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後宮嬪妃嘩啦啦一群來到昭陽殿求見。
何進怠慢不得這群主位,忙與皇上道:“陛下,淑妃娘娘,賢妃娘娘,德妃娘娘,貞妃娘娘,寧妃娘娘,麗妃娘娘,靜妃娘娘,還有康嬪,禦嬪,安嬪都來了,要求覲見陛下。”
一來就是十個女人,皇上沒見她們就頭都大了,扶額道:“她們來添什麽亂!”
皇後早就麻木了。
何進站著,厚著臉皮嗬嗬笑著,還等著皇上吩咐呢。
這皇上,委實是個多情種子,這麽多的女人,凡是被他收進後宮的女人,他一個一個,都是愛過的。而且皇上還是個溫和體貼的男人,麵對自己愛過的女人,都念著舊情,所以一下子來了十個,雖然頭疼吧,也做不了下令攆她們十個迴去的事,那就來吧來吧,都來吧。
“陛下……”
淑妃娘娘一馬當先,禮也不行,就向皇上直直的走來,難為她已經有趙彥恆那麽大的兒子了,在皇上麵前做起撒嬌任性的事情來,那聲調,那神情,那步伐,如賢妃德妃這等大家閨秀,名門淑女,是萬萬做不來。
賢妃綴在後頭,臉上猶帶病容,帶頭給皇上皇後請安。
這位賢妃,乃是皇四子趙王的生母,自趙王早逝後,她便常年稱病,不大肯在熱熱鬧鬧的場合出現,因此年節日子都不會看到她。這一迴的事,連她這位常年避居的人都驚動了。
淑妃最後補上請安的禮儀,向皇後屈膝道:“我是窩著一團火啊,這心口不大順暢,額頭的虛汗是一層一層的出,真是在娘娘麵前大大失禮了,罪過罪過。”
皇後倒也寬容,道:“知道你急,現在才上殿來,已經是忍耐了。”
淑妃迴看身後的嬪妃,陰惻惻的道:“我是個獨門獨戶的人,有了一雙兒女沒有不滿足的,兒子兒媳又很孝順我,外頭出了謀害人命的事,不想讓我擔憂,都不來告訴我。幸好,吳王的生母早死了,不在這裏,否則我非當眾抓破她的臉。”
吳王的生母,死了都有三十幾年了。皇上不快道:“好了,不要攪擾了故人的清靜。”
淑妃越發的較勁了,道:“陛下,臣妾陪伴您二十幾年,還不如一個死人嗎?她生了一個壞心腸,不顧骨肉之情的兒子,我還說不得她了。”
德妃立刻正色道:“淑妃切莫下定論,是有居心不良之徒,收買了吳王府中人,挑撥天家骨肉。”
“老二要是看管不好自己府中的人,是他無能。”淑妃牙尖嘴利的說道:“這麽說來,老二的女人動的手,算他做的也不為過。”
德妃這一下都反駁不了,賢妃虛聲弱氣的說:“你們不要吵嘴,聽聽皇上這麽說,出了這樣的亂子,我等也都不能安心。”
貞妃麗妃幾個都在後麵點頭,天家的骨肉,不管是怎麽你爭我奪的,也少有這般粗魯的傷及性命,比如和皇上同一輩的齊王魯王,和皇上是多麽的不和,皇上都當了皇上他們還不服,做下了好幾樁過界的事,才圈禁了他們。
如今,如今就痛下殺手了,這一群婦孺,怎麽能安心呢。
淑妃這才迴歸正題,與皇上道:“陛下,我也不問要怎麽處置,我自己要親自聽一聽,朝堂上的大人們是怎麽審這個案子。”
皇上雙眼一瞪,道:“胡鬧,哪有你們旁聽的。”
淑妃昂著頭哼哼的道:“斷得明公正道,我們聽聽怎麽了,隻要皇上不是偏心眼,我便能心服口服。”
皇上念淑妃算是個苦主,對她多有忍讓,這臉一撇過去,就看著皇後。
皇後點點頭,淡淡的說道:“也好,省的聽了二道話,待會兒設一張屏風,你們聽一聽這場公斷也無妨。”
這事要怎麽處置,皇上和皇後已經商量好了,皇上也便依了。
待會兒,宗室貴親,內閣大臣,六部堂官及都察院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等朝中的棟梁們都到了,今日不是大朝會的日子,這些大臣就在昭陽殿商議政務。昭陽殿右側設下了一座黑漆平金九龍屏風,嬪妃們都在屏風後站著。
工部尚書和紀言的恩師是兒女親家,很賞識紀言這個後輩,便率先發言道:“皇上,我朝以孝治天下,昨天的事不管幾位大人如何定案,隻要是吳王有所嫌隙的,紀言和永安郡主的婚事,就應當廢止。”
把孝義抬出來,便是皇上也不能以勢壓人,讓紀言做一個大不孝之人,所以工部尚書說了這話之後,群臣附議。
皇上也可憐紀言慘遭了喪父喪母之痛,抬抬手,就允許了紀言和永安郡主廢婚。
然後是大理寺卿張讓站出來,請皇上給大理寺職權審問吳王。
皇上這一夜有老了一歲,麵皮鬆弛,精神不振,道:“不要再審下去了。”
朝臣和屏風之後的嬪妃們,一陣騷動。皇後從屏風從容的走出來,朝臣雖然知道皇後在此處,當下也躬身先參拜了皇後。
皇後坐在皇上禦座之畔的一張黑漆髹金雲龍紋交椅上,淡然道:“是不需要審了,本宮已經想了一套說話。”
眾人靜寂了,皇後這句話,是說得太直爽了。皇後道:“此事,是因為吳王的侍妾曹氏要陷害吳王妃,才當場毒殺襄王妃。這曹氏,在數年之前曾懷有一胎,被吳王妃暗中用藥至六月早產。曹氏便懷恨在心,用毒殺襄王妃,來嫁禍吳王妃。”
曹氏在大理寺的牢房裏待著,皇後也沒有派人審問過她,皇後完全是信口開河,說道:“吳王侍妾曹氏,意圖毒害襄王妃,絞殺。吳王妃謀害皇家子嗣,廢黜。吳王內帷不修,降為郡王,且永不得擢升。”
耿直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朱敦榭吞吐了一口氣,道:“皇後娘娘,曹氏既然對吳王妃有怨恨之心,為什麽不直接殺了吳王妃。”
“一死百了,並不是報複一個人的最佳方式,朱大人,你知道女人的怨恨之心,是有多麽深刻。”皇後笑了笑,那笑容讓人瘮得汗毛都豎起來,道:“曹氏這樣才是更深刻的報複,讓吳王和吳王妃,失去他們最在意的權勢。”
皇後編完了這一套說辭,眾人琢磨琢磨,竟然都不再反駁了。出了這種事,吳王府一個小小的侍妾,是難逃一死的,絞殺了她也不算是冤殺了她,主子犯錯,奴才背鍋,也就是這樣了。而真正犯錯的吳王和吳王妃,也得到了實際的懲處,至於冠以的罪名,硬要扣上謀害襄王妃是罪狀,是等著看吳王和襄王反目成仇嗎?
體麵體麵,皇室的體麵,能糊上的時候,就不要戳破了。
站在屏風之後的淑妃麵有不甘,但是皇後親自處置了這件事,淑妃看在皇後的麵上了,忍一忍也就忍了。
皇後還是很有麵子的,在場也隻有皇後說出這番話來,所有人都容忍了。
這時候,皇後站了起來,轉身跪在禦階之上,鳳袍垂地,下擺的立水紋銀光閃爍。
“皇後……”皇上不明其意。
皇後把她昨日寫好的中宮箋表承於頭頂,眼神決絕,聲音清澈,道:“臣妾添居中宮三十載,上不能承嗣宗廟,助隆孝養,下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今自請廢黜,敬讓與永福宮唐氏。”
萬籟寂靜。
永福宮唐氏,就是趙彥恆的生母淑妃娘娘了,淑妃感覺到自己心砰砰砰都要跳出了嗓子眼兒,淑妃咽了咽,誠惶誠恐的跪地道:“皇後娘娘,臣妾從來沒有僭越之心啊!”
這話是淑妃的實話,淑妃由鍾鼓司內官唐節教養長大。說一句沒誌氣的話,內官能按著皇上的喜好□□出一個女孩兒來,卻培養不出一國之母的風範。再說了,以淑妃的資質要是覬覦後位,她在後宮早被人幹掉了。所以淑妃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皇後的。
淑妃這麽一跪,殿中除了皇上,就沒有人站著了,朝臣和嬪妃紛紛跪倒,德妃自以為遭到了皇後的反叛,幾乎咬碎了一口銀牙道:“皇後娘娘,太|祖皇帝的胡皇後也未有子嗣,皇後娘娘德追高祖,焉何如此,讓我等……讓淑妃落得一個逼迫國母的罵名。”
德妃這話是反詰了淑妃,不過當場的形勢,淑妃也不能和德妃計較。
皇上站立著,發怔的表情越發顯得他的麵容蒼老。這種時刻,皇上反省了自身,他雖然是個風流男子,見一個女人愛一個女人,愛著那些女人的嫵媚俏麗,但是他也隻是讓那些女人陪伴身側,他心中妻子的位置,一直是留給皇後的。
“皇後啊皇後。”皇上自知皇後一直對他心存怨懟,皇上也會自慚形愧,戚戚然說道:“朕也遺憾,朕與你沒有一個孩子,但是世間女子萬千,也隻有你是朕的皇後。”
皇後倏地一下站了起來,皇後是個高挑的女子,身量和皇上是一般高的。皇後站起來之後的凜然氣勢完全壓倒了皇上這種黏黏糊糊的德性,皇後站在禦階之上,宛如卓然獨立,朗聲道:“中宮沒有嫡子,才讓一群庶子覬覦。皇上既然不立太子,就讓老七成為嫡子,將來皇上百年,老七就是無可爭議的後繼者。如此,皇室自然祥和。”
何進怠慢不得這群主位,忙與皇上道:“陛下,淑妃娘娘,賢妃娘娘,德妃娘娘,貞妃娘娘,寧妃娘娘,麗妃娘娘,靜妃娘娘,還有康嬪,禦嬪,安嬪都來了,要求覲見陛下。”
一來就是十個女人,皇上沒見她們就頭都大了,扶額道:“她們來添什麽亂!”
皇後早就麻木了。
何進站著,厚著臉皮嗬嗬笑著,還等著皇上吩咐呢。
這皇上,委實是個多情種子,這麽多的女人,凡是被他收進後宮的女人,他一個一個,都是愛過的。而且皇上還是個溫和體貼的男人,麵對自己愛過的女人,都念著舊情,所以一下子來了十個,雖然頭疼吧,也做不了下令攆她們十個迴去的事,那就來吧來吧,都來吧。
“陛下……”
淑妃娘娘一馬當先,禮也不行,就向皇上直直的走來,難為她已經有趙彥恆那麽大的兒子了,在皇上麵前做起撒嬌任性的事情來,那聲調,那神情,那步伐,如賢妃德妃這等大家閨秀,名門淑女,是萬萬做不來。
賢妃綴在後頭,臉上猶帶病容,帶頭給皇上皇後請安。
這位賢妃,乃是皇四子趙王的生母,自趙王早逝後,她便常年稱病,不大肯在熱熱鬧鬧的場合出現,因此年節日子都不會看到她。這一迴的事,連她這位常年避居的人都驚動了。
淑妃最後補上請安的禮儀,向皇後屈膝道:“我是窩著一團火啊,這心口不大順暢,額頭的虛汗是一層一層的出,真是在娘娘麵前大大失禮了,罪過罪過。”
皇後倒也寬容,道:“知道你急,現在才上殿來,已經是忍耐了。”
淑妃迴看身後的嬪妃,陰惻惻的道:“我是個獨門獨戶的人,有了一雙兒女沒有不滿足的,兒子兒媳又很孝順我,外頭出了謀害人命的事,不想讓我擔憂,都不來告訴我。幸好,吳王的生母早死了,不在這裏,否則我非當眾抓破她的臉。”
吳王的生母,死了都有三十幾年了。皇上不快道:“好了,不要攪擾了故人的清靜。”
淑妃越發的較勁了,道:“陛下,臣妾陪伴您二十幾年,還不如一個死人嗎?她生了一個壞心腸,不顧骨肉之情的兒子,我還說不得她了。”
德妃立刻正色道:“淑妃切莫下定論,是有居心不良之徒,收買了吳王府中人,挑撥天家骨肉。”
“老二要是看管不好自己府中的人,是他無能。”淑妃牙尖嘴利的說道:“這麽說來,老二的女人動的手,算他做的也不為過。”
德妃這一下都反駁不了,賢妃虛聲弱氣的說:“你們不要吵嘴,聽聽皇上這麽說,出了這樣的亂子,我等也都不能安心。”
貞妃麗妃幾個都在後麵點頭,天家的骨肉,不管是怎麽你爭我奪的,也少有這般粗魯的傷及性命,比如和皇上同一輩的齊王魯王,和皇上是多麽的不和,皇上都當了皇上他們還不服,做下了好幾樁過界的事,才圈禁了他們。
如今,如今就痛下殺手了,這一群婦孺,怎麽能安心呢。
淑妃這才迴歸正題,與皇上道:“陛下,我也不問要怎麽處置,我自己要親自聽一聽,朝堂上的大人們是怎麽審這個案子。”
皇上雙眼一瞪,道:“胡鬧,哪有你們旁聽的。”
淑妃昂著頭哼哼的道:“斷得明公正道,我們聽聽怎麽了,隻要皇上不是偏心眼,我便能心服口服。”
皇上念淑妃算是個苦主,對她多有忍讓,這臉一撇過去,就看著皇後。
皇後點點頭,淡淡的說道:“也好,省的聽了二道話,待會兒設一張屏風,你們聽一聽這場公斷也無妨。”
這事要怎麽處置,皇上和皇後已經商量好了,皇上也便依了。
待會兒,宗室貴親,內閣大臣,六部堂官及都察院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等朝中的棟梁們都到了,今日不是大朝會的日子,這些大臣就在昭陽殿商議政務。昭陽殿右側設下了一座黑漆平金九龍屏風,嬪妃們都在屏風後站著。
工部尚書和紀言的恩師是兒女親家,很賞識紀言這個後輩,便率先發言道:“皇上,我朝以孝治天下,昨天的事不管幾位大人如何定案,隻要是吳王有所嫌隙的,紀言和永安郡主的婚事,就應當廢止。”
把孝義抬出來,便是皇上也不能以勢壓人,讓紀言做一個大不孝之人,所以工部尚書說了這話之後,群臣附議。
皇上也可憐紀言慘遭了喪父喪母之痛,抬抬手,就允許了紀言和永安郡主廢婚。
然後是大理寺卿張讓站出來,請皇上給大理寺職權審問吳王。
皇上這一夜有老了一歲,麵皮鬆弛,精神不振,道:“不要再審下去了。”
朝臣和屏風之後的嬪妃們,一陣騷動。皇後從屏風從容的走出來,朝臣雖然知道皇後在此處,當下也躬身先參拜了皇後。
皇後坐在皇上禦座之畔的一張黑漆髹金雲龍紋交椅上,淡然道:“是不需要審了,本宮已經想了一套說話。”
眾人靜寂了,皇後這句話,是說得太直爽了。皇後道:“此事,是因為吳王的侍妾曹氏要陷害吳王妃,才當場毒殺襄王妃。這曹氏,在數年之前曾懷有一胎,被吳王妃暗中用藥至六月早產。曹氏便懷恨在心,用毒殺襄王妃,來嫁禍吳王妃。”
曹氏在大理寺的牢房裏待著,皇後也沒有派人審問過她,皇後完全是信口開河,說道:“吳王侍妾曹氏,意圖毒害襄王妃,絞殺。吳王妃謀害皇家子嗣,廢黜。吳王內帷不修,降為郡王,且永不得擢升。”
耿直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朱敦榭吞吐了一口氣,道:“皇後娘娘,曹氏既然對吳王妃有怨恨之心,為什麽不直接殺了吳王妃。”
“一死百了,並不是報複一個人的最佳方式,朱大人,你知道女人的怨恨之心,是有多麽深刻。”皇後笑了笑,那笑容讓人瘮得汗毛都豎起來,道:“曹氏這樣才是更深刻的報複,讓吳王和吳王妃,失去他們最在意的權勢。”
皇後編完了這一套說辭,眾人琢磨琢磨,竟然都不再反駁了。出了這種事,吳王府一個小小的侍妾,是難逃一死的,絞殺了她也不算是冤殺了她,主子犯錯,奴才背鍋,也就是這樣了。而真正犯錯的吳王和吳王妃,也得到了實際的懲處,至於冠以的罪名,硬要扣上謀害襄王妃是罪狀,是等著看吳王和襄王反目成仇嗎?
體麵體麵,皇室的體麵,能糊上的時候,就不要戳破了。
站在屏風之後的淑妃麵有不甘,但是皇後親自處置了這件事,淑妃看在皇後的麵上了,忍一忍也就忍了。
皇後還是很有麵子的,在場也隻有皇後說出這番話來,所有人都容忍了。
這時候,皇後站了起來,轉身跪在禦階之上,鳳袍垂地,下擺的立水紋銀光閃爍。
“皇後……”皇上不明其意。
皇後把她昨日寫好的中宮箋表承於頭頂,眼神決絕,聲音清澈,道:“臣妾添居中宮三十載,上不能承嗣宗廟,助隆孝養,下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今自請廢黜,敬讓與永福宮唐氏。”
萬籟寂靜。
永福宮唐氏,就是趙彥恆的生母淑妃娘娘了,淑妃感覺到自己心砰砰砰都要跳出了嗓子眼兒,淑妃咽了咽,誠惶誠恐的跪地道:“皇後娘娘,臣妾從來沒有僭越之心啊!”
這話是淑妃的實話,淑妃由鍾鼓司內官唐節教養長大。說一句沒誌氣的話,內官能按著皇上的喜好□□出一個女孩兒來,卻培養不出一國之母的風範。再說了,以淑妃的資質要是覬覦後位,她在後宮早被人幹掉了。所以淑妃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皇後的。
淑妃這麽一跪,殿中除了皇上,就沒有人站著了,朝臣和嬪妃紛紛跪倒,德妃自以為遭到了皇後的反叛,幾乎咬碎了一口銀牙道:“皇後娘娘,太|祖皇帝的胡皇後也未有子嗣,皇後娘娘德追高祖,焉何如此,讓我等……讓淑妃落得一個逼迫國母的罵名。”
德妃這話是反詰了淑妃,不過當場的形勢,淑妃也不能和德妃計較。
皇上站立著,發怔的表情越發顯得他的麵容蒼老。這種時刻,皇上反省了自身,他雖然是個風流男子,見一個女人愛一個女人,愛著那些女人的嫵媚俏麗,但是他也隻是讓那些女人陪伴身側,他心中妻子的位置,一直是留給皇後的。
“皇後啊皇後。”皇上自知皇後一直對他心存怨懟,皇上也會自慚形愧,戚戚然說道:“朕也遺憾,朕與你沒有一個孩子,但是世間女子萬千,也隻有你是朕的皇後。”
皇後倏地一下站了起來,皇後是個高挑的女子,身量和皇上是一般高的。皇後站起來之後的凜然氣勢完全壓倒了皇上這種黏黏糊糊的德性,皇後站在禦階之上,宛如卓然獨立,朗聲道:“中宮沒有嫡子,才讓一群庶子覬覦。皇上既然不立太子,就讓老七成為嫡子,將來皇上百年,老七就是無可爭議的後繼者。如此,皇室自然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