為挺拔的身高鶴立雞群,還是輕鬆暴露,根本無處可逃。


    而且,不同於其他人,年輕人的身上似乎就帶著一種特別氣場,哪怕置身於人海之中也能夠輕鬆脫穎而出,清雋而疏朗、陽光而瀟灑,舉手投足之間就讓周圍的視線不由自主地投射過去,宛若磁石。


    有些人,天生就是如此,並不是外型的出色或者容貌的優越,而是一種氣場、一種氣質、一種魅力——


    低調內斂地置身於人海,沒有特別打扮也沒有誇張動作,甚至看不清楚臉龐和五官,但從茫茫人群身上一掠而過的視線,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朝著那個身影聚集,不經意間就多停留幾秒,忍不住好奇。


    緊接著,又多看兩眼,當四目交接的刹那,一種簡單而純粹的吸引力就這樣摩擦出了火花。


    難以用語言描繪,卻能夠切切實實感受到。


    眼前,就是如此。


    熙熙攘攘的人群,但其中一個身影,毫不費力地將所有視線全部吸引過來,滾滾熱浪從四麵八方洶湧而至。


    高文,登場。


    然後,尖叫聲爆發。


    “啊啊啊!”


    驚天動地。


    排山倒海。


    似乎整座小島都在微微顫抖,腳底能夠感受到海神的嘶吼咆哮,漫天漫地的藍色和金色就這樣灑落。


    難怪!


    難怪高文被稱為“少女騎士”,難怪現在高文和迪米特洛夫被譽為巡迴賽最靚麗的風景線,難怪高文所到之處總是能夠吸引無數女球迷的歡唿和尖叫,難怪短短數個月時間之內高文就能夠攀登人氣巔峰。


    其實,此前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又或者說,沒有當真。


    因為自法拉盛橫空出世以來,高文就始終沐浴在聚光燈底下,以至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那些光環全部都是媒體效應、那些追捧全部都是勝利效應,包圍在讚美和燈光裏,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光彩奪目。


    自然不足為奇。


    一直到人們漸漸開始習慣高文的存在,褪去那些光環,然後近距離親眼見證,一切才變得不同起來。


    “啊啊啊!”


    鋪天蓋地。


    喪心病狂。


    尖叫,演變成為嘶吼;嘶吼,又演變成為咆哮。空氣,熊熊燃燒起來,以至於眼前的景色扭曲起來。


    高文,狠狠嚇了一跳——


    說好的世外桃源呢?


    說好的人跡罕至呢?


    從邁阿密到巴塞羅那再到馬略卡,時空轉換,但好像也沒有什麽變化,甚至眼前的人群更加洶湧了。


    高文連忙摘下墨鏡,表示禮貌,稍稍躬身問候,這顯然是巴塞羅那轉機前來馬略卡的時候所沒有預料到的。


    眼前,人群洶湧;而且,稍稍有些不同。


    年輕人,比想象中更多,本來還以為年輕人都已經紛紛前往大城市打拚,留在小島之上的應該都是老人,但事實上,眼前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孔塞滿視線,聲嘶力竭、歡唿雀躍地釋放著內心的狂熱。


    裏三層外三層,將馬略卡並不寬敞的抵達大廳塞得水泄不通,看起來就好像生氣的河豚。


    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也著實不少。


    黝黑黝黑的皮膚,看起來應該在陽光底下沐浴風吹雨曬無數日夜,要麽就是在海洋上與漁網抗爭的漁民們,要麽就是在山脊上種植橄欖樹的農民們,眉宇之間的質樸,洋溢著一種不受汙染的簡單。


    他們,並沒有像年輕人一般歡唿尖叫,而是滿眼欣慰和讚賞地注視著高文,如同長輩打量孩子一般。


    高文有些受寵若驚。


    因為高文知道,對於他們來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論是打漁還是種植,每天都有工作需要完成,生活總是純粹而簡單;但此時,他們暫時將農活放下,專程前來機場迎接,如此待遇非比尋常。


    顯然,這是高文從來都不曾見過的場景,短短不到一年的職業生涯裏,這還是第一次享受如此待遇。


    摘下墨鏡,躬身問候,高文展露禮貌的笑容,真誠而熱情地迎向那一張張臉孔,用眼神表示感謝。


    然後,在一片熙熙攘攘的沸騰熱浪裏,高文就看到了眾星拱月的一個身影:


    納達爾。


    等等,什麽?


    納達爾為什麽會出現在機場?頂級巨星專程前來機場接機,這樣真的好嗎?


    納達爾似乎也注意到高文下巴脫臼的表情,眼角的皺紋堆積起來,露出一個標誌性的笑容,卻也沒有多說什麽,默默地將手裏的紙牌,高高舉起,在全場氤氳沸騰的嘶吼之中,文字傳遞的信息就清晰了許多。


    啊啊啊!


    啊啊啊!


    尖叫與嘶吼、歡唿與呐喊,儼然成為背景音,化作璀璨光芒,點綴著納達爾手裏的紙牌,意義非凡。


    一張,“親愛的高文”。


    再一張,“歡迎來到馬略卡”。


    又一張,“我知道你不會西班牙語”。


    下一張,“但沒有關係”。


    再一張,“我們足夠熱情”。


    最後一張,“你會喜歡這裏的”。


    一張,一張,往下翻,就好像電影“真愛至上”一樣,用最樸實的方式站在麵前,無聲地表達真實心情。


    全場,歡唿沸騰,掌聲如雷。


    正如納達爾所說,他們正在用最熱情也最親切的方式,歡迎高文來到這座小島,度過美好的一段時光。


    其實,目前納達爾網球學校依舊沒有開張,建設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距離開門招生活還需要一些時間。


    不過,基礎訓練場已經完成,納達爾的日常訓練就在這裏進行,歐洲紅土賽季的備戰也在這裏完成。


    從托尼-納達爾的邀請就可以看出,他們也希望高文以後能夠經常前來馬略卡島,乃至於在這裏訓練。


    原因很簡單,他們需要高文這位新生代領軍人物的人氣和關注,哪怕隻是往這裏一站,話題就有了。


    看看今天就知道了,得知高文即將前來馬略卡島和納達爾一起訓練,從歐洲四麵八方飛過來的媒體就已經超過八十名,這簡直就是一個瘋狂的數字,他們還從來沒有在馬略卡島見過如此多網球記者。


    等待網球學校落成,無論是前來開幕儀式,還是長期前來這裏適應紅土,這都是難得的公關宣傳機會。


    所以,今天不僅是馬略卡島的球迷們自發性地前來機場接機,就連納達爾也親自上陣,表示了歡迎。


    一次特別的接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