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無論對於作為“華聯會”會長的張曼新還是對於所有旅匈華胞,都是一個值得欣喜和自豪的日子。
這一天,匈牙利共和國總統根茨·阿爾帕德給“華聯會”會長張曼新迴了一封充滿褒獎和滿懷慰藉及期望的信劄。
這是一封劃時代的信劄。
這是一封具有深遠意義的信劄。
這也是作為匈牙利****給旅居本國的有色人種的前所未有的信劄。
這封信劄的全文是:
布達佩斯·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張曼新會長先生:
尊敬的會長先生!
我高興地接受您在我國國慶和定居1100周年之際代表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發來的賀信和良好祝願。
我們的祖國在其曆史過程中,一貫歡迎抱著善意而來的外國人,接納他們,幫助他們定居下來,並以其工作創造融入我國的生活。一千年前,我們的聖·伊斯特萬國王在給他兒子的訓誡中寫道:“異鄉來客帶來了不同的語言和習俗,殊異的知識技能和武器,這一切點綴了國家,給朝廷增光添彩……須知一個單一語言和習俗的國家是脆弱的和易入歧途的。因此,我詔令你,孩子,誠心誠意地嗬護和尊重外來人,使他們安居樂業、不思他往。”
我希望並祝願那些選擇匈牙利為第二祖國的華人,一如既往地恪守其故土的傳統和文化習俗,同時成為我國的勤奮、守法和滿意的公民。
布達佩斯,1996年9月10日
根茨·阿爾帕德
我們從根茨總統非同一般的信劄中,首先得知張曼新在匈牙利的國慶和馬紮爾民族在匈牙利定居一千一百周年之際,給根茨總統發了一封情感真摯和熱情洋溢的賀信。
張曼新在這封意義非凡的賀信中,向根茨總統以及通過根茨總統向匈牙利政府和匈牙利人民表達衷心的願望和美好祝福,由衷地慶賀匈牙利共和國國慶和馬紮爾民族定居匈牙利一千一百周年,並表示旅匈華人已將匈牙利視為自己的第二祖國,遵守法律,忘我勞動,以期與匈牙利人民一樣享有作為一個公民的義務和權利,把匈牙利建設成一個民主、繁榮和富強的國家。
這一年的八月,對於匈牙利國家和人民來講是個大喜大慶的時日。
公元八百九十六年,原屬於東方的馬紮爾民族各個遊牧部落,經過長期而艱辛的遷徙,來到了美麗而肥沃的喀爾巴阡盆地,開始了由遊牧到定居的嶄新生活,並與較早居住在這一帶的土著人群相融合,從而為匈牙利人開辟了在歐洲大地上創建國家的道路。
匈牙利國家的起源是與第一位匈牙利國王聖·伊斯特萬的名字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那是在公元一千年時,聖·伊斯特萬從羅馬教皇szil-vesater二世那裏獲得為自己加冕的王冠,這象征著國家和教會統一基礎的奠定,並開始了匈牙利國家的新紀元。
今年的隆重慶祝活動主要場所設在匈牙利共和國首府布達佩斯,其他的曆史名城也舉行規模不等的慶祝活動。
在布達佩斯舉行的盛大慶典活動的中心主要在英雄廣場和城市公園,風光旖旎的多瑙河畔和頗負盛名的馬加什大教堂等地也舉行慶典。
在匈牙利人民這個盛大的慶典活動中,旅匈華胞以什麽樣的姿態和麵貌出現呢?
張曼新問自己,也問“華聯會”的夥伴們。
最後經過集思廣益,決定拿出三個既看得見又摸得著的行動:一是印製波羅衫,波羅衫上印上用匈文書寫的“慶祝匈牙利民族定居一千一百周年”的賀詞,賀詞下方印有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的會徽,會徽下用中文和匈文標明“匈牙利華聯會贈”的字樣;二,邀請來自深圳的中國少兒藝術團獻上一台精彩的東方歌舞;三,組織旅匈華胞到英雄廣場等慶祝活動場地像過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一樣舞獅和敲鑼打鼓進行慶賀。為印製文化衫,在張曼新的帶動下,“華聯會”副會長郭加迪、田豐年等人紛紛帶頭解囊,八月十八日的清晨,盡管布達佩斯上空陰雲密布,陣陣秋風帶有幾分涼意,但是整個市區都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在市區的樓房上空,三色旗迎風獵獵,鼙鼓似的作響,藍色的多瑙河碧波蕩漾,如歡聲笑語,滾滾南湧。從英雄廣場和城市公園到繁華的步行街,從景色誘人的多瑙河到巍峨的布達山麓,從氣派的國會大廈到高聳入雲的馬加什大教堂,從威凜的皇宮到令人神往的茜茜公主城堡,匈牙利的男女老少,穿著鮮豔的民族服裝和節日的盛裝,熙熙攘攘,萬頭攢動,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喜悅。
上午九時許,由“華聯會”會長張曼新帶隊,“華聯會”副會長文明遠和餘文龍等緊緊相隨,由副會長戴軍駕駛著滿載波羅衫的汽車,首先來到多瑙河畔的中國少兒藝術團的演出現場,向等候觀看演出的人群贈送波羅衫。
頓時,人群沸騰了!
千百隻手臂伸向贈送波羅衫的“華聯會”的成員。
得到波羅衫的匈牙利人,高興地穿在身上,眉飛色舞,伸出大拇指,高聲向贈送波羅衫的中國人稱頌:“kina!kina!”
倏然間,由旅匈華胞組成的舞獅隊,在歡快的鑼鼓聲中,忘情地舞動,引起匈牙利人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潮未平,一潮又起。中國少兒藝術團富有東方文化的精彩節目,令在場的匈牙利人一個個引頸翹首,喜笑顏開。
如果說八月十八日“華聯會”組織的慶祝活動是整個慶祝活動的序幕的話,那麽接連兩天在英雄廣場等重要場地開展的贈送波羅衫的活動則進入了高潮。
十九日傍晚的英雄廣場,火樹銀花,莊嚴而熱烈。為了這次慶典,匈牙利政府投資對廣場上的全部建築和雕像進行了修繕,那高大威武的七個策馬奔馳的部落首領的雕像,在燦爛的燈光下如鍍上一層金色的盔甲,異常剽悍,加之阿爾巴德王室國王和曆史名人雕像群以及翻修一新的國家美術博物館、農業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的輝映,使整個英雄廣場富麗堂皇又氣派雄壯。
就在這盡呈節日盛況的廣場上,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以及踴躍參加慶祝活動的華胞們成為一道耀眼的風景。在歡快的鑼鼓聲中,色彩鮮豔的花獅,上下翻舞,一件件印製精美的波羅衫送到匈牙利人民手中。不少父親讓孩子騎在自己脖子上,孩子舞動著小手,喊叫著要喜愛的波羅衫。在歡樂的人群上空,響徹著歡快的匈牙利民族舞曲,樂曲伴著笑聲,給節日的氣氛增添了幾多快慰、幾多溫馨。
八月二十日,是匈牙利的國慶正日。傍晚時分,布達佩斯市萬人空巷,傾城而出的市民簇擁著,融匯著,一臉喜悅,滿腹激情,潮水般的通過andrassy大道,穿越狄亞克廣場,衝向裴多菲橋和獅子橋,占領橋頭,在多瑙河兩岸構成人屏,觀看節日的焰火。
在湧動的人流中,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餘文龍、田銳、邊柏功等,駕駛著三輛汽車,一麵隨著滾滾的人流行駛,一麵拋撒著飽含著旅匈華胞情誼的波羅衫,成千上萬的匈牙利人將饋贈波羅衫的車輛團團圍住,一件件精美的波羅衫伴隨著《藍色的多瑙河》那悠揚的樂曲在匈牙利人臉上綻放。
九點整,蓋裏特山上空禮炮齊鳴,姹紫嫣紅的禮花騰空而起,在藍寶石一樣的蒼穹怒放,橘黃翠綠,百態千姿,燦爛絢麗,將歡唿跳躍的匈牙利人帶入無限美好的憧憬。
匈牙利人喜歡詩,喜歡音樂,也喜歡舞蹈。在這狂歡之夜,許多青年人和兒童,穿上“華聯會”贈送的波羅衫,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夜深了,張曼新依然精神振奮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在伊麗莎白橋,在市區的小廣場,在人流不息的地鐵站口,贈送波羅衫。
波羅衫,在旅匈華人與匈牙利人民之間架起一座互相溝通的友好橋梁,也表達了旅匈華人將匈牙利視為第二祖國的美好祝福。
張曼新十分注重讓匈牙利政府和人民了解旅匈華胞心聲的工作。
匈牙利十九世紀偉大的愛國詩人裴多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僅拿起武器同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進行浴血奮戰,直至光榮地獻出自己年輕的寶貴的生命,而且以戰鬥的詩歌,歌頌被壓迫人民堅毅不屈的反抗精神,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反動統治,奮起抵抗外國的侵略勢力。其作品不僅對匈牙利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他本人也成為匈牙利人民心目中的偉大愛國者和革命者。他的詩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弱小民族和國家廣為流傳。特別是在中國,他的《自由與愛情》一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成為億萬讀者的人生座右銘。中國文化革命的旗手魯迅,熱情地把裴多菲介紹給中國讀者,並高度讚譽裴多菲的詩歌“妙絕人世”。因為魯迅是最早翻譯裴多菲作品的人之一,因而在中國人的心中裴多菲與魯迅的名字緊緊聯係在一起。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盡管裴多菲文集已經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但是在中國卻沒有出版過裴多菲完整的文集。
在匈牙利民族定居一千一百周年和建國一千周年的時刻,翻譯家萬興先生翻譯了六卷本的《裴多菲文集》,但由於經費拮據,一時難以麵世。
張曼新聞訊,立刻表示個人出資出版《裴多菲文集》,並印製成精裝本。
《裴多菲文集》中文版出版後,不僅在中國發行,張曼新還將它作為禮品贈送給匈牙利的根茨總統以及其他政府首腦和有關人士,受到了匈牙利有關人士的廣泛讚譽。
張曼新還和副會長牟國量、倪偉林共同策劃,組織編輯出版了大型畫冊《情寄多瑙》。在這本印製精美的大型畫冊中,有匈牙利根茨總統和霍恩總理等政府要員的題字和贈言,它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華聯會”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以及旅匈華人為繁榮匈牙利市場所取得的不平凡的成就。
幾年來,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張曼新還和匈牙利有關部門多次聯合舉辦中國文化月、文化日等交流活動,多次組織募捐,向匈牙利人民捧出一顆愛心,天地可鑒!
如此說來,根茨總統給張曼新的不同凡響的信劄,不正是對他做出的斐然業績的高度嘉獎麽?
這一天,匈牙利共和國總統根茨·阿爾帕德給“華聯會”會長張曼新迴了一封充滿褒獎和滿懷慰藉及期望的信劄。
這是一封劃時代的信劄。
這是一封具有深遠意義的信劄。
這也是作為匈牙利****給旅居本國的有色人種的前所未有的信劄。
這封信劄的全文是:
布達佩斯·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張曼新會長先生:
尊敬的會長先生!
我高興地接受您在我國國慶和定居1100周年之際代表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發來的賀信和良好祝願。
我們的祖國在其曆史過程中,一貫歡迎抱著善意而來的外國人,接納他們,幫助他們定居下來,並以其工作創造融入我國的生活。一千年前,我們的聖·伊斯特萬國王在給他兒子的訓誡中寫道:“異鄉來客帶來了不同的語言和習俗,殊異的知識技能和武器,這一切點綴了國家,給朝廷增光添彩……須知一個單一語言和習俗的國家是脆弱的和易入歧途的。因此,我詔令你,孩子,誠心誠意地嗬護和尊重外來人,使他們安居樂業、不思他往。”
我希望並祝願那些選擇匈牙利為第二祖國的華人,一如既往地恪守其故土的傳統和文化習俗,同時成為我國的勤奮、守法和滿意的公民。
布達佩斯,1996年9月10日
根茨·阿爾帕德
我們從根茨總統非同一般的信劄中,首先得知張曼新在匈牙利的國慶和馬紮爾民族在匈牙利定居一千一百周年之際,給根茨總統發了一封情感真摯和熱情洋溢的賀信。
張曼新在這封意義非凡的賀信中,向根茨總統以及通過根茨總統向匈牙利政府和匈牙利人民表達衷心的願望和美好祝福,由衷地慶賀匈牙利共和國國慶和馬紮爾民族定居匈牙利一千一百周年,並表示旅匈華人已將匈牙利視為自己的第二祖國,遵守法律,忘我勞動,以期與匈牙利人民一樣享有作為一個公民的義務和權利,把匈牙利建設成一個民主、繁榮和富強的國家。
這一年的八月,對於匈牙利國家和人民來講是個大喜大慶的時日。
公元八百九十六年,原屬於東方的馬紮爾民族各個遊牧部落,經過長期而艱辛的遷徙,來到了美麗而肥沃的喀爾巴阡盆地,開始了由遊牧到定居的嶄新生活,並與較早居住在這一帶的土著人群相融合,從而為匈牙利人開辟了在歐洲大地上創建國家的道路。
匈牙利國家的起源是與第一位匈牙利國王聖·伊斯特萬的名字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那是在公元一千年時,聖·伊斯特萬從羅馬教皇szil-vesater二世那裏獲得為自己加冕的王冠,這象征著國家和教會統一基礎的奠定,並開始了匈牙利國家的新紀元。
今年的隆重慶祝活動主要場所設在匈牙利共和國首府布達佩斯,其他的曆史名城也舉行規模不等的慶祝活動。
在布達佩斯舉行的盛大慶典活動的中心主要在英雄廣場和城市公園,風光旖旎的多瑙河畔和頗負盛名的馬加什大教堂等地也舉行慶典。
在匈牙利人民這個盛大的慶典活動中,旅匈華胞以什麽樣的姿態和麵貌出現呢?
張曼新問自己,也問“華聯會”的夥伴們。
最後經過集思廣益,決定拿出三個既看得見又摸得著的行動:一是印製波羅衫,波羅衫上印上用匈文書寫的“慶祝匈牙利民族定居一千一百周年”的賀詞,賀詞下方印有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的會徽,會徽下用中文和匈文標明“匈牙利華聯會贈”的字樣;二,邀請來自深圳的中國少兒藝術團獻上一台精彩的東方歌舞;三,組織旅匈華胞到英雄廣場等慶祝活動場地像過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一樣舞獅和敲鑼打鼓進行慶賀。為印製文化衫,在張曼新的帶動下,“華聯會”副會長郭加迪、田豐年等人紛紛帶頭解囊,八月十八日的清晨,盡管布達佩斯上空陰雲密布,陣陣秋風帶有幾分涼意,但是整個市區都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在市區的樓房上空,三色旗迎風獵獵,鼙鼓似的作響,藍色的多瑙河碧波蕩漾,如歡聲笑語,滾滾南湧。從英雄廣場和城市公園到繁華的步行街,從景色誘人的多瑙河到巍峨的布達山麓,從氣派的國會大廈到高聳入雲的馬加什大教堂,從威凜的皇宮到令人神往的茜茜公主城堡,匈牙利的男女老少,穿著鮮豔的民族服裝和節日的盛裝,熙熙攘攘,萬頭攢動,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喜悅。
上午九時許,由“華聯會”會長張曼新帶隊,“華聯會”副會長文明遠和餘文龍等緊緊相隨,由副會長戴軍駕駛著滿載波羅衫的汽車,首先來到多瑙河畔的中國少兒藝術團的演出現場,向等候觀看演出的人群贈送波羅衫。
頓時,人群沸騰了!
千百隻手臂伸向贈送波羅衫的“華聯會”的成員。
得到波羅衫的匈牙利人,高興地穿在身上,眉飛色舞,伸出大拇指,高聲向贈送波羅衫的中國人稱頌:“kina!kina!”
倏然間,由旅匈華胞組成的舞獅隊,在歡快的鑼鼓聲中,忘情地舞動,引起匈牙利人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潮未平,一潮又起。中國少兒藝術團富有東方文化的精彩節目,令在場的匈牙利人一個個引頸翹首,喜笑顏開。
如果說八月十八日“華聯會”組織的慶祝活動是整個慶祝活動的序幕的話,那麽接連兩天在英雄廣場等重要場地開展的贈送波羅衫的活動則進入了高潮。
十九日傍晚的英雄廣場,火樹銀花,莊嚴而熱烈。為了這次慶典,匈牙利政府投資對廣場上的全部建築和雕像進行了修繕,那高大威武的七個策馬奔馳的部落首領的雕像,在燦爛的燈光下如鍍上一層金色的盔甲,異常剽悍,加之阿爾巴德王室國王和曆史名人雕像群以及翻修一新的國家美術博物館、農業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的輝映,使整個英雄廣場富麗堂皇又氣派雄壯。
就在這盡呈節日盛況的廣場上,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以及踴躍參加慶祝活動的華胞們成為一道耀眼的風景。在歡快的鑼鼓聲中,色彩鮮豔的花獅,上下翻舞,一件件印製精美的波羅衫送到匈牙利人民手中。不少父親讓孩子騎在自己脖子上,孩子舞動著小手,喊叫著要喜愛的波羅衫。在歡樂的人群上空,響徹著歡快的匈牙利民族舞曲,樂曲伴著笑聲,給節日的氣氛增添了幾多快慰、幾多溫馨。
八月二十日,是匈牙利的國慶正日。傍晚時分,布達佩斯市萬人空巷,傾城而出的市民簇擁著,融匯著,一臉喜悅,滿腹激情,潮水般的通過andrassy大道,穿越狄亞克廣場,衝向裴多菲橋和獅子橋,占領橋頭,在多瑙河兩岸構成人屏,觀看節日的焰火。
在湧動的人流中,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餘文龍、田銳、邊柏功等,駕駛著三輛汽車,一麵隨著滾滾的人流行駛,一麵拋撒著飽含著旅匈華胞情誼的波羅衫,成千上萬的匈牙利人將饋贈波羅衫的車輛團團圍住,一件件精美的波羅衫伴隨著《藍色的多瑙河》那悠揚的樂曲在匈牙利人臉上綻放。
九點整,蓋裏特山上空禮炮齊鳴,姹紫嫣紅的禮花騰空而起,在藍寶石一樣的蒼穹怒放,橘黃翠綠,百態千姿,燦爛絢麗,將歡唿跳躍的匈牙利人帶入無限美好的憧憬。
匈牙利人喜歡詩,喜歡音樂,也喜歡舞蹈。在這狂歡之夜,許多青年人和兒童,穿上“華聯會”贈送的波羅衫,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夜深了,張曼新依然精神振奮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在伊麗莎白橋,在市區的小廣場,在人流不息的地鐵站口,贈送波羅衫。
波羅衫,在旅匈華人與匈牙利人民之間架起一座互相溝通的友好橋梁,也表達了旅匈華人將匈牙利視為第二祖國的美好祝福。
張曼新十分注重讓匈牙利政府和人民了解旅匈華胞心聲的工作。
匈牙利十九世紀偉大的愛國詩人裴多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僅拿起武器同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進行浴血奮戰,直至光榮地獻出自己年輕的寶貴的生命,而且以戰鬥的詩歌,歌頌被壓迫人民堅毅不屈的反抗精神,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反動統治,奮起抵抗外國的侵略勢力。其作品不僅對匈牙利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他本人也成為匈牙利人民心目中的偉大愛國者和革命者。他的詩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弱小民族和國家廣為流傳。特別是在中國,他的《自由與愛情》一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成為億萬讀者的人生座右銘。中國文化革命的旗手魯迅,熱情地把裴多菲介紹給中國讀者,並高度讚譽裴多菲的詩歌“妙絕人世”。因為魯迅是最早翻譯裴多菲作品的人之一,因而在中國人的心中裴多菲與魯迅的名字緊緊聯係在一起。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盡管裴多菲文集已經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但是在中國卻沒有出版過裴多菲完整的文集。
在匈牙利民族定居一千一百周年和建國一千周年的時刻,翻譯家萬興先生翻譯了六卷本的《裴多菲文集》,但由於經費拮據,一時難以麵世。
張曼新聞訊,立刻表示個人出資出版《裴多菲文集》,並印製成精裝本。
《裴多菲文集》中文版出版後,不僅在中國發行,張曼新還將它作為禮品贈送給匈牙利的根茨總統以及其他政府首腦和有關人士,受到了匈牙利有關人士的廣泛讚譽。
張曼新還和副會長牟國量、倪偉林共同策劃,組織編輯出版了大型畫冊《情寄多瑙》。在這本印製精美的大型畫冊中,有匈牙利根茨總統和霍恩總理等政府要員的題字和贈言,它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華聯會”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以及旅匈華人為繁榮匈牙利市場所取得的不平凡的成就。
幾年來,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張曼新還和匈牙利有關部門多次聯合舉辦中國文化月、文化日等交流活動,多次組織募捐,向匈牙利人民捧出一顆愛心,天地可鑒!
如此說來,根茨總統給張曼新的不同凡響的信劄,不正是對他做出的斐然業績的高度嘉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