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錦織圭對陣費雷爾的比賽前麵才剛剛結束,錦織圭一直到比賽尾聲才抵達中心球場,這是情有可原的。


    但遺憾的是,錦織圭也錯過了本場比賽的精華部分。


    可以看得出來,在美網和帝都連續輸給德約科維奇之後,穆雷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比賽,並且做出調整。


    而關鍵就在於,這兩位球員從青少年時期就在一起練習一起打球,太過了解彼此,整體風格也太過接近,即使變化也難以徹底顛覆,算計與反算計、變化與反變化本來就是他們比賽貫穿始終的主題。


    於是,第一盤比賽絕對稱得上刺刀見紅,精彩絕倫,破發與反破發、壓製與反壓製始終在糾結碰撞。


    雙方都製造出了機會,卻也都錯失了機會,有些球是引爆全場驚唿的神仙球,有些球則是荒謬至極的失誤——


    單單從一個球來看,這是失誤,毫無疑問的失誤;但職業球員都能夠知道,有些失誤是比賽氛圍的轉換。


    正是因為雙方對峙的焦灼與激烈,所以大腦神經持續保持緊繃,層層疊疊的巨大壓力足以令人窒息,以至於有些簡單擊球也可能出現簡單失誤,又或者是更加迫切地想要形成壓製結果出現低級失誤。


    某些比賽的某些時刻,失誤也可以看作是比賽膠著的一個側寫。


    最難以置信的是,兩位球員都拿到過盤點,但兩位球員也都錯過了盤點,一直糾纏到了“5:5”平局。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首盤比賽應該會進入搶七決勝負的時候,德約科維奇卻在盤末抓住了第四個盤點:


    “7:5”。


    以破發的方式,將首盤勝利收入囊中。


    僅僅第一盤,就耗時七十一分鍾,幾乎就相當於高文和安德森全場比賽的時間,整個中心球場的空氣都在燃燒。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今年巴黎大師賽最好看的一盤比賽之一。


    而且,穆雷展現出自己持續複蘇的表現。


    從破發點一項數據就能夠看得出來,穆雷拿到過兩個破發點,成功破發一次;德約科維奇拿到過九個破發點,成功破發兩次。


    破發點的數量,這說明整體實力來看,德約科維奇占據上風,穆雷送出的破發點有些多,還是沒有恢複自己百分之百的水平。


    破發點的兌現成功率,這說明關鍵分數的表現,穆雷和德約科維奇確實是不相上下,穆雷瞬間爆發出來的能量已經能夠看到巔峰時期的些許風采,無論是兌現破發點還是挽救破發點的表現都是如此。


    然而,第二盤比賽卻令人失望。


    穆雷,崩盤了。


    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方麵可以看得出來,他確實沒有完全恢複,巔峰狀態隻能保持一盤,然後就支撐不住了,第二盤的整體表現水平下降得非常明顯。


    另一方麵,亞洲賽季和歐洲室內賽季全勤,體能和精神的消耗本來就劇烈,頂尖對決又更是需要消耗無數能量,身心方麵雙重考驗。


    所以,進入第二盤就明顯跟不上了。


    “6:2”。


    德約科維奇前後完成兩次破發,快速拉開比分,並且沒有送出任何一個破發點,輕鬆地贏得全場勝利。


    第一盤和第二盤,根本就是兩迴事,穆雷的表現判若兩人,傷愈複出之後的恢複依舊是任重道遠。


    如果錦織圭想要考察一下德約科維奇的狀態,那麽第二盤是不具有參考價值的。


    盡管如此,穆雷依舊憑借著巴黎大師賽八強的成績,保持著自己的領先優勢,確保一個倫敦的席位。


    至此,巴黎大師賽四強已經全部出爐。


    上半區,“德約科維奇vs錦織圭”。


    下半區,“拉奧尼奇vs高文”。


    如此對決,有點意思。


    迴顧整個2014賽季的話,拉奧尼奇和高文無疑是兩位年輕風暴的代表——


    拉奧尼奇是“90後”的領軍人物,第一位闖入世界排名前十、第二位闖入大滿貫四強、第一位躋身年終總決賽舞台,一切的一切都能夠看到這位年輕小將強勢冒頭的聲勢,毫無疑問地扛起了新一代的大旗。


    高文稍稍不同,如果說拉奧尼奇是一步一個腳印登上舞台的,那麽高文就是橫空出世,一座美網冠軍獎杯,打破多少曆史、創造多少奇跡,口口相傳,也正是因為他的壯舉,讓這個動蕩賽季又增添一抹神奇色彩。


    在“90後”的這一批球員裏,揚諾維茨、迪米特洛夫、蒂姆等等都值得矚目,但拉奧尼奇和高文則雙雙脫穎而出,成為目前的熱門話題,前者成名已久、後者驚世駭俗,那麽,到底誰才是當下的領軍人物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批年輕球員之中,彼此之間互相交手的次數並不多,沒有像四巨頭那樣頻頻碰麵。


    這也意味著,年輕球員還沒有全麵崛起,在主要賽事裏的碰麵機會還是太少太少,伴隨著他們的全麵成長,交手次數應該會逐漸增多。


    目前為止,拉奧尼奇隻是和迪米特洛夫交手過,一勝兩負,其中就包括今年年初在澳網的四盤失利。


    而高文則是全部空白。


    就好像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一樣,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批次的球員,如果能夠攜手登上巔峰,然後交手碰麵的次數就會持續累積,也許,今年在巴黎大師賽,高文和拉奧尼奇的首次碰麵就具有這樣的曆史意義?


    種種,種種,這也使得巴黎大師賽的第一場半決賽,被賦予了更多意義,某種程度上,討論熱度也超過了另外一場半決賽,盡管德約科維奇的比賽被放在了第二場,但這場比賽的上座率依舊非常可觀。


    即使是高文和拉奧尼奇自己,也充滿了期待。


    感覺,有些特別也有些新奇。


    球場之外,他們是朋友。


    球場之上,他們是對手。


    當比賽結束的時候,隻有一個人能夠笑到最後,這也意味著,注定有人需要品嚐失利的苦澀。


    但是,毫無保留地展現出自己當前的最好狀態,全力以赴、燃燒殆盡、不遺餘力,用一場最好的戰鬥來完成比賽,這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和最高的讚譽,同時也是公平競賽的最好詮釋。


    這一點,高文知道,拉奧尼奇也知道。


    更何況,這是一場競爭決賽席位的對決,一場通往決賽的較量,每個人都應該全力爭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