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等待仵作驗屍的結果,待李斐同壽春公主方佩儀進了宮,就看見吳王妃和永安郡主跪在皇後的麵前了。
永安郡主還穿著鮮紅色的嫁衣,一直哭一直哭,她膝行到皇後麵前,雙手抓住皇後的裙擺,哽咽的反複乞求道:“皇祖母,您要為我做主,求求您了,要為我做主啊,皇祖母!”
皇後看著永安公主稚氣未脫的瑩潤麵容,伸手摩娑著她的額發,悠悠歎道:“你要本宮,如何為你做主啊?”
永安郡主哭聲一滯,隨後埋首在皇上膝上,隻是哭。
要皇後如何為自己做主,永安郡主現在也不知道啊,她隻是知道,她這十五年來,並未感受到來自於父親的深切疼愛,至於吳王妃,她隻是庶女,嫡母一向是麵子上過得去就算了,她自己的生母又早早的被發買出去了。這種狀態俗稱爹不疼娘不愛,永安郡主從沒在吳王府感受到讓人留戀的溫情,如今好不容易長到了及笄,看見了一個出類拔萃的男子,她滿懷憧憬著全新的生活,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踐踏,她多麽的惶恐。而更可悲的是,永安郡主似乎忘了,她對於皇後來說,是庶子的庶女。
皇後也不是情感那麽澎湃的皇後,她對永安郡主更多的是無奈,道:“你先出宮吧,這裏並沒有你什麽事。”
永安郡主淚眼蒙蒙的仰望著皇後,她出了宮去哪裏?她已經是出嫁的女兒,又和夫婿大禮未成,她出了宮,要迴哪裏去?
壽春公主和方佩儀都看出了永安郡主的無處容身,麵麵相覷,壽春公主扶起永安郡主勸道:“去我的公主府吧,你也好生歇歇,睡上一覺,再艱難的日子也就過了。”
永安郡主抽泣的喊壽春公主姑媽,被壽春公主親自拉出去了。
皇後這頭先看著方佩儀,眉頭微蹙道:“你進宮來做什麽?”
方佩儀看著跪在地上的吳王妃,看著表情冷漠的李斐,溫婉的說道:“我不放心,總想看著才好。”
皇後最近看方佩儀,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但是方佩儀是在延慶宮變中生下的孩子,她的父母,在那場宮變中身亡,皇後對待方佩儀,除了來自親緣的憐惜,還有對於她父母早逝的愧疚,所以方佩儀就成了皇後在這個世上,真正牽掛在心上的後輩。
“那你就看著吧!”
皇後鋒利的目光已經掃向吳王妃,斥道:“你們也鬧得太大了,成什麽樣子。”
吳王妃俯跪在地,一味的哭道:“母後,兒媳一無所知,兒媳當真是一無所知啊!”
毒酒是吳王府的侍妾曹氏倒的,吳王妃自己的丫鬟紫煙端的,中途襄王妃的丫鬟隻是截走了紀母的酒杯,這兩人就雙雙被毒死了。麵對這樣的事實,吳王妃急得隻是把自己摘幹淨,吳王府中的其他人,包括吳王都顧不得了。吳王妃邊叩頭邊道:“母後,兒媳真真的一點兒不知啊!”
已經嫁入皇家二十年的吳王妃,深知道皇室一慣遮蔽醜聞的方式,深恐自己承擔了這件事情的罪責,吳王妃看了一眼李斐,還是對皇後哭道:“兒媳和李氏,都是苦苦熬著的可憐之人罷了,我為何要去傷了她的性命,母後明鑒,此事兒媳真是毫不知情的。”
“吳王妃,殿下與我傾心相許,歡愉的日子宛如須臾,我隻恨日子過得太快,怎地和你一樣,成了苦苦熬著的可憐之人?”李斐居高臨下的逼視著吳王妃道:“我那丫鬟的胸腹被剖開了,一片血淋淋,腸胃都穿孔糜爛了,是活生生被疼死的!”
“今日,若是我喝了酒,被活活疼死在當場,吳王妃也會說自己一無所知嗎?”李斐站在那裏,整個人都在顫動,她似是後怕的落下了眼淚,道:“我為了什麽,要慘遭這麽殘忍的殺戮!”
吳王妃癱坐在地上,不住的搖頭道:“錯了錯了,不是這樣子的……”似乎覺得這話泄露了什麽,吳王妃又馬上止住,撲向皇後哭道:“母後,兒媳和七弟妹一向和和氣氣的,沒有半點兒不對付的,我焉何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如此死於非命。”
皇後向吳王妃虛虛的抬了一下手,示意吳王妃無須跪自己,道:“這也不算是你的錯。”
壽春公主此時正迴來,對皇後的這句評判,臉上就露出不服氣來。
吳王妃如蒙大赦。
皇後涼涼的又說道:“權力都是鮮血澆築而成的,今日,不過死了一個孺人,一個丫鬟,才死了兩個無足輕重的人,我坐在宮中,連血腥味都沒有聞到。”
諸位所有的神情,都因為皇後這一句冷酷無情的話而定格。方佩儀感覺到骨子裏透出來的寒意,輕微的顫抖了那麽一下。
皇後向著諸位揮了一下衣袖,便闔上了那一雙可見滄桑的眼眸,肅穆的聲線中帶著一絲絲疲憊,道:“你們都去吧,本宮會上中宮箋表,懇請皇上早日定下儲君。”
壽春公主忐忑不安的低首。
所謂的把官司打到禦前,不過是要敦促立儲大事而已,但是這個位置是會落在景王頭上還是襄王頭上,壽春公主也全無把握。
“多謝母後玉成。”
李斐如成竹在胸,當即就向皇後叩了首,謝了恩,然後轉身便離開了宮殿。李斐轉身之際,滿含了熱淚,權力都是鮮血澆築的,所以哪怕用自己的鮮血澆築趙彥恆的地位,也無怨無悔嗎?
吳王妃和景王妃都驚訝於李斐這番作態,方佩儀撲在地上,道:“母後……母後……”
有些話無須說出口,皇後傾向方佩儀,緩慢的,平靜的說道:“儀兒,你可豔羨姑母身下的鳳座?”
方佩儀頓住了,她還記得她嫁給景王之後,稱唿還沒有改過來,是皇後嚴肅的對她說,日後不準再稱唿她姑母,當然了,皇後也再也沒有稱唿過她‘儀兒’。
皇後循循善誘的問道:“儀兒,你是深愛老六的風采,還是渴望皇後的尊位?”
方佩儀想都不用想,就脫口而出道:“六爺不管是王爺,還是帝業可期,都是我的六爺。”
你的六爺?你的六爺?
皇後像李斐一樣,對方佩儀飽含著憐憫,這種憐憫讓皇後不忍睹之,皇後道:“你也出宮去吧,你要記住你今日說過的話。”
方佩儀琢磨不過來這句話,就已經被警覺過來的壽春公主牽著出去了。
最後隻剩下吳王妃,人都走光了,吳王妃倒是也想出宮,跨出殿門之際被宮人攔截住。
吳王妃恐懼的迴頭,皇後正離開鳳座,那種淡漠的眼神,皇後的眼神中,似乎也沒有棧戀。
今日的重場戲還是在皇上的昭陽殿。
吳王惡人先告狀,率先向皇上哭訴道:“父皇,老七真真是瘋了,他當著滿桌賓客的麵兒,就揮著劍劈過來,要弑殺了他的皇兄啊!”
荊王滿懷惡意的戳了戳吳王被趙彥恆揍腫的臉,道:“我看看,我看看,二哥是被劈到哪裏了?”
在昭陽殿上,幾個王爺都一字排開了,沒有了在武林園中的一番肢體糾纏,不過一張嘴都了不得。趙彥恆斜看著吳王道:“殺妻之恨,我要是還能和趙彥慎說一個字,我就不是個男人。”趙彥慎是吳王的名諱。
景王冷笑道:“先別急著給二哥定下罪名,三司及宗人府令還沒有結案。”
趙彥恆滿臉的戾氣,道:“用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賺取我的王妃,不是一筆挺劃算的買賣。”
吳王跺腳道:“我是瘋魔了嗎?要在今日這種場合毀了永安一生的幸福。”
“永安是你的女兒,但是你有把自己的女兒放在心尖子上,好好疼愛過嗎?”趙彥恆一步一步逼近吳王,手指在吳王的心口噔目嗤道:“生下了她,養大了她,就是你所有的父愛。二哥,好二哥,你這人,一向親緣寡淡的很。”
荊王是拉偏架的,摸著嘴上的一撇胡須道:“不會吧,二哥?我沒有孩子,就算給我一個女兒,我也會如珠如寶的捧在手心裏。”
吳王的臉漲成了紅紫色,一步步後退道:“你胡說,你這完全是誅心之言!”
景王不能坐視吳王被趙彥恆這般逼迫,格擋在吳王和趙彥恆中間道:“老七,我一向知道你也絕非善類。今日這場變故,我怎麽看怎麽覺得是你設下的陷阱,要陷二哥於不仁不義。”
“是嗎?”趙彥恆詭誕道:“我竟然有這等本事。”
景王嚴肅的,麵向皇上說道:“今日誤服了毒酒而死的丫鬟,不是襄王妃身邊用慣了的丫鬟。好像是為了填這個火坑,特意買來湊數的。”
景王和襄王已經成了白熱化趨勢,彼此身邊有幾個人,哪幾個人,彼此心裏清楚。而這個雙鴛,她是私自追著郭坤上京來的,她就一個人背一個包袱,形容狼狽的叩了襄王府的門,她進襄王府的門沒有黔國公府的拜帖。所以景王還沒有留意這個突然出現的小人物,自以為是襄王府才買下的奴婢。
趙彥恆早就在這裏挖了一個坑埋景王了。趙彥恆立即就對皇上說:“父皇,今日替我的王妃擋下毒酒的丫鬟,就是兒臣不久前與您提過的那一個丫鬟,您曾經還讚賞過她的……”
永安郡主還穿著鮮紅色的嫁衣,一直哭一直哭,她膝行到皇後麵前,雙手抓住皇後的裙擺,哽咽的反複乞求道:“皇祖母,您要為我做主,求求您了,要為我做主啊,皇祖母!”
皇後看著永安公主稚氣未脫的瑩潤麵容,伸手摩娑著她的額發,悠悠歎道:“你要本宮,如何為你做主啊?”
永安郡主哭聲一滯,隨後埋首在皇上膝上,隻是哭。
要皇後如何為自己做主,永安郡主現在也不知道啊,她隻是知道,她這十五年來,並未感受到來自於父親的深切疼愛,至於吳王妃,她隻是庶女,嫡母一向是麵子上過得去就算了,她自己的生母又早早的被發買出去了。這種狀態俗稱爹不疼娘不愛,永安郡主從沒在吳王府感受到讓人留戀的溫情,如今好不容易長到了及笄,看見了一個出類拔萃的男子,她滿懷憧憬著全新的生活,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踐踏,她多麽的惶恐。而更可悲的是,永安郡主似乎忘了,她對於皇後來說,是庶子的庶女。
皇後也不是情感那麽澎湃的皇後,她對永安郡主更多的是無奈,道:“你先出宮吧,這裏並沒有你什麽事。”
永安郡主淚眼蒙蒙的仰望著皇後,她出了宮去哪裏?她已經是出嫁的女兒,又和夫婿大禮未成,她出了宮,要迴哪裏去?
壽春公主和方佩儀都看出了永安郡主的無處容身,麵麵相覷,壽春公主扶起永安郡主勸道:“去我的公主府吧,你也好生歇歇,睡上一覺,再艱難的日子也就過了。”
永安郡主抽泣的喊壽春公主姑媽,被壽春公主親自拉出去了。
皇後這頭先看著方佩儀,眉頭微蹙道:“你進宮來做什麽?”
方佩儀看著跪在地上的吳王妃,看著表情冷漠的李斐,溫婉的說道:“我不放心,總想看著才好。”
皇後最近看方佩儀,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但是方佩儀是在延慶宮變中生下的孩子,她的父母,在那場宮變中身亡,皇後對待方佩儀,除了來自親緣的憐惜,還有對於她父母早逝的愧疚,所以方佩儀就成了皇後在這個世上,真正牽掛在心上的後輩。
“那你就看著吧!”
皇後鋒利的目光已經掃向吳王妃,斥道:“你們也鬧得太大了,成什麽樣子。”
吳王妃俯跪在地,一味的哭道:“母後,兒媳一無所知,兒媳當真是一無所知啊!”
毒酒是吳王府的侍妾曹氏倒的,吳王妃自己的丫鬟紫煙端的,中途襄王妃的丫鬟隻是截走了紀母的酒杯,這兩人就雙雙被毒死了。麵對這樣的事實,吳王妃急得隻是把自己摘幹淨,吳王府中的其他人,包括吳王都顧不得了。吳王妃邊叩頭邊道:“母後,兒媳真真的一點兒不知啊!”
已經嫁入皇家二十年的吳王妃,深知道皇室一慣遮蔽醜聞的方式,深恐自己承擔了這件事情的罪責,吳王妃看了一眼李斐,還是對皇後哭道:“兒媳和李氏,都是苦苦熬著的可憐之人罷了,我為何要去傷了她的性命,母後明鑒,此事兒媳真是毫不知情的。”
“吳王妃,殿下與我傾心相許,歡愉的日子宛如須臾,我隻恨日子過得太快,怎地和你一樣,成了苦苦熬著的可憐之人?”李斐居高臨下的逼視著吳王妃道:“我那丫鬟的胸腹被剖開了,一片血淋淋,腸胃都穿孔糜爛了,是活生生被疼死的!”
“今日,若是我喝了酒,被活活疼死在當場,吳王妃也會說自己一無所知嗎?”李斐站在那裏,整個人都在顫動,她似是後怕的落下了眼淚,道:“我為了什麽,要慘遭這麽殘忍的殺戮!”
吳王妃癱坐在地上,不住的搖頭道:“錯了錯了,不是這樣子的……”似乎覺得這話泄露了什麽,吳王妃又馬上止住,撲向皇後哭道:“母後,兒媳和七弟妹一向和和氣氣的,沒有半點兒不對付的,我焉何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如此死於非命。”
皇後向吳王妃虛虛的抬了一下手,示意吳王妃無須跪自己,道:“這也不算是你的錯。”
壽春公主此時正迴來,對皇後的這句評判,臉上就露出不服氣來。
吳王妃如蒙大赦。
皇後涼涼的又說道:“權力都是鮮血澆築而成的,今日,不過死了一個孺人,一個丫鬟,才死了兩個無足輕重的人,我坐在宮中,連血腥味都沒有聞到。”
諸位所有的神情,都因為皇後這一句冷酷無情的話而定格。方佩儀感覺到骨子裏透出來的寒意,輕微的顫抖了那麽一下。
皇後向著諸位揮了一下衣袖,便闔上了那一雙可見滄桑的眼眸,肅穆的聲線中帶著一絲絲疲憊,道:“你們都去吧,本宮會上中宮箋表,懇請皇上早日定下儲君。”
壽春公主忐忑不安的低首。
所謂的把官司打到禦前,不過是要敦促立儲大事而已,但是這個位置是會落在景王頭上還是襄王頭上,壽春公主也全無把握。
“多謝母後玉成。”
李斐如成竹在胸,當即就向皇後叩了首,謝了恩,然後轉身便離開了宮殿。李斐轉身之際,滿含了熱淚,權力都是鮮血澆築的,所以哪怕用自己的鮮血澆築趙彥恆的地位,也無怨無悔嗎?
吳王妃和景王妃都驚訝於李斐這番作態,方佩儀撲在地上,道:“母後……母後……”
有些話無須說出口,皇後傾向方佩儀,緩慢的,平靜的說道:“儀兒,你可豔羨姑母身下的鳳座?”
方佩儀頓住了,她還記得她嫁給景王之後,稱唿還沒有改過來,是皇後嚴肅的對她說,日後不準再稱唿她姑母,當然了,皇後也再也沒有稱唿過她‘儀兒’。
皇後循循善誘的問道:“儀兒,你是深愛老六的風采,還是渴望皇後的尊位?”
方佩儀想都不用想,就脫口而出道:“六爺不管是王爺,還是帝業可期,都是我的六爺。”
你的六爺?你的六爺?
皇後像李斐一樣,對方佩儀飽含著憐憫,這種憐憫讓皇後不忍睹之,皇後道:“你也出宮去吧,你要記住你今日說過的話。”
方佩儀琢磨不過來這句話,就已經被警覺過來的壽春公主牽著出去了。
最後隻剩下吳王妃,人都走光了,吳王妃倒是也想出宮,跨出殿門之際被宮人攔截住。
吳王妃恐懼的迴頭,皇後正離開鳳座,那種淡漠的眼神,皇後的眼神中,似乎也沒有棧戀。
今日的重場戲還是在皇上的昭陽殿。
吳王惡人先告狀,率先向皇上哭訴道:“父皇,老七真真是瘋了,他當著滿桌賓客的麵兒,就揮著劍劈過來,要弑殺了他的皇兄啊!”
荊王滿懷惡意的戳了戳吳王被趙彥恆揍腫的臉,道:“我看看,我看看,二哥是被劈到哪裏了?”
在昭陽殿上,幾個王爺都一字排開了,沒有了在武林園中的一番肢體糾纏,不過一張嘴都了不得。趙彥恆斜看著吳王道:“殺妻之恨,我要是還能和趙彥慎說一個字,我就不是個男人。”趙彥慎是吳王的名諱。
景王冷笑道:“先別急著給二哥定下罪名,三司及宗人府令還沒有結案。”
趙彥恆滿臉的戾氣,道:“用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賺取我的王妃,不是一筆挺劃算的買賣。”
吳王跺腳道:“我是瘋魔了嗎?要在今日這種場合毀了永安一生的幸福。”
“永安是你的女兒,但是你有把自己的女兒放在心尖子上,好好疼愛過嗎?”趙彥恆一步一步逼近吳王,手指在吳王的心口噔目嗤道:“生下了她,養大了她,就是你所有的父愛。二哥,好二哥,你這人,一向親緣寡淡的很。”
荊王是拉偏架的,摸著嘴上的一撇胡須道:“不會吧,二哥?我沒有孩子,就算給我一個女兒,我也會如珠如寶的捧在手心裏。”
吳王的臉漲成了紅紫色,一步步後退道:“你胡說,你這完全是誅心之言!”
景王不能坐視吳王被趙彥恆這般逼迫,格擋在吳王和趙彥恆中間道:“老七,我一向知道你也絕非善類。今日這場變故,我怎麽看怎麽覺得是你設下的陷阱,要陷二哥於不仁不義。”
“是嗎?”趙彥恆詭誕道:“我竟然有這等本事。”
景王嚴肅的,麵向皇上說道:“今日誤服了毒酒而死的丫鬟,不是襄王妃身邊用慣了的丫鬟。好像是為了填這個火坑,特意買來湊數的。”
景王和襄王已經成了白熱化趨勢,彼此身邊有幾個人,哪幾個人,彼此心裏清楚。而這個雙鴛,她是私自追著郭坤上京來的,她就一個人背一個包袱,形容狼狽的叩了襄王府的門,她進襄王府的門沒有黔國公府的拜帖。所以景王還沒有留意這個突然出現的小人物,自以為是襄王府才買下的奴婢。
趙彥恆早就在這裏挖了一個坑埋景王了。趙彥恆立即就對皇上說:“父皇,今日替我的王妃擋下毒酒的丫鬟,就是兒臣不久前與您提過的那一個丫鬟,您曾經還讚賞過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