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


    依靠接發球的準確預判,高文在自己反手位穩健而紮實的一拍擊球,抓住貝魯西奇稍稍些許保守的一絲縫隙,力量與力量的疊加為自己製造出機會,視線捕捉到貝魯西奇的揮拍動作,馬上就意識到:


    機會來了。


    一個上步,連續小碎步調整,側身正手。


    右手高高架了起來,如同炮台一般,目光如炬地盯著網球,正手已經做好準備出擊。


    所以,延遲出手?


    不。


    這一次,高文並沒有,他全然沒有注意貝魯西奇的移動,不受影響,腳步進入底線之內搶了一個上升點。


    第一時間出手。


    側身正手斜線,瞄準剛剛接發球的重複路線重複落點,直接錘擊。


    下一步,緊接著腳步持續上步,準備上網繼續施壓,高文不擔心自己的擊球線路被預判,也不擔心貝魯西奇繼續防守迴球,因為他已經做好準備,通過網前截擊來結束這一分。


    上前的腳步,夠堅定也夠敏捷。


    此時似乎已經完全看不出腳踝扭傷的影響,距離第二盤那次意外狀況,此時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小時。


    砰!


    ……呃。


    前一聲,是高文的擊球聲,紮實而清脆。


    後一聲,則是貝魯西奇的悶哼。


    貝魯西奇的腳步已經朝著右側移動,準備填補清空的整個半場,卻沒有想到,高文擊打迴頭球的戰術意誌非常堅定,急停急轉之中,他就已經二次啟動重新迴到正手位,試圖完成防守。


    但馬上貝魯西奇就意識到,高文的擊球夠堅決也夠強勢,速度超出自己的想象,他的腳步略顯慌亂。


    噌!


    貝魯西奇的正手延伸到極致,勉強觸碰到了網球,根本沒有控製可言,網球就已經化作一個高射炮。


    高高地、高高地鑽入一片陽光裏。


    全場觀眾全部抬起腦袋,視線跟隨著那顆網球一起鑽入漫天漫地的金色之中,刺眼的光芒讓人們不由閉上眼睛。


    等待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快速下降的網球,居然,還是越過了球網。


    隻是,見高不見遠,下落位置幾乎就是貼著球網。


    貝魯西奇立刻啟動,朝著自己的右側移動,他沒有放棄,他準備防守高文的高壓球,這是他的強項——


    準確來說,幾乎所有紅土專長的球員都是如此,即使麵對高壓球也不會輕易放棄,他們依舊還有機會。


    網球,下墜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包裹在一團金色光暈之中,宛若一顆火球。


    高文的腳步快速上前,一邊小碎步調整自己的位置,一邊用視線餘光觀察貝魯西奇的站位,轉眼就已經來到球網前麵,網球的落點和球網之間也就不到一個手掌的距離,對於網球場來說就相當於貼網。


    一個刹車,高文控製住自己,避免觸網,然後高高舉起球拍,迎向網球。


    輕輕地一托、一搓、一切。


    沒有重扣,沒有蓋帽,沒有高壓,什麽都沒有,反而是輕柔地一次觸球。


    網球附著的力量全部消失,宛若雲朵一般落入貝魯西奇的半場。


    得分。


    “40:40”。


    一眨眼而已,貝魯西奇的連續兩個局點就已經灰飛煙滅,來到平分。


    整個氣氛,刹那間就有些微妙起來。


    自第二盤中段,高文意外扭傷腳踝以來,他就再也沒有能夠在貝魯西奇的發球局裏拿到過破發點,貝魯西奇的穩重與鎮定在混亂局麵裏無疑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當高文還是尋求辦法扭轉比賽劣勢的時候,貝魯西奇依舊沒有變化,穩定反而可能成為一個絆腳石。


    一發下網。


    貝魯西奇也有些手緊,其實現在隻是平分而已,並不是破發點,但連續丟掉兩個局點的影響還是客觀存在。


    二發,貝魯西奇選擇近身壓反手。


    盡管球速不快,但旋轉足夠,落地之後還朝著高文的身體內側持續旋轉,高文的腳步確實沒有能夠完全讓開,雙手反拍的揮拍動作沒有做完整,網球就已經飛了迴去。


    迴發球質量一般。


    貝魯西奇馬上逮住機會展開進攻,一個側身正手,網球就已經瞄準高文的站位,連續第二次砸過去。


    這次,貝魯西奇的擊球是帶著想法的,重複路線重複落點的壓製,試圖打破高文的防守平衡。


    高文有些意外。


    朝著右側移動準備迴防的腳步又匆匆被拉扯迴來,但短時間內的調整還是不穩,雙手反拍勉強頂了一拍。


    倉促之間,高文也沒有選擇冒險,雙手反拍輕打了一拍,隻有真正專業人士能夠看出來,綿裏藏針——


    高文還是藏了一手。


    這就是一拍過渡球,沒有任何疑問,所以高文沒有發力也沒有撕開角度,但高文還是選擇了變線。


    依靠手腕控製,推了一拍直線。


    從力量和落點來看,缺少威脅,網球落在對麵球場發球線附近,好像就不會走了一般,幾乎沒有尾勁,粘稠的空氣製造出一種蜘蛛網的效果,網球越飛越慢,那感覺幾乎就是隨時都可能垂直掉落。


    毫無疑問,過渡球就是過渡球。


    但為什麽說是綿裏藏針呢?


    看看貝魯西奇的移動就知道了,原本站在一區的腳步,朝著右側移動,進入反手區域,本來可以準備進攻,結果卻發現,這居然是一個半場球,而且落地之後幾乎不往前走,貝魯西奇站在底線的腳步就有些尷尬。


    高文這是抓住紅土球員的底線擊球習慣,和納達爾一樣,他們習慣在底線兩米三米開外的地方展開擊球,對於防守來說,這是積極便利的;至於進攻,他們則會通過旋轉來彌補距離的劣勢。


    所以,站在底線的時候,紅土球員的迎前意識非常弱。


    貝魯西奇也是如此。


    盡管橫向移動,但貝魯西奇並沒有意識到需要上前,然後就注意到網球落在半場,而且幾乎不往前走。


    天氣的影響,此時又再次顯現出來,而這一次,高文則是抓住天氣因素,悄無聲息地製造出一個陷阱。


    貝魯西奇腳步順利到位之後,拉開球拍,反手準備進攻,卻苦苦等候,網球落地反彈之後的飛行似乎耗費了整整一個世紀,這才來到他的位置,反手引拍已經等待許久,出手的時候難免就有些急躁。


    斜線,推送。


    最後出手瞬間,貝魯西奇幾乎是探出身體夠著擊球,整個力量、旋轉、拋物線的控製全部都偏離軌道。


    貝魯西奇:糟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