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黎大師賽,第五個比賽日,八強戰正式拉開大幕。


    伴隨著比賽的繼續進行,年終總決賽的主要競爭球員們全部都依舊在簽表裏,這也意味著通往倫敦的爭奪者進一步升級,每一場對決都值得矚目。


    僅僅隻是瀏覽一下比賽日程表,就忍不住熱血沸騰起來。


    中心球場,第一場對決,“高文vs安德森”。


    雖然高文依舊是話題人物,但錦織圭殺入八強掐滅了高文衝擊年終總決賽席位的希望,自然而然地,在其他三場重頭戲麵前,這場對陣的刺激和懸念也就略遜一籌,所以被安排在了第一場。


    與高文爭奪四強席位的是來自南非的球員凱文-安德森,“大器晚成”的生動詮釋者。


    2003年,十七歲就轉入職業賽場,但一直到2011年才贏得職業生涯第一座atp級別的冠軍。


    而後,又在2013年,在法網實現突破,職業生涯首次殺入大滿貫第四輪,此時安德森已經二十七歲。


    但是,以此為起點,安德森終於迎來自己網球職業生涯的黃金巔峰期,步步攀升。


    先是2017年殺入美網決賽,輸給納達爾;而後又在2018年殺入溫網決賽,輸給德約科維奇。


    其中,2018年的溫布爾登堪稱安德森職業生涯代表作。


    首先,八強戰麵對“草地之王”費德勒。


    前兩盤脆敗、第三盤又送出賽點,眼看著費德勒就要橫掃晉級;但站在懸崖邊上的安德森發起絕地反擊,挽救賽點,將比賽拖入決勝盤,並且以“13:11”的比分長盤製勝,淘汰賽會八屆冠軍。


    其次,四強戰麵對伊斯內爾。


    前三盤全部糾纏到搶七、第四盤則是“6:4”,兩位球員各拿兩盤,殺得難解難分,不得不通過決勝盤來決出勝者,最後比分“26:24”,這場六個小時三十六分鍾的史詩對決之中,安德森勝出。


    這場半決賽,書寫無數記錄:


    這是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大滿貫半決賽,這是大滿貫賽場耗時第二長的比賽,這是男子職業賽場曆史長河裏耗時第三長的比賽。


    載入史冊!


    從2017年的法拉盛到2018年的溫布爾登,這就是安德森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視線,重新迴到2014年。


    此時,安德森依舊處於持續上升的階段,似乎還是缺少了一點點靈感,沒有能夠打破壁壘觸碰到世界前十的門檻。


    但不可否認的是,安德森已經展現出自己的能力,穩穩地在前二十行列找到自己的位置,前三大滿貫全部進入第四輪,美網也進入第三輪;而且,在麵對頂尖球員的時候,也漸漸找到了自己的特點。


    今年,安德森三殺瓦林卡,而且全部都發生在大師賽的舞台上:


    年初的印第安維爾斯、夏天的蒙特利爾、這周的巴黎。


    特別是麵對年初第一季度殺瘋了的瓦林卡,安德森能夠在印第安維爾斯爆冷,絕對堪稱一次突破,這也是他職業生涯首次擊敗世界排名前五的球員。


    整體來說,安德森和伯蒂奇有著太多太多相似之處。


    一板一眼的擊球動作、紮實的基本功底、均衡的攻防能力、出色的發球武器、規矩的迴球線路等等等等。


    不能說“非常相似”,隻能說“一模一樣”——


    當然,這是玩笑。


    伯蒂奇和安德森兩位球員還是有著各自的風格。


    相較而言,伯蒂奇的進攻更加出色,安德森的防守更加紮實,所以伯蒂奇上限更高,安德森則是下限更高。


    怎麽說呢?


    當比賽陷入僵持局麵,又或者是頂尖高手對決的時刻,兩位球員自然更加傾向於依賴自己的最強武器:


    伯蒂奇更依賴進攻,狀態好的話,就能夠破局,麵對四巨頭也不膽怯;狀態不好的話,就很難拖住比賽,往往容易很快就丟掉勝利。


    安德森更依賴防守,即使狀態不好,也總是能夠堅持一會、再多一會;但狀態好也很難快速打開局麵,勝敗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2018年溫布爾登,對陣費德勒、伊斯內爾的兩場比賽,漫長到令人崩潰的時長就是最直觀的例證。


    不過,這並不是說安德森就是防守型球員。


    安德森依舊是典型的進攻型球員,但關鍵就在於,他的進攻稍稍遜色於伯蒂奇、防守又稍稍強於伯蒂奇。


    所以,四大滿貫表現最好的場地是溫布爾登,其次是澳大利亞。


    一項非常有趣的數據就是,安德森和伯蒂奇職業生涯交手十二次,一勝難求。


    上一輪,高文剛剛對陣伯蒂奇,緊接著又再次對陣風格相近的安德森,整個擊球風格和比賽模式無縫銜接。


    比賽開始階段,高文就表現出不俗的競技狀態。


    其實,安德森並不是一個慢熱的球員,至少自己的發球狀態非常穩定,很少在開場就出現連續失誤。


    但安德森和高文是首次碰麵,總是需要一些摸索和適應風格的時間,整個擊球線路就相對保守一些。


    反觀高文,對安德森的擊球適應速度就快速了許多,開場階段整個戰術套路非常清晰:


    通過搶上升點、迴頭球、下旋球、深區上旋球等等節奏變化控製比賽,持續不斷打亂安德森的擊球。


    最重要的還是進攻果敢,迴球線路選擇總是能夠打破框架,搶占優勢,整個比賽就顯得幹脆利落。


    一旦安德森的發球沒有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那麽他很快就會陷入被動。


    “3:0”。


    短短八分鍾,本場比賽率先發球的高文就已經連下三局,快速拉開比分。


    坐在球員包廂裏的桑普拉斯,輕輕頜首,眼底流露出一抹滿意。


    “是我的錯覺嗎?我覺得高文這場比賽的狀態似乎比之前更好了。”


    耳邊傳來托比亞斯壓低聲音的耳語,桑普拉斯轉頭望了過去,也壓低聲音迴了一句。


    “這是好事。”


    其實,包括佩爾特在內,他們整個團隊都非常擔心,無緣年終總決賽的消息可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即使高文嘴巴上說不在意,但那些負麵情緒都是客觀存在的,很有可能影響到今天這場比賽的動力。


    但現在看來,昨晚高文和迪米特洛夫稍稍偏離日常軌道的一次“出逃”,不僅沒有影響到高文的專注度,而且還激發出高文的昂揚鬥誌。


    這也意味著,高文又經受住了一次嚴峻考驗,再次迎來心理層麵的蛻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