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網球運動的選材也一直在進步在變化,以高文自己的經曆來看,入門網球的時候世界第一是休伊特,小學畢業的時候世界第一則是納達爾,兩位球員的風格就有著巨大差異。


    網球的技術、打法、風格都在跟隨著時代變化而進展。


    現在也同樣處於一個變化的轉折點。


    在“四巨頭”如日中天的當下,網球球員的身高普遍在182厘米到188厘米之間,體重則普遍在83公斤到92公斤之間,整體來說就是以四巨頭為標準做出的衡量判斷,整個專業訓練體係也已經日趨完美。


    以此標準來看,193厘米的高文,現在隻有85公斤,這就顯得太單薄了,體重應該在88公斤到93公斤之間最為恰當。


    也正是因為如此,阿迪達斯,托比亞斯、格蘭特、馬丁等等全部都是相同的態度,普遍認為高文的身體對抗性偏弱,在ncaa、挑戰賽級別可能還不明顯,但進入職業賽場之後,這一短板就會被放大。


    但是,時代再進步、技術在發展,人類也在成長。


    伴隨著專業訓練的完善和提升,年輕一代的球員越來越高,可是移動速度卻沒有受到太多負麵影響;而且身材相對單薄的情況下,力量的對抗性和爆發力也不落下風,具體來說可以歸納為兩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是球員自身素質的成長;另一方麵則是網球技術的發展,簡單粗暴的全麵進攻網球漸漸被淘汰,而是攻防兼顧的全麵網球開始占據主流,男子和女子網壇全部都是如此,時代又再次發生更迭。


    在女子網壇裏,大阪直美、伊加-斯維亞特克(iga-swiatek)、索菲亞-肯寧(sofia-kenin)以及比安卡-安德萊斯庫(biandreescu)等等新生代大滿貫冠軍全部都是如此。


    除了大阪直美的身體天賦被譽為堪比小威廉姆斯之外,其他幾位球員都不是身型具有優勢的類型,攻防均衡以及技戰術組合多樣讓她們在激烈競爭之中脫穎而出。


    男子網壇也是如此,以“三小巨頭”為例,雖然他們沒有能夠贏得大滿貫冠軍,但是在職業網壇已經來到金字塔的最高階段,就差臨門一腳的突破,他們的身型就有著參考作用。


    在2020年,小茲維列夫,198厘米、90公斤;梅德韋傑夫,198厘米、83公斤;西西帕斯,193厘米、89公斤。


    也就是說,其實高文現在的體型就已經基本達標,用以前的標準來說,的確太瘦弱;但用未來的標準來看,則恰到好處,沒有必要追究數字的細節差別,適合自己的比賽風格才最重要。


    格蘭特和馬丁不了解未來,但他們能夠根據高文過去三周的表現做出判斷:


    三座冠軍獎杯就是最好的證明,還需要其他的嗎?


    於是他們詢問了高文的意見,根據高文的想法調整訓練計劃,增重計劃暫時擱淺。


    當然,他們也參考了接下來的賽程,訓練計劃還是需要圍繞著賽程走才行。


    根據賽程日曆,這周溫哥華挑戰賽正在進行時,位於加拿大,從洛杉磯飛機直達非常便利。


    麥克唐納德前往溫哥華參賽,而吉隆則前往同樣位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參加大師賽——


    全美冠軍賽亞軍,吉隆能夠得到一張大師賽外卡,他選擇了羅傑斯杯,單數年在多倫多、雙數年在蒙特利爾輪流舉辦。


    這周結束,北美係列賽進入收官階段,下周是溫斯頓-塞勒姆黃金賽,atp兩百五十級別;然後再下周就進入休賽周——


    整個北美地區沒有安排任何比賽,因為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資格賽正式開打,再然後就是正賽拉開大幕。


    也就是說,如果北美休賽周還想要繼續參賽,就隻能前往北美以外的地區了,而頂尖職業球員往往都不會在大滿貫前一周安排賽事,因為他們需要為接下來的兩周賽事積蓄體力和精力。


    所以,高文的賽程也是如此安排。


    下周,申請溫斯頓-塞勒姆的外卡,前往溫斯頓-塞勒姆測試看看自己的能力,黃金賽和挑戰賽終究還是不同級別的。


    然後提前抵達紐約,因為不需要參加資格賽,可以休息一周,繼續調整訓練,為首次大滿貫之旅做準備。


    行程剛剛好。


    也正是基於如此計劃,格蘭特和馬丁一致認為,即使一定要增重也沒有必要急在一時,完全可以等到大滿貫結束之後再說;至於現在,則是根據高文的狀態,進行針對性的細節調整,擬定相關訓練計劃。


    昨天,高文和格蘭特、馬丁麵對麵地溝通,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顧慮和想法,兩位教練都紛紛表示讚歎,非常敬佩高文對自己的了解程度,他們也隻是根據高文的計劃做出添補和調整罷了。


    但格蘭特所不知道的是,高文擁有一個係統。


    自從進階職業者之後,係統又多了一項全新功能:


    製定訓練計劃。


    功能可以分為兩個大項:


    一部分是專項訓練,比如製定一個提升發球的訓練計劃,那麽係統就會詳細製定具體的階段性任務,要求宿主每天打卡,一直到訓練計劃完成,然後再選擇是否繼續進階。


    另一部分則是日常訓練,比如製定一個一周或者一個月訓練計劃,其中還可以附加選項“參賽期間”、“休賽期”、“參賽與參賽之間的調整期”等等,然後根據時間製定階段性的訓練計劃。


    整個功能龐大而專業,基本就相當於專業教練團隊,那麽這是否意味著,高文就不需要教練了呢?


    絕對不是。


    雖然係統是全能的,但依舊缺少根據個人量身打造的智能。


    簡單來說,高文的強項是什麽、短板是什麽、技戰術打法應該怎麽排列組合又需要展開什麽相對應訓練、比賽風格需要做出什麽調整……諸如此類等等,高文需要一位專業教練給予既客觀又專業的意見。


    比如說,格蘭特建議高文需要增強發球,那麽高文在係統輸入發球專項訓練,然後係統就會根據時長、根據情景調整製定訓練計劃。


    當教練製定目標之後,係統就能夠根據高文的需求量身打造訓練計劃,並且還會時時刻刻地督促高文的訓練質量,訓練不能馬馬虎虎地進行,必須兢兢業業地完成到位——成長潛力才能夠清楚明白地看到增長。


    訓練,這確實是高文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