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德約科維奇吼出來了,如同睡醒的雄獅一般,用嘶吼宣告墨爾本公園之王的身份,展現王者風範。


    轟!


    同樣,羅德-拉沃爾球場也釋放出來了,這也許是最近一周以來最值得歡唿最值得慶祝的幸福時刻。


    澳大利亞球迷什麽時候如此喜歡德約科維奇了?


    準確來說,東道主觀眾們喜歡的不是德約科維奇,而是“擊敗高文的最大希望”,這才是事情的本質。


    和此前的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一樣,本土觀眾們始終將希望寄托在球場對麵的納達爾和穆雷身上,但遺憾的是,他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能夠完成東道主們最迫切的願望,現在輪到德約科維奇了。


    當高文擊敗穆雷率先晉級決賽的時候,媒體記者們就在等待著“四巨頭vs挑戰者”的終極對決到來。


    東道主觀眾們也同樣算了一筆賬,到底是誰擊敗高文的可能性高一些?


    德約科維奇?還是瓦林卡?


    對於普通球迷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困難的答案,盡管瓦林卡是衛冕冠軍,但贏麵還是在德約科維奇這邊。


    不僅僅是因為過往交戰記錄那麽簡單,更多是一種信任、一種寄托和一種信仰——


    對四巨頭的信仰。


    整整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強勢,整整四十個大滿貫建立起來的強大,數不勝數的勝利和冠軍建立起來的紐帶。


    “四巨頭”,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種象征意義,甚至形成強大的心理壓力,對手在走上球場之前就已經心生怯意,特別是在大滿貫賽場,更是具有絕對統治力,久而久之,已經成為一種全新信仰。


    也許,整個職業網壇都在唿喚著新生代的崛起,希望年輕一代能夠突破四巨頭的封鎖,登頂大滿貫冠軍。


    也許,中立球迷和吃瓜群眾們也同樣這樣期待著,甚至包括澳大利亞球迷也不例外,他們都對新生代寄予厚望。


    但不是今年,至少不是今年,至少澳大利亞球迷不是這樣想的。


    他們需要四巨頭繼續強勢。


    他們需要四巨頭繼續統治。


    他們需要德約科維奇擊敗高文。


    他們需要這樣的時刻這樣的瞬間,否則……


    不。


    不不不。


    他們拒絕思考“否則”,因為德約科維奇會擊敗高文,因為德約科維奇肯定能夠擊敗高文。


    更何況!


    這裏是墨爾本公園,德約科維奇最具統治力的球場,目前為止七座大滿貫冠軍,四座都來自這塊場地,即使是四巨頭之中,德約科維奇在墨爾本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還有誰能夠比他更加適合這項任務呢?


    終於!


    德約科維奇抵擋住了瓦林卡的強力反撲,在決勝盤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強勢,正式宣告了王者的登場。


    等待了又等待,期盼了又期盼,東道主觀眾在經曆過漫長的煎熬與折磨盡頭,終於迎來了一個喜訊。


    然後——


    集體狂歡!


    轟!


    一陣轟鳴。


    轟轟轟!


    連綿不絕。


    山唿海嘯,驚天動地,響徹雲霄,德約科維奇在這片球場迎來了久違的轟鳴,仿佛全世界都站在他的身後。


    這應該是2012年那場六個小時的澳網史詩決賽之後,德約科維奇在墨爾本公園得到的最高級別待遇。


    德約科維奇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右手緊握成拳,狠狠地、重重地捶打著胸口,感受著心髒的跳動,最後,仰天長嘯,直接將球衣撕破,如同破繭成蝶一般,將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緒毫無保留地釋放。


    因為德約科維奇知道,有些話,不能說,即使自己內心是這樣想的,但也不能說。


    在這樣的時刻,行動就比語言更加具有力量。


    他這樣想,也這樣做了,應該宣泄的都已經宣泄完畢,應該表達的也已經表達完畢,於是——


    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重新找迴冷靜和理智的德約科維奇,在麵對記者們狂轟亂炸的時候,就顯得特別鎮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唯一的例外就是,當記者詢問德約科維奇賽後情緒爆發的原因,世界第一意味深長地留下了一番話。


    其中,先表達了對瓦林卡的尊重和敬意,並且也表示在同樣的場地擊敗瓦林卡,確實具有重要意義。


    隨後,德約科維奇還表示,


    “我知道你們一直都期待著我能夠和高文再次交手,對我而言,也同樣如此。”


    緊接著,德約科維奇也對高文說了一番稱讚與肯定,並且表示自己對高文的尊重,但話語的最後。


    “高文,我來了。”


    輕描淡寫,但鋒芒畢露,簡簡單單的話語背後隱藏著太多太多情緒重量,自信滿滿的笑容更是誌在必得。


    記者們,可以自由解讀,這顯然不是那麽簡單的一句話,真正展現出德約科維奇作為世界第一的霸氣。


    果然!


    炸了。


    大大小小的新聞媒體都已經陷入瘋狂,從多哈開始到墨爾本為止,步步為營醞釀出來的強強對決終於上演。


    而且!


    居然發生在大滿貫決賽舞台上,即使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記者們自己也是滿臉錯愕,差一點就要腦溢血。


    興奮難抑!


    “德約科維奇vs高文”。


    這場對決,不僅是“四巨頭vs挑戰者”的完美對陣,同時也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強強碰撞,更重要的是,兩位球員自帶流量自帶話題,種種因素碰撞交織在一起,整個網壇都喧囂起來——


    又何止是媒體記者們呢?


    其他同行球員們,名人堂傳奇名宿們,根本不看網球的吃瓜群眾們,其他競技體育的職業運動員們……


    種種,種種,社交網絡之上,熙熙攘攘的視線全部聚焦過來,就連其他三巨頭也被追問對這場決賽的預測和展望。


    沒有人能夠例外。


    沒有人!


    氣氛,一點一點升溫,今年的澳網決賽,恐怕關注視線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這一切的基礎上,還有一件事情發生了。


    一月三十一日,第十三個比賽日,女子單打決賽,率先登場。


    小威廉姆斯直落兩盤橫掃擊敗莎拉波娃,強勢登頂,勇奪第十九座大滿貫冠軍獎杯,以實際表現再次捍衛自己作為“球後”的榮耀與威嚴。


    從去年延續到今年的動蕩與混亂,終究還是以小威廉姆斯連續登頂年終總決賽和澳網為結局落下帷幕。


    王者,依舊是王者。


    至少在紅土賽季到來以前,是這樣。


    那麽,男子單打呢?


    同樣身為世界第一的德約科維奇,是否能夠延續小威廉姆斯的腳步,登頂年終總決賽之後,繼續登頂澳網呢?


    而高文,作為挑戰者,又是否能夠改寫男子網壇的命運呢?


    華山論劍,決戰紫禁之巔!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