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第十一局,高文的發球局。


    最後以一拍正手斜線壓住底線死角,連下四分,“love-game”,僅僅耗時兩分鍾,高文就幹脆利落地保住發球局。


    連破帶保,然後,高文就在第四盤反超了局分。


    ——“30:30”。


    第十二局,費德勒的發球局。


    你追我趕、你來我往的強強碰撞裏,可以明顯感受到高文節節攀升的氣勢,隱隱壓製住了費德勒。


    進入賽亞人模式的高文,直接打瘋了,行雲流水的進攻手感熱得發燙,每一拍進攻都瞄準邊邊角角放手一搏,怎麽打怎麽有,轉守為攻,主導比賽,連續第二次在費德勒的發球局裏發動兇猛攻勢。


    顯然高文希望能夠一鼓作氣,抓住機會強勢打破雙方的對峙平衡,直接將第四盤的勝利收入囊中。


    費德勒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作為一代傳奇,他也找迴專注調整唿吸,努力站穩腳跟頂住對手攻勢。


    一來,一往,寸步不讓,刺刀見紅,誰都沒有想到,這居然成為今天開賽以來爭奪最激烈的一局。


    一邊,費德勒先後挽救四個破發點兼盤點,緊咬牙關在懸崖邊緣堅持下來。


    一邊,高文先後挽救兩個局點重新將比賽拉迴均勢,繼續給對手製造麻煩。


    一局比賽,整整糾纏九分鍾,卻依舊是“40:40”,兜兜轉轉之間,一次又一次迴到似曾相識的位置。


    時間,似乎停在了這裏一般。


    然後。


    在一個拉鋸戰迴合裏,兩位球員糾纏十六拍,高文以一拍側身正手直線的突襲進攻迫使費德勒反手切削防守下網,拿到這一局比賽的第五個破發點,同時也是第四盤的第五個盤點,再次掌握主動。


    “啊!”


    非常非常難得地,費德勒失態了,暴躁而憤怒地嘶吼一聲,對自己的表現格外不滿——


    又!又!又又又要挽救破發點。


    “該死!”


    費德勒站在底線,對自己嘟囔咒罵著,將胸腔裏的負麵情緒全部宣泄出去,試圖找迴冷靜。


    “……一點點題外話,眼前這一幕,讓我想起去年巴黎大師賽,德約科維奇和高文的那場決賽。”


    “當時,德約科維奇一路橫掃晉級,一係列對手都沒有能夠給他帶來足夠衝擊,決賽麵對高文的時候也是如此,第一盤順風順水,但第二盤尾聲,高文終於找到節奏發動反擊,整個比賽質量提升起來。”


    “當然,作為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依舊展開強強對抗,然而,整個比賽的強度與韌勁還是比不上高文,最後高文挽救賽點逆轉擊敗德約科維奇首次登頂大師賽冠軍。”


    “眼前,羅傑也同樣如此。”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今年草地賽季以來,羅傑最嚴峻最困難的一場挑戰。整個強度與質量都不同。”


    “這是一個難關。”


    “十分鍾前,羅傑在自己的發球局裏手握連續兩個賽點;但現在,他必須麵對第五個盤點的嚴峻考驗。”


    就連解說席裏的麥肯羅都難以控製自己的亢奮,口沫橫飛地以不同視角剖析比賽,更何況現場觀眾呢?


    全場氣氛,正在汩汩沸騰。


    “啪啪!羅傑!”


    “啪啪!羅傑!”


    從費德勒到高文再到費德勒,中央球場的應援聲交叉洶湧,費德勒的球迷們爆發出難以置信的能量——


    他們,需要一個信念


    在過去整整一個月時間裏,費德勒僅僅被破發兩次,他一定一定不會遭遇連續破發;這一局裏費德勒已經挽迴四個破發點,第五個破發點也肯定能夠繼續挽迴,他們需要相信費德勒,繼續戰鬥下去。


    “啪啪!羅傑!”


    山唿海嘯,震耳欲聾。


    費德勒,已經準備就緒,短暫宣泄過後,他找迴了平靜與理智,目光沉靜地看向球場另一側的高文。


    二區。


    一發。內角。


    時速,128英裏(206公裏)。


    宛若一道箭矢。


    順利進區,此時就能夠看出來,費德勒剛剛的情緒宣泄發揮了作用,快速冷靜下來,找迴發球狀態。


    高文,全靠條件反射——


    一個跨步,正手出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費德勒追求速度和力量,線路和落點沒有追求極致,內角並沒有壓住t點。


    正手,沒有揮拍,僅僅隻是打直小臂一撞一頂。


    緊接著,高文正手持拍用球拍支撐住地麵,一個緊急刹車,依靠球拍控製住重心,小碎步快速調整重心,然後就看到費德勒側身正手發動進攻。


    高文的迴球,中路靠反手位些許,但拋物線完全上揚起來,又飄又慢,落點也不夠深,欠缺威脅,費德勒的第二拍進攻銜接自然不會手下留情,毫不猶豫就選擇側身正手,準備一拍致命。


    卻見。


    費德勒腳步輕盈靈動、瀟灑自如,一個側身、騰空而起,正手如同甩鞭一般出擊。


    同樣的情況同樣的局麵,費德勒在上一局裏突襲了一拍側身正手直線,但那一個迴合最後高文得分。


    那麽,這一次呢?


    側身正手斜線。


    整個擊球動作沒有任何遲疑,抓的就是一個節奏,快如閃電,正手擊球就已經出擊,網球化作一道光影。


    高文還沒有來得及判斷,身體就已經條件反射做出反應,連續小碎步移動,風馳電掣地朝著反手衝刺。


    一個劈叉,是為了及時到位,同時也是為了緊急刹車,雙手反拍就已經出擊。


    與其說是擊球,不如說是借力打力地頂迴去,硬生生地將費德勒的側身正手進攻毫無保留地頂迴去。


    直來,直去。


    區別在於,高文的手腕包裹,在小臂完全打直的情況下,推出一拍直線。


    盡管沒有自己主動發力,力量欠缺些許,但節奏和速度卻提升一個全新檔次,又低又平,宛若蜂鳥。


    赫!


    全場,一片驚唿——


    網球幾乎貼著球網飛過,眼看著就要觸網乃至於下網,卻險險地越過球網,甚至沒有擦網,快速下墜。


    一拍,僅僅隻是一拍擊球,高文就已經將劣勢抹平,反而迫使費德勒進入防守狀態。


    不過,費德勒並不狼狽。


    因為高文的迴球,線路還是太短,再加上缺少力量,留給費德勒足夠的時間橫穿全場,完成防守。


    費德勒一邊移動一邊觀察,盡管不算狼狽,但側身正手讓出整個球場後的移動依舊需要非常困難,他需要和時間賽跑,爭取到正確的擊球點,然後,費德勒就再次做出一個靈光一閃的選擇。


    輕打。


    正手,一拍輕打,拉出一道飽滿的對角拋物線,瞄準高文正手位的邊線,不是深區,而是淺區擊球。


    嗖,宛若一區外角發球一般。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