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二區。


    冷靜,專注,高文也沒有受影響,沒有在意剛剛的抓馬,沒有在意德約科維奇的ace,隻是關注眼前這一分。


    踏踏踏。


    雙腳一陣踩踏,小腿如同踩著彈簧一般,身體就已經朝著正手位衝了出去,一個大跨步就騰空而起。


    一發,內角,t點,時速185公裏。


    連續第二個發球,德約科維奇展現出自己驚人的控點能力,在二區也砸中t點,相似的路線相似的落點相似的速度,幾乎是複製黏貼,卻在不同發球區製造出不同效果,關鍵時刻提升自己的發球狀態。


    博弈與預判之間,這次高文搶了一點點時間,隻是條件反射的須臾而已,卻已經爭取到了出手空間。


    正手,提拉,碰撞。


    砰。


    網球就已經夾帶著強大的反作用力快速躥出去,沿著直線偏小斜線十五度方向飛行,重點則是深度。


    一頂一撞,高文有意識地拉上旋,以此來確保迴球的深度,希望能夠盡可能限製德約科維奇的銜接。


    深,但還是不夠,距離底線還有一步的距離,此時就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發球的威脅,基本沒有給高文留下什麽操作空間,於是德約科維奇還是贏得了第二拍進攻銜接的機會,正手就已經快速出擊。


    斜線,掃射。


    德約科維奇也是一個大跨步,正手第一時間推送出去,快速將網球推向高文正手位一側的邊線死角。


    高文,正中下懷——


    前一步跨出去在正手位完成接發球,下一步繼續前傾前衝快速朝著右側橫向移動。


    短短幾個大跨步,高文就已經在正手位爭取到了揮拍空間和擊球時間,早早就可以看到正手以大鵬展翅的姿態完全打開,伴隨著衝刺的助跑慣性,腳步稍稍離地騰空,一看就是後羿射日的標準姿勢。


    發力?


    那麽,直線,還是斜線?


    德約科維奇的警鍾立刻拉響,根據以往經驗,高文此時應該就會打破平衡,以正手直線來顛覆攻防。


    一蹬,一踏,德約科維奇就朝著反手位快速狂奔。


    然後,高文出手了——


    發力?正確。


    直線?錯誤。


    斜線?錯誤。


    隻見,高文整個人完全舒展開來,正手一拍橫掃,卻沒有拉開角度,而是瞄準中央區域的廣闊空間,一拍入射角三十度的小斜線,瞄準德約科維奇反手一側球場的中路錘擊,攔截在對手的移動路線上。


    轟!


    德約科維奇,一個措手不及。


    他的移動腳步正在朝著球場左側端點全麵衝刺,但現在提前兩步三步左右的空間就可能正麵撞上網球。


    保持速度繼續前行,那就會跑過頭;降低速度停止腳步,可能則會遭遇“車禍”。


    速度和腳步的控製瞬間就被卷入颶風之中,盡管德約科維奇肯定能夠完成擊球,但質量卻很難保障。


    怎麽辦?


    德約科維奇終究是德約科維奇,沒有降速,而是持續狂奔,一路衝過頭,從反手位切換到正手位,然後正手在身後一裹一兜——


    全靠手感。


    但這就是德約科維奇最擅長的,一方麵是身體柔韌性,在跑過頭的情況下迴身擊球;一方麵則是底線兜球,短暫觸球的刹那就能夠快速完成包裹與推送,悄無聲息地將對手擊球的尾勁化解。


    輕巧,簡單,宛若清風吹拂。


    德約科維奇的身體看起來有些別扭,但擊球動作格外簡單,瞥了一拍斜線,借力打力地完成了迴球。


    網球,輕盈靈動地朝著高文反手位邊線飛行過去。


    而且,淺區,落在發球區底線小三角的位置,相當於二區外角發球的程度。


    哇!


    全場驚歎,德約科維奇的這一拍迴球在危機狀況之中卻展現出精妙的控製和絕妙的想法,一下就扭轉了局勢。


    這算是轉守為攻嗎?


    準確來說,這應該是攻守兼備,沒有絕對被動也沒有絕對主動,卻在強強碰撞之中保持迴球的威脅。


    下一秒,德約科維奇的身體持續前行,左腿一個緊急刹車控製住身體,快速拉迴重心,返迴球場中央防守。


    同時,德約科維奇盯著高文橫穿全場的身影,化作一道藍色旋風,雙手反拍早早引拍,架起了炮台。


    從過往交手的經驗來看,從上一場對陣費德勒的半決賽來看,高文的這一拍應該會選擇雙手反拍強行發力,瞄準直線死角錘擊。


    德約科維奇的腳步第一時間就已經右側橫向衝刺,但腳步才剛剛啟動,眼睜睜地看著網球撲麵而來——


    字麵意義上地,瞄準臉部砸過來。


    連續第二拍,高文沒有撕扯開角度,而是瞄準德約科維奇移動的方向,選擇一個中點,又重又深地將網球砸過來。


    而且,這次高文明顯預判到了德約科維奇的斜線擊球選擇,提前移動,爭取到了一點點時間和空間,整個擊球控製也更加精準,雙手反拍的迴球直接砸在底線上。


    邊裁:界內。


    艾斯德拉基:界內。


    一般來說,如此緊張如此焦灼又如此驚險的對峙之中,主裁判也會給予一些手勢,確認邊裁的判罰,也在球員麵前強調自己的立場,盡可能減少爭議。


    赫。


    一片驚唿聲之中,德約科維奇連續第二次被殺了一個意外。


    這次,德約科維奇啟動速度稍稍慢了一些,於是他幹脆放慢速度,慣性和離心力拉扯著身體持續前行,在身體擠壓到網球之前,正手一拍提拉的兜球,非常別扭也非常緊急地將網球卷帶飛過了球網。


    然而,迴球質量無法令人滿意。


    德約科維奇警鈴大作。


    ——耐心。


    這就是高文這兩局三局裏的最大改變,通過迴球深度的控製,反而沒有輕易打開線路,卻又不斷通過迴球線路的布局形成壓製,層層疊疊地衝擊,是擠壓也是幹擾,持續不斷地破壞德約科維奇的意圖。


    本來,德約科維奇就不是費德勒、瓦林卡那樣進攻欲望旺盛的球員,一旦遭受擠壓,他的條件反射就是將網球包裹著推送迴去,然後通過線路布局綿裏藏針地限製對手,並且伺機尋找到反攻的機會。


    所以德約科維奇的拍數迴合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現在,高文就保持耐心,一點一點將德約科維奇推入他的舒適領域。


    但這就是全部了嗎?


    博弈博弈,重點就在於戰術的豐富多變、難以捉摸,一招鮮走遍天下才不是博弈。


    高文的戰術策略,自然沒有那麽簡單。


    那麽,連續兩拍意外擊球的鋪墊之後,接下來一拍就準備下殺手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