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四巨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


    攻防轉換,瞬息萬變。


    當然,四巨頭風格各異,每個人麵對關鍵球的處理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毫無疑問,攻防轉換的銜接是他們的共同點。


    即使球員已經占據絕對主動,但對於四巨頭來說,隻需要一拍球,他們就具備扭轉攻防局勢的可能性。


    所以,在迴球兩跳之前,一切皆有可能。關鍵分就更是如此,因為四巨頭的注意力和專注度都會提升。


    全力以赴。


    就好像此刻。


    被動!


    費德勒極度被動!


    在賽點上,高文和費德勒的博弈對抗,顯然高文搶占主動,率先上手率先施壓,以至於費德勒不得不撩起月亮球。


    一般來說,月亮球幾乎就等於將自己的優勢全部拱手讓給對手,半隻腳已經懸空,站在懸崖邊上。


    但是,普通防守和頂尖防守的區別就在於——


    普通防守,月亮球就是月亮球,迴球本身就沒有質量可言,同時,球員也沒有做出任何彌補防守的動作,對手輕而易舉就能夠扣殺得分。


    頂尖防守,月亮球僅僅隻是迴球的一部分,首先迴球的弧線和旋轉就需要質量,其次球員不能等候在原地束手就擒,他們需要幹擾對手。


    費德勒,盡管是一位擅長進攻的球員,但防守方麵也毫不遜色,他深諳此道,天賦異稟的手感更是畫龍點睛。


    一頂一挑。


    費德勒的單手反拍,在月亮球之上疊加旋轉,並且盡可能將拋物線拉起來——


    如此一來,重力加速度拉拽著網球的下墜,往往可能製造諸多不確定性;而且,迫使對手必須耐心等待網球下墜,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擊球時機就容易出現偏差。


    與此同時,腳步不能停。


    巧妙利用月亮球的滯空時間,費德勒就已經順利迴位防守,眼花繚亂的腳步快速重新迴到球場中央,不管正手還是反手都能夠防守,這給高文的高壓製造巨大壓力,無形之中還是在潛意識形成了影響。


    細節。


    在擊球過程中,這些細節往往來不及細細觀察,以至於觀眾經常會產生疑問:


    為什麽有的月亮球輕輕鬆鬆就被高壓球打死;但有的月亮球卻能夠成為一項武器,扭轉自己的被動。


    一切,全部都隱藏在細節裏,看似簡單的月亮球也同樣是一項技術活。


    對此,高文有著清楚的認知。


    所以,麵對來球,高文一直在調整腳步,選擇直線深區;同時,為了避免操之過急,導致沒有必要的高壓出界失誤,又增加了大量旋轉作為保險。


    這一拍高壓,並不是為了直接得分,而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優勢,將費德勒推向更加被動的困境裏。


    砰!


    然後——


    費德勒一個側身劈叉,單手反拍就在底線完成了攔截,準確無誤地出現在高文的高壓擊球線路上。


    而且,費德勒還有餘地進行控製,輕輕一切一瞥。


    小球!


    過網急墜!


    難以置信!


    麵對高壓球的衝擊和施壓,費德勒再次展現無與倫比的擊球手感。


    這一拍,恐怕整個職業網壇也就隻此一家、別無分號。


    博弈!


    反製!


    “高文vs費德勒”的對抗,絲絲入扣地滲透在每一次擊球裏,一次月亮球、一次高壓球,看似是機會,實則暗藏殺機,兩位球員都在布局與對抗之中加入自己的靈感,試圖將局勢朝著自己有利的位置拉扯。


    你來,我往。


    空氣幾乎就要燃燒。


    危機處理,費德勒也展現自己在防守端的頂尖實力,在高文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依舊找到些許喘息空間。


    唯一欠缺就是,高文擊球力量非常紮實,費德勒卸力沒有卸幹淨,所以整個迴球的拋物線稍稍高了一些。


    高文,連續小碎步持續上前,完全橫亙在球網前方,一個側身,正手單刀帶切,就將網球推擋迴去。


    糟糕!


    才剛剛觸球,高文就意識到,費德勒的迴球帶著強烈旋轉,自己的擊球包裹不夠,同樣也沒有能夠卸力成功。


    力量和力量的碰撞,打破手腕的柔軟包裹力,然後,網球就重新直挺挺地反彈迴去,劃出一道橫跨球場的彩虹。


    長線!


    其實,高文知道,這一次迴球應該控製短線,以網前小球作為迴應,這樣費德勒就跟不上了。


    但實際情況還是打破預期,費德勒的迴球隱藏陷阱,導致高文的迴球也沒有控製住,弧線有些離譜。


    居然又朝著底線深區飛了迴去。


    晃晃悠悠!


    搖搖擺擺!


    網球,居然落在了底線上,而且同樣是直線,幾乎和前一拍落地高壓的落點相差無幾,在同一位置。


    盡管不如預期,但這樣的迴球,同樣也製造出不同的效果——


    意外和意外的疊加,這一個迴合都已經脫離費德勒和高文的掌控,偏離軌道,現在就靠臨場應變了。


    費德勒,非常狼狽,非常非常非常狼狽。


    他顯然也沒有預料到高文的迴球能夠製造出如此效果,前一拍擊球完畢之後,他就已經快速歸位,重新站在球場中央,準備繼續防守,結果高文來了這一出,非本意的重複落點,他頓時就陷入困境。


    才剛剛迴位防守的腳步,二次啟動,又再次朝著左側衝過去。


    從側身到背身,整個人都已經背對高文背對球場,看不到擊球線路,甚至完全大劈叉,再也沒有任何從容可言,搖搖欲墜的重心幾乎就要摔倒,上半身已經基本和球場保持平行,手臂舒展到了極致。


    單手反拍,倉促而勉強地攔截一拍。


    不對,甚至不算攔截,就是擋了一拍。


    全靠直覺。


    沒有控製沒有戰術也沒有計劃可言,電光火石之間,網球就已經撞擊在費德勒的球拍上,現在就隻能依靠靈感。


    全憑手感。


    砰。


    網球撞擊在拍線之上,反作用力全部凝聚在網球之上,反彈飛翔起來。


    拋物線,衝向蒼穹,高高地、高高地鑽入陽光之中。


    全場仰頭。


    就連費德勒也無法確定自己的迴球到底是什麽效果,雙手支撐著身體,手腳並用地重新站立起來,此時也已經顧不上狼狽與否,在一片顛簸與混亂之中重新找迴重心,然後抬頭尋找網球的飛行軌跡。


    網球,在哪兒?


    高文抬起頭,緊緊盯著網球,小碎步調整、連續小碎步調整,卻發現,自己正在後退——


    因為費德勒的迴球拋物線下墜曲線非常靠後,不僅成功過頂,而且還在朝著後方位置持續飛翔過去。


    這是出界的節奏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