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索薩高高舉起雙手,振臂高唿,滿心滿眼的幸福和喜悅就這樣漫溢出來,卻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隻是張開嘴巴,笑容綻放,看著母親,看著周圍的球迷,看著球場上的高文,感受著心跳的炸裂。


    她知道,這隻是一場普通勝利,科爾施雷伯也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頂尖高手,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但這是她首次在現場觀看高文的比賽,不管對手是誰,也不管比分如何,她都會永遠銘刻在心底。


    球場上。


    完成賽後握手的高文,又重新迴到球場中央,舉起球拍,用左手拍打拍麵,以掌聲向全場觀眾致謝,嘴角的笑容和額頭的汗水在陽光底下熠熠生輝,盡管疲倦,卻能夠感受到由內而外散發的暢快。


    那個身影,落在索薩的眼睛深處,猝不及防之間眼眶就微微一紅——


    此時,此刻,她真的太幸福了,就好像擁有全世界一般。


    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幸福,她很快就意識到,比賽結束了,派對結束了,這段玫瑰色的征程也結束了,她和母親即將返迴墨西哥,重新迴到泥濘不堪的灰色生活裏,夢境多美好,現實就多殘忍。


    患得患失,依依不舍,淚水就如同斷線的珍珠一般持續掉落。


    索薩沒有擦拭眼淚,也沒有掩飾自己的脆弱,而是微微抬起下頜,深深地將球場上的那個身影烙印在瞳孔深處。


    她,不會害怕、不會退縮、更加不會投降,她會戰鬥,她會懷抱著夢想拚搏到底。


    她相信,她和高文會重逢的。


    那時候,她就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姑娘,然後堂堂正正地站在高文麵前,告訴她,謝謝他成為她青春裏的一道光。


    哭著哭著,就笑了。


    夢,就要醒了,但沒有關係,因為這也意味著,追逐夢想的征程揚帆起航。


    這廂,高文完成自己在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花園中心球場的首秀,抵擋住科爾施雷伯賽末階段的反撲,直落兩盤晉級十六強。


    那廂,迪米特洛夫則深陷困境,在對陣羅布雷多的比賽裏,再次暴露出自己近況不佳的糟糕狀況。


    誠然,來到沙漠之後,在高文的陪伴下,迪米特洛夫漸漸找迴一些手感,擊敗克耶高斯的比賽是一個積極信號。


    但不可否認的是,迪米特洛夫依舊需要更多時間、更多訓練以及更多比賽,一點一點重新建立信心。


    而且,任何時候任何比賽,擊敗克耶高斯都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人們將克耶高斯稱為“不定時炸彈”不是沒有原因的,迪米特洛夫經過鏖戰之後,精力和體力的消耗非常嚴峻,專注度也難免出現波動。


    麵對羅布雷多,“4:6”先輸一盤之後,迪米特洛夫以“6:1”的比分扳迴一盤,將比賽拖入決勝盤。


    “7:5”,羅布雷多笑到了最後。


    賽末階段,迪米特洛夫的狀態明顯有些跟不上,球質出現下滑,羅布雷多連下兩局,贏得最終勝利。


    澳網之後,迪米特洛夫依舊沒有能夠在單打賽場取得連勝——搭檔高文的雙打連勝,就是唯一曙光。


    不過,比起鹿特丹和阿卡普爾科兩站賽事來說,迪米特洛夫的狀態明顯複蘇,正在迴到正確軌道上。


    從方方麵麵來看,積極因素還是更多的,現在迪米特洛夫需要考慮的,不是接下來的紅土賽季和草地賽季,而是迴到訓練場,繼續擊球、繼續練習,先看看邁阿密的表現,然後再做進一步的調整。


    非常非常遺憾的是,輸給羅布雷多,這也意味著,迪米特洛夫無緣下一場比賽和拉奧尼奇的對陣。


    和迪米特洛夫一樣,拉奧尼奇、錦織圭在最近一段時間裏狀態也有些掙紮,但三位球員,一個比一個好一些:


    拉奧尼奇比迪米特洛夫好一些,錦織圭又比拉奧尼奇好一些。


    當然,這都是指狀態,而不是實力,一種相對而言的狀態。


    整體而言,關注和期許所帶來的壓力依舊在扮演重要角色。瓦林卡和高文去年首次登頂大滿貫之後也經曆了相同的狀況,但現在兩個人都已經擺脫低迷,重新找迴手感;接下來就看這幾個年輕人的調整能力了。


    在印第安維爾斯,拉奧尼奇和錦織圭雙雙晉級十六強。


    接下來,這群年輕人的表現依舊是矚目焦點,他們都麵對著自己的困境,同時也以自己的方式給予迴應。


    爭奪八強的比賽裏——


    高文直落兩盤輕取法國老將阿德裏安-馬納裏諾(adrian-mannarino),昂首挺進下一輪。


    拉奧尼奇麵對羅布雷多的衝擊,展現不俗競技狀態,“6:2”、“6:3”,輕鬆晉級。


    錦織圭則和沃達斯科苦戰三盤,整整耗時兩個半小時,職業生涯首次擊敗沃達斯科,也終於取得突破。


    至此,印第安維爾斯最終男單八強全部落定。


    上半區,德約科維奇vs穆雷,高文vs錦織圭。


    下半區,費德勒vs伯蒂奇,納達爾vs拉奧尼奇。


    全部都是熟悉老麵孔。


    等等,瓦林卡呢?還有西裏奇呢?


    瓦林卡第二輪爆冷輸給荷蘭老將羅賓-哈斯(robin-hass),首戰出局。


    西裏奇傷愈複出,同樣在第二輪不敵阿根廷老將胡安-摩納哥,首戰出局。


    冷門,始終客觀存在。


    盡管如此,最終八強依舊波瀾不驚——


    和墨爾本公園,相差無幾。


    前八號種子,隻有瓦林卡一個人掉隊,取而代之的是同一分區的九號種子伯蒂奇,甚至比澳網還穩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十二進十六的比賽裏,費德勒成功複仇塞皮,為澳網的失利報了一箭之仇。


    當然,媒體和球迷們又開始擔心“塞皮定律”,調侃打趣著費德勒的奪冠希望可能就飛了,但至少這次,費德勒率先擊敗了塞皮,並且順利晉級八強,比起澳網來說,這樣的局麵就好看多了,先慶祝再說。


    從墨爾本到印第安維爾斯,盡管還是需要更多一點時間觀察,但確實能夠清晰感受到,世界前列的球員已經漸漸穩定下來——


    從平均實力到臨場發揮再到狀態穩定,他們正在形成一個“第一梯隊”,並且在這裏延續奏響“四巨頭vs挑戰者”的核心旋律。


    四巨頭,依舊是那四位熟悉臉孔。


    挑戰者,瓦林卡和高文脫穎而出,錦織圭、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西裏奇等人,再加上伯蒂奇、費雷爾等等老麵孔。


    經過2014年的全麵混戰之後,2015年的競爭格局逐漸顯露出全新雛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