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8月的第一天,萬年縣秦浩封地的三個莊子人聲鼎沸。


    田壟上漢子們賣力的揮動著鋤頭,炎炎烈日,汗水不斷從他們皮膚滲出、灑落,但這些漢子臉上卻完全沒有痛苦的神色。


    鋤頭刨開泥土,那一顆顆圓溜溜,黃澄澄的球形物體,是那樣惹人憐愛,對於他們這些外鄉人來說,這些土豆不僅僅是糧食,還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時隔兩個月,由災民開墾的荒地也終於產出了第一季糧食,所有災民臉上都透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他們不再是那些躺在路邊等死的行屍走肉,自從他們獲準進入莊子的那一刻,一種叫做希望的種子已經悄然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


    「大夥都好好幹,爵爺說了,這荒地的產出,一半交給莊上,另外一半都是咱們自己的,有了這些糧食,咱們就能在這裏安家嘞。」


    「是啊,咱們碰到活菩薩嘞,租子隻收一半,地種三年就是自己的了,往後租子還能再少兩成,幹上幾年,再說個媳婦兒,那日子美滴很。」


    「哈哈,張阿牛這才剛吃上幾天飽飯,你就想著娶婆姨嘞。」


    「咋,你不想?」


    此時,一個身材魁梧,器宇不凡的男子正在另一邊的山坡上看著這一幕。


    「杜愛卿你覺得秦縣男這裏如何?」


    杜如晦雖然對秦浩有些忌憚,但此時也不由讚道:「生機盎然,實在難以想象,兩個月前這裏還是災民遍地的景象。」


    李世民滿意的捋了捋胡須:「嗯,秦愛卿有治世之才。」


    「可惜,這倆師兄弟好像對官爵並不是很上心啊。」


    這也是最讓李世民鬱悶的事,作為一個把成就千古一帝當做畢生追求的人,李世民對自己是有要求的,要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文治武功都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才行。


    李世民也很清楚,靠他一個人要想治理偌大的大唐帝國,肯定是不太現實的,他需要幫手,特別是像秦浩跟雲燁這種,不出自世家大族的人才。


    可是不論是雲燁也好,還是秦浩也好,對朝堂事務始終不是很上心,基本李世民不找他們問計,他們都懶得去皇宮,也隻有每個月一次的大朝會上才露個臉。


    這不免讓李世民產生一種挫敗感,難道是自己還不夠賢明,不足以讓這樣的英才真心歸附?


    就在李世民愣神之際,秦浩也已經收到李世民來的消息,莊戶們並不知道李世民的真實身份,隻知道這是能讓爵爺都十分尊重的貴客,從他們一進莊子就有人去稟報了。


    「陛下.......」


    秦浩正要行禮就被李世民扶住了胳膊:「今日朕微服出宮,秦愛卿就不用多禮了。」


    「諾。」


    李世民拉著秦浩來到山坡上,指了指正在刨土豆的災民們。


    「秦愛卿,這些災民你打算怎麽安置啊?」


    秦浩正色道:「此事自然是要聽從朝廷的安排,若是朝廷想讓他們迴歸原籍,臣便將這些耕地折算成銀錢給他們當做迴家的路費,若是朝廷不強求,那就隨他們的意願,願意留下的就報請萬年縣安排落籍。」


    「我看,這些人應該都會選擇留下來吧?」李世民不動聲色的道。


    秦浩並沒有接過話茬,而是看向那些災民,感慨的道。


    「故土難離,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呢。」


    李世民聞言也是不勝唏噓:「是啊,老百姓最寶貝的就是地,朕已經讓他們失去一次土地了,不能讓他們再失去一次。」


    說完,一臉鄭重的對著身後一眾文臣道。


    「自即日起,發布安民告示,災民中若有想


    要返鄉的,一律由官府發放路費,迴到戶籍地之後,官府負責發放種子,若是有無主耕地的,經官府統計過後,進行重新分配,若是災民不願返鄉的,可自行選擇落籍,任何人不得勉強!」


    曆朝曆代,在自然災害麵前,人口對於朝廷來說,都是負擔,可一旦災害過後,人口就成了資源,各地官員在考核評級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戶籍人口增漲,各地官府自然免不了打這些災民的主意。


    這可不像現代,各個城市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提高福利待遇來吸引人口落戶,古代往往都是一紙公文,災民發迴原籍,就不得不讓這些備受摧殘的災民再一次踏上流亡之路。


    即便是他們迴到原戶籍,沒有糧食,土地也荒了,災民們沒辦法隻能把土地賤賣給地主,換取一些保命的糧食,然後成為佃戶,世世代代給地主當奴隸。


    當然,大部分災民還是願意迴原籍的,畢竟不是誰都有張阿牛他們這麽好運,能夠碰到秦浩,蝗災期間,大部分災民都隻能靠官府的粥場苟延殘喘,一旦官府粥場撤了,他們就隻能活活餓死,還不如迴到老家,哪怕是給人當佃戶,好歹還能活著不是?


    九月份,肆虐了將近三個月的蝗災終於消散得差不多了,蝗蟲的壽命一般也就兩三個月,從上個月開始,各地就陸續傳來了蝗蟲大量自然死亡的消息,一直到這個月,關中地區終於沒有了大麵積蝗蟲聚集的消息。


    李世民也終於可以鬆上一口氣。


    聚集在長安城外的災民開始陸續撤離,對於他們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好消息,朝廷給了路費跟口糧,雖然不多,但省著點吃,還是能支撐到他們返鄉的。


    不過萬年縣跟長安縣有兩個地方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除了極少數故土難離的災民外,大部分災民都選擇了留下來,萬年縣跟長安縣兩個縣令應該算是這場蝗災中,為數不多受益的官員了,不僅在賑災上大放異彩,災情結束後,又能擴充一大批人口,年底的吏部評級,至少也得是個優等。


    張阿牛拉著弟弟來到主簿麵前。


    「姓名。」


    「張阿牛。」


    「原籍是哪裏?」


    「陳倉縣........」


    「是否自願入萬年縣籍。」


    「願意,小人願意。」


    「行,在這戶籍簿上按個手印吧,過幾日到縣衙來領取你的照身。」


    「謝謝官老爺,官老爺那我弟弟呢?」


    「是親兄弟嗎?」


    「是嘞。」


    「家裏可還有父母高堂?」


    「沒嘞,都餓死嘞。」


    「那你就是戶主了,你弟弟叫什麽名字?」


    「張二虎。」


    「好了,你也來按個手印,就算入籍了。」


    七日後,張鐵牛跟弟弟就領到了長安縣的戶籍照身,這代表著他們已經是長安縣的人了,二人不禁喜極而泣。


    「二虎走,咱迴家,哥給你烤土豆吃。」


    「嗯,大哥我想吃兩個。」


    「好,給你烤兩個大的,再配上一碗野菜粥。」


    「嘿嘿。」


    兄弟倆出了縣衙已經是夕陽西下,二人一高一矮走在莊子的田埂上,迎著夕陽的餘暉,向著家的方向,邁著愉快而堅定的步伐。


    ........


    九月十五日這天,秦浩起了個大早,騎著赤月一路往長安縣趕去。


    今天是格物院舉辦開學典禮的日子,作為老師兼校董,他自然要到場。


    原本按照雲燁的計劃是想把開學時間,定在九月一號的,但是袁天罡掐指一算,發現九月一號這


    天不是黃道吉日,於是就提議延後。


    對此雲燁嗤之以鼻,可是李綱跟其他老師這迴都一致站在了袁天罡這邊。


    雲燁勢單力孤,隻能找秦浩訴苦。


    秦浩聽得直翻白眼:‘你這惡趣味能不能再明顯一點,現在是唐朝,不是現代。"


    雲燁頹然的低下頭,其實這些日子,他發現了一個讓他久久無法釋懷的問題。


    他似乎,已經接受了自己現在的身份,雲家的家主,大唐男爵,奶奶的孫子,四個小丫頭的哥哥.......


    「師兄,你也知道,我這個人記性最差了,我是怕有一天真的忘了,自己來自何方,我想把後世的一些印記留下來.......」


    秦浩歎了口氣,安慰的拍了拍雲燁的後背。


    「教我武術的師父曾經告訴我,武者隻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既然來路已經沒了歸途,那就勇猛精進,一路向前。」


    雲燁苦笑:「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沒辦法完全說服自己。」


    秦浩沒再勸解,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雲燁似乎就是這麽一個有些擰巴的人,不過也正因如此,他才顯得如此真實,就好像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的主角張無忌,即便身懷絕世武功,但本質上也隻是個優柔寡斷的普通人。


    赤月的馬蹄聲踏著水泥路,踢踢踏踏已經來到了學院正門處。


    此時學院門口已經是車水馬龍,格物院的第一批學生都是長安城的勳貴子弟,李世民甚至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李泰跟李恪都弄到了學院,可想而知,這些紈絝子弟的排場有多嚇人。


    李泰跟李恪仗著自己皇子的身份還想把仆人帶進學院,但是當牛進達跟李綱雙雙出現時,二人就隻能乖乖站在一旁聽訓了。


    「學院規定,所有人自入學起,衣食起居皆需要自行打理,學院重地仆役不得入內,首犯者三十大板,再犯者禁閉三天,第三次直接開除學籍!」


    有了牛進達跟李綱的威懾,這些紈絝子弟也隻能不情不願的輕裝簡行,拎著包袱進了學院大門。


    隨著學院大門關閉,一個封閉式學院的開學典禮也就正式開始了。


    學院一共有六十三名正式學生,按照後世的標準,也就湊兩個班,但是在唐朝已經不算少了,中國古代其實早就開始實行精英教育了,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時期。


    老師暫時還隻有六個。


    除了秦浩跟雲燁之外,李綱教的是經,也就是儒家那一套,牛進達則是體育老師,袁天罡勉強算是教地理的,另外還有一位老先生教的律法,也就是大唐律,從賬麵上來看,其實已經有點後世學校的影子了。


    「雲小子,你是學院的發起人,這開學典禮的講話,還是你來吧。」李綱雖然被一致推舉為學院的山長,也就是校長,不過他並沒有跟雲燁爭奪權利的意思,作為一眾皇子皇女的老師,他來學院教書,為的可不是名利。


    雲燁下意識看向秦浩,秦浩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雲燁這才緩步走向主席台。


    「諸位學子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格物院究竟是教什麽的,你們又能從這裏學到什麽。」


    台下諸如李泰、李恪、李懷仁、程處默這些人跟雲燁都已經很熟了,平時以兄弟相稱,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雲燁這樣嚴肅的模樣。


    雲燁頓了頓,繼續說道:「所謂格物致知,便是探究世間萬物的道理,尋找其中的規律,為我所用。」


    「打個比方,從有毒的鹽礦裏提取出可以食用的細鹽,就是格物中比較淺顯的運用.......」


    李綱跟牛進達相視一眼,臉上都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別看雲燁平日裏吊兒郎當的,讓人看了恨不得踹


    他兩腳,真要認真起來,還是比較靠譜的。


    果然,一聽雲燁說起製鹽,這幫紈絝子弟都來了興致,畢竟這可是能夠直接讓李世民封爵位的大功勞,若是他們能夠學會,是不是也能封爵?


    這裏除了程處默等極個別之外,大多數都是勳貴家的次子或者庶子,按照古代的製度,是沒有繼承權的。


    雲燁一番話說得在場的紈絝子弟對將來的課堂有了一絲興趣。


    按照排課表,第一堂課是由李綱給他們上的,算是語文課,秦浩跟雲燁一眾老師也在課堂裏旁聽,作為當世大儒,李綱對於儒學的理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教學水平也極高,即便是秦浩也聽得津津有味。


    一堂課的時長是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然後休息半個小時,主要是45分鍾在古代實在不好計算。


    而第二堂課就輪到秦浩了,原本這堂課應該是雲燁上的,不過這小子硬是說秦浩是師兄,哪有師弟搶在師兄前麵的道理,說白了,這小子就是有些慫。


    就在上課鍾聲響起時,李世民帶著長孫皇後,還有杜如晦、房玄齡也悄然進了學院。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開局獲得阿爾法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晶咕咾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晶咕咾肉並收藏影視:開局獲得阿爾法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