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件事情,又是一場生氣。
這迴林禾是又氣又惱,道:“都是荊王,囚禁了岑長倩,將皇室的名聲都敗壞了。”
荊王囚禁江陵名醫岑長倩這件事,官方是從來沒有承認過,岑長倩也重新在江陵行醫了,但是岑長倩在今年年初失蹤數月,民間還是認為岑長倩被荊王囚禁,後來經過江南士林的多方斡旋說情,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這下好了,荊王是王,襄王也是王,誰知道那些王的脾性。
自古因為治不好貴人的疾病而遭到殺戮的大夫有多少,華佗就是那麽死了,所以民間某些個大夫,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的,還真沒有興趣侍奉皇室。眼下這位女大夫就是如此,丈夫有舉人的功名,在當地開了一間私塾,夫妻二人養下了七個孩子,那位大夫,先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婦人,讓她丟下丈夫和孩子離開蜀中,來到京城或是襄王的封地襄陽為襄王妃治病,她不是男人,還得不到王府奉祠正的官位,她的名聲遠遠不及岑長倩,若她失陷在襄王府,誰來營救她。
不外乎是以上的種種考慮,那位女大夫不肯來為襄王妃治病。所以得讓襄王府拿出拳拳的誠意,許下種種的保證,打消人家的種種顧慮,才能把人請來。林毅和林禾過來,便是和李月商量這件事情的。林毅道:“求子的大事不管成不成,心誠最是要緊。我想請王妃……最好是襄王,親筆寫一份求醫的書信與我,再請姐以李家的名譽作保,我去蜀中將大夫請來。”
關乎女兒的這件大事,李月沒有當即應聲。她沉默的站了片刻才開口,聲音猶如凝結著冰渣:“前些日子有襄王府納側室的傳聞,現在又沒有了風聲,乃是斐兒和皇上私下有約。襄王府不要庶子,若是三年無子,她廢位出家,以待嫡子。”
林禾和林毅齊齊驚怒不已,又是心疼。林禾道:“明年五月便是三年之期……”
明年五月就到期限了,而李斐能否懷孕,是一件沒有一點兒把握的事,所以林毅去蜀中請那位女大夫來,也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或者說是……而今根本就不是李斐能否懷孕的事,是時辰一到,皇上想給襄王換一個王妃。
“這樣的大事,斐兒還瞞著我。”李月轉過身來,心情頗為複雜的道:“果然是女生外向。”
李斐向著誰,自然是趙彥恆了。李斐自覺她的存在讓皇上對趙彥恆不喜,所以主動的放棄襄王妃的位置。現在瞞著娘家一力承擔,是不想娘家和趙彥恆滋生嫌隙。
“是誰告知了姐?”林毅怒得眉峰突突的跳動,還是一句話就抓到了重點。
李月稍稍收起心中的不滿之意,道:“襄王還算有點當擔,說會力保斐兒。中宮皇後娘娘也暗中與我說,她很滿意斐兒這個兒媳婦,會盡力斡旋。”
林禾輕哼了一聲,明顯也是遷怒到了趙彥恆身上。
林毅歎道:“皇後……”皇後倒是頗為意外出現的人物。
情形已然是這樣了,當場的三個人都可謂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人,將情緒收斂住就迴歸了冷靜,林禾和林毅同聲道:“我們都聽姐的。”
“如此也好!”李月冷笑著說罷,頓了好一會兒,仰頭對著蔚藍色的天空眯著眼又道:“當年的襄王,總讓我感覺到古怪。怎麽和我女兒相遇;怎麽就看上了我的女兒;怎麽就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情深若此;怎麽就能為了我的女兒,置千金之體而不顧,舍命相救。而今斐兒是這個狀況,才是對襄王真正的試煉。”
這幾年李月一直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審視著趙彥恆,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和和氣氣,你好我好的日子裏,誰能看得清誰,反正李月是不信趙彥恆對李斐的感情,夫妻之間,隻有共過患難而不離不棄才見真情。
李月這樣看得開,林毅憨厚的笑了笑,道:“真要出了家也沒什麽,出家還有還俗的。”
林禾想想還是不服,道:“他們小夫妻聚散離合都是他們自己的事。皇宮中的那個老皇帝著實可惡,急巴巴的好像多緊著孫子似了,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愛惜,孫子且靠邊站著。”
此語已經是大不敬,然李家的姐弟早就對皇上沒有絲毫敬意了。沒有敬,恨倒是不少,殺父殺兄之恨。但是二十年前,衍慶宮一場大火,皇室父子相煎,也是皇上和太子的兩係人馬相鬥,他們的父親李泰作為首輔大臣,未能平衡朝局,確實有過失之處,所以李家和皇室的過節,乃是公仇,而非私恨,公仇不能私報。
而現在,李家站在了襄王府這條大船上,參與了皇室內部的權利爭奪。天下事乃趙氏皇族的家事,此間隻有成王敗寇,沒有父子君臣!
李月和林禾隱秘了二十年的濃濃恨意,因為李斐這個契機,而被肆無忌憚的釋放出來,旁觀的林毅感覺到了那對姐弟的殺意,低聲道:“襄王不是太子……”所以皇上若有失,襄王未必是新帝,景王的唿聲實在不可小覷。
林禾的臉上有股子詭異的興奮,說道:“襄王不會那麽扶不起吧。”
隔著半個京城,被林禾嘲諷的趙彥恆感到了絲絲的涼意,他麵前的老槐樹嘩嘩作響,服侍在身側的董讓喜嗬嗬的道:“連曬了大半個月,終於要下雨了。”
趙彥恆看看天空中一層一層壓低的烏雲,道:“你去迴王妃一聲,郭坤今天到京了。”
董讓麵色不虞道:“大將軍還未向王府下拜帖。”
不滿十歲的黔國公郭紹謙病死了,又一個未成年的黔國公病死,做親叔叔的郭坤可謂是一身腥被傳召入京,京城中都在傳大將軍郭坤功高倨傲,郭坤果然是個倨傲的,趙彥恆正在全力保他,他至今連禮數都未曾周全。
“你無須多話。”趙彥恆冷下臉來道。
郭坤是怎麽個牛脾氣,趙彥恆前世就領教夠了,他自有為君的氣度。
董讓俯身退下之際,半空中乍現出三條銀白色的閃電,將一個陰沉沉的天空劈得四分五裂,緊接著雷聲大作,豆大的雨滴劈裏啪啦的打在琉璃瓦上。
這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個時辰放歇,趙彥恆和李斐正預備吃晚飯,膳桌已經被抬上來,壽春公主的心腹內侍方樵急匆匆的過來,因為出了大事,方樵直接被領過來稟告道:“衛王妃割腕自殺了。”
這麽突兀的消息,李斐聽罷麵上並無異色,過後李斐自己都輕歎,這一年她的心腸是越來越硬了。
趙彥恆就可謂是冷酷了,問:“人死了沒有?”
方樵想了想,保守的道:“正在請醫,生死未知。”
這也就是說,發現衛王妃割腕的時候,衛王妃還有氣,趙彥恆又再問了:“是誰發現的?”
方樵低頭道:“是衛王看見衛王妃的血流了半張床榻。”
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都是玩爛的把戲,可是衛王妃在衛王麵前死一死,可以想象當場給單純的衛王造成了怎樣的衝擊,比起血流了半張床榻的衛王妃,趙彥恆是更加擔心沒見過血腥的五哥,繼而就更加覺得衛王妃可惡了。而衛王妃今天突然的割了腕,也打亂了壽春公主暗查衛王妃的節奏。
方樵頓了一下,未聽趙彥恆發問,才道:“公主殿下說來不及和襄王殿下商議,讓盧興等人去了名宮觀。”盧興等人都是壽春公主的輕衛。
孫玉燕為什麽割腕了?壽春公主覺得是孫玉燕發現了被人懷疑清白之事,先給自己下個狠手以死明誌。偏壽春公主是個硬碰硬的人,這般相當於被孫玉燕一激,也就再顧不得了,轉暗查為明查,要和孫玉燕徹底撕破臉了。至於此番不和趙彥恆商議,自有壽春公主的深意,不過趙彥恆是個意氣的,當即就道:“本王現在就進宮……”
壽春公主是料到了趙彥恆的作為囑咐過方樵,方樵聞言噗通就跪下了,勸道:“公主殿下有言,那件事至今還沒拿到鐵證,襄王殿下不可輕動。事成事不成,皆在公主殿下身上。”
這般一來一去似打啞謎的話,卻是兇險萬分。
所謂捉奸捉雙,趙彥恆前世並未聽聞衛王妃的奸|情,可見孫玉燕這個人隱藏的太深了,如今這個奸夫也沒有挖出來。這指控孫玉燕不貞的事,一個不小心就會遭到孫玉燕的反誣。
孫玉燕是不足道哉,為難情的是將孫玉燕欽點為衛王妃的皇上。
現在壽春公主要撕破衛王妃的臉,那僅僅是撕破衛王妃的臉嗎?捎帶手的就撕破了皇上的臉麵。所以壽春公主說,一切皆在她的身上,那是不想讓趙彥恆有一絲觸怒了皇上的可能。
其中的忌諱趙彥恆當然明白,正是這樣趙彥恆才憋屈。
想趙彥恆當慣了老子重新做兒子,先是李斐,後是壽春公主,為了贏得父皇的聖心一次兩次讓女人擋在他的麵前,實在不符合趙彥恆的心性。所以趙彥恆坐在位置上,忍得麵目赤紅,忍得青筋暴跳,忍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終是忍無可忍,抬腿一腳,將麵前的膳桌踢翻在地,哐當一響,一套甜白瓷碎了一地。
李斐冷靜又平靜的在趙彥恆抬腳的時候就站了起來。
這迴林禾是又氣又惱,道:“都是荊王,囚禁了岑長倩,將皇室的名聲都敗壞了。”
荊王囚禁江陵名醫岑長倩這件事,官方是從來沒有承認過,岑長倩也重新在江陵行醫了,但是岑長倩在今年年初失蹤數月,民間還是認為岑長倩被荊王囚禁,後來經過江南士林的多方斡旋說情,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這下好了,荊王是王,襄王也是王,誰知道那些王的脾性。
自古因為治不好貴人的疾病而遭到殺戮的大夫有多少,華佗就是那麽死了,所以民間某些個大夫,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的,還真沒有興趣侍奉皇室。眼下這位女大夫就是如此,丈夫有舉人的功名,在當地開了一間私塾,夫妻二人養下了七個孩子,那位大夫,先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婦人,讓她丟下丈夫和孩子離開蜀中,來到京城或是襄王的封地襄陽為襄王妃治病,她不是男人,還得不到王府奉祠正的官位,她的名聲遠遠不及岑長倩,若她失陷在襄王府,誰來營救她。
不外乎是以上的種種考慮,那位女大夫不肯來為襄王妃治病。所以得讓襄王府拿出拳拳的誠意,許下種種的保證,打消人家的種種顧慮,才能把人請來。林毅和林禾過來,便是和李月商量這件事情的。林毅道:“求子的大事不管成不成,心誠最是要緊。我想請王妃……最好是襄王,親筆寫一份求醫的書信與我,再請姐以李家的名譽作保,我去蜀中將大夫請來。”
關乎女兒的這件大事,李月沒有當即應聲。她沉默的站了片刻才開口,聲音猶如凝結著冰渣:“前些日子有襄王府納側室的傳聞,現在又沒有了風聲,乃是斐兒和皇上私下有約。襄王府不要庶子,若是三年無子,她廢位出家,以待嫡子。”
林禾和林毅齊齊驚怒不已,又是心疼。林禾道:“明年五月便是三年之期……”
明年五月就到期限了,而李斐能否懷孕,是一件沒有一點兒把握的事,所以林毅去蜀中請那位女大夫來,也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或者說是……而今根本就不是李斐能否懷孕的事,是時辰一到,皇上想給襄王換一個王妃。
“這樣的大事,斐兒還瞞著我。”李月轉過身來,心情頗為複雜的道:“果然是女生外向。”
李斐向著誰,自然是趙彥恆了。李斐自覺她的存在讓皇上對趙彥恆不喜,所以主動的放棄襄王妃的位置。現在瞞著娘家一力承擔,是不想娘家和趙彥恆滋生嫌隙。
“是誰告知了姐?”林毅怒得眉峰突突的跳動,還是一句話就抓到了重點。
李月稍稍收起心中的不滿之意,道:“襄王還算有點當擔,說會力保斐兒。中宮皇後娘娘也暗中與我說,她很滿意斐兒這個兒媳婦,會盡力斡旋。”
林禾輕哼了一聲,明顯也是遷怒到了趙彥恆身上。
林毅歎道:“皇後……”皇後倒是頗為意外出現的人物。
情形已然是這樣了,當場的三個人都可謂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人,將情緒收斂住就迴歸了冷靜,林禾和林毅同聲道:“我們都聽姐的。”
“如此也好!”李月冷笑著說罷,頓了好一會兒,仰頭對著蔚藍色的天空眯著眼又道:“當年的襄王,總讓我感覺到古怪。怎麽和我女兒相遇;怎麽就看上了我的女兒;怎麽就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情深若此;怎麽就能為了我的女兒,置千金之體而不顧,舍命相救。而今斐兒是這個狀況,才是對襄王真正的試煉。”
這幾年李月一直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審視著趙彥恆,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和和氣氣,你好我好的日子裏,誰能看得清誰,反正李月是不信趙彥恆對李斐的感情,夫妻之間,隻有共過患難而不離不棄才見真情。
李月這樣看得開,林毅憨厚的笑了笑,道:“真要出了家也沒什麽,出家還有還俗的。”
林禾想想還是不服,道:“他們小夫妻聚散離合都是他們自己的事。皇宮中的那個老皇帝著實可惡,急巴巴的好像多緊著孫子似了,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愛惜,孫子且靠邊站著。”
此語已經是大不敬,然李家的姐弟早就對皇上沒有絲毫敬意了。沒有敬,恨倒是不少,殺父殺兄之恨。但是二十年前,衍慶宮一場大火,皇室父子相煎,也是皇上和太子的兩係人馬相鬥,他們的父親李泰作為首輔大臣,未能平衡朝局,確實有過失之處,所以李家和皇室的過節,乃是公仇,而非私恨,公仇不能私報。
而現在,李家站在了襄王府這條大船上,參與了皇室內部的權利爭奪。天下事乃趙氏皇族的家事,此間隻有成王敗寇,沒有父子君臣!
李月和林禾隱秘了二十年的濃濃恨意,因為李斐這個契機,而被肆無忌憚的釋放出來,旁觀的林毅感覺到了那對姐弟的殺意,低聲道:“襄王不是太子……”所以皇上若有失,襄王未必是新帝,景王的唿聲實在不可小覷。
林禾的臉上有股子詭異的興奮,說道:“襄王不會那麽扶不起吧。”
隔著半個京城,被林禾嘲諷的趙彥恆感到了絲絲的涼意,他麵前的老槐樹嘩嘩作響,服侍在身側的董讓喜嗬嗬的道:“連曬了大半個月,終於要下雨了。”
趙彥恆看看天空中一層一層壓低的烏雲,道:“你去迴王妃一聲,郭坤今天到京了。”
董讓麵色不虞道:“大將軍還未向王府下拜帖。”
不滿十歲的黔國公郭紹謙病死了,又一個未成年的黔國公病死,做親叔叔的郭坤可謂是一身腥被傳召入京,京城中都在傳大將軍郭坤功高倨傲,郭坤果然是個倨傲的,趙彥恆正在全力保他,他至今連禮數都未曾周全。
“你無須多話。”趙彥恆冷下臉來道。
郭坤是怎麽個牛脾氣,趙彥恆前世就領教夠了,他自有為君的氣度。
董讓俯身退下之際,半空中乍現出三條銀白色的閃電,將一個陰沉沉的天空劈得四分五裂,緊接著雷聲大作,豆大的雨滴劈裏啪啦的打在琉璃瓦上。
這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個時辰放歇,趙彥恆和李斐正預備吃晚飯,膳桌已經被抬上來,壽春公主的心腹內侍方樵急匆匆的過來,因為出了大事,方樵直接被領過來稟告道:“衛王妃割腕自殺了。”
這麽突兀的消息,李斐聽罷麵上並無異色,過後李斐自己都輕歎,這一年她的心腸是越來越硬了。
趙彥恆就可謂是冷酷了,問:“人死了沒有?”
方樵想了想,保守的道:“正在請醫,生死未知。”
這也就是說,發現衛王妃割腕的時候,衛王妃還有氣,趙彥恆又再問了:“是誰發現的?”
方樵低頭道:“是衛王看見衛王妃的血流了半張床榻。”
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都是玩爛的把戲,可是衛王妃在衛王麵前死一死,可以想象當場給單純的衛王造成了怎樣的衝擊,比起血流了半張床榻的衛王妃,趙彥恆是更加擔心沒見過血腥的五哥,繼而就更加覺得衛王妃可惡了。而衛王妃今天突然的割了腕,也打亂了壽春公主暗查衛王妃的節奏。
方樵頓了一下,未聽趙彥恆發問,才道:“公主殿下說來不及和襄王殿下商議,讓盧興等人去了名宮觀。”盧興等人都是壽春公主的輕衛。
孫玉燕為什麽割腕了?壽春公主覺得是孫玉燕發現了被人懷疑清白之事,先給自己下個狠手以死明誌。偏壽春公主是個硬碰硬的人,這般相當於被孫玉燕一激,也就再顧不得了,轉暗查為明查,要和孫玉燕徹底撕破臉了。至於此番不和趙彥恆商議,自有壽春公主的深意,不過趙彥恆是個意氣的,當即就道:“本王現在就進宮……”
壽春公主是料到了趙彥恆的作為囑咐過方樵,方樵聞言噗通就跪下了,勸道:“公主殿下有言,那件事至今還沒拿到鐵證,襄王殿下不可輕動。事成事不成,皆在公主殿下身上。”
這般一來一去似打啞謎的話,卻是兇險萬分。
所謂捉奸捉雙,趙彥恆前世並未聽聞衛王妃的奸|情,可見孫玉燕這個人隱藏的太深了,如今這個奸夫也沒有挖出來。這指控孫玉燕不貞的事,一個不小心就會遭到孫玉燕的反誣。
孫玉燕是不足道哉,為難情的是將孫玉燕欽點為衛王妃的皇上。
現在壽春公主要撕破衛王妃的臉,那僅僅是撕破衛王妃的臉嗎?捎帶手的就撕破了皇上的臉麵。所以壽春公主說,一切皆在她的身上,那是不想讓趙彥恆有一絲觸怒了皇上的可能。
其中的忌諱趙彥恆當然明白,正是這樣趙彥恆才憋屈。
想趙彥恆當慣了老子重新做兒子,先是李斐,後是壽春公主,為了贏得父皇的聖心一次兩次讓女人擋在他的麵前,實在不符合趙彥恆的心性。所以趙彥恆坐在位置上,忍得麵目赤紅,忍得青筋暴跳,忍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終是忍無可忍,抬腿一腳,將麵前的膳桌踢翻在地,哐當一響,一套甜白瓷碎了一地。
李斐冷靜又平靜的在趙彥恆抬腳的時候就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