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蕊姐姐,求求你了,讓我見一麵王妃的尊麵吧。”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鬟,在槐蕊麵前苦苦的哀求。
這丫鬟是朱妙華的丫鬟,支蘭。
槐蕊不禁感慨良多。她和支蘭都是朱家的家生子,隻是她的父親是最普通不過的奴仆,在馬廄刷馬,她的母親是外頭買來的繡娘,支蘭的父親是宣國公的隨從,她母親做過太夫人的丫鬟,這樣不同的身世,也關係到了下一代的前程。
支蘭八歲進了大姑娘的院子,日後升二等,升一等,將來大姑娘出嫁了,她必然是跟去的,或能做個姨娘,或能做個管事,對她們奴婢來說,眼瞅著前途光明。而她,若沒有襄王妃,她大致是和母親一樣,做個繡娘,每天從日出到日落,在繡房裏不停的做活,到了年紀配個普通的下人,四十出頭眼睛不好使了,成了老媽媽在院子裏做雜活。
一番際遇變遷,槐蕊輕輕的籲出一口氣,道:“你別難為我,王妃不是你可以見的。”
襄王妃,是不會輕易見一個奴婢的。
支蘭的臉微微紅漲,她自然是知道規矩,她沒有這個資格,她咬咬牙道:“我有話要說,若是衝撞了王妃,我自領死。”
一個死字,讓槐蕊聯想到了那些來過又走了的姐妹,司香是不聽勸,阿芳雙鴛等,皆是忠誠耿介之人,支蘭會屬於哪一種?大姑娘的為人,她對不相幹的人是不怎麽樣,但是她對自己身邊的人,也知道怎麽收攬忠心,給予了她們奴仆中最優渥的生活,所以那時候,槐蕊是多麽羨慕大姑娘屋裏的女孩子們。而且,年齡相仿的主仆,一同長大的情分,總會有點兒真實的感情在裏麵,有一點就夠了,槐蕊相信支蘭對朱妙華的忠誠。
念及此,槐蕊深深蹙起了眉頭,道:“你既然這麽說,我越發幫不了你了。”
槐蕊抽身欲退,支蘭上前挨著槐蕊的身,謙卑的跪了下去,抓著槐蕊的裙麵不放,道:“槐蕊姐姐,你就為我通傳一聲吧。”
槐蕊側過來臉去,道:“我是哪個牌位上的人,有什麽臉麵通融這種不合規矩的事。”
“我家姑娘是最要麵子的。”支蘭眼淚落下來,她知道,沒有一個像樣的理由,她連槐蕊這一關都過不去,她隻能說出來,道:“我家姑娘,老爺要讓她出家。”
槐蕊驚了一下,即道:“這是怎麽說的!”
“是啊,怎麽就到了這份上了。”
支蘭眼淚直流的這麽說著,她家姑娘是那麽喜歡熱鬧繁華的人,怎麽過得了青燈古佛的苦日子。她家姑娘已經夠慘了,範家離開了京城,她沒了丈夫,也看不了一眼孩子,迴到娘家,還要被逼著出家。
槐蕊片刻冷靜了下來,道:“是老爺的意思,你來求王妃,又有什麽用呢。你在大姑娘身邊,也當知道,大姑娘和王妃無甚親厚。”
“槐蕊姐姐,那事已經宣揚開來,我家姑娘,她往日該怎麽麵對襄王與襄王妃!”支蘭揚起頭來,她設身處地的為朱妙華著想,她甚至有些義憤填膺的說道:“我家姑娘,是被拋棄的人啊。”
若真如雙生花寫的那樣,襄王和她姑娘是前世的夫妻,而且,他們自己知道,他們前世是夫妻,襄王重生迴來,沒有丁點兒再續前緣的意思,哪怕上輩子夫妻失和,這輩子,迴到起點,一點兒重修舊好的意願都沒有,立刻跑到了南疆,找了她家姑娘的姐姐。
天知地知,他們心裏知道,她家姑娘的一生兩世,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拋棄,這兩個字用在女人身上,自動就是可憐的形象。
槐蕊也是女人,當然能夠體會拋棄對於一個女人是何等的傷害,可是這件事情,說起來怎麽哪裏不對。
一時的心軟,槐蕊對支蘭說道:“你略站一站。”
支蘭連連點頭。
槐蕊低頭思量,她想,宣國公有意讓朱妙華出家這件事,王妃心裏也該有個數。
出家!
李斐聽了這一句,能作何感想,她問:“為了說這件事,朱妙華的丫鬟要見我,她想怎樣?”
“是想王妃,讓宣國公收迴此意吧。”槐蕊惑然說道,然這就是支蘭的目的了,李斐的身份隱隱在朱欽之上,在支蘭看來,她的一句話,可以變動朱妙華的命運。
至於李斐願不願意去變動朱妙華的命運,支蘭就不去想的。
她一介奴婢,她有什麽臉,她就有一條命,為了主子,她豁出去了,誰說得上話找誰。
此刻,朱欽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廖氏,和朱家的孩子們去了西南角的祠堂叩拜,李斐姓李不是隨便姓的,她既然姓了李,就進不得朱家的祠堂,當下李斐問槐蕊,道:“朱妙華前世的襄王妃沒有了,她不是襄王妃,偏偏還有那堆記憶,時時刻刻提醒著,她是襄王妃,而我,前世就和自己的妹夫不清不楚,今生成功的鳩占了鵲巢,所以麵對失意了兩輩子的妹妹,我該做出點兒補償,是不是?”
誰會把自己說成‘鳩’,這樣的自貶,槐蕊惶恐的說道:“奴婢沒有這個意思,奴婢是這樣想的:公爺怎麽讓大姑娘出家了,難道是因為大姑娘的和離之身,辱沒了朱家的門楣。畢竟,朱家的姑娘出嫁了,又與丈夫和離,大姑娘這是頭一遭。”
和離隻是休妻的委婉說話,一個女人被休迴來,在當下就是有辱門風的事,很多女人因此自願,或是被逼,而遁入空門的不在少數。
“或許是這樣的理由。”
李斐明顯敷衍的口氣。
槐蕊哪還敢多待著,馬上出去,要堅決的迴絕了支蘭。
支蘭在廊下焦慮的站著,她的身後一曲迴廊,朱妙聰幾乎要跑起來了。
良薑急得一腦門子的汗,伴在身側道:“奶奶,您慢一點兒,您要注意身子啊!”
朱妙聰一手捂在小腹上,她前兒剛診出了身孕,腳步就放慢了下來,道:“那你快跑,把支蘭給我拽迴來。”
良薑一煙兒去了,正趕上槐蕊出來,支蘭急切的迎上去,走上了台階。
“支蘭姐姐,讓我好找!”良薑高聲說話,搶步拉住了支蘭,道:“我正有要事,要向你請教請教。”
支蘭和良薑,一個跟著朱妙華,一個跟著朱妙聰,她們才是自小的姐妹,感情要好,支蘭在良薑麵前隨意,道:“萬事待會兒再說。”
槐蕊看見良薑給她使眼色了,她正好避開,轉身就走了。
支蘭待要追,良薑一把抱住支蘭,道:“二姑娘過來了,豈不比你體麵千倍萬倍。”
支蘭迴頭道:“二姑娘會說公道話嗎?”
先前,朱妙聰就避著朱妙華走,支蘭跟在朱妙華身邊,數次請二姑娘都請不來。在支蘭眼裏,二姑娘朱妙聰,是個冷性冷情的人。
良薑直接撒手,添上惱色道:“誰懂我家姑娘的心?你這種愚人,自然不懂。”
“好妹妹,我錯了。”支蘭好似看見了曙光,一時激動,熱淚盈眶,道:“二姑娘一句話,比我粉身碎骨還管用的。”
“你呀……”良薑也沒了脾氣,道:“你別說這樣淒淒慘慘的話,我聽了怪難受的。”
支蘭抹抹臉,隻是笑笑。
什麽樣的身份,和什麽人說話,李斐沒見支蘭,見了朱妙聰。兩人一照麵,李斐也是開門見山,道:“你是不會和一個丫鬟一般見識吧。”
朱妙聰氣息不勻,她忍痛說道:“我會勸大姐出家。”
廖夫人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景王通過她,揭穿了趙彥恆的老底,盡管趙彥恆對誰都那麽說,誰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真的,不能怎麽樣嗎?
一個人,區別於所有人,擁有先知的能力。
這個人,他不是小人物,隻差一步,他會成為這個天下最大的人物。
這個人,真是讓人羨慕到嫉妒啊。
然後,再仔細琢磨琢磨,趙彥恆會知道什麽?
當今皇帝重用廠衛,耳目遍布朝野內外,監視百官,不能說明察秋毫,皇上心裏的賬本,誰看得見?
下一任皇帝,會繼承一切,他高高在上,看得比誰都清楚,那些好的,壞的,那些放在陰暗角落的東西,隨著時光的流逝,或許還會流於地表,趙彥恆知道多少?他知道多少人的秘密?
不管知道多少,那種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危機感。
重生啊。
誰重生了?
這個人就是人群當中的異類。
如果可以,異類都是被無情鏟除的那一個,因為大家都是一生一世,他一生兩世,破壞了這個世道的公平。
朱妙華就是犯下了如此大錯。
她把趙彥恆推到了風口浪尖。
若趙彥恆無礙,那是他死裏逃生。
若趙彥恆有礙,景王得勝之日,難道還會對朱妙華手下留情?
朱妙華,說得悲慘一點兒,這個世界上,誰會管她死活?
範慎管不了,所以他把朱妙華送迴宣國公府。
朱欽隻是勉勵一試,讓她出家,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可以作為朱妙華逃脫罪責的借口。
李斐和朱妙聰兩兩對望,他們一言不發,已過千言。
“你最好勸得了她。”
李斐最後冷冷的說道,她是個愛恨分明的人,而朱妙華這個蠢貨,把所有人都置於死地,就這樣還想要補償?
她沒有宰了朱妙華泄恨,就是她一忍再忍的結果。
這丫鬟是朱妙華的丫鬟,支蘭。
槐蕊不禁感慨良多。她和支蘭都是朱家的家生子,隻是她的父親是最普通不過的奴仆,在馬廄刷馬,她的母親是外頭買來的繡娘,支蘭的父親是宣國公的隨從,她母親做過太夫人的丫鬟,這樣不同的身世,也關係到了下一代的前程。
支蘭八歲進了大姑娘的院子,日後升二等,升一等,將來大姑娘出嫁了,她必然是跟去的,或能做個姨娘,或能做個管事,對她們奴婢來說,眼瞅著前途光明。而她,若沒有襄王妃,她大致是和母親一樣,做個繡娘,每天從日出到日落,在繡房裏不停的做活,到了年紀配個普通的下人,四十出頭眼睛不好使了,成了老媽媽在院子裏做雜活。
一番際遇變遷,槐蕊輕輕的籲出一口氣,道:“你別難為我,王妃不是你可以見的。”
襄王妃,是不會輕易見一個奴婢的。
支蘭的臉微微紅漲,她自然是知道規矩,她沒有這個資格,她咬咬牙道:“我有話要說,若是衝撞了王妃,我自領死。”
一個死字,讓槐蕊聯想到了那些來過又走了的姐妹,司香是不聽勸,阿芳雙鴛等,皆是忠誠耿介之人,支蘭會屬於哪一種?大姑娘的為人,她對不相幹的人是不怎麽樣,但是她對自己身邊的人,也知道怎麽收攬忠心,給予了她們奴仆中最優渥的生活,所以那時候,槐蕊是多麽羨慕大姑娘屋裏的女孩子們。而且,年齡相仿的主仆,一同長大的情分,總會有點兒真實的感情在裏麵,有一點就夠了,槐蕊相信支蘭對朱妙華的忠誠。
念及此,槐蕊深深蹙起了眉頭,道:“你既然這麽說,我越發幫不了你了。”
槐蕊抽身欲退,支蘭上前挨著槐蕊的身,謙卑的跪了下去,抓著槐蕊的裙麵不放,道:“槐蕊姐姐,你就為我通傳一聲吧。”
槐蕊側過來臉去,道:“我是哪個牌位上的人,有什麽臉麵通融這種不合規矩的事。”
“我家姑娘是最要麵子的。”支蘭眼淚落下來,她知道,沒有一個像樣的理由,她連槐蕊這一關都過不去,她隻能說出來,道:“我家姑娘,老爺要讓她出家。”
槐蕊驚了一下,即道:“這是怎麽說的!”
“是啊,怎麽就到了這份上了。”
支蘭眼淚直流的這麽說著,她家姑娘是那麽喜歡熱鬧繁華的人,怎麽過得了青燈古佛的苦日子。她家姑娘已經夠慘了,範家離開了京城,她沒了丈夫,也看不了一眼孩子,迴到娘家,還要被逼著出家。
槐蕊片刻冷靜了下來,道:“是老爺的意思,你來求王妃,又有什麽用呢。你在大姑娘身邊,也當知道,大姑娘和王妃無甚親厚。”
“槐蕊姐姐,那事已經宣揚開來,我家姑娘,她往日該怎麽麵對襄王與襄王妃!”支蘭揚起頭來,她設身處地的為朱妙華著想,她甚至有些義憤填膺的說道:“我家姑娘,是被拋棄的人啊。”
若真如雙生花寫的那樣,襄王和她姑娘是前世的夫妻,而且,他們自己知道,他們前世是夫妻,襄王重生迴來,沒有丁點兒再續前緣的意思,哪怕上輩子夫妻失和,這輩子,迴到起點,一點兒重修舊好的意願都沒有,立刻跑到了南疆,找了她家姑娘的姐姐。
天知地知,他們心裏知道,她家姑娘的一生兩世,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拋棄,這兩個字用在女人身上,自動就是可憐的形象。
槐蕊也是女人,當然能夠體會拋棄對於一個女人是何等的傷害,可是這件事情,說起來怎麽哪裏不對。
一時的心軟,槐蕊對支蘭說道:“你略站一站。”
支蘭連連點頭。
槐蕊低頭思量,她想,宣國公有意讓朱妙華出家這件事,王妃心裏也該有個數。
出家!
李斐聽了這一句,能作何感想,她問:“為了說這件事,朱妙華的丫鬟要見我,她想怎樣?”
“是想王妃,讓宣國公收迴此意吧。”槐蕊惑然說道,然這就是支蘭的目的了,李斐的身份隱隱在朱欽之上,在支蘭看來,她的一句話,可以變動朱妙華的命運。
至於李斐願不願意去變動朱妙華的命運,支蘭就不去想的。
她一介奴婢,她有什麽臉,她就有一條命,為了主子,她豁出去了,誰說得上話找誰。
此刻,朱欽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廖氏,和朱家的孩子們去了西南角的祠堂叩拜,李斐姓李不是隨便姓的,她既然姓了李,就進不得朱家的祠堂,當下李斐問槐蕊,道:“朱妙華前世的襄王妃沒有了,她不是襄王妃,偏偏還有那堆記憶,時時刻刻提醒著,她是襄王妃,而我,前世就和自己的妹夫不清不楚,今生成功的鳩占了鵲巢,所以麵對失意了兩輩子的妹妹,我該做出點兒補償,是不是?”
誰會把自己說成‘鳩’,這樣的自貶,槐蕊惶恐的說道:“奴婢沒有這個意思,奴婢是這樣想的:公爺怎麽讓大姑娘出家了,難道是因為大姑娘的和離之身,辱沒了朱家的門楣。畢竟,朱家的姑娘出嫁了,又與丈夫和離,大姑娘這是頭一遭。”
和離隻是休妻的委婉說話,一個女人被休迴來,在當下就是有辱門風的事,很多女人因此自願,或是被逼,而遁入空門的不在少數。
“或許是這樣的理由。”
李斐明顯敷衍的口氣。
槐蕊哪還敢多待著,馬上出去,要堅決的迴絕了支蘭。
支蘭在廊下焦慮的站著,她的身後一曲迴廊,朱妙聰幾乎要跑起來了。
良薑急得一腦門子的汗,伴在身側道:“奶奶,您慢一點兒,您要注意身子啊!”
朱妙聰一手捂在小腹上,她前兒剛診出了身孕,腳步就放慢了下來,道:“那你快跑,把支蘭給我拽迴來。”
良薑一煙兒去了,正趕上槐蕊出來,支蘭急切的迎上去,走上了台階。
“支蘭姐姐,讓我好找!”良薑高聲說話,搶步拉住了支蘭,道:“我正有要事,要向你請教請教。”
支蘭和良薑,一個跟著朱妙華,一個跟著朱妙聰,她們才是自小的姐妹,感情要好,支蘭在良薑麵前隨意,道:“萬事待會兒再說。”
槐蕊看見良薑給她使眼色了,她正好避開,轉身就走了。
支蘭待要追,良薑一把抱住支蘭,道:“二姑娘過來了,豈不比你體麵千倍萬倍。”
支蘭迴頭道:“二姑娘會說公道話嗎?”
先前,朱妙聰就避著朱妙華走,支蘭跟在朱妙華身邊,數次請二姑娘都請不來。在支蘭眼裏,二姑娘朱妙聰,是個冷性冷情的人。
良薑直接撒手,添上惱色道:“誰懂我家姑娘的心?你這種愚人,自然不懂。”
“好妹妹,我錯了。”支蘭好似看見了曙光,一時激動,熱淚盈眶,道:“二姑娘一句話,比我粉身碎骨還管用的。”
“你呀……”良薑也沒了脾氣,道:“你別說這樣淒淒慘慘的話,我聽了怪難受的。”
支蘭抹抹臉,隻是笑笑。
什麽樣的身份,和什麽人說話,李斐沒見支蘭,見了朱妙聰。兩人一照麵,李斐也是開門見山,道:“你是不會和一個丫鬟一般見識吧。”
朱妙聰氣息不勻,她忍痛說道:“我會勸大姐出家。”
廖夫人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景王通過她,揭穿了趙彥恆的老底,盡管趙彥恆對誰都那麽說,誰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真的,不能怎麽樣嗎?
一個人,區別於所有人,擁有先知的能力。
這個人,他不是小人物,隻差一步,他會成為這個天下最大的人物。
這個人,真是讓人羨慕到嫉妒啊。
然後,再仔細琢磨琢磨,趙彥恆會知道什麽?
當今皇帝重用廠衛,耳目遍布朝野內外,監視百官,不能說明察秋毫,皇上心裏的賬本,誰看得見?
下一任皇帝,會繼承一切,他高高在上,看得比誰都清楚,那些好的,壞的,那些放在陰暗角落的東西,隨著時光的流逝,或許還會流於地表,趙彥恆知道多少?他知道多少人的秘密?
不管知道多少,那種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危機感。
重生啊。
誰重生了?
這個人就是人群當中的異類。
如果可以,異類都是被無情鏟除的那一個,因為大家都是一生一世,他一生兩世,破壞了這個世道的公平。
朱妙華就是犯下了如此大錯。
她把趙彥恆推到了風口浪尖。
若趙彥恆無礙,那是他死裏逃生。
若趙彥恆有礙,景王得勝之日,難道還會對朱妙華手下留情?
朱妙華,說得悲慘一點兒,這個世界上,誰會管她死活?
範慎管不了,所以他把朱妙華送迴宣國公府。
朱欽隻是勉勵一試,讓她出家,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可以作為朱妙華逃脫罪責的借口。
李斐和朱妙聰兩兩對望,他們一言不發,已過千言。
“你最好勸得了她。”
李斐最後冷冷的說道,她是個愛恨分明的人,而朱妙華這個蠢貨,把所有人都置於死地,就這樣還想要補償?
她沒有宰了朱妙華泄恨,就是她一忍再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