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沉浸——


    高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電光火石之間捕捉到一個靈感,右腿蹬地、連續搗腳,身體就已經衝了出去。


    相信直覺。


    當然,也不僅僅隻是單純瞎猜,而是通過全場比賽目前為止的經驗累積以及剛剛接發球時刻的準確觀察,千千萬萬的細節匯聚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最後演變成為一個直覺一個靈感,身體就已經啟動。


    今天整場比賽,伊斯托明的二區外角確實表現出色,不僅落點與線路出色,總是能夠達到最佳效果;而且經常搭配內角偷襲,通過豐富的落點分配打亂高文的預判,成功依靠二區外角拿下不少的分數。


    一發很多,二發也不少。


    此時,盡管不是關鍵分,但比賽氣氛正在發生微妙變化,高文能夠察覺到伊斯托明心態的微妙變化:


    從上一局的僥幸心理到這一局的速戰速決,其實本質來說都是伊斯托明的信念出現動搖,稍稍有些波動,開始自我懷疑,他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度過眼前這個門檻,然後就能夠重新迴到熟悉的套路。


    可想而知,伊斯托明應該會選擇一些成功率比較高的戰術組合,試圖複製黏貼得分,結束這一局。


    當然,這是伊斯托明的發球局,高文沒有選擇,他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隨機應變,但並不意味著高文需要被動挨打,作為接發球一方,他對比賽的解讀往往也能夠從蛛絲馬跡之中尋覓反擊機會。


    比如,現在。


    蹬地,踏步,移動——


    高文抓住一個靈感,順從直覺的指引,橫向移動,雙手反拍已經早早引拍,將身體完全拋了出去。


    緊接著,猜中了!


    外角!


    側旋大外角。


    果然,伊斯托明選擇了外角發球,試圖通過撕開角度的方式充分利用場地的橫向空間,將高文調動出場地;因為這是二發,伊斯托明也沒有期待著能夠形成ace,所以他需要為自己下一拍進攻銜接創造機會。


    也就是說,伊斯托明期待著高文完成迴球,但無論什麽迴球,他都已經準備好持續進攻了。


    外角,側旋,高文的站位已經離開單打邊線、快速靠近雙打邊線,自己的整個場地都已經清空出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伊斯托明為了確保角度完全撕開,於是犧牲了速度;並且因為二發的緣故加了保險,落點沒有追求極致,這給高文留下喘息空間。


    盡管如此,這一記時速169公裏的發球依舊出色,整個場地空間已經利用到了極致,並且為伊斯托明爭取到了歸位時間,腳步上位,站在底線上。


    一看就知道,伊斯托明已經準備好後續進攻了:


    可以想象高文的任何迴球都將迎來急風驟雨的進攻,咄咄逼人的站位已經進入場內,沒有給高文留下太多擊球空間,所有線路都納入伊斯托明的雷達範圍。


    但是,高文注意力高度集中,早就已經有了腹稿,甚至不準備觀察伊斯托明的位置,直接完成擊球——


    蹬地,刹車,止步。


    高文沒有選擇順著移動方向將自己的身體完全拋出去,而是左腿狠狠蹬地完成刹車,並且順著地麵傳遞上來的強大反作用力完成轉體揮拍。


    左腳已經越過雙打邊線半步,整個人橫跨在球場最外側的一條邊線上,網球場的空間已經達到極限。


    如果是中心球場,球場兩側和觀眾席的空間非常充分,這也意味著球員進行防守救球的空間更大;但這裏是二號球場,明顯整個球場麵積就小了一圈。


    高文的腳步剛剛離開雙打線,就已經能夠感受到看台以及觀眾撲麵而來的壓迫感,整個活動空間所剩無幾。


    那種感覺就好像試圖在一線天裏打太極,明明局促得不行卻必須伸展拳腳,時時刻刻都必須麵臨撞牆的危機。


    高文,不為所動,注意力完全凝聚。


    速度和力量全部以左腿為支撐點,伴隨著轉體動作上傳,並且最後在揮拍出手的刹那全部釋放出來。


    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雙手反拍,強勢出擊,可以明顯感覺到助跑的慣性將球拍的拍頭速度完全帶動起來,瞬間完成撞擊。


    掄圓,全壘打!


    砰!


    清脆的聲響,在二號球場炸裂。


    網球化作一道光影消失在漫天漫地的金色陽光裏,所有觀眾瞪大眼睛試圖尋找高文的迴球線路,但滿眼綠色在激蕩,以至於那麽芥末醬的光影徹底融入其中,全然看不到,這也掐斷全場的唿吸。


    伊斯托明也不例外。


    瞪大眼睛、全神貫注、肌肉緊繃,時刻準備著。


    大腦沒有來得及判斷,身體就已經條件反射地跟隨著瞳孔捕捉到的高文揮拍軌跡直接衝了出去。


    直線。


    高文選擇了反手直線。


    本場比賽,因為球感不佳,高文的殺手鐧也沒有能夠發揮威力,打到第三盤尾聲,反手製勝分才隻有三個,反而是正手製勝分有七個,稍稍多一些。


    當然,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斯托明有所防範,他知道高文反手的能力,同時他的反手相持能力也足夠,所以遏製住了高文在反手位的製勝分。


    現在,關鍵時刻,伊斯托明選擇自己信賴的套路,高文也同樣如此,但從局麵來看,高文占據上風——


    高文準確預判到了發球線路,但伊斯托明沒有預判到高文的迴球線路。


    一直到身體記憶條件反射地衝出去,伊斯托明才意識到高文居然在一個匪夷所思的位置選擇了反手直線。


    搏殺!


    在網球比賽裏,人人都會搏殺,包括四巨頭也不例外,但頂尖球員和普通球員的區別就在於時機,搏殺的時機,還有搏殺的目的。


    有的搏殺,不是為了得分,而是為了震懾;有的搏殺,則是為了打破平衡,得分才是其次。


    此時,在一個微妙的時刻裏,高文非常突然也非常意外地選擇了搏殺,而且還是選擇接發球的時刻。


    伊斯托明,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腳步已經衝了出去,身體重心完完全全地朝著正手位延伸,卻因為太倉促太突然,以至於整個人踉踉蹌蹌、搖搖晃晃,幾乎就要站不穩。


    一片光影之中,伊斯托明慢了半拍才終於看清楚網球的軌跡,然而,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直線,突破,底線大三角,死角,正中靶心。


    “30:30”——


    主裁判已經直接報分了,堅定,自信,毫不猶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