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第十七次拍球結束之後,德約科維奇終於拋球了。


    二區。


    內角。


    一發,進了。


    站在懸崖邊上,德約科維奇再次燃燒小宇宙,時速197公裏的一發內角,準確進區,落點非常靠近t點。


    高文,飛舞起來了,因為腳步移動來不及,隻能依靠上半身的延伸,勉強一檔,整個人騰空飛了起來。


    一頂一蹭。


    勉強將網球擊打迴去,但看到飛行拋物線就能夠判斷出來,質量一般,沒有能夠將落點壓得足夠深。


    卻不知道德約科維奇是否會順勢上網,但即使不會,德約科維奇也必然展開進攻。


    一頓,一轉。


    高文的腳步緊接著就朝左側橫向移動,站在反手位,準確無誤地等到了德約科維奇的正手發力進攻。


    平時,德約科維奇在正反手擊球基本都是以“卷”、“兜”等等方式為主,這也意味著網球的絕對速度和力量並不強勁,在防守端往往能夠形成完美的包裹,處理任何來球;但在進攻端則缺少一點衝擊力。


    這次,卻不同,德約科維奇擊打出一個平擊球,尾勁十足,即使高文順利觸球,擊球手感也稍稍不同。


    果然!


    倉促之間,高文的揮拍動作沒有能夠做完整,迴球的落點控製也差強人意,然後德約科維奇急風驟雨般的擊球緊接著就再次席卷而至。


    而且,此前德約科維奇和高文數次都選擇重複落點的相持,“正手vs正手”或者“反手vs反手”的對峙貫穿始終。


    這次,德約科維奇則搶了一個上升點,第一拍反斜線、第二拍斜線,從反手到正手,分點覆蓋全場。


    關鍵詞:變化。


    一般來說,職業球員基本都是如此,越是緊要關頭、越是關鍵時刻,他們總是習慣迴到自己最熟悉最舒適的擊球領域裏,這是人之常情,因為最熟悉的往往就是最擅長的。


    包括四巨頭也不例外。


    像今晚,德約科維奇在第五盤,擊球就越來越保守,正手兜一板、反手兜一板,兜來兜去、沒完沒了。


    但四巨頭和普通球員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如果需要的話,關鍵時刻,他們也敢於變化,敢於抓住機會。


    關鍵分,一分或者兩分,逮住了,這就已經足夠,然後,勝負就被顛覆。


    此時,就是如此。


    德約科維奇在自己的舒適領域範圍裏,打破第五盤的擊球規律,讓高文陷入被動——


    此前都是高文率先發動進攻,現在卻是德約科維奇率先上手。


    這廂,高文第一時間就已經察覺德約科維奇的變陣,那麽,他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底線左右兩端的往返跑是網球基本功,保持慣性地來迴奔跑,並不困難,真正困難的事急停急轉。


    所以,高文願意的話,他可以和德約科維奇一直在底線糾纏下去,但問題就在於:


    上一分四十拍,高文的體能消耗比德約科維奇嚴重,唿吸始終沒有調整過來,這也埋下了一點隱患。


    這一分,高文不能再繼續和德約科維奇對拉四十拍,德約科維奇求變,那麽,高文也需要變化才行。


    狂奔之中,高文用視線餘光注意了一下德約科維奇的站位——


    沒有上網。


    高文稍稍有些意外,他還以為德約科維奇應該已經上網壓迫了才對,但事實並沒有,這是否意味著德約科維奇的策略還是固守底線的拉鋸戰?


    既然德約科維奇不上網,那麽高文就引誘德約科維奇上網,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打亂對手的計劃。


    腳步到位!


    正手,沒有隱藏自己的擊球意圖,從引拍動作開始,就高高揚起,切了一拍小球過去。


    赫!


    球場上空湧動著陣陣驚唿。


    高文的戰術選擇非常突然也非常意外,其實他的腳步已經及時到位,並沒有失去位置,正手可以上手擊球,但高文卻選擇小球打破僵局,確實非常意外。


    而且,小球質量一般。


    德約科維奇的連續正手進攻又紮實又兇猛,占據完全主動,從技術角度展開分析,這並不是放小球的最佳時機。


    對小球來說,重要的是控製,還有卸力,但如果力量太過兇猛,沒有控製可言,也無法完成有效卸力,那麽小球反而可能成為對手進攻的機會。


    這次,高文就沒有能夠卸掉足夠的力量,以至於小球的弧線和落點都差強人意。


    德約科維奇的機會!


    然而——


    和現場觀眾一樣,高文的戰術選擇也打破德約科維奇的預判,以至於腳步進入底線的時機稍稍慢了一些。


    不過,德約科維奇的步伐還是非常從容,進入底線,站在中場,雙手反拍,一拍斜線橫掃,完成擊打。


    如同全壘打一般。


    轟!


    問題不在於這一拍擊球,而在於下一拍。


    德約科維奇知道,事出有因,反常必妖。


    高文在相對被動卻依舊擁有調整餘地的情況下選擇放小球,目的是什麽?


    引誘德約科維奇上網嗎?亦或者是其他?


    那麽,德約科維奇應該如何選擇?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迴球,沒有搶到上升點,以高文的防守能力應該沒有問題,所以關鍵應該是下一拍進攻的銜接。


    博弈與布局的魅力,就在於此。


    上網?


    不上網?


    貝克爾和德約科維奇的合作時間還是不夠長,現在德約科維奇對於自己的網前技術缺少足夠的信心。


    緊要關頭,一點點猶豫,也就讓腳步的移動欠缺一點點。


    然後,高文的迴球就已經撞擊了過來。


    反拍,斜線,深區。


    三個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幾乎就瞄準德約科維奇的站位衝擊過來的。


    電光火石之間,德約科維奇連續小碎步後撤,終究還是迴到自己更加自信的底線,在身體遭受擠壓的情況下,雙手反拍展現出世界第一的風采。


    盡管雙手別住身體,但上半身讓開,依靠小臂的揮舞推動,借力打力,強硬地沿著斜線將網球推迴去。


    撞牆式擊球!


    搶的,就是時間和節奏。


    又深又刁!


    德約科維奇在緊要關頭的隨機應變,居然將迴球控製在高文底線左側的大三角區域之內,瞄準死角擊球。


    高文才剛剛搶了一點點優勢迴來,緊接著就被德約科維奇化解,然後又讓高文陷入一點點被動的局麵。


    卻見——


    高文的腳步一頓一停,腳步完全站穩,雙手反拍第一時間舉起來,目光如炬地盯緊來球,毫無畏懼地主動迎強!


    氣沉丹田!


    石破天驚!


    火星撞地球式地,正麵撞擊上去,靈魂深處爆發出雷霆萬鈞地能量。


    德約科維奇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核彈的威脅,後背所有汗毛全部站立起來:


    糟糕!自己剛剛是羊入虎口了嗎?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