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德約科維奇缺席馬德裏大師賽,但簽表裏依舊是群星雲集、看點多多——


    進入紅土賽季後,年輕一代基本功不夠紮實、擅長硬地但紅土短板的劣勢漸漸浮現,反而是中生代球員們感受到「青春風暴」的激勵和鼓舞,他們也深深意識到,四巨頭不是不可戰勝的,他們也有機會。


    於是,「四巨頭vs挑戰者」的賽季主題,又開辟了分支劇情,中生代們紛紛振作起來,齊齊閃耀巡迴賽。


    從蒙特卡洛到巴塞羅那,如此聲勢一路延續下來,那麽,是否能夠繼續拓展到馬德裏呢?


    事實也證明了,這確實是一個充滿變數充滿動蕩的賽季——


    費德勒,上周剛剛在伊斯坦布爾奪冠,再次展現出不俗的競技狀態,來到馬德裏,也被認為是奪冠熱門。


    首輪輪空後,首次登場,對陣一個棘手難題,澳大利亞「壞小子」克耶高斯,這場比賽也是一場焦點戰。


    全場比賽,兩位球員都沒有能夠破發,最後打了三個搶七。


    「6:7(2)」、「7:6(5)」、「6:7(12)」。


    決勝盤,兩位球員都挽救了賽點並且也都浪費了賽點,但最後的最後,還是由克耶高斯贏得了勝利。


    費德勒,首戰爆冷出局。


    先是德約科維奇缺席,而後是費德勒爆出驚天冷門——


    這也是繼墨爾本公園後,本賽季費德勒第二次嚴重發揮失常,關鍵分的把握能力出現了明顯的波動。


    不由自主地,人們開始猜測,是否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世界排名」的話題,製造出的壓力和幹擾比想象中更加嚴重,否則,德約科維奇表示需要休息調整,費德勒的注意力似乎也不在球場上,這可能嗎?


    賽後新聞發布會上,費德勒再次成為焦點。


    盡管費德勒再三表示,世界排名的變動並沒有影響,並且真心實意地恭喜高文,他的表現配得上世界排名。


    但是媒體和球迷們卻拒絕相信,社交網絡上,費德勒的一小部分狂熱球迷又再次朝著高文發起攻擊。


    如果再加上一小部分德約科維奇球迷陰陽怪氣地旁觀吃瓜,一個兩個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圍攻費德勒,那麽社交網絡就更是一片烏煙瘴氣,你來我往的交鋒碰撞完全寸步不讓,再次激起一片喧囂。


    這股熱鬧,短期內應該不會結束了。


    另外,西裏奇、孟菲爾斯、菲-洛佩茲、安德森等等種子球員也發揮失常,全部首戰出局。


    馬德裏似乎也延續了兩周前巴塞羅那的氛圍,陣陣冷風又在紅土上空吹拂而過。


    毫無疑問,職業網壇的動蕩從去年延續到了今年,「四巨頭vs挑戰者」的主題貫穿始終,巨頭時代堅不可摧的壁壘似乎暴露出了小小的裂縫,每位球員都能夠看到機會,每項賽事都可能出現意外狀況。


    但同時,伴隨機會而來的,還有壓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抓住機會完成突破與蛻變,越是想要證明自己,卻往往越是容易陷入自我期待的枷鎖裏,最終導致發揮失常,比賽可能就走向另外一個方向。中文網


    紅土,這一場地的自身特性,又將這樣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放大,於是,意外和冷門,也就來得比往常多一些,方方麵麵都能夠感受到atp正在感受著龍卷風的衝撞,每周每周都能夠看到全新景象。


    不過!


    馬德裏也延續了蒙特卡洛和巴塞羅那的整體發展趨勢:


    冷門連連、意外不斷,但後續,終究還是迴到標準套路——


    在混亂和動蕩之中,站穩腳跟並且脫穎而出的,依舊是經受住重重考驗的真正強者,這才是明星風範。


    上半區,「高文vs納達爾」。


    下半區,「穆雷vs錦織圭」。


    四強對陣,喜聞樂見,群起洶湧——


    這就是「四巨頭vs挑戰者」的標準結局,從去年到今年,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在四強階段見證。


    一廂,穆雷延續全新賽季的良好狀態,上周在慕尼黑開啟自己的紅土賽季,順利奪冠後,來到馬德裏延續火熱手感,一路強勢晉級四強,展現出和去年截然不同的狀態,正式重新歸位四巨頭行列。


    納達爾則從苦苦掙紮的賽季裏找迴些許手感,一掃上周在巴塞羅那的掙紮,再次用實際行動證明,紅土上,永遠不要小覷他的韌勁和意誌,哪怕狀態不佳,他的下限也比許多球員的上限高出一截。


    一廂,上周巴塞羅那決賽陣容的兩位球員延續不俗狀態,雙雙在馬德裏闖入四強,再次吹響挑戰者打破格局的號角。


    這次,高文和錦織圭需要各自為戰,越過兩位巨頭的高牆,爭取再次會師決賽,上演「亞洲一哥之爭4.0」。


    從2014年澳網開始,挑戰者聯盟全麵崛起,但是,半決賽雙雙取勝將巨頭球員阻擋在決賽大門之外,由挑戰者會師決賽,這樣的情況,僅僅隻是在美網出現一次,其他時候,總是有巨頭能夠延續強勢。


    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這次,就看高文和錦織圭的了。


    可惜。


    沒有成功。


    更準確一點來說,雙雙失敗。


    第一場半決賽,穆雷直落兩盤橫掃錦織圭。


    第二場半決賽,盡管高文發揮出色,並且在第二盤搶七局裏挽救三個賽點,但最終也是兩盤落敗。


    兩盤比分,「7:5」、「7:6(10)」。


    正如人們所說,殘血的納達爾,在紅土上依舊是戰神。


    而且,經過兩站賽事的打磨,高文認為自己對紅土已經完全適應了,但站在紅土之王麵前才清醒過來:


    他最多也就是入門而已。也許,對陣其他球員,高文的皮毛理解可能已經夠用,但在巨頭麵前還是不夠。


    特別是對陣納達爾。


    日常訓練和正式比賽,根本就是兩迴事,這是高文職業生涯首次在紅土的正式比賽裏對陣納達爾。


    盡管此前在硬地已經交手過兩次,但紅土確確實實不一樣,高文好好地上了一堂課——


    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旋轉、力量、彈跳等等,同時還有預判、移動、空間等等細節,全部源自於對紅土的解讀,點點滴滴地滲透到每一次擊球、每一次判斷、每一次對抗之中,全方位地重新定義網球。


    細節,處處都是不同。


    納達爾在紅土場地所製造出來的衝擊和壓力,與硬地相比根本就是兩迴事,全麵感受到球質的壓製。


    所以,納達爾能夠在紅土五連勝費德勒,並且在法網決賽三連勝費德勒。


    所以,納達爾能夠在紅土七連勝德約科維奇,並且連續兩年在法網決賽狙擊德約科維奇。


    不一樣!


    確實是不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