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局,高文發球。


    站穩腳跟的費德勒繼續發力,以行雲流水的連續進攻拿下製勝分,再次博出一個破發點;然而關鍵時刻,高文也展現自己的大氣,無與倫比的防守扛住費德勒連續三拍誌在必得的進攻,最後迫使費德勒正手出界,再次浪費破發點。


    對抗,正在越來越激烈,進攻也好、防守也罷,現在都要求更高質量,但這也意味著必須冒風險,特別是比分落後的費德勒,沒有迴旋的餘地,自然而然就必須承擔失誤的風險。


    隨後,高文連下兩分驚險保發。


    “4:2”。


    第七局,費德勒發球。


    高文驚險逃過一劫,在費德勒的發球局裏明顯提速,避免費德勒輕鬆保發之後找自己發球局的麻煩。


    一來,高文敢於搏殺。


    二來,不是隨隨便便搏殺,而是尋找到機會出手,無論成敗,架勢都已經擺出來,讓費德勒驚出一身汗。


    事實上,高文的瞬間提速確實讓費德勒狼狽不已,一度“15:40”領先,也拿到連續兩個破發點。


    費德勒瞬間就被推向懸崖邊上,但此時此刻費德勒也展現球王風範,用費德勒的方式扭轉局麵。


    連續四記ace。


    絕境裏的費德勒拿出壓箱底的功底,摧枯拉朽地掌控局麵,在被動與困境之中重新找迴王者霸氣。


    錯愕,震驚,難得——


    但這就是費德勒的能力,懸崖邊上力挽狂瀾的魄力與實力,甚至不給對手觸球機會就已經畫上句號。


    球王,不愧是球王。


    保發成功的那一刻,費德勒難得一見地握拳嘶吼出聲,主要還是來自高文的壓力與衝擊太強烈太兇猛太密集,逼迫費德勒也必須拿出百分之兩百的狀態。


    如此狼狽又如此艱難的局麵,費德勒也已經許久不曾遇見了,紐約和溫布爾登的記憶再次侵襲而來。


    “4:3”。


    第八局,再次輪到高文發球。


    如果有人認為,高文這一局可以輕鬆保發的話,那肯定沒有讀懂比賽脈絡,對比賽走勢的判斷錯誤。


    憑借著上一局絕地逆襲的氣勢,費德勒專注度高度集中,不僅一掃連續拿到破發點都沒有能夠兌現的頹勢,而且爆發出驚人能量,氣勢如虹地掌握主動。


    這一局,費德勒誌在必得,他不打算等到高文發球勝盤局的時候發力,那就太被動了,就是要在此刻。


    然而,費德勒的對手是高文,對比賽局勢比賽脈絡擁有難以置信敏感觸覺的對手,他也提升狀態。


    針鋒相對。


    於是,局麵就糾纏起來——


    高文錯過三個局點,費德勒則錯過四個破發點,前前後後七次平分,兩位球員都有機會,有些機會是對手表現更加出色、有些機會則是自己錯過,你來我往犬牙交錯的膠著狀態死死纏繞在一起。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中段四局強強碰撞劇烈消耗過後留下的後遺症,兩位球員的體能都出現一些波動,極點倒不算,但他們都需要合力分配體能。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高文的發球很多以控製為主,沒有冒險地強行提速,平擊發球次數明顯減少,同時一發成功率下滑,這也是局麵膠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整十五分鍾後,高文終於憑借一個二十四拍迴合拉鋸迫使費德勒正手擊球脫拍出界再次拿到局點。


    第四次局點。


    然後——


    二區,內角,強烈上旋,時速180公裏的發球打亂費德勒的正手接發球,高文一拍正手斜線的“inside-out”進攻搭配隨球上網,最後以一拍網前高壓兌現製勝分。


    終於!


    保發。


    “5:3”。


    從局麵來說,這一局毫無疑問是第一盤最膠著的部分,但精彩程度則略遜一籌,擊球質量無法和前幾局媲美,然而在狀態波動的僵持局麵完成保發,卻在氣勢層麵重新改寫局麵,成為轉折點。


    第九局,費德勒沒有退路的發球局。


    此時,費德勒才意識到不妙。


    上一局,費德勒孤注一擲,體力和精力都消耗嚴重,反複糾纏反複膠著的最後,他還是沒有能夠破發,一個轉身就是自己發球,而且沒有局間休息。


    局麵,確實不妙。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高文也同樣消耗嚴重同樣精疲力竭,所以高文會如何選擇,是否會選擇稍稍放鬆,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發球勝盤局之上?


    答案,是否定的。


    趁勝追擊,高文非常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知道費德勒的能力,也許一點點喘息空間也就恢複過來了,他必須掐滅這種可能,盡快確保首盤勝利。


    更何況,高文累,費德勒也累,但高文畢竟年輕,他還可以再堅持一下,比費德勒多堅持一會兒就可以了。


    於是,你追我趕、交替發力的格局也就延續了下來。


    事實證明,高文是正確的——


    費德勒也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是否應該幹脆放掉第一盤,積攢體能著眼第二盤;還是應該消耗精力保發,然後再看看是否能夠在高文的發球勝盤局裏做文章。


    費德勒當然選擇後者,但問題在於,發球威力明顯波動。


    消耗,確實非常劇烈。


    僅僅是第一盤,兩位球員就已經打出今年室內硬地賽季數一數二的巔峰對決,卻沒有人能夠預料結局的走勢。


    “40:30”。


    費德勒在率先拿到局點的情況下,卻一發出界陷入二發困境,然後二發被高文逮住,一拍反手直線形成迴發球ace,雙方又又又一次迴到平分。


    緊接著,高文明顯放開手腳,畢竟,他是比分領先的一方,同時又在對手發球局裏,自然可以大膽一些冒險一些,殺伐果決的進攻完全打開局麵。


    隨後,再接再厲。


    一拍正手直線的壓線球,完全釋放能量拿下製勝分,高文就拿到了破發點兼盤點,這也是沒有預料到的。


    全場,一片驚唿——


    費德勒,再次站在懸崖邊上。


    而這次,發球沒有能夠扮演打破僵局的關鍵角色,盡管費德勒提升狀態,緊要關頭一發還是順利進區。


    然而,力量還是略遜一籌。


    ……機會?


    高文,就是高文,在近身正手的位置,連續小碎步調整腳步讓開空間,在正手別著身體的局促情況下,毫不猶豫地出手。


    一拍滑板反斜線,就這樣將網球撞了迴去。


    這已經是三分之內的第二次,高文冒險搏殺費德勒的發球,堅定、犀利、強勢,狀態拉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