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桐城成了花的海洋。


    既是海娘娘的生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拜水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繁華的節日。桐城之中,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這一天都是節日的主人,家家戶戶都用了許多的鮮花裝點,都把家裏供奉的海娘娘神像擦得一塵不染。


    街道上,每個店麵門口都有各種鮮豔的裝飾,很多商家還安排了節日促銷活動,吸引了很多的客人。每個人身上都穿著最好看的衣裳,臉上都帶著大大的笑容,歡樂是從心底透出來的。


    大家見麵都要道聲節日好,然後互相詢問節日的行程安排,十個人裏麵有九個人的迴答是一致的,都要去海神廟參拜海娘娘,為她老人家慶生。


    每一年的拜水節,桐城都是全城盛會,但每一年的活動都並不完全一致,今年大家都聽說是蘇將軍領銜桐城官員跟社會各界合力舉辦的拜水節,盛況一定空前,每個人都充滿了期待。


    今天的天氣也非常地好,碧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雲,六月初六已是夏日,但有了這些雲層的遮蓋,太陽無法肆虐地揮灑炎熱,這樣的天氣是最舒適爽朗的了。


    海神廟旁邊搭了很大一個台子,長五丈寬三丈高六尺,四角的四根支柱都用紅綢纏住,台上紅毯鋪地,四周圍繞鮮花,台子後麵用竹子紮了老大一個牌樓,牌樓上一塊匾額,用紅綢蓋住,匾額下麵懸掛著一個碩大的花球。


    舞台前麵是個小型的廣場,廣場四周都是酒樓茶樓,此時那些樓上臨窗的地方,已經有一些明智的客人占據了視線最佳的位置,時不時地往台上眺望一眼。


    時間尚早,舞台後麵還有一些人正在完成最後的布置工作,陸陸續續地將一些桌椅搬上舞台。


    一個從嘉臨城請來的著名的戲班子,正在舞台前端上演一出有名的戲劇,一些喜愛戲劇的觀眾稀稀拉拉地站在台下觀看。


    雖然暫時還顯得有些冷清,但是從遠處的人流來看,很快這個舞台下麵就會變得熱鬧起來了。


    聰明的小販們已經開始在廣場上駐紮,賣糖葫蘆的、瓜子兒的、涼茶的、水果的等等各種叫賣聲,已經開始此起彼伏。


    這時候有人拿了一張紅紙,小跑到舞台旁邊的一個公示牆上,貼了上去他剛剛貼好,就有人圍上去觀看。


    紅紙上寫的是拜水節的主要活動流程。


    首先是開匾,將由蘇北嶽將軍親自主持,將牌樓上的匾額揭開,匾額上的字,也就是今年拜水節的活動主題。


    然後是祝詞活動,會有城內各界名流、才子淑女等寫下祝詞,由專門的評委評選出前三,然後這前三的祝詞將被送到海神廟內,燒掉扔進祭水壇,以作為向海娘娘祈福。同時,前三名的祝詞會專門謄寫出來,在海神廟內的公示牆上張榜公示一個月。


    如果能被評為前三,那麽作為寫祝詞的人,必定就大大出名了,其他名流倒還罷了,這對於一些想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才子來說,卻是一個大大的揚名的機會。很多人在看到這個說明的時候,都有些激動了。


    而且,據人群中的議論,這次的祝詞活動,還會有城內很多名媛淑女參加,包括將軍府的一對姐妹花。桐城雙明珠的美名,已經眾所周知,大盛人民都浪漫多情,很多人都渴望見一見這傳說中美豔絕倫的蘇家雙姝。


    祝詞活動之後的第三個活動,就是搶花球。花球就是此時掛在匾額下方的那個花球,到時候會由祝詞的第一名將花球從舞台上扔下來,由台下的民眾自由爭奪,搶到花球者,就能夠將一尊海娘娘玉像迎迴家中供奉。


    桐城人全部都是海娘娘的信眾,將一尊玉製的海娘娘迎迴家中供奉,是被視為無上的榮耀的。如果說祝詞活動隻是讓一些才子們激動的話,那麽這個搶花球活動就讓所有人都為之興奮了。


    而搶花球活動結束之後,就是大狂歡了。


    舞台上會有事先安排好的精彩演出,同時台下將會成為潑水狂歡的海洋。(.無彈窗廣告)拜水節的活動流程雖然年年都有翻新,但是潑水狂歡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


    這一天的潑水代表著接受海娘娘祝福的洗禮,越是被潑得多,代表收到的祝福也越多。


    扶搖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也曾感慨,倒是跟上一世傣族的潑水節差不多。


    紅榜上麵有注明拜水節活動正式開始的時間,是上午的巳時正,也就是現代的九點鍾。


    古代跟現代不一樣,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巳時已經是一天之中的黃金時段,絕不會像現代人一樣,還有人蓋著被子做夢。


    眼下是辰時過半,離巳時正還有半個時辰,扶搖還待在將軍府的鬆雪齋裏,梳妝打扮。


    阿棋和阿韻又開始為扶搖穿什麽衣裳而爭論,姐妹倆選的都是繁複華麗的衣裳,但最終都被扶搖否決。


    今天是狂歡的日子,根據蘇北嶽的指示,她將會參加祝詞活動,到時候要提筆寫字,那麽最好是不要穿袖子寬大的,以免沾染墨漬;到了搶花球的時候,現場一定會非常混亂,她最好也不要穿裙擺太長的,以免在人群中發生意外;而後麵又有潑水狂歡的活動,那麽就最好不要穿紗製的,否則一弄濕,身上春光盡泄,就太不雅觀了。


    阿棋和阿韻最終是被她說服,挑了一件碧綠色內綢外紗的裙子,腰帶紮得很緊,袖子是半臂,隻到肘彎處,露出潔白光滑的兩隻小臂。


    裙子式樣簡單,但在細節處卻十分地考究,肩膀、腰帶、肘彎等幾處都有翩翩欲飛的蝴蝶裝飾,尤其裙擺上也繡著蝶戀花的圖案。


    阿棋和阿韻又特意給她梳了簡潔利索的發髻,披散的長發編成一根烏黑的大辮子,繞過左肩垂在胸前。兩個丫頭為了尋找搭配的發飾,將首飾盒給翻了個底朝天,終於找出一套掐金絲嵌綠鬆石和紅寶石的蝴蝶型頭飾來。


    等裝扮好了一看,兩個丫頭都捧心讚歎,真是一個蝴蝶仙子。


    扶搖也對這身打扮十分滿意,顯得她十分地清麗脫俗、亭亭玉立。


    狠狠地誇讚了兩個丫頭,又抱起小白狗牛牛親了親,她這才出門去梨香院,跟宋梨花匯合。


    然而等她到了梨香院,卻發現宋梨花根本就沒有打扮,也沒有出門的打算。


    “你爹說,靖國侯府的兩位公子很可能今天就到桐城,府裏得有人接待,所以我跟二夫人都不出門。你的馬車我已經叫人去套好了,到時候就由三夫人帶著你跟雪華一起去海神廟。”


    宋梨花如是說道。


    扶搖十分惋惜,但也隻能作罷。


    由於靖國侯府的兩位公子今天就可能抵達桐城,林春喬和宋梨花都留在府中,準備接待事宜。而丁芷蘭既然肚子已經大了,今天這種節日,街麵上一定是擁擠混雜的,她當然就不便出門,隻待在府中休養。蘇青寧的身子還沒全好,也留在府裏。所以最後,是三夫人上官靜帶著蘇扶搖和蘇雪華,去海神廟參加拜水節的活動。


    將軍府的馬車有好幾個型號,最大的一輛可以同時容納六個人。


    上官靜帶著扶搖和雪華上了馬車,扶搖和雪華反正早已經不對盤,上車之後一語不發,隻顧扭頭看窗外的風景,車外人聲嘈雜,熱熱鬧鬧,車內卻十分地安靜。


    上官靜有點不適應這種氣氛,咳嗽了一聲,先向扶搖問道:“大小姐這是頭一次參加拜水節吧?感覺如何?”


    扶搖一麵看著窗外越來越多的人流,一麵笑道:“真是熱鬧極了,在老家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熱鬧的節日,好像全城人都出動了。”


    上官靜笑道:“當然了,拜水節是除了春節以外,最隆重的節日,有時候甚至比春節還要熱鬧,待會兒等祝詞活動結束,不妨由我帶著大小姐到處走走,感受一下這節日的氣氛。”


    扶搖點頭道:“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多謝三夫人。”


    上官靜忙擺手說不用客氣。


    雪華掃了一眼上官靜,冷冷地說了三個字:“馬屁精。”


    上官靜立時尷尬,隻能裝作沒聽見,轉過頭去跟扶搖一起看車外的風景。


    不多時,馬車到了海神廟前,三人下了馬車。考慮到今天到處都是人,難免龍蛇混雜,蘇北嶽早就安排了一個十人小隊的士兵,來保護上官靜、蘇扶搖和蘇雪華三人。


    所以她們一下車,就由士兵們保護著向那舞台走去。


    此時離活動正式開始還有一刻鍾,舞台下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一眼望去滿坑滿穀的人頭,烏壓壓一片。


    而舞台上,戲班子已經暫時退下,各界名流已經陸續登台,各自在安排好的座位上落座,互相寒暄著。


    而其中,蘇北嶽自然是全場的中心,他大馬金刀地坐在太師椅上,旁邊是桐城縣令和幾個實權官員,還有城內最有名望的幾個世家的家主,大家談笑風生。


    舞台後麵有登台的樓梯,上官靜並不上台,所以隻在台下。台下竹牌樓的後麵,是臨時搭建的幾個帳篷,其中兩間是待會兒要上台表演的人員化妝更衣的所在。而另一個帳篷,是其他各界人士歇腳的地方。


    祝詞活動尚未開始,上官靜便領著扶搖和雪華,根據士兵的指示,往那帳篷走去。


    進了帳篷,裏麵也是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都有,大都是等會兒要上台參加祝詞活動的。大盛民風開放,並沒有太多的男女忌諱,因此帳篷裏麵也一團和氣,並沒有什麽尷尬。


    此時見到蘇家內眷來,很多人都紛紛起立跟她們打招唿,上官靜、扶搖和雪華也是一一迴禮。


    這時,一個年輕男子越過人群走到了扶搖等人麵前,雪華一看清他的臉,立刻就驚喜地叫起來:“雲公子!”


    雲子嵐對她溫和地微笑點頭,然後視線就落在扶搖臉上。


    “扶搖小姐,別來無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鸞鳳和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陶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陶蘇並收藏鸞鳳和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