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你不會真的準備跑五十圈吧?”


    李喆有些慌,瞳孔劇烈震動起來,看著高文的背影,揚聲唿喚到。


    高文沒有迴頭,依舊按部就班地展開慢跑熱身,沒有理會其他人,此時已經進入專心訓練的狀態。


    “對呀,五十圈,一會就結束了。”


    一片標準的網球場,長36.6米、寬18.3米,一圈的距離也就是一百一十米上下——


    大滿貫的中心球場和大型球場則會大一號。


    五十圈?


    很快就會結束?


    那輕描淡寫的語氣是怎麽迴事?那吃飯喝水一樣的態度是怎麽迴事?那簡單熱身一下的身影又是怎麽迴事?


    眾人再次麵麵相覷,交換一個視線,卻有些傻眼。


    就連思緒最活躍的吳迪也有些跟不上節奏。


    “怎麽辦?”


    “我們真的就讓高文跑五十圈?不好吧?”


    一場失敗的惡作劇,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懲罰,一個不經大腦隨意說出來的玩笑……真的沒有關係嗎?


    還有,他們這樣“懲罰”整個亞洲有史以來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男子單打大滿貫冠軍,真的沒有問題嗎?


    呃……


    一片沉默。


    大家也沒有意識到,事情的發展怎麽就偏離軌道了呢?


    現在怎麽辦?


    接下來怎麽辦?


    最後,還是張擇率先開口,“我跟著高文一起跑吧,反正都是訓練,順便活動一下。”


    張擇和高文在墨爾本一起訓練過。


    他知道,高文能夠創造奇跡,付出的努力遠遠超出想象,特別是他和張帥她們,在墨爾本公園一起見證曆史,那種雀躍和激動根本無法用言語形容,他一直都希望能夠多多學習高文的態度和精神。


    也許,這就是一個機會?


    一個想法,演變成為話語,衝動地脫口而出,卻在說出口之後,越發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張擇越發堅定起來。


    說完,張擇就已經直接跟上高文的腳步,跑了起來,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剩下三個人,滿頭都是問號——


    重點在於,他們已經結束熱身並且投入擊球訓練了,難道忘記了嗎?但現在又重新開始熱身?


    王楚涵左看看右看看,也默默無言地跟了上去。


    李喆遲疑了一下,長長吐出一口氣,發出感歎,“我這把老骨頭,真是。”


    終究,李喆也跟上腳步,很快就追上了王楚涵、張擇的腳步。


    吳迪一個人留在原地,滿頭都是問號。


    “誰熱身會繞場跑五十圈呀?我們又不是馬拉鬆運動員!”


    “果然,阿擇說的對,訓練狂魔就是訓練狂魔,五十圈就好像喝水一樣,說跑就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嘴裏嘟囔著,但腳步還是沒有停頓,抱怨結束之後,也快速跟上大部分,開始繞場跑步起來。


    踏踏踏。


    唿唿唿。


    腳步聲和喘息聲交織在一起,不斷調整著節奏,沒有了歡聲笑語,正是進入訓練模式。


    訓練場外。


    球迷們全部都是滿頭問號——


    怎麽迴事來著?


    剛剛還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繪聲繪色的表情看起來似乎發生了什麽;一個轉身,大家就集體開始跑圈了?


    事情的發展速度著實有些太快,跟不上節奏,有誰能夠幫忙解說一下?


    訓練場上空,隻有鞋底摩擦球場地麵的聲響在響動,但是,並不整齊,因為慢跑並不是純粹的慢跑。


    等待漸漸適應之後,慢跑也就進化成為變速跑——


    忽快忽慢。


    而且,速度的變換節奏無法琢磨,就好像馬拉鬆一般,群體速度取決於領跑之人。


    誰跑在最前麵,就掌握群體節奏,隻要領跑之人忽然提升,那麽就進入加速模式,一旦跟不上就是掉隊。


    跑著跑著,漸漸就能夠看出差距了:


    最為年長的李喆,率先掉隊。


    最為年幼的王楚涵,緊接著掉隊——至少,在高文過來之前,他一直都是最年輕的。


    去年在魔都大師賽,王楚涵首輪爆冷擊敗弗格尼尼,晉級第二輪,表現出不俗潛力,贏得了一些矚目,但整體來看,無論是世界排名,還是表現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王楚涵距離吳迪和張擇都還是有一小段落差。


    當然,體力,並不是全部,但變速跑之中如何控製自己並且如何掌控位置,充分調節自己的體能配置,這就是一種智慧了,僅僅依靠體力和耐力盲目跟隨,那是很難持久的。


    然後——


    張擇也掉隊了。


    最後,就是高文和吳迪的競爭。


    盡管王楚涵他們掉隊了,但他們並沒有結束跑步熱身,依舊兢兢業業地繼續奔跑,五十圈就是五十圈,始終不曾放棄。


    原因很簡單卻也很複雜:


    高文。


    也許是因為高文的年輕,十九歲的年齡在他們麵前,根本就隔了一代;也許是因為高文作為大滿貫冠軍,就連基礎訓練都如此專注如此投入。


    其實,得知高文即將前來奧克蘭參加戴維斯杯的時候,他們內部的討論在所難免。


    曾經和高文一起訓練過的張擇,自然成為討論話題的中心,人人都關心高文日常訓練的點點滴滴。


    張擇無意間說過一句話,不僅網球打不過,而且基礎訓練也比不過。


    這句話,頓時就將眾人的傲氣激發出來。


    網球就算了,賽場綜合表現確實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體能的話,怎麽可能?


    “我們體能訓練多麽刻苦,你又不是不知道。”


    吳迪第一個就嚷嚷起來,從去年亞洲賽季開始,他和張擇兩個人就一直在為大滿貫五盤三勝製的比賽苦練體能,就是擔心進入第五盤比賽的話,體力跟不上。


    而且,純粹體能的基礎訓練和網球比賽裏的體能運用,這又是兩迴事。


    張擇認為,他們都比不上高文,吳迪卻不服輸。


    但是,說實話,他們也沒有準備和高文較量看看,畢竟此次前來奧克蘭有比賽任務在身,但誰都沒有想到:


    較量,就這樣發生了。


    沒有人願意放棄,即使已經被高文和吳迪甩下,也依舊沒有人放棄,一個兩個都咬緊牙關死死跟上。


    李喆,已經被套圈了,看著一前一後從自己身邊唿嘯而過的高文和吳迪,他忽然就意識到: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領袖氣質嗎?


    盡管高文抵達訓練場才短短十分鍾,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魅力,卻已經悄無聲息地改變了隊伍的氛圍。


    美網奇跡之後,高文的事跡漫天漫地地鋪陳開來,他們都聽說過,高文在棕熊隊裏遺留下來的財富,現在,他們就在親身體驗親身經曆嗎?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