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子通,讀諸史,
考世係,知終始。
注釋
經:儒家經典著作。
子:諸子百家的著作。
諸史:各種史書。
世係: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關係。
終始:王朝的興衰始末。
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後,就可以閱讀史書了。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係,明白朝代興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讀史
這四句話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經》提出讀懂了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人們就可以學習曆史了。古人認為,讀史必須在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著作的基礎上,因為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形成自己判斷是非、認識事物的標準,不至於在讀史時迷失方向,或者隻記住了具體的史實而未能從中吸取教訓。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曆史,總是會問“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曆史正可以填補人類這種內心對於時空的渴望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恐慌。學習和了解曆史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更為寬廣的時空裏獲得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曆史是出於人們自己的內心需要。
另外,人們學習曆史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目的——為了現在。人類的發展在於不再盲目於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從事某種事情,也就是說,人們要問個為什麽,並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邏輯性、合理性,並估計事情可能的結果,然後才去行動。意大利哲學家、曆史學家克羅齊的一句“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這句話的含義甚至比得上一本專著。因為曆史囊括了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切成功的規則與失敗的教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敗的重演。我們學習和認識曆史,無形之中豐富了我們的閱曆,讓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曆史的高度去接納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遠。如果用兩句話來概括學習和了解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記曆史意味著背叛;讓曆史告訴未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視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時代,就有“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前車之鑒”的說法。古時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事實上,唐太宗之所以能開創“貞觀之治”也與他積極吸取曆史教訓,尤其是隋代兩世而亡的教訓是分不開的。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曾經說過:人們對曆史感興趣有三種原因:一是獲得曆史知識,二是獲得智慧,三是認識人性。這三點都很重要。古人與今人最大的相通之處就是人性。人性的豐富,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善良,人性的醜陋,都可以從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曆史知識並不能直接讓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強你的文化品位。史書中充滿了各種智慧,它成為今人的借鑒,因為曆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們獲得成功的啟示,古人失敗的教訓可以使我們得到警示。
2001年7月9日,中央電視台第十套tv-10)“百家講壇”欄目開播。欄目以“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為宗旨。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麵,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曆史、中國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賞。2005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講壇講解曆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眾的熱烈追捧,同時,也帶動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曆史。在這種學習曆史的滾滾浪潮裏,一向特立獨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拋出了“曆史無用論”,以提醒人們學習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訪談中,他這樣說道:“曆史當然有用,以古鑒今,讀史明智。我為什麽反複說沒用呢?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現在的功利性太強了。功能說得太多,難免庸俗化。我強調曆史、藝術的大用無用:百無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曆史不是試卷上的選擇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學識淵博的工具,它對我們的作用不是體現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滲透在人們的觀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麵麵。對於曆史這麽厚重的東西,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態度。
自羲農,至黃帝,
號三皇,居上世。
注釋
羲:伏羲,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農:神農,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
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上世:遠古時代。
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們在談到中國曆史的時候,就會經常提到“三皇五帝”,並將之作為中國曆史的開端。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隻不過是實力較為強大的部落的首領。秦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稱各取一字合成一詞,自稱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無比。
“三皇”的說法是在戰國晚期才出現的。另外我國傳統對“三皇”的說法並不一致。有的說法認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有的則認為是:伏羲、神農、黃帝。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也被《三字經》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也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這個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他聰慧過人,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又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便畫出幹、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八卦也成為中國古文字的發端,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他還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在漢代的畫像磚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並經常與女媧一起出現。傳說,上古時代曾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大洪水,世間隻留下了伏羲和女媧兄妹兩人,於是他們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再度使我們民族繁榮起來。
繼伏羲以後,神農(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不是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遠古人民過著采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此外,他還製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跡,大致反映的是母係氏族製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傳說神農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髒六腑清晰可見。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於是,神農決定嚐盡百草,隻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髒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麽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體左邊的袋子裏,介紹給別人吃,作為藥用;不能夠食用的就放在身體的右邊袋子裏,提醒人們加以注意。後來,由於神農氏服了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而身亡。
黃帝,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戰中擒殺了蚩尤,統一了中原各部落。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在他的統治下,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數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都是他的後裔,他們的部落與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國人自稱是“黃帝子孫”。我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節是今人祭祀黃帝的日子。
唐有虞,號二帝,
相揖遜,稱盛世。
注釋
唐: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堯。
有虞: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
揖遜:謙讓有禮。
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把帝位禪讓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國古代傳說中還有“五帝”。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三字經》的這四句話主要介紹“五帝”中的堯帝和舜帝。人們經常用“堯天舜日”來比喻太平盛世,以“堯舜之治”作為後世帝王德政的典範。生活於中唐時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大詩人杜甫也將“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作為其一生的政治抱負和追求。可見,堯帝和舜帝是古時人們心中聖賢的典範。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是黃帝的後代,是帝嚳的兒子,因封於唐地(今河北境內),故後人稱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政績卓著。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唐堯當政初期,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太陽一周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曆法,奠定了我國農曆的基礎。他還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對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發表意見。堯在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係統的政治製度,為奴隸製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堯晚年的時候,想找一個賢能的接班人,他為此到處尋訪,後來人們一致推舉舜。堯聽說舜很賢德,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經過一番考察後,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全部職權讓給了舜。這就是曆史上的“堯舜禪讓”。《史記》評價堯帝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他是顓頊帝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根據《尚書·堯典》的記載,舜的主要事跡有:命後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兇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型,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警戒人們;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天下人心悅誠服。通過這樣的整頓,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麵,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正如《史記》所雲:“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為禹在治理洪水方麵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禪位於禹。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
夏有禹,商有湯,
周文武,稱三王。
注釋
文武:周代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位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著名的時代,它們的開國之君大禹、成湯、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賢明的君主,後人稱之為“三王”。
禹,通常尊稱為大禹,是與堯、舜並稱的傳說中的古代聖王,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以及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親是鯀(gu
),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夏伯。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堯就讓禹的父親去治水。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用堤壩擋水的做法,采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當時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他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因此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終於取得了成功。在治理水患的同時,大禹還積極指導人們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麵,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他為當時農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難怪孔子對大禹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認為禹王的功德是無可非議的:禹自己飲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卻非常豐富,這是至孝;平常他隻穿粗惡的衣服,然而朝衣則講究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宮室,所以宮室很簡陋,卻盡力來為農民修建溝渠,以利農田,這是厚愛百姓。孔子說了這些事實以後,再次誇讚“禹,吾無間然矣”。
公元前2070年,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改定曆日稱為夏曆。禹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即位,打破了禪讓製度,開創了子繼父位的世襲王朝製度。
成湯,名履,又稱武湯、大乙、天乙,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商湯。商原為夏的屬國之一,生活在黃河下遊。他本是夏朝的方伯,專管征伐之事。夏末,王室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君王荒淫無道。成湯則在國內布德施惠,輕賦薄斂,使百姓親附,政令通行。湯看到夏桀的無道,決定推翻夏朝。於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個小國,後經過十一次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剪其羽翼,之後一舉滅夏,曆史上稱之為“鳴條之戰”。鳴條之戰是我國軍事曆史上一篇輝煌的傑作。它是中國古代通過“伐謀”、“伐交”、“伐兵”、“用間”的全麵運用,最終達到戰爭速勝的最早的成功戰例,對於後世戰爭的發展、軍事理論的構築,都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公元前1600年,湯正式建了我國第二個奴隸製國家——商。商湯開以武力奪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變的定律,是中國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史稱“商湯革命”。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紂時為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也稱西伯昌。他繼承先人後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先人製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部落。他對內奉行德治,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對外招賢納士,對於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這引起商紂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周文王被囚於羑裏,在囚禁期間他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即所謂“文王拘而演《周易》”。被釋放後,他拜薑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就在這大功即將垂成之際,姬昌不幸死去。周文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明君聖人,被後世曆代所稱頌敬仰。周武王,姓姬,名發,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即位後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他審時度勢,將都城擴至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內),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舉行了曆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兩年後,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諸侯,揮師東向,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從而建立了中國曆史上曆時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開啟了奴隸製社會最興盛的時代。
夏、商、周所處的時代是我國的奴隸製社會。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夏、商、周在當時隻不過是一個眾多小國中的一個,隻是它們的實力比較強大,受到其他小國的擁護,擔任主持公道的角色。儒家對這三個朝代有著獨特的看法。儒家認為,堯、舜、禹的時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而夏、商、周隻能算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的“小康社會”。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小康社會”最早的曆史淵源了。
夏傳子,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
注釋
家天下:把天下作為一家的私有財產。
夏社:夏王朝。古人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祭禮稱為“社”,後來“社”與“稷”合稱“社稷”,代表國家。
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統治。
心解
夏朝
夏朝(約公元前2146—前1675年),始於大禹,終於桀,共有十七位統治者,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也是我國第一個奴隸製朝代。大禹是中國曆史上“相揖遜”禪讓製度的最後一位受益人,史書上記載,與大禹一起治水的皋陶之子伯益功勳卓著,理應是禹的繼承人,但禹死後人們愛屋及烏,擁戴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開始了“家天下”的曆史。
夏王朝建立以後,夏王朝內部的貴族有扈氏反對夏啟即位,啟動用軍隊鎮壓了有扈氏的叛亂,才鞏固了夏王朝的統治。夏啟在位十年後去世,其子太康繼立。太康治國無方,追求奢侈淫樂的生活,由此發生太康兄弟五人爭奪王位的鬥爭,在太康的孫子相統治期間,東夷的後羿趁夏朝內部王權之爭奪取了統治權,史稱“太康失國”,夏朝自此中斷了四十年。相的兒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奪迴了政權,才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曆史上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少康死後,其子予即位。予重視發展武裝和製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興的局麵。夏王朝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中興穩定後,到孔甲時,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逐漸走向崩潰。從孔甲經皋與發,到履癸(即夏桀)內亂不止,隻過了四代便導致了亡國之禍。故而《國語》記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揮霍無度,日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進諫,他卻厚顏無恥地將自己比作太陽。百姓得知後,紛紛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而這時,黃河下遊的商部落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於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曆了四百餘年曆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曆史,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所以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近年來,通過對夏都遺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使我們對夏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河南偃師縣二裏頭村發現的二裏頭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麵積宮殿遺址群。由此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夏朝人們努力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稱為夏曆的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此外,畜牧業也有一定發展,馬的飼養受到很大重視。
夏作為上古三代之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此後中華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曆史。
湯伐夏,國號商,
六百載,至紂亡。
注釋
紂:商朝最後一位統治者紂王。
成湯起兵滅掉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大約六百年之後,到了商紂王統治的時候,商朝滅亡了。
心解
商朝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前後經曆了31位統治者,延續了將近六百年的時間。總的來說,商朝是處於奴隸製的鼎盛時期。
傳說,商人的祖先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契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地,開始興起。關於契的出生,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時,已經成為夏國東方的強大部落。公元前1600年,成湯在賢臣伊尹的輔助下,一舉滅夏,正式建立商朝。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的暴政,采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麵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係列勝利。《孟子·滕文公下》記載: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因此,商朝的實際統治範圍要比夏朝大。
成湯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後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經仲壬至太甲幾代執政時間都很短,商朝的大權實際掌握於伊尹手中。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個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今山西省萬榮縣),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三年後,迎迴太甲複位。商的統治又呈現出清明氣象。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伊尹因此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太甲死後,傳位於其子沃丁,其後曆經太庚、小甲、雍已、太戊四代,商朝統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執政期間,商朝才再度興盛起來,出現了繼成湯之後最好的政治局麵,因此商人稱太戊為“中宗”。商朝中期,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於大約公元前1300年不顧當時權貴的反對,強行將都城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從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間再未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或殷朝。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傅說、甘盤等賢能誌士,征服了周圍各方國,大大地擴充了商朝的疆域。這段時間,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達到商朝後期的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武丁之後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至帝辛(商紂王)時,商王朝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帝辛於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資聰穎,不僅體格魁偉,而且能言善辯,但好酒色、喜淫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除此之外,商紂王非常殘暴,製定了很多嚴刑峻法。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周邊部族用兵,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在現在看來,商紂王對曆史的貢獻也不可忽視。他開拓山東、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擴展,促進了中原文明的傳播。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領導下,在牧野一舉擊潰商軍,從而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
商王朝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麵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朝已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遊牧而改為定居。農業和畜牧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開始了人工養殖淡水魚。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商朝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中,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除此之外,商朝人已經發明了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在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龜甲,上麵的文字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係較為完整的,因此稱為甲骨文。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朝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現在還形成了專門研究甲骨文的學科“甲骨學”。
在商朝統治的同時代,古埃及王國的統治已進入鼎盛時期,古希臘的邁錫尼文明正在崛起,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帝國也在崛起。它們和商朝東西輝映,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武王,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
注釋
最長久:周朝是我國曆史上最長久的朝代,前後經曆了三十七位統治者,八百多年。
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曆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
心解
西周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周朝共延續約800年的時間,是我國曆史上統治時期最長的朝代,因此《三字經》說:“八百載,最長久。”
周族是西方一個古老的民族,滅商之前,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神農的“後稷”。後來經過公劉的賢明統治,周族開始興旺起來。《史記·周本記》說:“周之興自此始。”公劉下傳九世,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姬昌(周文王)即位後,“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史記·殷本紀》),為滅商奠定了基礎。其子姬發即位,稱周武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於公元前1046年殺死商紂王,建立了商周。
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當國,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周公旦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勢力擴展至東海。後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相傳,周公還製禮作樂,建立了周朝的各項典章製度和禮樂製度,確立了以宗法製度為中心的政治體製。西周的統治進一步鞏固,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局麵。此後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並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流域和今天的東北、華北的大部分地區。
成王死後,即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於政事,平易近民,社會更加安定。武王、成王、康王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但到四代周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周昭王作為天子,竟然在南征楚國的迴途中沉水而死。其子周穆王即位後,采取了一係列鞏固政權的措施,但是難以改變西周逐漸衰微的大勢。之後,經過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加上周圍少數民族的不斷侵擾,王朝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即位的周厲王,不僅不采取安撫民眾、發展生產的措施,反而貪財好利,暴虐無道,壓製民言,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奴隸和平民。他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實行專製政策,又命令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事,違者殺戮。對大臣提出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忠告聽而不聞。公元前841年,忍無可忍的國人(平民或庶人)在都城鎬京發動武裝暴動。周厲王倉皇逃跑,死在外地。宗周無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執掌,史稱共和行政。同時這(共和元年)也是我國曆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後來,周厲王的兒子宣王即位,整頓朝政,出現了短暫的“中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重。幽王在位期間,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後申後及太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兵臨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點燃烽火,但是諸侯們之前上當的次數太多,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殺。後來諸侯們擁立幽王的兒子繼承王位,是為周平王。平王將國都遷至東都,這就是曆史上的“平王東遷”。以此為標誌,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中國文明在西周時期又有了發展。所以孔子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論語·八佾》)。周人從其始祖時起便非常重視農業,整個西周時期,農業是最重要的生產部門。這一時期出現了少量的青銅農具,農作物種類較商代有所增加,而且人們已經開始重視對土地肥力的保護,采用了休耕製。手工業、商業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得到了促進。青銅業生產進一步擴大,用途也更廣,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文字的使用也更廣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還有在銅器上鑄刻的銘文,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件。周朝禮儀製度比較健全,有自己的官製、兵製、刑法、地製以及禮製。由於儒家的推崇,周禮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周轍東,王綱墜,
逞幹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
五霸強,七雄出。
注釋
周轍東:指平王東遷。
王綱:王朝的統治。
墜:鬆弛、衰落。
幹戈:泛指武器,這裏指代戰爭。
遊說:說客們來往於各諸侯國之間,說服君主接受他們的主張。
五霸:春秋時代的五位霸主。
七雄:戰國時期的七個強國。
自平王東遷後,周朝對諸侯的控製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希望通過遊說有所作為的人蜂擁而起。東周分為兩個階段:春秋和戰國。春秋時,先後有五位諸侯成為霸主。戰國時,七個強大的諸侯國被稱為“七雄”。
心解
春秋戰國
東周時期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與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製度的轉變時期。
春秋時期,得名於孔子修訂的《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麵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平王東遷以後,一些諸侯國經過長期休養生息發展了起來,而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周天子漸漸失去了對諸侯的控製。諸侯國之間經常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進行兼並戰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實力較強的諸侯就出來充當仲裁者的角色,通過會盟的方式發號施令,這就是所謂的“霸主”。曆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不過以各自的實力來看,宋襄公和吳王闔閭是不能入選五霸的。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曆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其國力逐漸發展起來。齊桓公,於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間,他任用管仲改革,選賢任能,加強武備,發展生產,迅速成為當時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他助燕敗北戎,援救邢、衛,阻止狄族進攻中原;聯合中原各國攻楚的盟國蔡,與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會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內亂,多次會盟諸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是齊桓公稱霸的標誌。在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管仲至關重要,正如孔子所說:“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在齊桓公去世晉文公崛起之前,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以抵製楚人北侵為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還是從業績來看,宋襄公都不能夠稱霸。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因其父立幼子為嗣,曾流亡國外19年,在秦援助下於公元前636年迴國即位。他在賢臣的輔佐下,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內政,發展農業、手工業,增強軍隊戰鬥力,國力大增。因平定周室內亂,接襄王複位,獲“尊王”美名。公元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由此,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晉文公死後,西方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相繼強盛起來。秦國原是地處西隅的小國,因為在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護衛有功,獲得了王室的賞賜才逐漸強大起來,在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時期達到鼎盛。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獲得了百裏奚、蹇叔、由餘、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擊敗晉國,俘晉惠公,又曾協助晉文公迴到晉國奪取王位。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一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發展,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穀關以西的國家,獲得大片土地。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侯伯”,於是稱霸西戎。
楚國原是南方的諸侯小國,春秋初期由於兼並了漢水流域的一些小國而逐漸強盛起來,開始雄心勃勃地爭霸中原。楚國在城濮之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達今天的雲南,北達黃河,同時,經濟文化也有了極大的發展。楚國到了楚莊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時期具備了爭霸的實力。楚莊王在即位初期,終日郊遊圍獵,沉湎聲色,並下命:“有敢諫者,死無赦!”大夫伍參冒死進諫,逢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鍾鼓之間。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於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之後,莊王親理朝政,先後得到伍參、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在內政方麵作了一些改革,賞罰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為取得霸業奠定了基礎。齊國衰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成為中原霸主。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公元前496年,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闔閭戰敗,因傷逝世。其子夫差立誌報仇,於次年打敗越兵。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範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歸國後,臥薪嚐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範蠡、文種等人,改革內政,休養生息。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了吳太子。夫差返國後隻得言和。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吳亡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與齊、晉諸侯會盟,後經周元王正式承認,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此後不久,曆史進入戰國時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經過春秋長期激烈的爭霸戰爭,到戰國開始,主要的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曆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戰國早期,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並,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麵,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公元前481年,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麵。但戰國初期,齊的實力暫時弱於三晉。楚國雖向東方掠地擴展,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於公元前306年,被楚國滅亡。戰國中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
曆經254年的戰國時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356年,是魏國最先強盛的時期。在這期間,魏國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從而使其強大起來。但是,魏國的強大,引起了周圍趙、韓等國的不安。他們邀集秦國和齊國介入鬥爭。公元前362年,魏國大敗於秦國,丟失了戰略要地西河,而且不得不遷都。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公元前353年)和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中兩次敗於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從公元前365年至公元前241年,是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的時期。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並周圍弱國、擴大勢力範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人物在外交鬥爭中十分活躍。“合縱”就是指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並。“連橫”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並。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並土地,擴張領土。秦在這一期間基本占居上風,先後製服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占領齊國長達五年。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反攻,收複失地。齊雖複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攻秦戰爭以失敗而告終,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複存在。
從公元前241年開始,秦國以絕對優勢向東方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兼並戰爭。秦國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了“掃六合”的統一大業,形成“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統一國家。七國爭雄的局麵結束。
春秋時期,鐵農具較多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許多荒地被開墾為良田,耕作技術由粗放轉向精耕細作,農業產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製崩潰,土地關係向私有化發展。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鏤紋飾趨向細致工整,造型輕巧靈便,出現了錯金銘文。此外,煮鹽、冶鐵、漆器等部門也發展起來。戰國時期,商業和交通的發展互相促進,出現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鄭國渠、鴻溝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僅促進了當時農業的發展,而且造福後世。在文化和思想學術的發展上,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辯家鵲起,創造了輝煌的先秦文化,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黃金時期。
嬴秦氏,始兼並,
傳二世,楚漢爭。
注釋
嬴:秦國君的姓氏。
楚:西楚霸王項羽。
漢:漢王劉邦。
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兼並了其他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後,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麵。
心解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鹹陽。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麵,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邊緣部分。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才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方麵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才開始改變這種情況。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經過從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後六代人的努力,秦國擁有了當時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最強大的軍隊。公元前246年,年幼的秦王嬴政登基。公元前238年,二十二歲的嬴政親理朝政。八年之後,開始實施籌劃已久的統一事業。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為了鞏固政權,秦始皇在統一之後將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集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於一身;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製;在地方推行郡縣製,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采取“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措施;修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以抵禦北方匈奴的進攻。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調整長期生活在戰亂和分裂狀態下百姓的思想,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秦與原來六國的尖銳矛盾。而當時極為繁重的賦役和文化專製(“焚書坑儒”就是最為突出的表現)政策,更激化了這些矛盾。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去世,他的兒子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胡亥采用極為血腥的手段來鞏固權位。終於,矛盾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率先敲響了秦朝的喪鍾。此後,“天下雲集響應”。
由前楚國貴族後裔項羽率領的楚軍和由平民出生的劉邦率領的漢軍,是眾多起義隊伍中實力最強的兩支。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劉邦和項羽為了爭做皇帝而展開了將近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滅秦後在關中稱王。12月,項羽揮軍破函穀關,想消滅劉邦軍隊。劉邦自知不敵,親赴鴻門謝罪。不久,項羽入鹹陽,燒阿房宮、殺秦王嬴子嬰,並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分封諸侯,封劉邦為漢王,領巴蜀及漢中地,並故意封秦降將領關中地,以扼製劉邦。劉邦隻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於公元前205年4月年領兵入漢中、並燒毀棧道,表示再也無意出兵,以麻痹項羽。5月,齊國貴族後裔田榮不滿分封,自立為齊王。劉邦乘亂重返關中,擊敗秦朝降將,並用計欺騙項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後就心滿意足,不會東進。項羽放心東去,對西邊沒有加強防範。10月,劉邦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名為義帝發喪,暗中派人聯絡諸侯,公開聲討項羽,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經過彭城、成皋之戰後,項羽屯兵於今河南滎陽與劉邦形成對峙。不久,韓信在濰水之戰中殲滅齊楚聯軍,完成對楚側翼的戰略迂迴,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項羽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9月,項羽引兵東歸。楚、漢訂盟後,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同年10月兩軍戰於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戰重創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今安徽省和縣),終於結束了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
秦國以十年的時間橫掃六合,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麵,建立了全麵的郡縣製中央集權,為隨後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統治提供了典範。但是這個被梁啟超定義為“亞洲之中國”由此開端的朝代,僅僅經曆了十五年的短暫經營就從中國的版圖上永遠地消失了。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在《過秦論》中通過對秦國興盛曆史的迴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的道理。他認為秦兼並六國,用的是“詐力”;統一以後,仍然迷信法家重賞刑罰的統治方術,不了解“取與攻守不同術”,即不能隨著曆史條件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政策,結果“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高祖興,漢業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
四百年,終於獻。
注釋
高祖:西漢高祖劉邦,西漢的開國之君。
業:基業。
孝平:孝平帝,西漢最後一位皇帝。
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的開國之君。
獻:漢獻帝,東漢最後一位皇帝。
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二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光武帝建立了東漢,漢朝延續了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心解
兩漢
漢代是由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分為西漢(公元前206—8年)和東漢(25—220年)。
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第一個強盛、富饒的王朝。在西漢統治的近四百年的曆史中,通過一係列的政治經濟改革,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劉邦在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取得楚漢相爭的勝利,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國號漢,漢朝就此開始。雖然劉邦稱帝的時間是公元前202年,但為了與秦朝滅亡時間相接,史學家們將漢朝的曆史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稱“漢王”算起。劉邦登基後,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並立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複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為漢朝盛世奠定了基礎。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即位,但此時政權實際已掌握在漢高皇後呂雉的手中。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劉邦的“無為而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公元前183年,劉恆即位,為文帝,他與景帝(文帝之子,於公元前156—前143年在位)都繼續執行高祖所製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方針,減輕人民賦稅,使漢帝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大大增強,史家稱為“文景之治”。通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逐漸強大起來。
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1—前87年),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以法製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變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將財政權集於中央。在文化上,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外交上,武帝派張騫前往西域聯絡大月氏,開通了“絲綢之路”。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民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中國開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但是由於連年的戰爭,漢朝的國力逐漸衰弱。漢武帝在執政後期也意識到這些問題,於是采取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得漢朝的經濟繼續發展。武帝之子昭帝繼承其父的方針,繼續實行無為政治,發展經濟,使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經過昭帝、宣帝兩代三十八年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西漢王朝的國力增強,但與此同時地方勢力也隨之增強,嚴重地影響了皇權的統治。自元帝起,至成帝、哀帝、平帝在位年間,皇帝對政權的統治力量已大不如以前。至劉嬰即位,朝權已盡落於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奪皇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在綠林軍的協助下,以武力擊敗了篡位的王莽,奪得帝位。劉秀身為西漢皇族,因此仍定國號為漢,但建都洛陽,年號建武,是為漢光武帝,史稱東漢。劉秀在位期間,以文治國,重視教育,興辦學校,他還親自到太學講論經學,對於東漢一朝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劉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項是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提高皇權。他加強了對地方行政機構和官員監察,使中央更好地控製和監督地方行政係統。他精簡官僚機構,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支出,間接地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為後世提供了一個好的範例。經過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複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在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為東漢的衰落埋下伏筆。
公元88年,三十一歲的漢章帝突然駕崩。年僅十歲的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但是實際上都是竇太後操縱朝政,國家政治日益腐敗。竇氏的跋扈引發和帝的不滿,不久,十四歲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竇憲,外戚勢力開始衰弱。但是之後和帝信用宦官,形成東漢王朝後期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後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後,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麵,統一的王朝名存實亡。後來,獻帝又為曹操控製;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東漢王朝宣布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曆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東漢的手工業、商業、人文藝術以及自然科學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以冶金、紡織為主的西漢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業繁榮起來,以長安為中心形成了許多商業城市,並通過絲綢之路開啟了與西亞諸國的外交、商貿等方麵的交流。東漢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麵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製陶業的發展,它使人們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同時,東漢在醫學、自然科學等方麵也取得讓世人矚目的成就。
漢高祖至漢文景時期,國家經濟實力直線上升,成為東方第一帝國,是當時與西羅馬並稱的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使我國在此後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貿易體係的中心。此外,漢代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中華地區在典章製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麵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從此中華地區的各族就出現了統一的漢族。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唿中國人為“漢人”。“漢”從此成為華夏民族永遠的名字。
魏蜀吳,爭漢鼎,
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
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
宇文周,與高齊。
注釋
魏: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取代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又稱曹魏。
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又稱蜀漢。
吳: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稱帝,國號吳,又稱東吳或孫吳。
迄:至、到。
宋:公元420年,劉裕以禪讓方式取代東晉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建都建康(今南京)。
齊:公元479年,蕭道成以禪讓方式取代劉宋稱帝,國號齊,史稱蕭齊,建都建康。
梁:公元502年,蕭衍以禪讓方式取代蕭齊稱帝,國號梁,史稱蕭梁,建都建康。
陳:公元557年,陳霸先以禪讓方式取代蕭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
金陵:南京的古稱。
北:北朝。
元魏: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因拓跋氏後來仿效漢族改姓元而得名。
東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宇文周:宇文氏後來取代西魏稱帝,國號周,史稱北周,又稱宇文周。
高齊:高氏後來取代東魏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又稱高齊。
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麵。後來魏國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懿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均建在今天的南京。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氏取代,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氏取代,建立了北齊。
心解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嚴格應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這個時期由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位開始,到公元589年楊堅滅南朝陳重新統一而結束,共369年。其間,西晉皇朝曾短暫統一,但八王之亂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麵,政局再度混亂。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與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對峙,中國自此進入南北朝時期。581年,楊堅改北周國號為隋,並於589年滅南朝的陳政權,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
曹魏的年代始於公元220年,終於公元265年,統治範圍包括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遊的江北及甘肅、陝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蜀漢是劉備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四州、雲南、貴州全部和陝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孫吳是孫權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長江中下遊、浙江、福建和兩廣地區。公元280年為晉朝所滅。在三國中,曹魏的勢力最強,因此蜀吳兩國經常采取聯合的政策對抗曹魏,以達到均勢。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國號為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統一全國,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統治疆域南至南海,西至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北至大漠,東至遼東。晉武帝死後不久,爆發“八王之亂”。公元311年,匈奴貴族趁機攻進洛陽,俘虜晉懷帝,並將洛陽洗劫一空。西晉王朝元氣大傷。五年之後,劉淵族子劉曜攻占長安,俘晉湣帝,西晉滅亡。這時,曹魏以來遷居塞內的遊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麵。除漢族之外,先後有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氐、羌、羯)的十六七個割據者建立了政權,分裂的局麵持續了一百三十多年,史稱“五胡十六國”時代。公元316年,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定都建康,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代晉,改國號為宋,東晉滅亡。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疆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黃河流域以南直到大海的一大片地區。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魏乃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國時代為代國,淝水之戰後拓跋珪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元魏。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並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公元439年統一北方,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北魏國力頗為強盛,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並進行一係列的漢化改革,但因種種因素,卻造成漢化與反漢化兩大陣營的對抗,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
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遊的高度文明一再遭到破壞,人民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慘狀。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長江流域此時卻獲得了發展經濟的一些便利條件:
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大批北方人口遷居南方,為南方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江南的經濟逐漸和北方趨於平衡,為以後經濟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為國家實現政治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前提,也為隋唐時期封建經濟的空前繁榮準備了條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治黑暗而混亂的時代,但同時也是自我意識覺醒、人們思想活躍的時代。生活在這樣動蕩的社會中,人們經常感到生死無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隨時有覆滅的危險,因此人的個體生存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個體生命呈現為多姿多彩的美。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繼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數學、農學、地理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冶煉技術、醫學等許多方麵又多有創新。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傳,失統緒。
注釋
土宇:天下。
再傳:第三代。
統緒:皇位的傳承。
楊堅重新統一了南北,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心解
隋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隋朝(581—618年)的曆史。因為楊堅原為隨州刺史,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之意,於是他便棄了“辶”,創了“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的名稱。
北周宣帝時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提供了良機。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靜帝隻有八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控製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公元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餘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帝,是為隋文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定都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朝的曆史就從這一年開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楊廣和大臣楊素為統帥,率兵50餘萬,大舉伐陳。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陳亡。於是從東晉十六國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麵至此結束。隋文帝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長時間的統一,使北方民族進一步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讚譽,為我國封建社會大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隋文帝完成統一大業後,一麵躬行儉樸,一麵采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鑒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的局麵,楊堅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的同時,穩定民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經過隋文帝二十多年的刻苦經營,社會安定、人民富足,史稱“開皇之治”。
隋文帝死後,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朝滅亡。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在這一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麵,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確立了三省六部新製,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製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製度,為以後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麵,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製,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複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開通了“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裏,這就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另外,隋朝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鬥鐵尺,頒行全國。這樣,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社會的穩定也帶來了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長足進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所仿照原形)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日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的趙州橋等,這都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遺產。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們經常對兩者進行比較。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結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麵,而緊接著完成一係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秦、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漢唐文化。
唐高祖,起義師,
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
梁滅之,國乃改。
注釋
國基:統治的基業。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統治了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時期,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
心解
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王朝二百九十年(《三字經》說“三百載”是為了取整數)的統治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隋代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統治力量大為削弱,一些貴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機起兵割據。駐守在軍事重鎮太原的李淵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懷大誌的李淵深知自己無力鎮壓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又恐遭到隋煬帝的猜忌,在其子李世民的建議下,於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戰、賢能多才的將領,加之部隊紀律嚴明,因此很快壯大起來。半年之後,李淵起義軍占領當時的都城長安,又進據關中為基地,於公元618年正式稱帝,是為唐高祖,定國號為唐。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統一全國。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製,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製度,又修定律令,頒布均田製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製,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製、土地及課役等製度奠定了基礎。
公元626年,戰功卓越的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是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627—649年)。李世民即位後,注重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居安思危,任賢用良,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係列政治、軍事改革,加強漢藏交流,被當時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這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最後立宅心仁厚、性格軟弱的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後武則天來處理。因此,唐朝經曆了一段“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時期。高宗死後不久,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於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稱聖神皇帝。武則天也成為了中國王朝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後掌權50餘年。武則天足智多謀,兼涉文史。在執政期間,她繼續推行法治,開創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親自考試貢士;修《姓氏錄》,列武氏為一等;重視農業,抵抗吐蕃的攻擾,收複西安。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由於大修廟宇,人民負擔有所加重。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家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
公元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複位,恢複了唐朝的政權。公元710年,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後、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複位。
公元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麵。唐玄宗改元天寶後,誌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幹政的局麵。由於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權力量削弱,藩鎮割據勢力興起。公元755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範陽(今北京)叛亂,攻下洛陽。次年稱帝,攻下長安。這場戰亂前後曆時近八年,始告平定,史稱“安史之亂”。戰亂雖平,但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吐藩對唐的侵擾也是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雖有短暫的“元和中興”(唐憲宗時期),但其全盛時代也就從此結束了。
唐憲宗(805—820年在位)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黨、李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到唐僖宗(874—888年在位)統治期間,時局異常混亂,加之連年的天災,矛盾爆發。公元875年,王仙芝、黃巢率領廣大農民起義,起義軍很快就橫掃全國。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唐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名存實亡。在鎮壓農民起義過程中,軍閥朱溫的力量迅速壯大起來,並於公元907年,廢黜唐帝,自稱皇帝,以梁為國號,唐朝滅亡。
唐王朝是我國曆史上又一個光輝的時代。當時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富裕,有杜甫的詩為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由於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朝的國際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並入中國的版圖,西部疆土直達今中亞細亞塔什幹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盛唐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長安是當時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國仁人誌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唐王朝像一位雍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智者,歡迎四麵八方的來客。
唐朝是一個我們民族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她的自信、開放、寬宏、博大、發達,讓我們民族的聲威撒播四海。自唐以來,歐洲的“老外”就是把我們叫做“唐人”。今天看來,唐朝的那種振奮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氣質,應該作為我們民族永久的精神脊梁,並不斷傳承下去。
梁唐晉,及漢周,
稱五代,皆有由。
注釋
由:緣由。
梁:史稱後梁,公元907年,唐朝藩鎮梁王廢掉唐帝,自立為帝,國號梁。公元923年,為後唐所滅。
唐:史稱後唐,公元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滅梁,改國號為唐,建都洛陽。
晉:史稱後晉,公元936年,沙陀族人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為晉。
漢:史稱後漢,公元947年,沙陀族人劉知遠滅掉入侵的契丹人後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為漢。
周:史稱後周,公元951年,郭威滅後漢稱帝,國號周,建都汴。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曆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心解
五代
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這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吳越國、閩國、荊南國、楚國、吳國、南唐、南漢、北漢、前蜀、後蜀等十幾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曆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賦不斷,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歐陽修在他主編的《新五代史》裏常用“嗚唿”開頭,這並不是他裝腔作勢,不說其他,單是後來的殘酷刑罰“淩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這時出現的。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段亂世持續的時間隻有五十多年,這表明隨著封建統治的深入,統一的趨勢越來越強,分裂的時間越來越短。五代時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於火藥、印刷術的發展以及詞的出現。
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在這十國之中,除北漢在北方(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諸國都在中國的南方,它們較少受到中原戰亂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長,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吳越就曾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於北方戰爭頻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禍亂,他們帶來了北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五代時期,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镔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誌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曆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自北魏開始,契丹族逐步發展,至唐末強大。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北方地區,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平穩關係。遼中葉後,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時,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作“契丹”。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他們與契丹互相勾結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為以後宋、遼、金對峙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炎宋興,受周禪,
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帝號紛,
迨滅遼,宋猶存。
注釋
炎:原意指火光上衝,這裏指火德。古代以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來解釋曆代王朝的更替,宋代被認為是以火德而興起,所以《三字經》稱北宋為“炎宋”。
紛:變化多端。
趙匡胤接受了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位皇帝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形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麵。契丹族和女真族分別建立了遼和金。後來遼朝滅亡,南宋建立。
心解
兩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繼五代十國後的朝代,分為北宋(960—1127年)與南宋(1127—1279年)。
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立政權後,他用各個擊破、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攻滅後蜀、南漢、南唐等諸國,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並加強對契丹的防禦。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他“杯酒釋兵權”,削弱禁軍將領和藩鎮兵權;派文臣代軍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財政;分散宰相權力;興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強了專政主義集權的統治,基本上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麵,鞏固了宋朝的統治,具有進步意義。但是,他重文輕武、偏重防內的方針,種下了宋代官僚機構臃腫、積貧積弱的禍根。公元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消滅北漢,大部分地區得以統一。由於後來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因此統治者施政重點變為重內虛外。
公元998年,真宗趙恆即位,繼續實行太宗末年的黃老政治,無所作為。1004年遼聖宗、蕭太後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東京危急。宋真宗畏敵,準備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親臨前線澶州(今河南濮陽),宋軍士氣大振;而遼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但北宋統治者無心抵抗,屈辱妥協,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輸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締結,是宋遼雙方力量均勢的產物,此後雙方停止戰爭,和平往來100年之久,宋遼邊境得以安定,雙方生產都有恢複和發展。
1022年,真宗駕崩。太子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其母劉皇後被尊為皇太後,負責在仁宗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從此開始了劉太後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西夏李元昊於1038年稱帝後,宋夏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宋軍屢戰屢敗,隻得議和,百姓負擔加重。而後仁宗任用範仲淹等能臣推行慶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進入建國以來最繁榮的階段。但因新政限製大官僚大地主特權,實行時遇到強烈反對和阻撓。1045年,主持“新政”的主要官員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
1068年,神宗趙頊即位。神宗在位期間,宋朝初期製訂的製度已經暴露出諸多流弊,民生狀況開始倒退,而邊境上遼和夏又虎視眈眈。神宗任用王安石銳意改革。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認為國家應製定相應的方針政策,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來發展生產。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製定了諸如青苗、免役、均輸、市場、農田、水利等一係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對軍事製度也進行了革新,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並改革教育製度。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改善了國家財政,但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新法被廢。1085年,神宗立趙傭為太子。而神宗頒布的新法雖然曾短暫被其母高太後廢止,但不久又陸續恢複,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時期。
1101年,宋徽宗即位,他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卻也是亡國之君。此時,原本在契丹統治下的女真人的勢力逐漸強盛起來。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並派人與宋朝約定共同夾擊遼,訂立了“海上盟約”。1125年,金軍攻下了遼的最後堡壘,遼國滅亡。在與宋聯合攻遼的過程中,金軍逐漸認識到北宋腐敗的實質。不久之後,就對北宋開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1107年4月,金軍俘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1127年,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時期,當權者不思進取,長期執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稱臣納貢,並壓製軍民抗金鬥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反映的是當時統治者得過且過的情況。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陸秀夫、文天祥等保護皇族後人逃到廣東堅持抵抗,直到1279年,南宋政權最終滅亡。
兩宋時期,在技術改進與租佃製的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顯著發展;手工業分工細密,工藝先進,產品聞名於世;商品經濟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鎮繁榮,貨幣流通擴大,誕生了最早的紙幣。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除了擁有可與唐詩比肩的宋詞之外,還有與先秦兩漢相媲美的新儒學;而活字印刷、指南針及火藥的發明和應用,更對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至元興,金緒歇,
有宋世,一同滅,
並中國,兼戎翟。
注釋
中國:中原地區。
戎翟:對少數民族的泛稱。
元軍滅掉了金和宋,統治了中原地區,又吞並了其他的一些少數民族,九十年後,元朝滅亡了。
心解
元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元朝的曆史。元朝從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前後共九十七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這一時期各民族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得到更大發展。元朝的地域異常遼闊,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疆域的雛形。
蒙古族是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係後裔。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係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1204年,蒙古族傑出領袖鐵木真通過殘酷戰爭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鐵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權,國號“大蒙古國”,即大蒙古帝國。建國後,他不斷發動征服戰爭擴張其疆域,1217年滅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伏爾加河流域。1227年又滅西夏,成吉思汗在遠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即位,除了繼續稱雄中亞外,還把矛頭對準了金朝。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聯合攻擊下覆滅。次年,窩闊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鐵騎震驚整個歐洲。1251年,成吉思汗孫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麵繼續西征,一方麵對苟且偏安的南宋發動了進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繼承漢位,四年後將國遷到大都(今北京),並於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為元世祖。這是蒙古帝國政權由世界性大一統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遊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原和江南地區為主要占領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滅了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統一南北。忽必烈在位期間,任用漢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區曆代封建統治的經驗,建立了包括行省製度在內的各項製度,並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他重視農業,設置司農司,勸課農桑,還設置河渠司,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劃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加上幾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隨著的激烈的派係鬥爭,因此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銳。
從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鐵木耳是元代統治的初期,這期間,采用漢族法律,初創了政治、經濟和文化各項製度,呈現出向前發展的態勢。從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這時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皇權鬥爭也日趨激烈,各地起義不斷爆發,元代開始走向衰落。其間的“英宗新政”也僅是曇花一現,無法從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敗之勢,後來新政失敗,英宗也死於非命。從明宗到順帝是元代的後期,紅巾大起義的爆發加速了它的滅亡。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大都,元順帝逃走,元朝滅亡。
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麵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的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從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製度,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在元代,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元雜劇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多種詞曲和技藝的發展成果,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成為人類戲劇和文學藝術的瑰寶。詩歌、書畫也有了高水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書畫和詩歌大家。
元朝時期,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當時及未來曆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曆史上空前的。
明太祖,久親師,
傳建文,方四祀。
遷北京,永樂嗣,
迨崇禎,煤山逝。
注釋
親師:親自率領軍隊。
建文:明太祖的孫子朱允炆,於1398—1402年在位,年號建文。
祀:年。
永樂:明成祖朱棣,於1402—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
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末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時,崇禎皇帝在此自縊而死。
經過長期的鬥爭,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後來他把帝位傳給了他的孫子建文帝。建文帝在位時間隻有四年,就被永樂帝取代了。永樂帝還把都城遷到北京。崇禎皇帝在農民起義軍攻入京城的時候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心解
明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明朝的曆史。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後來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在全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的又一位平民皇帝。他自幼窮苦,曾為地主放牛,相傳還一度入皇覺寺當和尚。二十五歲時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死後,這支隊伍就由朱元璋率領。1356年,朱元璋接受部下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積極招攬人才,壯大實力。1368年於南京稱帝,定國號為明。然後,派大兵分路北伐,與同年8月占領大都,在以後幾年,又陸續掃平了各地的割據勢力。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麵減輕農民負擔,恢複社會的經濟生產;一方麵懲治貪汙腐敗的官吏,即使是皇親國戚、開國功臣也不手軟,又分封皇子鎮守各地。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還廢除了沿襲近兩千年的丞相製度。
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孫朱允炆嗣帝位後削藩,危及燕王朱棣。1399年7月,朱棣為奪帝位,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號稱“靖難”之師。於1402年6月南渡長江,攻取京師,奪取皇位,是為明成祖。朱棣興建了北京城,於1421年遷都北京。朱棣在位期間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製及編修書籍等方式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成祖之後,又有仁宣之治。1435年,年幼的明英宗即位,崇信宦官王振。結果導致1449年的土木之變,皇帝被瓦剌俘虜。在於謙的率領下,另立明景帝,並發動全國軍民抗戰,終於打退了入侵的瓦剌軍,明朝一度複興。明孝宗年間是明朝政治最為清明的時期,這位皇帝勤勉而不專製,信任大臣,內閣權力大為上升。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致使嚴嵩把持朝綱,政治腐敗,財政出現危機,以至海瑞稱“嘉靖嘉靖,家家皆盡”。
1573年,神宗即位,年號為萬曆。神宗得到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開始進行改革。內政方麵,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整頓官僚機構,同時決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經濟方麵,清丈全國土地,抑製豪強地主,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方麵,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使邊境安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的形勢。張居正病卒後,除一條鞭法外,其他製度都被廢止,明朝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明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魏忠賢專攬朝政、排除異己、鎮壓人民。加上連年的災荒,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28年,戰爭在陝北爆發,湧現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幾十支起義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得農民擁護。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同年3月,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至此滅亡。
明朝的農業發展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宋元時期。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明朝在手工業上的領先優勢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然而明朝推行“重農抑商”的原則以及嚴厲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了一定的壓製。明朝的文化發展比較迅速,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三本就是出於明朝。在思想上,王陽明的新哲學“心學”在嘉靖以後盛行,形成一股反對傳統束縛的思想浪潮。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16世紀,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這一時期出現的科學著作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徐霞客遊記》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研究和借鑒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的西學東漸浪潮,對我國的學術、文化思想、社會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至此,《三字經》講史的部分就結束了。在這之後就是以女真族為主體的清政權統一了全國,成為當時東亞最強大的封建國家。
廿二史,全在茲,
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書,考實錄,
通古今,若親目。
注釋
廿二史:記載古代曆史的二十二部史書。
茲:此。
實錄:原指每個朝代為皇帝編纂的編年大事記,此指真實的曆史紀錄。
通:融會貫通。
二十二個王朝的曆史已經講述完了,其中記載了治亂興衰的道理。讀曆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曆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好像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隻有這樣,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
心解
治亂興亡
我國是世界上曆史記載最豐富、史料最完整的國家。從公元前841年開始,就有了具體明確的記載。這和我國的史官製度是分不開的。唐朝著名曆史學家劉知幾認為,記史是“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的大事。假如沒有史官,就會善惡不分,是非不辨,功過不清。
在我國曆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製度和傳統。早在夏朝就設有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為記錄和編纂兩類。在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沒有很大區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則負責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曆史。
由於史書是要傳於後世的,因此曆代帝王對於史官們載言記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計較。有了功績,做了好事,當然要大書特書。就是沒有功績,沒幹好事,也要虛構一些載入史冊;或者“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者顛倒黑白,把壞事說成好事。總之,“自稱我長,相謂彼短”,“略外別內,掩惡揚善”(出自劉知幾的《史通》),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必書無疑;凡是對自己不利的事,萬萬不可見諸史冊。
但是,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卻頗為認真。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的傳統,尤其是司馬遷不畏權勢、尊重事實的精神,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史德。這樣,帝王和史官就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可想而知,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也在於此。史官們汗水和生命的結晶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書。到了北宋時代,已經有了十七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稱為“十七史”,到了清代乾隆初期,又加進了宋、遼、金、元、明五朝的史書,於是有了“二十二史”的說法。後來,人們又把失傳已久的《舊五代史》、《新元史》、《清史稿》增加進去,由此形成了“二十五史”。
我國的史書卷帙浩繁,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種。正史: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曆史、人物傳記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麵情況的史書。如,通常所說的“二十五史”。別史:雜記曆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雜史:隻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帶有掌故性的史書。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書,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有時也用來泛指“野史”。
另外,史書的體例主要有四種。紀傳體: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係年代、世係及人物;用“書”或“誌”記載典章製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曆代修正史多以此為典範。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如《左傳》、《資治通鑒》等。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以曆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國別體:創始於《國語》,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三國誌》等。
古人認為,閱讀不同的書籍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人都會對古樸又典雅的三味書屋記憶猶新。那麽,“三味書屋”的名字從何而來呢?其實,“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ǎi,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書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享受到這份美味的大餐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本名為《萬曆十五年》的書震驚了史學界,同時人們記住了一個詞:“大曆史”。這本書以“截斷眾流”的氣魄,從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中,截取了明末萬曆十五年這一曆史瞬間,從各個角度深入細致地再現了明代的曆史。作者黃仁宇先生希望通過這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年,來深刻揭示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而且認為連近代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於西方現代化國家,都已在那三百多年前的曆史橫切麵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大曆史”是黃仁宇先生一貫推崇的一種學習、解讀曆史的方法。其特點是,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察曆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曆史的特殊問題。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研究曆史的全新視角。
從《萬曆十五年》、《天朝的崩潰》、《潛規則》、《帝國政界往事》再到《品三國》,曆史熱一直在緩緩升溫。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的崛起,對當下的曆史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鮮明的例子是,在《百家講壇》講曆史的閻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就推動了人們了解曆史的興趣。但同時,一些品位低俗、粗製濫造、選擇一兩個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完全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曆史劇業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不但不能讓我們從曆史中獲得真正的養分,反而會對心理,尤其是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這時我們不妨沉靜下來,摒棄娛樂、功利的想法,用一種嚴肅、理性的思想去看待曆史。
考世係,知終始。
注釋
經:儒家經典著作。
子:諸子百家的著作。
諸史:各種史書。
世係: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關係。
終始:王朝的興衰始末。
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後,就可以閱讀史書了。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係,明白朝代興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讀史
這四句話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經》提出讀懂了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人們就可以學習曆史了。古人認為,讀史必須在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著作的基礎上,因為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形成自己判斷是非、認識事物的標準,不至於在讀史時迷失方向,或者隻記住了具體的史實而未能從中吸取教訓。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曆史,總是會問“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曆史正可以填補人類這種內心對於時空的渴望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恐慌。學習和了解曆史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更為寬廣的時空裏獲得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曆史是出於人們自己的內心需要。
另外,人們學習曆史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目的——為了現在。人類的發展在於不再盲目於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從事某種事情,也就是說,人們要問個為什麽,並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邏輯性、合理性,並估計事情可能的結果,然後才去行動。意大利哲學家、曆史學家克羅齊的一句“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這句話的含義甚至比得上一本專著。因為曆史囊括了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切成功的規則與失敗的教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敗的重演。我們學習和認識曆史,無形之中豐富了我們的閱曆,讓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曆史的高度去接納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遠。如果用兩句話來概括學習和了解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記曆史意味著背叛;讓曆史告訴未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視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時代,就有“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前車之鑒”的說法。古時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事實上,唐太宗之所以能開創“貞觀之治”也與他積極吸取曆史教訓,尤其是隋代兩世而亡的教訓是分不開的。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曾經說過:人們對曆史感興趣有三種原因:一是獲得曆史知識,二是獲得智慧,三是認識人性。這三點都很重要。古人與今人最大的相通之處就是人性。人性的豐富,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善良,人性的醜陋,都可以從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曆史知識並不能直接讓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強你的文化品位。史書中充滿了各種智慧,它成為今人的借鑒,因為曆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們獲得成功的啟示,古人失敗的教訓可以使我們得到警示。
2001年7月9日,中央電視台第十套tv-10)“百家講壇”欄目開播。欄目以“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為宗旨。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麵,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曆史、中國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賞。2005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講壇講解曆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眾的熱烈追捧,同時,也帶動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曆史。在這種學習曆史的滾滾浪潮裏,一向特立獨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拋出了“曆史無用論”,以提醒人們學習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訪談中,他這樣說道:“曆史當然有用,以古鑒今,讀史明智。我為什麽反複說沒用呢?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現在的功利性太強了。功能說得太多,難免庸俗化。我強調曆史、藝術的大用無用:百無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曆史不是試卷上的選擇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學識淵博的工具,它對我們的作用不是體現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滲透在人們的觀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麵麵。對於曆史這麽厚重的東西,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態度。
自羲農,至黃帝,
號三皇,居上世。
注釋
羲:伏羲,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農:神農,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
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上世:遠古時代。
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們在談到中國曆史的時候,就會經常提到“三皇五帝”,並將之作為中國曆史的開端。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隻不過是實力較為強大的部落的首領。秦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稱各取一字合成一詞,自稱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無比。
“三皇”的說法是在戰國晚期才出現的。另外我國傳統對“三皇”的說法並不一致。有的說法認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有的則認為是:伏羲、神農、黃帝。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也被《三字經》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也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這個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他聰慧過人,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又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便畫出幹、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八卦也成為中國古文字的發端,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他還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在漢代的畫像磚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並經常與女媧一起出現。傳說,上古時代曾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大洪水,世間隻留下了伏羲和女媧兄妹兩人,於是他們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再度使我們民族繁榮起來。
繼伏羲以後,神農(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不是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遠古人民過著采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此外,他還製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跡,大致反映的是母係氏族製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傳說神農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髒六腑清晰可見。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於是,神農決定嚐盡百草,隻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髒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麽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體左邊的袋子裏,介紹給別人吃,作為藥用;不能夠食用的就放在身體的右邊袋子裏,提醒人們加以注意。後來,由於神農氏服了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而身亡。
黃帝,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戰中擒殺了蚩尤,統一了中原各部落。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在他的統治下,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數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都是他的後裔,他們的部落與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國人自稱是“黃帝子孫”。我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節是今人祭祀黃帝的日子。
唐有虞,號二帝,
相揖遜,稱盛世。
注釋
唐: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堯。
有虞: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
揖遜:謙讓有禮。
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把帝位禪讓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國古代傳說中還有“五帝”。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三字經》的這四句話主要介紹“五帝”中的堯帝和舜帝。人們經常用“堯天舜日”來比喻太平盛世,以“堯舜之治”作為後世帝王德政的典範。生活於中唐時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大詩人杜甫也將“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作為其一生的政治抱負和追求。可見,堯帝和舜帝是古時人們心中聖賢的典範。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是黃帝的後代,是帝嚳的兒子,因封於唐地(今河北境內),故後人稱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政績卓著。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唐堯當政初期,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太陽一周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曆法,奠定了我國農曆的基礎。他還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對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發表意見。堯在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係統的政治製度,為奴隸製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堯晚年的時候,想找一個賢能的接班人,他為此到處尋訪,後來人們一致推舉舜。堯聽說舜很賢德,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經過一番考察後,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全部職權讓給了舜。這就是曆史上的“堯舜禪讓”。《史記》評價堯帝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他是顓頊帝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根據《尚書·堯典》的記載,舜的主要事跡有:命後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兇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型,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警戒人們;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天下人心悅誠服。通過這樣的整頓,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麵,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正如《史記》所雲:“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為禹在治理洪水方麵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禪位於禹。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
夏有禹,商有湯,
周文武,稱三王。
注釋
文武:周代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位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著名的時代,它們的開國之君大禹、成湯、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賢明的君主,後人稱之為“三王”。
禹,通常尊稱為大禹,是與堯、舜並稱的傳說中的古代聖王,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以及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親是鯀(gu
),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夏伯。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堯就讓禹的父親去治水。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用堤壩擋水的做法,采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當時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他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因此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終於取得了成功。在治理水患的同時,大禹還積極指導人們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麵,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他為當時農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難怪孔子對大禹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認為禹王的功德是無可非議的:禹自己飲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卻非常豐富,這是至孝;平常他隻穿粗惡的衣服,然而朝衣則講究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宮室,所以宮室很簡陋,卻盡力來為農民修建溝渠,以利農田,這是厚愛百姓。孔子說了這些事實以後,再次誇讚“禹,吾無間然矣”。
公元前2070年,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改定曆日稱為夏曆。禹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即位,打破了禪讓製度,開創了子繼父位的世襲王朝製度。
成湯,名履,又稱武湯、大乙、天乙,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商湯。商原為夏的屬國之一,生活在黃河下遊。他本是夏朝的方伯,專管征伐之事。夏末,王室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君王荒淫無道。成湯則在國內布德施惠,輕賦薄斂,使百姓親附,政令通行。湯看到夏桀的無道,決定推翻夏朝。於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個小國,後經過十一次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剪其羽翼,之後一舉滅夏,曆史上稱之為“鳴條之戰”。鳴條之戰是我國軍事曆史上一篇輝煌的傑作。它是中國古代通過“伐謀”、“伐交”、“伐兵”、“用間”的全麵運用,最終達到戰爭速勝的最早的成功戰例,對於後世戰爭的發展、軍事理論的構築,都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公元前1600年,湯正式建了我國第二個奴隸製國家——商。商湯開以武力奪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變的定律,是中國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史稱“商湯革命”。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紂時為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也稱西伯昌。他繼承先人後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先人製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部落。他對內奉行德治,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對外招賢納士,對於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這引起商紂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周文王被囚於羑裏,在囚禁期間他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即所謂“文王拘而演《周易》”。被釋放後,他拜薑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就在這大功即將垂成之際,姬昌不幸死去。周文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明君聖人,被後世曆代所稱頌敬仰。周武王,姓姬,名發,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即位後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他審時度勢,將都城擴至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內),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舉行了曆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兩年後,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諸侯,揮師東向,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從而建立了中國曆史上曆時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開啟了奴隸製社會最興盛的時代。
夏、商、周所處的時代是我國的奴隸製社會。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夏、商、周在當時隻不過是一個眾多小國中的一個,隻是它們的實力比較強大,受到其他小國的擁護,擔任主持公道的角色。儒家對這三個朝代有著獨特的看法。儒家認為,堯、舜、禹的時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而夏、商、周隻能算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的“小康社會”。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小康社會”最早的曆史淵源了。
夏傳子,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
注釋
家天下:把天下作為一家的私有財產。
夏社:夏王朝。古人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祭禮稱為“社”,後來“社”與“稷”合稱“社稷”,代表國家。
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統治。
心解
夏朝
夏朝(約公元前2146—前1675年),始於大禹,終於桀,共有十七位統治者,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也是我國第一個奴隸製朝代。大禹是中國曆史上“相揖遜”禪讓製度的最後一位受益人,史書上記載,與大禹一起治水的皋陶之子伯益功勳卓著,理應是禹的繼承人,但禹死後人們愛屋及烏,擁戴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開始了“家天下”的曆史。
夏王朝建立以後,夏王朝內部的貴族有扈氏反對夏啟即位,啟動用軍隊鎮壓了有扈氏的叛亂,才鞏固了夏王朝的統治。夏啟在位十年後去世,其子太康繼立。太康治國無方,追求奢侈淫樂的生活,由此發生太康兄弟五人爭奪王位的鬥爭,在太康的孫子相統治期間,東夷的後羿趁夏朝內部王權之爭奪取了統治權,史稱“太康失國”,夏朝自此中斷了四十年。相的兒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奪迴了政權,才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曆史上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少康死後,其子予即位。予重視發展武裝和製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興的局麵。夏王朝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中興穩定後,到孔甲時,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逐漸走向崩潰。從孔甲經皋與發,到履癸(即夏桀)內亂不止,隻過了四代便導致了亡國之禍。故而《國語》記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揮霍無度,日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進諫,他卻厚顏無恥地將自己比作太陽。百姓得知後,紛紛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而這時,黃河下遊的商部落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於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曆了四百餘年曆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曆史,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所以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近年來,通過對夏都遺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使我們對夏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河南偃師縣二裏頭村發現的二裏頭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麵積宮殿遺址群。由此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夏朝人們努力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稱為夏曆的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此外,畜牧業也有一定發展,馬的飼養受到很大重視。
夏作為上古三代之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此後中華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曆史。
湯伐夏,國號商,
六百載,至紂亡。
注釋
紂:商朝最後一位統治者紂王。
成湯起兵滅掉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大約六百年之後,到了商紂王統治的時候,商朝滅亡了。
心解
商朝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前後經曆了31位統治者,延續了將近六百年的時間。總的來說,商朝是處於奴隸製的鼎盛時期。
傳說,商人的祖先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契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地,開始興起。關於契的出生,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時,已經成為夏國東方的強大部落。公元前1600年,成湯在賢臣伊尹的輔助下,一舉滅夏,正式建立商朝。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的暴政,采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麵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係列勝利。《孟子·滕文公下》記載: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因此,商朝的實際統治範圍要比夏朝大。
成湯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後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經仲壬至太甲幾代執政時間都很短,商朝的大權實際掌握於伊尹手中。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個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今山西省萬榮縣),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三年後,迎迴太甲複位。商的統治又呈現出清明氣象。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伊尹因此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太甲死後,傳位於其子沃丁,其後曆經太庚、小甲、雍已、太戊四代,商朝統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執政期間,商朝才再度興盛起來,出現了繼成湯之後最好的政治局麵,因此商人稱太戊為“中宗”。商朝中期,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於大約公元前1300年不顧當時權貴的反對,強行將都城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從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間再未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或殷朝。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傅說、甘盤等賢能誌士,征服了周圍各方國,大大地擴充了商朝的疆域。這段時間,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達到商朝後期的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武丁之後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至帝辛(商紂王)時,商王朝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帝辛於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資聰穎,不僅體格魁偉,而且能言善辯,但好酒色、喜淫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除此之外,商紂王非常殘暴,製定了很多嚴刑峻法。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周邊部族用兵,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在現在看來,商紂王對曆史的貢獻也不可忽視。他開拓山東、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擴展,促進了中原文明的傳播。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領導下,在牧野一舉擊潰商軍,從而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
商王朝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麵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朝已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遊牧而改為定居。農業和畜牧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開始了人工養殖淡水魚。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商朝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中,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除此之外,商朝人已經發明了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在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龜甲,上麵的文字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係較為完整的,因此稱為甲骨文。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朝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現在還形成了專門研究甲骨文的學科“甲骨學”。
在商朝統治的同時代,古埃及王國的統治已進入鼎盛時期,古希臘的邁錫尼文明正在崛起,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帝國也在崛起。它們和商朝東西輝映,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武王,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
注釋
最長久:周朝是我國曆史上最長久的朝代,前後經曆了三十七位統治者,八百多年。
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曆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
心解
西周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周朝共延續約800年的時間,是我國曆史上統治時期最長的朝代,因此《三字經》說:“八百載,最長久。”
周族是西方一個古老的民族,滅商之前,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神農的“後稷”。後來經過公劉的賢明統治,周族開始興旺起來。《史記·周本記》說:“周之興自此始。”公劉下傳九世,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姬昌(周文王)即位後,“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史記·殷本紀》),為滅商奠定了基礎。其子姬發即位,稱周武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於公元前1046年殺死商紂王,建立了商周。
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當國,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周公旦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勢力擴展至東海。後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相傳,周公還製禮作樂,建立了周朝的各項典章製度和禮樂製度,確立了以宗法製度為中心的政治體製。西周的統治進一步鞏固,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局麵。此後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並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流域和今天的東北、華北的大部分地區。
成王死後,即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於政事,平易近民,社會更加安定。武王、成王、康王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但到四代周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周昭王作為天子,竟然在南征楚國的迴途中沉水而死。其子周穆王即位後,采取了一係列鞏固政權的措施,但是難以改變西周逐漸衰微的大勢。之後,經過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加上周圍少數民族的不斷侵擾,王朝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即位的周厲王,不僅不采取安撫民眾、發展生產的措施,反而貪財好利,暴虐無道,壓製民言,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奴隸和平民。他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實行專製政策,又命令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事,違者殺戮。對大臣提出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忠告聽而不聞。公元前841年,忍無可忍的國人(平民或庶人)在都城鎬京發動武裝暴動。周厲王倉皇逃跑,死在外地。宗周無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執掌,史稱共和行政。同時這(共和元年)也是我國曆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後來,周厲王的兒子宣王即位,整頓朝政,出現了短暫的“中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重。幽王在位期間,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後申後及太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兵臨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點燃烽火,但是諸侯們之前上當的次數太多,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殺。後來諸侯們擁立幽王的兒子繼承王位,是為周平王。平王將國都遷至東都,這就是曆史上的“平王東遷”。以此為標誌,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中國文明在西周時期又有了發展。所以孔子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論語·八佾》)。周人從其始祖時起便非常重視農業,整個西周時期,農業是最重要的生產部門。這一時期出現了少量的青銅農具,農作物種類較商代有所增加,而且人們已經開始重視對土地肥力的保護,采用了休耕製。手工業、商業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得到了促進。青銅業生產進一步擴大,用途也更廣,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文字的使用也更廣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還有在銅器上鑄刻的銘文,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件。周朝禮儀製度比較健全,有自己的官製、兵製、刑法、地製以及禮製。由於儒家的推崇,周禮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周轍東,王綱墜,
逞幹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
五霸強,七雄出。
注釋
周轍東:指平王東遷。
王綱:王朝的統治。
墜:鬆弛、衰落。
幹戈:泛指武器,這裏指代戰爭。
遊說:說客們來往於各諸侯國之間,說服君主接受他們的主張。
五霸:春秋時代的五位霸主。
七雄:戰國時期的七個強國。
自平王東遷後,周朝對諸侯的控製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希望通過遊說有所作為的人蜂擁而起。東周分為兩個階段:春秋和戰國。春秋時,先後有五位諸侯成為霸主。戰國時,七個強大的諸侯國被稱為“七雄”。
心解
春秋戰國
東周時期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與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製度的轉變時期。
春秋時期,得名於孔子修訂的《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麵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平王東遷以後,一些諸侯國經過長期休養生息發展了起來,而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周天子漸漸失去了對諸侯的控製。諸侯國之間經常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進行兼並戰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實力較強的諸侯就出來充當仲裁者的角色,通過會盟的方式發號施令,這就是所謂的“霸主”。曆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不過以各自的實力來看,宋襄公和吳王闔閭是不能入選五霸的。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曆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其國力逐漸發展起來。齊桓公,於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間,他任用管仲改革,選賢任能,加強武備,發展生產,迅速成為當時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他助燕敗北戎,援救邢、衛,阻止狄族進攻中原;聯合中原各國攻楚的盟國蔡,與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會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內亂,多次會盟諸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是齊桓公稱霸的標誌。在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管仲至關重要,正如孔子所說:“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在齊桓公去世晉文公崛起之前,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以抵製楚人北侵為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還是從業績來看,宋襄公都不能夠稱霸。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因其父立幼子為嗣,曾流亡國外19年,在秦援助下於公元前636年迴國即位。他在賢臣的輔佐下,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內政,發展農業、手工業,增強軍隊戰鬥力,國力大增。因平定周室內亂,接襄王複位,獲“尊王”美名。公元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由此,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晉文公死後,西方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相繼強盛起來。秦國原是地處西隅的小國,因為在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護衛有功,獲得了王室的賞賜才逐漸強大起來,在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時期達到鼎盛。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獲得了百裏奚、蹇叔、由餘、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擊敗晉國,俘晉惠公,又曾協助晉文公迴到晉國奪取王位。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一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發展,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穀關以西的國家,獲得大片土地。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侯伯”,於是稱霸西戎。
楚國原是南方的諸侯小國,春秋初期由於兼並了漢水流域的一些小國而逐漸強盛起來,開始雄心勃勃地爭霸中原。楚國在城濮之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達今天的雲南,北達黃河,同時,經濟文化也有了極大的發展。楚國到了楚莊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時期具備了爭霸的實力。楚莊王在即位初期,終日郊遊圍獵,沉湎聲色,並下命:“有敢諫者,死無赦!”大夫伍參冒死進諫,逢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鍾鼓之間。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於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之後,莊王親理朝政,先後得到伍參、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在內政方麵作了一些改革,賞罰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為取得霸業奠定了基礎。齊國衰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成為中原霸主。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公元前496年,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闔閭戰敗,因傷逝世。其子夫差立誌報仇,於次年打敗越兵。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範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歸國後,臥薪嚐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範蠡、文種等人,改革內政,休養生息。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了吳太子。夫差返國後隻得言和。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吳亡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與齊、晉諸侯會盟,後經周元王正式承認,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此後不久,曆史進入戰國時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經過春秋長期激烈的爭霸戰爭,到戰國開始,主要的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曆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戰國早期,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並,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麵,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公元前481年,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麵。但戰國初期,齊的實力暫時弱於三晉。楚國雖向東方掠地擴展,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於公元前306年,被楚國滅亡。戰國中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
曆經254年的戰國時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356年,是魏國最先強盛的時期。在這期間,魏國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從而使其強大起來。但是,魏國的強大,引起了周圍趙、韓等國的不安。他們邀集秦國和齊國介入鬥爭。公元前362年,魏國大敗於秦國,丟失了戰略要地西河,而且不得不遷都。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公元前353年)和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中兩次敗於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從公元前365年至公元前241年,是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的時期。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並周圍弱國、擴大勢力範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人物在外交鬥爭中十分活躍。“合縱”就是指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並。“連橫”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並。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並土地,擴張領土。秦在這一期間基本占居上風,先後製服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占領齊國長達五年。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反攻,收複失地。齊雖複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攻秦戰爭以失敗而告終,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複存在。
從公元前241年開始,秦國以絕對優勢向東方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兼並戰爭。秦國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了“掃六合”的統一大業,形成“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統一國家。七國爭雄的局麵結束。
春秋時期,鐵農具較多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許多荒地被開墾為良田,耕作技術由粗放轉向精耕細作,農業產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製崩潰,土地關係向私有化發展。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鏤紋飾趨向細致工整,造型輕巧靈便,出現了錯金銘文。此外,煮鹽、冶鐵、漆器等部門也發展起來。戰國時期,商業和交通的發展互相促進,出現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鄭國渠、鴻溝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僅促進了當時農業的發展,而且造福後世。在文化和思想學術的發展上,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辯家鵲起,創造了輝煌的先秦文化,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黃金時期。
嬴秦氏,始兼並,
傳二世,楚漢爭。
注釋
嬴:秦國君的姓氏。
楚:西楚霸王項羽。
漢:漢王劉邦。
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兼並了其他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後,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麵。
心解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鹹陽。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麵,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邊緣部分。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才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方麵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才開始改變這種情況。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經過從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後六代人的努力,秦國擁有了當時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最強大的軍隊。公元前246年,年幼的秦王嬴政登基。公元前238年,二十二歲的嬴政親理朝政。八年之後,開始實施籌劃已久的統一事業。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為了鞏固政權,秦始皇在統一之後將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集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於一身;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製;在地方推行郡縣製,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采取“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措施;修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以抵禦北方匈奴的進攻。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調整長期生活在戰亂和分裂狀態下百姓的思想,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秦與原來六國的尖銳矛盾。而當時極為繁重的賦役和文化專製(“焚書坑儒”就是最為突出的表現)政策,更激化了這些矛盾。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去世,他的兒子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胡亥采用極為血腥的手段來鞏固權位。終於,矛盾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率先敲響了秦朝的喪鍾。此後,“天下雲集響應”。
由前楚國貴族後裔項羽率領的楚軍和由平民出生的劉邦率領的漢軍,是眾多起義隊伍中實力最強的兩支。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劉邦和項羽為了爭做皇帝而展開了將近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滅秦後在關中稱王。12月,項羽揮軍破函穀關,想消滅劉邦軍隊。劉邦自知不敵,親赴鴻門謝罪。不久,項羽入鹹陽,燒阿房宮、殺秦王嬴子嬰,並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分封諸侯,封劉邦為漢王,領巴蜀及漢中地,並故意封秦降將領關中地,以扼製劉邦。劉邦隻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於公元前205年4月年領兵入漢中、並燒毀棧道,表示再也無意出兵,以麻痹項羽。5月,齊國貴族後裔田榮不滿分封,自立為齊王。劉邦乘亂重返關中,擊敗秦朝降將,並用計欺騙項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後就心滿意足,不會東進。項羽放心東去,對西邊沒有加強防範。10月,劉邦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名為義帝發喪,暗中派人聯絡諸侯,公開聲討項羽,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經過彭城、成皋之戰後,項羽屯兵於今河南滎陽與劉邦形成對峙。不久,韓信在濰水之戰中殲滅齊楚聯軍,完成對楚側翼的戰略迂迴,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項羽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9月,項羽引兵東歸。楚、漢訂盟後,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同年10月兩軍戰於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戰重創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今安徽省和縣),終於結束了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
秦國以十年的時間橫掃六合,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麵,建立了全麵的郡縣製中央集權,為隨後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統治提供了典範。但是這個被梁啟超定義為“亞洲之中國”由此開端的朝代,僅僅經曆了十五年的短暫經營就從中國的版圖上永遠地消失了。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在《過秦論》中通過對秦國興盛曆史的迴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的道理。他認為秦兼並六國,用的是“詐力”;統一以後,仍然迷信法家重賞刑罰的統治方術,不了解“取與攻守不同術”,即不能隨著曆史條件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政策,結果“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高祖興,漢業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
四百年,終於獻。
注釋
高祖:西漢高祖劉邦,西漢的開國之君。
業:基業。
孝平:孝平帝,西漢最後一位皇帝。
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的開國之君。
獻:漢獻帝,東漢最後一位皇帝。
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二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光武帝建立了東漢,漢朝延續了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心解
兩漢
漢代是由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分為西漢(公元前206—8年)和東漢(25—220年)。
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第一個強盛、富饒的王朝。在西漢統治的近四百年的曆史中,通過一係列的政治經濟改革,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劉邦在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取得楚漢相爭的勝利,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國號漢,漢朝就此開始。雖然劉邦稱帝的時間是公元前202年,但為了與秦朝滅亡時間相接,史學家們將漢朝的曆史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稱“漢王”算起。劉邦登基後,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並立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複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為漢朝盛世奠定了基礎。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即位,但此時政權實際已掌握在漢高皇後呂雉的手中。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劉邦的“無為而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公元前183年,劉恆即位,為文帝,他與景帝(文帝之子,於公元前156—前143年在位)都繼續執行高祖所製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方針,減輕人民賦稅,使漢帝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大大增強,史家稱為“文景之治”。通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逐漸強大起來。
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1—前87年),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以法製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變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將財政權集於中央。在文化上,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外交上,武帝派張騫前往西域聯絡大月氏,開通了“絲綢之路”。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民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中國開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但是由於連年的戰爭,漢朝的國力逐漸衰弱。漢武帝在執政後期也意識到這些問題,於是采取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得漢朝的經濟繼續發展。武帝之子昭帝繼承其父的方針,繼續實行無為政治,發展經濟,使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經過昭帝、宣帝兩代三十八年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西漢王朝的國力增強,但與此同時地方勢力也隨之增強,嚴重地影響了皇權的統治。自元帝起,至成帝、哀帝、平帝在位年間,皇帝對政權的統治力量已大不如以前。至劉嬰即位,朝權已盡落於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奪皇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在綠林軍的協助下,以武力擊敗了篡位的王莽,奪得帝位。劉秀身為西漢皇族,因此仍定國號為漢,但建都洛陽,年號建武,是為漢光武帝,史稱東漢。劉秀在位期間,以文治國,重視教育,興辦學校,他還親自到太學講論經學,對於東漢一朝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劉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項是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提高皇權。他加強了對地方行政機構和官員監察,使中央更好地控製和監督地方行政係統。他精簡官僚機構,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支出,間接地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為後世提供了一個好的範例。經過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複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在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為東漢的衰落埋下伏筆。
公元88年,三十一歲的漢章帝突然駕崩。年僅十歲的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但是實際上都是竇太後操縱朝政,國家政治日益腐敗。竇氏的跋扈引發和帝的不滿,不久,十四歲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竇憲,外戚勢力開始衰弱。但是之後和帝信用宦官,形成東漢王朝後期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後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後,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麵,統一的王朝名存實亡。後來,獻帝又為曹操控製;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東漢王朝宣布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曆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東漢的手工業、商業、人文藝術以及自然科學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以冶金、紡織為主的西漢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業繁榮起來,以長安為中心形成了許多商業城市,並通過絲綢之路開啟了與西亞諸國的外交、商貿等方麵的交流。東漢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麵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製陶業的發展,它使人們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同時,東漢在醫學、自然科學等方麵也取得讓世人矚目的成就。
漢高祖至漢文景時期,國家經濟實力直線上升,成為東方第一帝國,是當時與西羅馬並稱的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使我國在此後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貿易體係的中心。此外,漢代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中華地區在典章製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麵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從此中華地區的各族就出現了統一的漢族。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唿中國人為“漢人”。“漢”從此成為華夏民族永遠的名字。
魏蜀吳,爭漢鼎,
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
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
宇文周,與高齊。
注釋
魏: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取代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又稱曹魏。
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又稱蜀漢。
吳: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稱帝,國號吳,又稱東吳或孫吳。
迄:至、到。
宋:公元420年,劉裕以禪讓方式取代東晉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建都建康(今南京)。
齊:公元479年,蕭道成以禪讓方式取代劉宋稱帝,國號齊,史稱蕭齊,建都建康。
梁:公元502年,蕭衍以禪讓方式取代蕭齊稱帝,國號梁,史稱蕭梁,建都建康。
陳:公元557年,陳霸先以禪讓方式取代蕭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
金陵:南京的古稱。
北:北朝。
元魏: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因拓跋氏後來仿效漢族改姓元而得名。
東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宇文周:宇文氏後來取代西魏稱帝,國號周,史稱北周,又稱宇文周。
高齊:高氏後來取代東魏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又稱高齊。
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麵。後來魏國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懿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均建在今天的南京。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氏取代,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氏取代,建立了北齊。
心解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嚴格應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這個時期由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位開始,到公元589年楊堅滅南朝陳重新統一而結束,共369年。其間,西晉皇朝曾短暫統一,但八王之亂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麵,政局再度混亂。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與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對峙,中國自此進入南北朝時期。581年,楊堅改北周國號為隋,並於589年滅南朝的陳政權,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
曹魏的年代始於公元220年,終於公元265年,統治範圍包括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遊的江北及甘肅、陝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蜀漢是劉備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四州、雲南、貴州全部和陝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孫吳是孫權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長江中下遊、浙江、福建和兩廣地區。公元280年為晉朝所滅。在三國中,曹魏的勢力最強,因此蜀吳兩國經常采取聯合的政策對抗曹魏,以達到均勢。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國號為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統一全國,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統治疆域南至南海,西至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北至大漠,東至遼東。晉武帝死後不久,爆發“八王之亂”。公元311年,匈奴貴族趁機攻進洛陽,俘虜晉懷帝,並將洛陽洗劫一空。西晉王朝元氣大傷。五年之後,劉淵族子劉曜攻占長安,俘晉湣帝,西晉滅亡。這時,曹魏以來遷居塞內的遊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麵。除漢族之外,先後有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氐、羌、羯)的十六七個割據者建立了政權,分裂的局麵持續了一百三十多年,史稱“五胡十六國”時代。公元316年,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定都建康,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代晉,改國號為宋,東晉滅亡。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疆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黃河流域以南直到大海的一大片地區。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魏乃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國時代為代國,淝水之戰後拓跋珪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元魏。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並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公元439年統一北方,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北魏國力頗為強盛,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並進行一係列的漢化改革,但因種種因素,卻造成漢化與反漢化兩大陣營的對抗,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
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遊的高度文明一再遭到破壞,人民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慘狀。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長江流域此時卻獲得了發展經濟的一些便利條件:
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大批北方人口遷居南方,為南方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江南的經濟逐漸和北方趨於平衡,為以後經濟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為國家實現政治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前提,也為隋唐時期封建經濟的空前繁榮準備了條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治黑暗而混亂的時代,但同時也是自我意識覺醒、人們思想活躍的時代。生活在這樣動蕩的社會中,人們經常感到生死無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隨時有覆滅的危險,因此人的個體生存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個體生命呈現為多姿多彩的美。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繼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數學、農學、地理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冶煉技術、醫學等許多方麵又多有創新。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傳,失統緒。
注釋
土宇:天下。
再傳:第三代。
統緒:皇位的傳承。
楊堅重新統一了南北,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心解
隋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隋朝(581—618年)的曆史。因為楊堅原為隨州刺史,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之意,於是他便棄了“辶”,創了“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的名稱。
北周宣帝時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提供了良機。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靜帝隻有八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控製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公元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餘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帝,是為隋文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定都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朝的曆史就從這一年開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楊廣和大臣楊素為統帥,率兵50餘萬,大舉伐陳。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陳亡。於是從東晉十六國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麵至此結束。隋文帝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長時間的統一,使北方民族進一步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讚譽,為我國封建社會大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隋文帝完成統一大業後,一麵躬行儉樸,一麵采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鑒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的局麵,楊堅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的同時,穩定民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經過隋文帝二十多年的刻苦經營,社會安定、人民富足,史稱“開皇之治”。
隋文帝死後,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朝滅亡。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在這一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麵,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確立了三省六部新製,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製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製度,為以後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麵,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製,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複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開通了“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裏,這就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另外,隋朝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鬥鐵尺,頒行全國。這樣,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社會的穩定也帶來了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長足進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所仿照原形)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日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的趙州橋等,這都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遺產。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們經常對兩者進行比較。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結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麵,而緊接著完成一係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秦、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漢唐文化。
唐高祖,起義師,
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
梁滅之,國乃改。
注釋
國基:統治的基業。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統治了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時期,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
心解
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王朝二百九十年(《三字經》說“三百載”是為了取整數)的統治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隋代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統治力量大為削弱,一些貴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機起兵割據。駐守在軍事重鎮太原的李淵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懷大誌的李淵深知自己無力鎮壓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又恐遭到隋煬帝的猜忌,在其子李世民的建議下,於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戰、賢能多才的將領,加之部隊紀律嚴明,因此很快壯大起來。半年之後,李淵起義軍占領當時的都城長安,又進據關中為基地,於公元618年正式稱帝,是為唐高祖,定國號為唐。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統一全國。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製,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製度,又修定律令,頒布均田製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製,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製、土地及課役等製度奠定了基礎。
公元626年,戰功卓越的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是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627—649年)。李世民即位後,注重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居安思危,任賢用良,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係列政治、軍事改革,加強漢藏交流,被當時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這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最後立宅心仁厚、性格軟弱的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後武則天來處理。因此,唐朝經曆了一段“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時期。高宗死後不久,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於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稱聖神皇帝。武則天也成為了中國王朝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後掌權50餘年。武則天足智多謀,兼涉文史。在執政期間,她繼續推行法治,開創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親自考試貢士;修《姓氏錄》,列武氏為一等;重視農業,抵抗吐蕃的攻擾,收複西安。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由於大修廟宇,人民負擔有所加重。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家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
公元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複位,恢複了唐朝的政權。公元710年,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後、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複位。
公元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麵。唐玄宗改元天寶後,誌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幹政的局麵。由於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權力量削弱,藩鎮割據勢力興起。公元755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範陽(今北京)叛亂,攻下洛陽。次年稱帝,攻下長安。這場戰亂前後曆時近八年,始告平定,史稱“安史之亂”。戰亂雖平,但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吐藩對唐的侵擾也是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雖有短暫的“元和中興”(唐憲宗時期),但其全盛時代也就從此結束了。
唐憲宗(805—820年在位)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黨、李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到唐僖宗(874—888年在位)統治期間,時局異常混亂,加之連年的天災,矛盾爆發。公元875年,王仙芝、黃巢率領廣大農民起義,起義軍很快就橫掃全國。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唐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名存實亡。在鎮壓農民起義過程中,軍閥朱溫的力量迅速壯大起來,並於公元907年,廢黜唐帝,自稱皇帝,以梁為國號,唐朝滅亡。
唐王朝是我國曆史上又一個光輝的時代。當時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富裕,有杜甫的詩為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由於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朝的國際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並入中國的版圖,西部疆土直達今中亞細亞塔什幹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盛唐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長安是當時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國仁人誌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唐王朝像一位雍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智者,歡迎四麵八方的來客。
唐朝是一個我們民族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她的自信、開放、寬宏、博大、發達,讓我們民族的聲威撒播四海。自唐以來,歐洲的“老外”就是把我們叫做“唐人”。今天看來,唐朝的那種振奮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氣質,應該作為我們民族永久的精神脊梁,並不斷傳承下去。
梁唐晉,及漢周,
稱五代,皆有由。
注釋
由:緣由。
梁:史稱後梁,公元907年,唐朝藩鎮梁王廢掉唐帝,自立為帝,國號梁。公元923年,為後唐所滅。
唐:史稱後唐,公元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滅梁,改國號為唐,建都洛陽。
晉:史稱後晉,公元936年,沙陀族人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為晉。
漢:史稱後漢,公元947年,沙陀族人劉知遠滅掉入侵的契丹人後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為漢。
周:史稱後周,公元951年,郭威滅後漢稱帝,國號周,建都汴。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曆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心解
五代
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這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吳越國、閩國、荊南國、楚國、吳國、南唐、南漢、北漢、前蜀、後蜀等十幾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曆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賦不斷,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歐陽修在他主編的《新五代史》裏常用“嗚唿”開頭,這並不是他裝腔作勢,不說其他,單是後來的殘酷刑罰“淩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這時出現的。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段亂世持續的時間隻有五十多年,這表明隨著封建統治的深入,統一的趨勢越來越強,分裂的時間越來越短。五代時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於火藥、印刷術的發展以及詞的出現。
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在這十國之中,除北漢在北方(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諸國都在中國的南方,它們較少受到中原戰亂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長,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吳越就曾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於北方戰爭頻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禍亂,他們帶來了北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五代時期,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镔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誌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曆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自北魏開始,契丹族逐步發展,至唐末強大。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北方地區,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平穩關係。遼中葉後,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時,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作“契丹”。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他們與契丹互相勾結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為以後宋、遼、金對峙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炎宋興,受周禪,
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帝號紛,
迨滅遼,宋猶存。
注釋
炎:原意指火光上衝,這裏指火德。古代以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來解釋曆代王朝的更替,宋代被認為是以火德而興起,所以《三字經》稱北宋為“炎宋”。
紛:變化多端。
趙匡胤接受了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位皇帝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形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麵。契丹族和女真族分別建立了遼和金。後來遼朝滅亡,南宋建立。
心解
兩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繼五代十國後的朝代,分為北宋(960—1127年)與南宋(1127—1279年)。
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立政權後,他用各個擊破、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攻滅後蜀、南漢、南唐等諸國,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並加強對契丹的防禦。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他“杯酒釋兵權”,削弱禁軍將領和藩鎮兵權;派文臣代軍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財政;分散宰相權力;興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強了專政主義集權的統治,基本上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麵,鞏固了宋朝的統治,具有進步意義。但是,他重文輕武、偏重防內的方針,種下了宋代官僚機構臃腫、積貧積弱的禍根。公元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消滅北漢,大部分地區得以統一。由於後來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因此統治者施政重點變為重內虛外。
公元998年,真宗趙恆即位,繼續實行太宗末年的黃老政治,無所作為。1004年遼聖宗、蕭太後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東京危急。宋真宗畏敵,準備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親臨前線澶州(今河南濮陽),宋軍士氣大振;而遼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但北宋統治者無心抵抗,屈辱妥協,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輸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締結,是宋遼雙方力量均勢的產物,此後雙方停止戰爭,和平往來100年之久,宋遼邊境得以安定,雙方生產都有恢複和發展。
1022年,真宗駕崩。太子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其母劉皇後被尊為皇太後,負責在仁宗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從此開始了劉太後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西夏李元昊於1038年稱帝後,宋夏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宋軍屢戰屢敗,隻得議和,百姓負擔加重。而後仁宗任用範仲淹等能臣推行慶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進入建國以來最繁榮的階段。但因新政限製大官僚大地主特權,實行時遇到強烈反對和阻撓。1045年,主持“新政”的主要官員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
1068年,神宗趙頊即位。神宗在位期間,宋朝初期製訂的製度已經暴露出諸多流弊,民生狀況開始倒退,而邊境上遼和夏又虎視眈眈。神宗任用王安石銳意改革。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認為國家應製定相應的方針政策,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來發展生產。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製定了諸如青苗、免役、均輸、市場、農田、水利等一係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對軍事製度也進行了革新,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並改革教育製度。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改善了國家財政,但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新法被廢。1085年,神宗立趙傭為太子。而神宗頒布的新法雖然曾短暫被其母高太後廢止,但不久又陸續恢複,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時期。
1101年,宋徽宗即位,他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卻也是亡國之君。此時,原本在契丹統治下的女真人的勢力逐漸強盛起來。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並派人與宋朝約定共同夾擊遼,訂立了“海上盟約”。1125年,金軍攻下了遼的最後堡壘,遼國滅亡。在與宋聯合攻遼的過程中,金軍逐漸認識到北宋腐敗的實質。不久之後,就對北宋開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1107年4月,金軍俘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1127年,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時期,當權者不思進取,長期執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稱臣納貢,並壓製軍民抗金鬥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反映的是當時統治者得過且過的情況。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陸秀夫、文天祥等保護皇族後人逃到廣東堅持抵抗,直到1279年,南宋政權最終滅亡。
兩宋時期,在技術改進與租佃製的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顯著發展;手工業分工細密,工藝先進,產品聞名於世;商品經濟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鎮繁榮,貨幣流通擴大,誕生了最早的紙幣。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除了擁有可與唐詩比肩的宋詞之外,還有與先秦兩漢相媲美的新儒學;而活字印刷、指南針及火藥的發明和應用,更對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至元興,金緒歇,
有宋世,一同滅,
並中國,兼戎翟。
注釋
中國:中原地區。
戎翟:對少數民族的泛稱。
元軍滅掉了金和宋,統治了中原地區,又吞並了其他的一些少數民族,九十年後,元朝滅亡了。
心解
元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元朝的曆史。元朝從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前後共九十七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這一時期各民族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得到更大發展。元朝的地域異常遼闊,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疆域的雛形。
蒙古族是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係後裔。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係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1204年,蒙古族傑出領袖鐵木真通過殘酷戰爭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鐵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權,國號“大蒙古國”,即大蒙古帝國。建國後,他不斷發動征服戰爭擴張其疆域,1217年滅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伏爾加河流域。1227年又滅西夏,成吉思汗在遠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即位,除了繼續稱雄中亞外,還把矛頭對準了金朝。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聯合攻擊下覆滅。次年,窩闊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鐵騎震驚整個歐洲。1251年,成吉思汗孫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麵繼續西征,一方麵對苟且偏安的南宋發動了進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繼承漢位,四年後將國遷到大都(今北京),並於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為元世祖。這是蒙古帝國政權由世界性大一統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遊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原和江南地區為主要占領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滅了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統一南北。忽必烈在位期間,任用漢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區曆代封建統治的經驗,建立了包括行省製度在內的各項製度,並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他重視農業,設置司農司,勸課農桑,還設置河渠司,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劃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加上幾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隨著的激烈的派係鬥爭,因此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銳。
從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鐵木耳是元代統治的初期,這期間,采用漢族法律,初創了政治、經濟和文化各項製度,呈現出向前發展的態勢。從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這時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皇權鬥爭也日趨激烈,各地起義不斷爆發,元代開始走向衰落。其間的“英宗新政”也僅是曇花一現,無法從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敗之勢,後來新政失敗,英宗也死於非命。從明宗到順帝是元代的後期,紅巾大起義的爆發加速了它的滅亡。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大都,元順帝逃走,元朝滅亡。
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麵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的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從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製度,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在元代,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元雜劇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多種詞曲和技藝的發展成果,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成為人類戲劇和文學藝術的瑰寶。詩歌、書畫也有了高水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書畫和詩歌大家。
元朝時期,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當時及未來曆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曆史上空前的。
明太祖,久親師,
傳建文,方四祀。
遷北京,永樂嗣,
迨崇禎,煤山逝。
注釋
親師:親自率領軍隊。
建文:明太祖的孫子朱允炆,於1398—1402年在位,年號建文。
祀:年。
永樂:明成祖朱棣,於1402—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
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末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時,崇禎皇帝在此自縊而死。
經過長期的鬥爭,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後來他把帝位傳給了他的孫子建文帝。建文帝在位時間隻有四年,就被永樂帝取代了。永樂帝還把都城遷到北京。崇禎皇帝在農民起義軍攻入京城的時候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心解
明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明朝的曆史。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後來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在全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的又一位平民皇帝。他自幼窮苦,曾為地主放牛,相傳還一度入皇覺寺當和尚。二十五歲時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死後,這支隊伍就由朱元璋率領。1356年,朱元璋接受部下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積極招攬人才,壯大實力。1368年於南京稱帝,定國號為明。然後,派大兵分路北伐,與同年8月占領大都,在以後幾年,又陸續掃平了各地的割據勢力。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麵減輕農民負擔,恢複社會的經濟生產;一方麵懲治貪汙腐敗的官吏,即使是皇親國戚、開國功臣也不手軟,又分封皇子鎮守各地。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還廢除了沿襲近兩千年的丞相製度。
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孫朱允炆嗣帝位後削藩,危及燕王朱棣。1399年7月,朱棣為奪帝位,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號稱“靖難”之師。於1402年6月南渡長江,攻取京師,奪取皇位,是為明成祖。朱棣興建了北京城,於1421年遷都北京。朱棣在位期間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製及編修書籍等方式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成祖之後,又有仁宣之治。1435年,年幼的明英宗即位,崇信宦官王振。結果導致1449年的土木之變,皇帝被瓦剌俘虜。在於謙的率領下,另立明景帝,並發動全國軍民抗戰,終於打退了入侵的瓦剌軍,明朝一度複興。明孝宗年間是明朝政治最為清明的時期,這位皇帝勤勉而不專製,信任大臣,內閣權力大為上升。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致使嚴嵩把持朝綱,政治腐敗,財政出現危機,以至海瑞稱“嘉靖嘉靖,家家皆盡”。
1573年,神宗即位,年號為萬曆。神宗得到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開始進行改革。內政方麵,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整頓官僚機構,同時決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經濟方麵,清丈全國土地,抑製豪強地主,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方麵,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使邊境安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的形勢。張居正病卒後,除一條鞭法外,其他製度都被廢止,明朝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明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魏忠賢專攬朝政、排除異己、鎮壓人民。加上連年的災荒,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28年,戰爭在陝北爆發,湧現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幾十支起義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得農民擁護。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同年3月,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至此滅亡。
明朝的農業發展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宋元時期。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明朝在手工業上的領先優勢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然而明朝推行“重農抑商”的原則以及嚴厲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了一定的壓製。明朝的文化發展比較迅速,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三本就是出於明朝。在思想上,王陽明的新哲學“心學”在嘉靖以後盛行,形成一股反對傳統束縛的思想浪潮。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16世紀,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這一時期出現的科學著作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徐霞客遊記》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研究和借鑒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的西學東漸浪潮,對我國的學術、文化思想、社會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至此,《三字經》講史的部分就結束了。在這之後就是以女真族為主體的清政權統一了全國,成為當時東亞最強大的封建國家。
廿二史,全在茲,
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書,考實錄,
通古今,若親目。
注釋
廿二史:記載古代曆史的二十二部史書。
茲:此。
實錄:原指每個朝代為皇帝編纂的編年大事記,此指真實的曆史紀錄。
通:融會貫通。
二十二個王朝的曆史已經講述完了,其中記載了治亂興衰的道理。讀曆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曆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好像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隻有這樣,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
心解
治亂興亡
我國是世界上曆史記載最豐富、史料最完整的國家。從公元前841年開始,就有了具體明確的記載。這和我國的史官製度是分不開的。唐朝著名曆史學家劉知幾認為,記史是“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的大事。假如沒有史官,就會善惡不分,是非不辨,功過不清。
在我國曆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製度和傳統。早在夏朝就設有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為記錄和編纂兩類。在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沒有很大區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則負責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曆史。
由於史書是要傳於後世的,因此曆代帝王對於史官們載言記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計較。有了功績,做了好事,當然要大書特書。就是沒有功績,沒幹好事,也要虛構一些載入史冊;或者“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者顛倒黑白,把壞事說成好事。總之,“自稱我長,相謂彼短”,“略外別內,掩惡揚善”(出自劉知幾的《史通》),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必書無疑;凡是對自己不利的事,萬萬不可見諸史冊。
但是,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卻頗為認真。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的傳統,尤其是司馬遷不畏權勢、尊重事實的精神,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史德。這樣,帝王和史官就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可想而知,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也在於此。史官們汗水和生命的結晶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書。到了北宋時代,已經有了十七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稱為“十七史”,到了清代乾隆初期,又加進了宋、遼、金、元、明五朝的史書,於是有了“二十二史”的說法。後來,人們又把失傳已久的《舊五代史》、《新元史》、《清史稿》增加進去,由此形成了“二十五史”。
我國的史書卷帙浩繁,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種。正史: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曆史、人物傳記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麵情況的史書。如,通常所說的“二十五史”。別史:雜記曆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雜史:隻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帶有掌故性的史書。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書,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有時也用來泛指“野史”。
另外,史書的體例主要有四種。紀傳體: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係年代、世係及人物;用“書”或“誌”記載典章製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曆代修正史多以此為典範。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如《左傳》、《資治通鑒》等。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以曆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國別體:創始於《國語》,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三國誌》等。
古人認為,閱讀不同的書籍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人都會對古樸又典雅的三味書屋記憶猶新。那麽,“三味書屋”的名字從何而來呢?其實,“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ǎi,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書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享受到這份美味的大餐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本名為《萬曆十五年》的書震驚了史學界,同時人們記住了一個詞:“大曆史”。這本書以“截斷眾流”的氣魄,從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中,截取了明末萬曆十五年這一曆史瞬間,從各個角度深入細致地再現了明代的曆史。作者黃仁宇先生希望通過這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年,來深刻揭示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而且認為連近代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於西方現代化國家,都已在那三百多年前的曆史橫切麵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大曆史”是黃仁宇先生一貫推崇的一種學習、解讀曆史的方法。其特點是,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察曆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曆史的特殊問題。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研究曆史的全新視角。
從《萬曆十五年》、《天朝的崩潰》、《潛規則》、《帝國政界往事》再到《品三國》,曆史熱一直在緩緩升溫。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的崛起,對當下的曆史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鮮明的例子是,在《百家講壇》講曆史的閻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就推動了人們了解曆史的興趣。但同時,一些品位低俗、粗製濫造、選擇一兩個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完全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曆史劇業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不但不能讓我們從曆史中獲得真正的養分,反而會對心理,尤其是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這時我們不妨沉靜下來,摒棄娛樂、功利的想法,用一種嚴肅、理性的思想去看待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