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傑到了金陵的第二天,托運的種子和樹苗都到了。


    種植園這裏有農學專家,也有專門的技術員,種植園的土壤分析和園區設置規劃,都是這農學專家帶著大家弄的,全是最新的高科技產品。


    對於這個種植園,張建華本來是想直接把土地送給陳少傑的,可以借之把他留在金陵,後來見不可行,才改成了合作方式,雙方共同占股種植園。


    說是合作,也就是放大了陳少傑和張老爺子的種菜模式,隻要他提供種子就行,其餘的事情,全都張建華這裏安排人搞定。


    對於陳少傑和張家合作的這個種植園,還沒有開始種植,就受到了上麵的重視,這些技術員和專家其實都是經過層層政審過的,種植園裏的人無論是專家還是技術員或者工人都是簽了保密協議的,對於安全係數倒還是挺高。


    整個種植園外麵已經用鐵絲網給圍了起來,而園區裏除了建築和大棚就是玻璃房子,沒有一株植物,所有的植物都要等著陳少傑的種子過來才能下種。


    種子和種苗到了後,也不用陳少傑動手,自然有人手去播種栽植。


    陳少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但他呆了兩天就呆不下去了,各種先進的設備和儀器,各種數據采集與分析,他一個學土木的,看的眼花繚亂頭錯眼花。


    算了這些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他還是用他的靈植門的那一套來就行。


    這裏有高科技農業,他有靈植秘法。


    人家耕田用拖拉機,自己可以一個翻地術丟過去產;你有高科技自動灌溉技術,自己可以來個局部靈雨術……


    當科技遇上法術,誰弱誰強還真不好說。


    他雖然沒有繼續跟著那些專家學習先進的高科技農業,但是並沒有直接離開,還是在種植園裏呆著,東轉轉西看看的,那些高科技不適合自己在老家的山地,但一些管理模式,他也覺得很有必要借鑒一下的,況且,他也準備在雙丫山那裏扣個大棚。


    山坡上自然是不好扣大棚,但他還有一片帶溪流的穀地呢,那裏的是為數不多的較平坦的土地,那裏靠著他的建造的農莊也近,扣幾個大棚照顧起來也方便。


    “施教授,這些種子,怎麽會長的這麽快?這才兩天啊,都長出真葉了。”


    這些陳少傑帶來的種子都是一些常見的蔬菜種子,無外乎是那些蘿卜白菜韭菜空心菜辣椒芹菜茄子這些。


    九月的天氣在金陵還是很熱,技術員們將這些種子,選取了小青菜辣椒黃瓜西紅柿和四季豆這幾樣先少量種在了試驗區,也就是那些玻璃房子裏。


    這個試驗區,從空氣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都可以模擬四季的變化,想要什麽什麽樣的溫度濕度,想要幾小時的光照,都可以電腦控製,這就是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即使是這樣的先進的條件,隻不過是通過人為模擬了更適合植物生存的環境,卻不會讓種子一天之內就能發芽。


    但現在就是有了不按常理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是陳少傑帶來的那些種子。


    這是什麽妖孽的種子啊,種下去一天就發芽了,兩天就長了真葉,三天就長了一寸長,這也太快了吧。


    施專家來了興致,這倒是可以開個課題呢,專門研究這種生長快速的植物。


    隻是這裏也不知道是什麽個情況,自己來這裏做顧問,竟然還要自己簽了保密協議,不準私自拍照,不準將研究的資料外泄,更不準將種子私自帶出園區。


    施專家倒是有心開個課題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做個長期研究什麽的,隻是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學生能不能帶進來。


    ”這真是超越了自然生長的範疇了,沒有科學依據啊。”


    第四天時,小青菜已經長成了手掌長的雞毛菜,都可以食用了。m.23sk.


    第五天,黃瓜開始爬藤了,四季豆已經繞著架子爬了兩尺高。


    第六天,第六天時辣椒和西紅柿的幼苗可以移植。


    第七天,蘿卜的根莖在土壤裏開始膨大。


    第八天,幾種瓜果豆類的藤蔓上開始有花蕾形成。


    ……


    小青菜已經間過一次苗,重新移植過,在第十天的時候,這些小青菜都有筷子長短,都是可以上市銷售了。


    所有的蔬菜都進入了生長的青年期,枝葉茂盛,花開繁簇,而且還在不斷地生長著,辣椒西紅柿什麽已經結出了小小的青色的果子,黃瓜和四季豆也長出了細長一條條。


    施教授每天都親自呆在試驗田的玻璃房子裏觀察做記錄,他的學生帶不進來,他就自己親自上,其實那幾個技術員也都在做著記錄,每個人分了兩三品種,各人做自己的觀察記錄,用他們的記錄也是可以做數據分析的。


    但是施教授麵對這些看似普通尋常的蔬菜品種,卻又有生長迅速的植物特性,他也是如獲至寶,恨不能吃住都在這些試驗田裏。


    他們已經知道為什麽這個蔬菜種植園為什麽要配了十幾個安保,為什麽科研人員都要簽保密協議了,這些蔬菜也太逆天了。


    現在還沒有吃過這些蔬菜到底是什麽味道,為什麽花了這麽大的代價就為了種這些普通的蔬菜。就衝著這蔬菜的生長速度,就值得投入這麽大的成本來種植。


    種的小青菜不多,也就是一分田,十二天的時間,當辣椒秧子、結長出了半大的小辣椒時,青菜可以收獲了。


    青菜是長江以南的叫法,這是一種專有的蔬菜名稱,在北方青菜卻是一種泛指,隻要是綠色的蔬菜都叫青菜。


    而在江南一帶,青菜則是專門指一種,就是小白菜,北方也稱為小油菜,也就是是芸苔屬(芥屬)栽培植物,莖葉可食,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高25~70cm,常作一年生栽培。葉片圓形綠色,葉基肉質肥厚,白色或淡綠色。


    這青菜在江南這時有很多品種,什麽四月青上海青,高杆白膠兒白墩子白,菊花心等等,陳少傑上次在老關鎮買空了人家種子店的所有種子,光這種青菜就有好幾個品種。


    這時拿出來做種植實驗的就是俗名墩子白的一種青菜。


    這種青菜個頭粗壯葉片大,葉基不高卻肥厚多肉,是江南一帶最常種植的一種。


    張老爺子最近在別墅莊園裏種的卻是四月青,也就是小雞毛菜,隻長到手掌那麽長,就拔了吃掉,味道極為鮮美,但種子用的卻是很快,畢竟一棵種子就長那麽一根菜苗,一點點大就吃掉了,這種子都是陳少傑空間裏出來的,才長了四五葉時,靈氣含量正是最盛的時候,那味道鮮美的讓老人家重溫了第一次在軍休所吃到這種特殊蔬菜味道,那時是陳少傑用靈霧反哺術培育催生的蔬菜,靈氣豐沛,富含藥效。


    陳少傑已經和張老爺子說過,這裏的種植園有出產後,讓他就不要再在家裏大量種菜了,如果是閑不住,就種點自己吃吃。


    反正這種植園都有出產,那軍休所的一點量,肯定是能保證的。


    青菜收獲了,張建華帶走了一些,剩下的一些就讓種植園的食堂做了給工作人員當菜,對於這些青翠欲滴長相極美青菜,技術員和施教授早就垂涎三尺了,光是看著樣子就很好吃的樣子好不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都市種仙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橙小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橙小橘並收藏我在都市種仙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