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邵槿立在門口,環顧屋中陳設。(.無彈窗廣告)
當中堂上掛著一副漂亮的行草,瞧那用筆格調,應是後人仿唐人張旭的字。兩溜四張黃楊木的椅子,雖然素樸,手藝卻極精湛,不似普通人家用的東西。每兩張椅子間夾著同樣黃楊木的打窪花幾,幾上對擺著一套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的梅瓶。
梅瓶一反屋裏的素淨,應是真正的上品,青花質地雅致,設色清麗,絕然不是民窯出的。
越過靠西的折枝杏花繡杭娟屏風,是一間不大的臥室。
最北邊,是張黑漆花鳥紋的架子床,懸掛著煙柳色百鳥紋的帳幔。一排黑漆大四件櫃占了西邊的牆,屋中地下是個青瓷仿青銅的鼎。
花梨木的大書案麵南而放,案上擺著宣紙、端硯、徽墨、鎮紙等物,還有個竹雕的大筆筒,磊著數枝或大或小的湖筆。
整個屋子,簡單不失清淨。
先前那個叫阿成的侍從隨著他進屋,口中問道:“爺的衣裳都濕了,小的迴城去取一套來給爺換下?”
“不必,這點小雨……貴山他們幾個怕是不知我們在這裏,得給他們傳個信去。”英國公順手解開外麵的罩衫,隻穿一件月白裏衣在身上。
不等阿成迴話,已先聽到屋外有人的叫聲:“可以進來嗎?”
阿成見他點頭,忙出外笑道:“自然可以,方兄快請進。”
跟他進屋的正是一開始便招待他們的青年男子方孝,生得眉清目秀。
方孝手裏提著一個大包袱。笑吟吟解釋道:“這是我新作的幾件衣裳,不曾上過身。幾位爺若是不介意,能著穿吧……這一時半刻下著大雨,也不好出去。”
他早就猜到這幾人身份不凡,後來聽了畫枕的話,才知是幾個大貴人。不用齊悅瓷吩咐,他就知該怎麽做了,至少是不能得罪了他們去。好生招待了,明兒趕緊打發迴去,是再好不過了。
英國公抬頭與他對視一眼。淡淡點頭。
阿成忙笑接過他手裏的包袱:“多謝方兄了,我們在這打攪已是不妥……不知我們……”
“賤內已經領著小姐去她院裏了。離這不遠,出了門往左拐,穿過葡萄架,即是了。莊裏恰好有兩個還算齊整的小丫頭能幫著伺候下,就是不懂什麽規矩,還望見諒。”他自然猜到他們擔憂的是什麽,不等他們問出口,搶先說了。
阿成亦是一奇。覺得這人果然極有眼色。說話越發親和起來。
“……有什麽吩咐的,隻管說,幾位不覺得委屈才好。”他說著告退。
送了他出門。阿成服侍英國公換下裏衣,一麵笑道:“這方兄倒是個客套周到的,連這都慮到了。他是這裏的管事吧,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管事,也有幾分見識。”
窗外的雨下得越發大了,雨聲潺潺,風聲徐徐,片刻不歇。
送來的衣物穿在身上,微有一點短,好在差得不多,能勉強應付過去。
英國公坐在書案旁的扶手椅上,披頭散發,目光如炬,愈顯得他唇紅齒白。
“這莊子裏,住著主人。”他的聲音依舊醇綿有力,甚至更見低沉了。
“啊?”阿成詫異地看向他,驚問道:“我之前打探了幾句,說這是齊大人家的莊子,這會子沒主子在這兒,隻有幾個下人照料著。”
莊裏的人隱瞞了這件事,莫非是要有什麽不利之舉?他的心神立馬緊繃起來。
英國公緩緩搖頭,語氣裏竟帶著三分鬆快:“方才那人,既是莊裏的管事,可為何我們到之後,他並不是一下子做決定,反是請我們在前邊小院裏吃了一盞茶之後,才帶我們進來?
料得沒錯的話,他是叫人進去請示了。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莊裏的下人,有點多。
……如果一個普通的莊子,除了日常勞作的農人,是不必弄這些下人的。尤其前院裏,守著幾個身強力壯之人,頗像是武夫,難不成是為著防盜防搶?”
他在大門口時,就生了疑心。
太平盛世裏,尋常莊子守門的多半是老弱之人,可這裏,竟是兩個孔武有力的年輕小夥子,這未免有些詭異了。
一路進去,下人的神情都充滿了戒備,不像是正常的做派。
是以,他懷疑,莊裏有主人在,還是女眷。若是男主子,說不定得知他們前來,已經迎出來了,隻有女眷,才會這般小心謹慎,生怕惹禍上身。
而齊家的女眷,今兒都在他府上賞花呢!
要說少了什麽人……隻有一個。
換成別的人家,他也不定了解得這麽清楚,可是齊家,他是特地差人去打聽過的。
一個傳承數百年的望族,一個出了多少俊傑的府邸,即便如今風流雲散,也叫人不可小覷。
何況,能在實打實地得罪了王府後,還不吃一點虧的,這滿京城,也找不到幾個。甚至,他們反而贏得了聖上的注意。這樣的本事,他幾乎不敢相信,是出自一個孩童的手筆。
或許,沈家的功勞不容忽視,但比起底蘊來,沈家差得遠了。
阿成沒他想得細致,倒也不算完全糊塗,一拍自己腦門後悔道:“多虧了爺細心,我實在糊塗透頂,竟然忘了,才去馬廄時看到那裏放著好幾匹駿馬,以及兩駕馬車。
我當時還想著,哪兒來那麽華麗的馬車?爺這一說,可不是這麽迴事。”說到這,又覺自己被欺騙了,有些憤憤不平。
“你無需為此給他們擺臉色看,咱們不過是借住的,不是他們的主子。他們肯容我們在這歇歇腳。已經是情分了。”他傾了傾身子,動手磨起墨來。
“是。那我先去找貴山幾個。”
齊悅瓷聽說前來避雨的竟是襄國公府的嫡小姐陳樺和英國公,不由愕然。她與陳樺有過一麵之緣,論理,該出去打聲招唿。可已經說了沒主人在,她再出去,反而不美,罷了,就這樣吧。
畫枕試了試水溫,正合適。迴頭笑道:“小姐,可以沐浴了。”
齊悅瓷拋開與自己無關的瑣碎念頭。享受起來。
“……他們來做什麽呢?也沒帶幾個伺候的下人。”以襄國公府的門第,小姐出門,至少也得丫鬟小廝護院一大堆。畫枕十分想不明白這一點。
“許是如他們說的,來遊玩吧。我記得……英國公府的桃花會似乎是今天?這倒是怪了。”記起這點,齊悅瓷也覺有些不對勁。
即使是葉夫人在一手主理,但沒有主人自己往外跑的理兒。
而且陳樺是必然也在被邀請之列的,為何在城外出現?
如今的英國公府,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容易引人誤會。
比如這次。不論他們舉辦桃花會是為了什麽,京城大半知情的人都理所當然認為他們是為了給英國公相看人。
英國公的年紀,由不得繼續耽擱下去了。
當然。即便今日在家裏,齊悅瓷也是不會去參加的。
她是有孝在身的人,本該在家守孝。二則,她絲毫不想與英國公府扯上半點關係。作為後族,榮寵的時候引無數人豔羨;一旦失勢,後果不堪設想,被牽連之人,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他們齊家,既不需要攀附著別人保住地位,也不想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齊家的複興,要靠子孫自己的本事。
畫枕與她搓著背,喃喃自語道:“咱們家的夫人小姐在英國公府上,偏他們的主子在咱們這裏,還真是好笑……”
大雨直到後半夜才停。
一清早,鳥兒的嘰嘰喳喳聲就把人從睡夢中吵醒,整個莊子,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而有一個人,他已經起來半個多時辰了,正是英國公。
他一向有早起練武的習慣,即便出門在外,也不肯為此更改半分。
寅時整,當天色尚漆黑一片的時候,英國公猛然從床上坐起來,披了衣裳推窗而望。
就著昏暗的燈光,能看清窗外是株碗口粗的梨樹。黃綠幼嫩的葉子上沾惹著點點晶瑩的水珠,反射出燭火銀紅如霜的光。地上的青石磚上汪著一圈一圈的水潭,既有夜色的清幽,又有清晨的寒冽。
據進來時的觀察,英國公知道這院子後麵有個寬廣的庭院,連接著後邊的一棟客院。
隻是,這附近住了太多人,他要起來這般一鬧,怕是所有人都得被他驚醒。他思慮一番,把衣衫一披,輕輕步出屋門,借著梨樹枝幹的力踏上了屋頂,前後審視起來。
往前不遠就是莊子大門了。莊外俱是成片的農田,沒有他能夠施展的地方;唯有西南角一帶,有個大大的打穀場,旁邊又是馬廄和草棚。倘若他猜測不錯的話,那裏不易驚動到人。
他並不是傳說中的俠士,沒有飛簷走壁的功夫,隻能翻身越過幾堵低矮的院牆,才來到了打穀場。
晨光熹微,第一縷朝霞穿破雲層,驟然來到大地,襯著水光山色,分外寧靜安逸。
英國公收起刀劍,迎著風吹散一身的熱氣。
他也不迴去,反是不疾不徐地往山裏走,那裏開了一地的桃花。風雨過後委身於泥土的殘花,使得整座山丘彷佛鋪了紅錦般,殷紅濃烈至極,鮮豔嫵媚至極。
桃樹依著山勢起伏,層層疊疊,腳下是沒過鞋子的青草。草上的水珠緩緩滲進鞋裏,頓覺腳上濕濕的,沁人肺腑般的清涼。
樹上,還殘存著星星點點的粉嫩。遠遠望過去,恰似彩蝶翩舞,群鶯亂飛。
英國公一襲單衣,長身玉立在桃樹下,注目凝視著遠處幾個衣著淡雅的年輕女子。
他不是登徒浪子,沒有偷窺女眷的嗜好。也不是紈絝子弟,沒有左擁右抱的閑情逸致。
他不過,是想再看一眼那雙眼睛。
不含情緒,不帶仰慕,不是輕蔑,平淡到有如歲月流逝,繁華落盡,華美到令山河失色,晨星寥落。
似笑,非笑。
………………
一夜雨過風停,齊悅瓷放心不下那滿樹的桃花,不及用早飯,便帶了淺碧出後門尋去。
她隻穿著家常的繡鞋,才在山地上走了沒幾步路,已是濕透了,腳底更是沾著厚厚一層泥濘。淺碧色輕柳軟紋的束腰長裙,與青草融為一體,耷拉在褲腿上,幾分狼狽,幾分放縱。
裙擺下的一片粉紅,讓她有如置身花海,而她是那萬紅叢中的一點清新。
淺碧嘟著嘴抱怨:“我的小姐,早說了要等太陽落山才能來,你隻不信……”
“被太陽一曬,花瓣都枯萎了。這時候才好看,瑩潤得每一瓣都似飽含著露珠,你瞧瞧,可是有趣……”她的笑,脆生生響在寂靜的野外,勾得人心跳恍惚。
“是,有趣是有趣了……迴頭叫畫枕知曉,又拿我作筏子。我要能勸得住你,罷,這會子說什麽都沒用了。”她氣得跺了跺腳,卻是半點主意也沒有。
山丘的地本就不如平地上好走,又夾雜著雨水桃枝,絆得人走路都不穩。
兩人相扶著前行,宛若畫中人。
輕薄的繡鞋早被泥土拖得沉重不堪,齊悅瓷一腳陷進去拔不出來,不由橫眸笑道:“你倒是拉我一把……要不,這鞋子……不要了。”
她說著,也有幾分悔意,咬著唇睨著淺碧。
“不要了……我的姑奶奶,我背你迴去不是不可以,隻是……”淺碧哭笑不得,建議道:“還是我迴去叫幾個人來吧,這可不是辦法。這是咱們自家的地方,想來也不會有外人。”
“也好,那你去吧,我在這等著。”她的發髻搖搖欲墜,微紅的臉頰賽過枝頭最旖旎的桃花。
望著淺碧的身影朝山下遠去,她苦笑著四處觀望,索性坐在水光粼粼的草地上,抬起腳來脫下了繡鞋。
如果齊悅瓷能預料到會在桃林偶遇英國公,她是絕對不肯踏出房門一步的,更不會做出此等不雅的舉動來。
她或許年少,卻也清楚地明白,她的一舉一動不止關係她自己,也影響到弟弟的將來,以及齊家的百年聲望。身為齊氏子孫,她身上,不可避免的背負了家族的責任。
可惜,無心人對有心人,總是錯得多。(未完待續)
當中堂上掛著一副漂亮的行草,瞧那用筆格調,應是後人仿唐人張旭的字。兩溜四張黃楊木的椅子,雖然素樸,手藝卻極精湛,不似普通人家用的東西。每兩張椅子間夾著同樣黃楊木的打窪花幾,幾上對擺著一套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的梅瓶。
梅瓶一反屋裏的素淨,應是真正的上品,青花質地雅致,設色清麗,絕然不是民窯出的。
越過靠西的折枝杏花繡杭娟屏風,是一間不大的臥室。
最北邊,是張黑漆花鳥紋的架子床,懸掛著煙柳色百鳥紋的帳幔。一排黑漆大四件櫃占了西邊的牆,屋中地下是個青瓷仿青銅的鼎。
花梨木的大書案麵南而放,案上擺著宣紙、端硯、徽墨、鎮紙等物,還有個竹雕的大筆筒,磊著數枝或大或小的湖筆。
整個屋子,簡單不失清淨。
先前那個叫阿成的侍從隨著他進屋,口中問道:“爺的衣裳都濕了,小的迴城去取一套來給爺換下?”
“不必,這點小雨……貴山他們幾個怕是不知我們在這裏,得給他們傳個信去。”英國公順手解開外麵的罩衫,隻穿一件月白裏衣在身上。
不等阿成迴話,已先聽到屋外有人的叫聲:“可以進來嗎?”
阿成見他點頭,忙出外笑道:“自然可以,方兄快請進。”
跟他進屋的正是一開始便招待他們的青年男子方孝,生得眉清目秀。
方孝手裏提著一個大包袱。笑吟吟解釋道:“這是我新作的幾件衣裳,不曾上過身。幾位爺若是不介意,能著穿吧……這一時半刻下著大雨,也不好出去。”
他早就猜到這幾人身份不凡,後來聽了畫枕的話,才知是幾個大貴人。不用齊悅瓷吩咐,他就知該怎麽做了,至少是不能得罪了他們去。好生招待了,明兒趕緊打發迴去,是再好不過了。
英國公抬頭與他對視一眼。淡淡點頭。
阿成忙笑接過他手裏的包袱:“多謝方兄了,我們在這打攪已是不妥……不知我們……”
“賤內已經領著小姐去她院裏了。離這不遠,出了門往左拐,穿過葡萄架,即是了。莊裏恰好有兩個還算齊整的小丫頭能幫著伺候下,就是不懂什麽規矩,還望見諒。”他自然猜到他們擔憂的是什麽,不等他們問出口,搶先說了。
阿成亦是一奇。覺得這人果然極有眼色。說話越發親和起來。
“……有什麽吩咐的,隻管說,幾位不覺得委屈才好。”他說著告退。
送了他出門。阿成服侍英國公換下裏衣,一麵笑道:“這方兄倒是個客套周到的,連這都慮到了。他是這裏的管事吧,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管事,也有幾分見識。”
窗外的雨下得越發大了,雨聲潺潺,風聲徐徐,片刻不歇。
送來的衣物穿在身上,微有一點短,好在差得不多,能勉強應付過去。
英國公坐在書案旁的扶手椅上,披頭散發,目光如炬,愈顯得他唇紅齒白。
“這莊子裏,住著主人。”他的聲音依舊醇綿有力,甚至更見低沉了。
“啊?”阿成詫異地看向他,驚問道:“我之前打探了幾句,說這是齊大人家的莊子,這會子沒主子在這兒,隻有幾個下人照料著。”
莊裏的人隱瞞了這件事,莫非是要有什麽不利之舉?他的心神立馬緊繃起來。
英國公緩緩搖頭,語氣裏竟帶著三分鬆快:“方才那人,既是莊裏的管事,可為何我們到之後,他並不是一下子做決定,反是請我們在前邊小院裏吃了一盞茶之後,才帶我們進來?
料得沒錯的話,他是叫人進去請示了。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莊裏的下人,有點多。
……如果一個普通的莊子,除了日常勞作的農人,是不必弄這些下人的。尤其前院裏,守著幾個身強力壯之人,頗像是武夫,難不成是為著防盜防搶?”
他在大門口時,就生了疑心。
太平盛世裏,尋常莊子守門的多半是老弱之人,可這裏,竟是兩個孔武有力的年輕小夥子,這未免有些詭異了。
一路進去,下人的神情都充滿了戒備,不像是正常的做派。
是以,他懷疑,莊裏有主人在,還是女眷。若是男主子,說不定得知他們前來,已經迎出來了,隻有女眷,才會這般小心謹慎,生怕惹禍上身。
而齊家的女眷,今兒都在他府上賞花呢!
要說少了什麽人……隻有一個。
換成別的人家,他也不定了解得這麽清楚,可是齊家,他是特地差人去打聽過的。
一個傳承數百年的望族,一個出了多少俊傑的府邸,即便如今風流雲散,也叫人不可小覷。
何況,能在實打實地得罪了王府後,還不吃一點虧的,這滿京城,也找不到幾個。甚至,他們反而贏得了聖上的注意。這樣的本事,他幾乎不敢相信,是出自一個孩童的手筆。
或許,沈家的功勞不容忽視,但比起底蘊來,沈家差得遠了。
阿成沒他想得細致,倒也不算完全糊塗,一拍自己腦門後悔道:“多虧了爺細心,我實在糊塗透頂,竟然忘了,才去馬廄時看到那裏放著好幾匹駿馬,以及兩駕馬車。
我當時還想著,哪兒來那麽華麗的馬車?爺這一說,可不是這麽迴事。”說到這,又覺自己被欺騙了,有些憤憤不平。
“你無需為此給他們擺臉色看,咱們不過是借住的,不是他們的主子。他們肯容我們在這歇歇腳。已經是情分了。”他傾了傾身子,動手磨起墨來。
“是。那我先去找貴山幾個。”
齊悅瓷聽說前來避雨的竟是襄國公府的嫡小姐陳樺和英國公,不由愕然。她與陳樺有過一麵之緣,論理,該出去打聲招唿。可已經說了沒主人在,她再出去,反而不美,罷了,就這樣吧。
畫枕試了試水溫,正合適。迴頭笑道:“小姐,可以沐浴了。”
齊悅瓷拋開與自己無關的瑣碎念頭。享受起來。
“……他們來做什麽呢?也沒帶幾個伺候的下人。”以襄國公府的門第,小姐出門,至少也得丫鬟小廝護院一大堆。畫枕十分想不明白這一點。
“許是如他們說的,來遊玩吧。我記得……英國公府的桃花會似乎是今天?這倒是怪了。”記起這點,齊悅瓷也覺有些不對勁。
即使是葉夫人在一手主理,但沒有主人自己往外跑的理兒。
而且陳樺是必然也在被邀請之列的,為何在城外出現?
如今的英國公府,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容易引人誤會。
比如這次。不論他們舉辦桃花會是為了什麽,京城大半知情的人都理所當然認為他們是為了給英國公相看人。
英國公的年紀,由不得繼續耽擱下去了。
當然。即便今日在家裏,齊悅瓷也是不會去參加的。
她是有孝在身的人,本該在家守孝。二則,她絲毫不想與英國公府扯上半點關係。作為後族,榮寵的時候引無數人豔羨;一旦失勢,後果不堪設想,被牽連之人,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他們齊家,既不需要攀附著別人保住地位,也不想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齊家的複興,要靠子孫自己的本事。
畫枕與她搓著背,喃喃自語道:“咱們家的夫人小姐在英國公府上,偏他們的主子在咱們這裏,還真是好笑……”
大雨直到後半夜才停。
一清早,鳥兒的嘰嘰喳喳聲就把人從睡夢中吵醒,整個莊子,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而有一個人,他已經起來半個多時辰了,正是英國公。
他一向有早起練武的習慣,即便出門在外,也不肯為此更改半分。
寅時整,當天色尚漆黑一片的時候,英國公猛然從床上坐起來,披了衣裳推窗而望。
就著昏暗的燈光,能看清窗外是株碗口粗的梨樹。黃綠幼嫩的葉子上沾惹著點點晶瑩的水珠,反射出燭火銀紅如霜的光。地上的青石磚上汪著一圈一圈的水潭,既有夜色的清幽,又有清晨的寒冽。
據進來時的觀察,英國公知道這院子後麵有個寬廣的庭院,連接著後邊的一棟客院。
隻是,這附近住了太多人,他要起來這般一鬧,怕是所有人都得被他驚醒。他思慮一番,把衣衫一披,輕輕步出屋門,借著梨樹枝幹的力踏上了屋頂,前後審視起來。
往前不遠就是莊子大門了。莊外俱是成片的農田,沒有他能夠施展的地方;唯有西南角一帶,有個大大的打穀場,旁邊又是馬廄和草棚。倘若他猜測不錯的話,那裏不易驚動到人。
他並不是傳說中的俠士,沒有飛簷走壁的功夫,隻能翻身越過幾堵低矮的院牆,才來到了打穀場。
晨光熹微,第一縷朝霞穿破雲層,驟然來到大地,襯著水光山色,分外寧靜安逸。
英國公收起刀劍,迎著風吹散一身的熱氣。
他也不迴去,反是不疾不徐地往山裏走,那裏開了一地的桃花。風雨過後委身於泥土的殘花,使得整座山丘彷佛鋪了紅錦般,殷紅濃烈至極,鮮豔嫵媚至極。
桃樹依著山勢起伏,層層疊疊,腳下是沒過鞋子的青草。草上的水珠緩緩滲進鞋裏,頓覺腳上濕濕的,沁人肺腑般的清涼。
樹上,還殘存著星星點點的粉嫩。遠遠望過去,恰似彩蝶翩舞,群鶯亂飛。
英國公一襲單衣,長身玉立在桃樹下,注目凝視著遠處幾個衣著淡雅的年輕女子。
他不是登徒浪子,沒有偷窺女眷的嗜好。也不是紈絝子弟,沒有左擁右抱的閑情逸致。
他不過,是想再看一眼那雙眼睛。
不含情緒,不帶仰慕,不是輕蔑,平淡到有如歲月流逝,繁華落盡,華美到令山河失色,晨星寥落。
似笑,非笑。
………………
一夜雨過風停,齊悅瓷放心不下那滿樹的桃花,不及用早飯,便帶了淺碧出後門尋去。
她隻穿著家常的繡鞋,才在山地上走了沒幾步路,已是濕透了,腳底更是沾著厚厚一層泥濘。淺碧色輕柳軟紋的束腰長裙,與青草融為一體,耷拉在褲腿上,幾分狼狽,幾分放縱。
裙擺下的一片粉紅,讓她有如置身花海,而她是那萬紅叢中的一點清新。
淺碧嘟著嘴抱怨:“我的小姐,早說了要等太陽落山才能來,你隻不信……”
“被太陽一曬,花瓣都枯萎了。這時候才好看,瑩潤得每一瓣都似飽含著露珠,你瞧瞧,可是有趣……”她的笑,脆生生響在寂靜的野外,勾得人心跳恍惚。
“是,有趣是有趣了……迴頭叫畫枕知曉,又拿我作筏子。我要能勸得住你,罷,這會子說什麽都沒用了。”她氣得跺了跺腳,卻是半點主意也沒有。
山丘的地本就不如平地上好走,又夾雜著雨水桃枝,絆得人走路都不穩。
兩人相扶著前行,宛若畫中人。
輕薄的繡鞋早被泥土拖得沉重不堪,齊悅瓷一腳陷進去拔不出來,不由橫眸笑道:“你倒是拉我一把……要不,這鞋子……不要了。”
她說著,也有幾分悔意,咬著唇睨著淺碧。
“不要了……我的姑奶奶,我背你迴去不是不可以,隻是……”淺碧哭笑不得,建議道:“還是我迴去叫幾個人來吧,這可不是辦法。這是咱們自家的地方,想來也不會有外人。”
“也好,那你去吧,我在這等著。”她的發髻搖搖欲墜,微紅的臉頰賽過枝頭最旖旎的桃花。
望著淺碧的身影朝山下遠去,她苦笑著四處觀望,索性坐在水光粼粼的草地上,抬起腳來脫下了繡鞋。
如果齊悅瓷能預料到會在桃林偶遇英國公,她是絕對不肯踏出房門一步的,更不會做出此等不雅的舉動來。
她或許年少,卻也清楚地明白,她的一舉一動不止關係她自己,也影響到弟弟的將來,以及齊家的百年聲望。身為齊氏子孫,她身上,不可避免的背負了家族的責任。
可惜,無心人對有心人,總是錯得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