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燕信道,她的屋子東北角設了一張剔黑填漆六萬紋香案,自左向右安放著上清,玉清,太清三位道家祖師的紫銅雕像,一樽白玉弦紋香爐點著三支線香,青煙嫋嫋。
今天孫玉燕為石氏母子默寫卷經,她俯跪在三清祖師麵前,跪坐在地上,彎腰執筆,就那麽跪著寫下一字字經文。
人死者,大劇事,當大冤之,叩胸心自投擗也,力盡長悲哀而已,此亦無傷生也。
夫人死者,乃盡滅,盡成灰土,將不複見。
今人居天地之間,從天地開辟以來,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
這是道家的《太平經》,孫玉燕倒背如流。
墨汁滴滴落下,連著孫玉燕落下的淚水,把字跡暈染開來,毀了一卷秀氣工整的經文。孫玉燕含淚看著三位祖師的銅像,執筆的手緊握,指骨發白!
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
孫玉燕長久的矚目著銅像,似哭似笑,麵部的表情詭異的浮動,是她的心在動。
三清祖師在上見證,她從前往後,從未想過要取了石氏母子的性命。事實上,這兩年她雖然時不時的要尖刺石氏幾句,隱秘的內心裏,她還欣慰於石氏的存在,畢竟有那麽一個侍妾給她分擔著點兒,她就不必時時刻刻的麵對一個傻子了。
一團骨血,就算石氏生下一個兒子,她也不會在意。
原來多好,原來他們三個就那麽相安無事的過著多好。
腦子突突突的擰著筋似的,孫玉燕痛苦的捧著自己頭疼的腦袋,那腦海裏石氏臨死前充滿怨憤的眼神是那麽的揮之不散,壓得孫玉燕翻滾在地上掙紮。
可惜了!
在承受了一番良心的譴責之後,孫玉燕兀自平複了起來,告訴自己,石氏母子死了也就死了,人死化作了灰燼,不複見,不複生,也就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她。
這一切是時也命也,是石氏運氣實在不好,時運到頭罷了。
那樣的安慰自己過後,孫玉燕最終隱去了所有痛苦之色,變換出了一副麻木的表情,將默寫了一半的經文,攤開著懸掛在香案上。然後孫玉燕神色如常的挺著腰走出去,娉婷婀娜,蓮步輕移的尋衛王去了。
石氏一死,沒人給她分擔著點兒了,孫玉燕知道,她這陣子得對衛王殷勤點。
“妹妹……”
“妹妹……”
衛王用一種渴盼的目光看著壽春公主,期待著壽春公主能理解他的意思。
阿芳病了。生病的人都要挪到外頭去,是不能服侍他的,這是衛王自小就懂的道理,怕他過了病氣。所以衛王有兩天沒有看見阿芳了,衛王想她了,挺想她的,想去探望探望她。衛王連喚了壽春公主好幾聲,見妹妹沒有搭理她,想是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就拉住了壽春公主的衣襟,眼眸中乘載著一片純情,緩慢的,清晰的表達出來道:“去看阿芳……嗯,去看看她。”
壽春公主幾次想開口了,開不了口就拖得一刻是一刻,如今衛王提出來,壽春公主忐忑的看著衛王道:“你是該去看看她的,看過了她之後……你要好好的。”
衛王隻聽懂了前一句,展露出喜色來,急忙忙的拉著壽春公主就往外走,走到門口也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在原地轉了一圈,把壽春公主推上前,讓她領路。
阿芳還在那間小屋子裏,累累的冰塊日夜冰鎮著身體。壽春公主命人給衛王拿一件玄色的衣袍來,就在這個時候,孫玉燕走到了衛王的身前,看懂了壽春公主的舉止,浮腫的眼睛透露出憐憫,道:“我也和王爺一塊過去。”
壽春公主淩厲的掃過去。
李斐是怎麽懷疑衛王妃的,她不方便和壽春公主說出口,趙彥恆是說得出口的。一朝心疑,壽春公主窩的一團火隻會比趙彥恆燒得更旺,她恨不得掐著孫玉燕的脖子問她,問她是不是做了那等不守婦道之事。
這樣的事當麵質問當然是問不出來,所以壽春公主隻能壓製著心頭一團火,漠視了孫玉燕,牽著衛王就走,把孫玉燕甩在身後。
衛王想念著阿芳,走著走著,比壽春公主走得更快,幾乎是拖著壽春公主前行。
“五哥……多穿件衣裳。”那間小屋門外已經可以感覺到陰冷了,壽春公主為衛王披衣,低頭對衛王艱難的開口道:“五哥,阿芳不是生病,她是受了傷,傷治不好,她已經去了,你……”
孫玉燕靠過來,仔細的觀察衛王的反應。
衛王的反應比常人慢一拍,治不好傷去了是個什麽意思,他站著慢慢理解也是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衛王原來急切的情緒沉澱下去,一種惶然浮現出來,他忽得衝進了門,隨著大聲喊叫道:“阿芳!阿芳!阿芳!”
衛王說話帶著傻子特殊的音調,慢吞吞一字字的。衛王自己也知道他說話與常人不同,因此有著自卑怯懦,話音兒都是輕輕的,但是這一次,衛王是大聲喊出來的,連續不斷的喊叫道:“阿芳!阿芳!阿芳!”
他在期待著,阿芳能迴應他一聲。
沒有迴應,阿芳躺在棺木裏,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那口棺木就設在衛王的眼前,衛王四顧張望的喊著阿芳的名字,最後凝視在棺木上,先是一動不動,然後搖搖欲墜。
壽春公主和孫玉燕皆麵有泣色,一左一右的靠近扶著衛王,一個喊五哥,一個喊王爺,一聲一聲的喚著衛王。
衛王的身體在發抖,臉色越來越白,壽春公主和孫玉燕兩個都攙不住衛王,衛王的身子像灌了鉛一樣,仰麵直直的往下直墜,三個人一起撲到在了地上。
孫玉燕驚慌的道:“來人,宣太醫。”
壽春公主捧著衛王半昏的臉哭道:“五哥,你別嚇我。”
這當頭候在門口的丫鬟婆子潮湧般的進來,團團的圍過來,七手八腳的扶著倒在地上的三位主子。
衛王粗重的喘出一口氣,眼淚像下雨似的落下來,他從仆從中掙脫出來,踉蹌著走向了棺木,隨著步步靠近,阿芳宛如生前的容顏展現了出來。
那番容顏不是李斐看見的樣子。
阿芳頭戴著一套精致的寶石頭麵,額前用上了三尾鳳釵,身穿了一身華麗刺繡的錦衣,刻意加高的領頭遮掩了頸部猙獰的傷口,手上戴了一對龍鳳金鐲,手指戴了數個寶石戒指,雙手安詳的交疊在身前。阿芳的妝容精心修飾過了,傅粉勻脂,描眉點唇,將原本平淡的一副容顏描繪得豔麗了三分,比鮮活的人兒還好看了一些。
衛王疑惑了那麽一下,伸手就覆蓋在阿芳的臉上。
那張臉寒氣逼人,像一片凍土。
這麽被欺騙過後,衛王發出了一聲絕望的嚎叫,拍著棺木的邊沿哭嚎道:“為什麽?為什麽會死?”
孫玉燕哽咽著道:“人死不能複生,王爺,請您節哀。”
衛王靠著棺木側過身來,一張俊朗的臉上滿滿都是汗,六神無主的問了一句道:“是父皇殺了她嗎?”
孫玉燕一下子就噎住了。
壽春公主也沒懂衛王怎麽說了這一句,道:“五哥,你在說什麽?”
“父皇殺了母妃,父皇殺了春鶯,父皇總是殺人。”
衛王是糊塗了,他本來就是個傻子,傻子的世界很小很小,他隻知道父皇是天一樣的存在,籠罩在衛王府上方,王府裏所有人的生生死死,都是他的父皇決定的。
那麽他的阿芳忽然死了,是不是又被他的父皇殺了?
父皇殺的人太多了,殺了他的母妃,殺了他的春鶯,那些給過他溫柔的人,他都記得,以至於衛王直接就想到了父皇,這就是衛王簡單至極的思維。
沒人懂這種思維,衛王徐徐的沿著棺木滑下來,把自己縮成了一團,顫抖的道:“我會聽話,我要喝藥,我不生病了!”
每迴他出點事,他的父皇都會問罪與他身邊的人,然後殺了他們,所以衛王見到死去的阿芳,首先充滿了自責內疚,哭喊著道:“我不生病了,把阿芳還給我!”
壽春公主蹲在衛王麵前,她大概明白了衛王的想法,抱著衛王的頭道:“我們的父皇聽見了得多傷心了,阿芳的死和父皇沒有一點關係。”
衛王推拒著壽春公主的親近,緊貼著阿芳的棺木,一雙和皇上神似的桃花眼,全都是眼淚,滾滾流下。
孫玉燕跪在衛王的腳邊,急忙的揚聲道:“快,快將追封石氏的聖旨取來。”
這樣一句高聲,壽春公主也立刻說了起來,道:“五哥,父皇追封了石氏,石氏是衛王側妃了。她的棺槨會安置在報恩寺,將來你我也有死去的一日,她的棺槨會安放在你的身旁。”
阿芳死的那麽突兀和血腥,當天就驚動了皇上。隔了兩天,在兩天嚴查無果之後,皇上下了這道聖旨,給了石氏側妃的身份,給了石氏附葬的資格。
阿芳曾經心甘情願說過的,身在衛王府不愁吃,不愁穿,生老病死全有了說法。
現在死有所屬,阿芳配享了皇家的祭祀。
衛王對那道聖旨不顧一眼。
人死後的這種體麵,衛王還沒有領悟,他在阿芳的棺木旁哭得聲嘶力竭,最後暈厥昏迷。
今天孫玉燕為石氏母子默寫卷經,她俯跪在三清祖師麵前,跪坐在地上,彎腰執筆,就那麽跪著寫下一字字經文。
人死者,大劇事,當大冤之,叩胸心自投擗也,力盡長悲哀而已,此亦無傷生也。
夫人死者,乃盡滅,盡成灰土,將不複見。
今人居天地之間,從天地開辟以來,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
這是道家的《太平經》,孫玉燕倒背如流。
墨汁滴滴落下,連著孫玉燕落下的淚水,把字跡暈染開來,毀了一卷秀氣工整的經文。孫玉燕含淚看著三位祖師的銅像,執筆的手緊握,指骨發白!
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
孫玉燕長久的矚目著銅像,似哭似笑,麵部的表情詭異的浮動,是她的心在動。
三清祖師在上見證,她從前往後,從未想過要取了石氏母子的性命。事實上,這兩年她雖然時不時的要尖刺石氏幾句,隱秘的內心裏,她還欣慰於石氏的存在,畢竟有那麽一個侍妾給她分擔著點兒,她就不必時時刻刻的麵對一個傻子了。
一團骨血,就算石氏生下一個兒子,她也不會在意。
原來多好,原來他們三個就那麽相安無事的過著多好。
腦子突突突的擰著筋似的,孫玉燕痛苦的捧著自己頭疼的腦袋,那腦海裏石氏臨死前充滿怨憤的眼神是那麽的揮之不散,壓得孫玉燕翻滾在地上掙紮。
可惜了!
在承受了一番良心的譴責之後,孫玉燕兀自平複了起來,告訴自己,石氏母子死了也就死了,人死化作了灰燼,不複見,不複生,也就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她。
這一切是時也命也,是石氏運氣實在不好,時運到頭罷了。
那樣的安慰自己過後,孫玉燕最終隱去了所有痛苦之色,變換出了一副麻木的表情,將默寫了一半的經文,攤開著懸掛在香案上。然後孫玉燕神色如常的挺著腰走出去,娉婷婀娜,蓮步輕移的尋衛王去了。
石氏一死,沒人給她分擔著點兒了,孫玉燕知道,她這陣子得對衛王殷勤點。
“妹妹……”
“妹妹……”
衛王用一種渴盼的目光看著壽春公主,期待著壽春公主能理解他的意思。
阿芳病了。生病的人都要挪到外頭去,是不能服侍他的,這是衛王自小就懂的道理,怕他過了病氣。所以衛王有兩天沒有看見阿芳了,衛王想她了,挺想她的,想去探望探望她。衛王連喚了壽春公主好幾聲,見妹妹沒有搭理她,想是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就拉住了壽春公主的衣襟,眼眸中乘載著一片純情,緩慢的,清晰的表達出來道:“去看阿芳……嗯,去看看她。”
壽春公主幾次想開口了,開不了口就拖得一刻是一刻,如今衛王提出來,壽春公主忐忑的看著衛王道:“你是該去看看她的,看過了她之後……你要好好的。”
衛王隻聽懂了前一句,展露出喜色來,急忙忙的拉著壽春公主就往外走,走到門口也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在原地轉了一圈,把壽春公主推上前,讓她領路。
阿芳還在那間小屋子裏,累累的冰塊日夜冰鎮著身體。壽春公主命人給衛王拿一件玄色的衣袍來,就在這個時候,孫玉燕走到了衛王的身前,看懂了壽春公主的舉止,浮腫的眼睛透露出憐憫,道:“我也和王爺一塊過去。”
壽春公主淩厲的掃過去。
李斐是怎麽懷疑衛王妃的,她不方便和壽春公主說出口,趙彥恆是說得出口的。一朝心疑,壽春公主窩的一團火隻會比趙彥恆燒得更旺,她恨不得掐著孫玉燕的脖子問她,問她是不是做了那等不守婦道之事。
這樣的事當麵質問當然是問不出來,所以壽春公主隻能壓製著心頭一團火,漠視了孫玉燕,牽著衛王就走,把孫玉燕甩在身後。
衛王想念著阿芳,走著走著,比壽春公主走得更快,幾乎是拖著壽春公主前行。
“五哥……多穿件衣裳。”那間小屋門外已經可以感覺到陰冷了,壽春公主為衛王披衣,低頭對衛王艱難的開口道:“五哥,阿芳不是生病,她是受了傷,傷治不好,她已經去了,你……”
孫玉燕靠過來,仔細的觀察衛王的反應。
衛王的反應比常人慢一拍,治不好傷去了是個什麽意思,他站著慢慢理解也是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衛王原來急切的情緒沉澱下去,一種惶然浮現出來,他忽得衝進了門,隨著大聲喊叫道:“阿芳!阿芳!阿芳!”
衛王說話帶著傻子特殊的音調,慢吞吞一字字的。衛王自己也知道他說話與常人不同,因此有著自卑怯懦,話音兒都是輕輕的,但是這一次,衛王是大聲喊出來的,連續不斷的喊叫道:“阿芳!阿芳!阿芳!”
他在期待著,阿芳能迴應他一聲。
沒有迴應,阿芳躺在棺木裏,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那口棺木就設在衛王的眼前,衛王四顧張望的喊著阿芳的名字,最後凝視在棺木上,先是一動不動,然後搖搖欲墜。
壽春公主和孫玉燕皆麵有泣色,一左一右的靠近扶著衛王,一個喊五哥,一個喊王爺,一聲一聲的喚著衛王。
衛王的身體在發抖,臉色越來越白,壽春公主和孫玉燕兩個都攙不住衛王,衛王的身子像灌了鉛一樣,仰麵直直的往下直墜,三個人一起撲到在了地上。
孫玉燕驚慌的道:“來人,宣太醫。”
壽春公主捧著衛王半昏的臉哭道:“五哥,你別嚇我。”
這當頭候在門口的丫鬟婆子潮湧般的進來,團團的圍過來,七手八腳的扶著倒在地上的三位主子。
衛王粗重的喘出一口氣,眼淚像下雨似的落下來,他從仆從中掙脫出來,踉蹌著走向了棺木,隨著步步靠近,阿芳宛如生前的容顏展現了出來。
那番容顏不是李斐看見的樣子。
阿芳頭戴著一套精致的寶石頭麵,額前用上了三尾鳳釵,身穿了一身華麗刺繡的錦衣,刻意加高的領頭遮掩了頸部猙獰的傷口,手上戴了一對龍鳳金鐲,手指戴了數個寶石戒指,雙手安詳的交疊在身前。阿芳的妝容精心修飾過了,傅粉勻脂,描眉點唇,將原本平淡的一副容顏描繪得豔麗了三分,比鮮活的人兒還好看了一些。
衛王疑惑了那麽一下,伸手就覆蓋在阿芳的臉上。
那張臉寒氣逼人,像一片凍土。
這麽被欺騙過後,衛王發出了一聲絕望的嚎叫,拍著棺木的邊沿哭嚎道:“為什麽?為什麽會死?”
孫玉燕哽咽著道:“人死不能複生,王爺,請您節哀。”
衛王靠著棺木側過身來,一張俊朗的臉上滿滿都是汗,六神無主的問了一句道:“是父皇殺了她嗎?”
孫玉燕一下子就噎住了。
壽春公主也沒懂衛王怎麽說了這一句,道:“五哥,你在說什麽?”
“父皇殺了母妃,父皇殺了春鶯,父皇總是殺人。”
衛王是糊塗了,他本來就是個傻子,傻子的世界很小很小,他隻知道父皇是天一樣的存在,籠罩在衛王府上方,王府裏所有人的生生死死,都是他的父皇決定的。
那麽他的阿芳忽然死了,是不是又被他的父皇殺了?
父皇殺的人太多了,殺了他的母妃,殺了他的春鶯,那些給過他溫柔的人,他都記得,以至於衛王直接就想到了父皇,這就是衛王簡單至極的思維。
沒人懂這種思維,衛王徐徐的沿著棺木滑下來,把自己縮成了一團,顫抖的道:“我會聽話,我要喝藥,我不生病了!”
每迴他出點事,他的父皇都會問罪與他身邊的人,然後殺了他們,所以衛王見到死去的阿芳,首先充滿了自責內疚,哭喊著道:“我不生病了,把阿芳還給我!”
壽春公主蹲在衛王麵前,她大概明白了衛王的想法,抱著衛王的頭道:“我們的父皇聽見了得多傷心了,阿芳的死和父皇沒有一點關係。”
衛王推拒著壽春公主的親近,緊貼著阿芳的棺木,一雙和皇上神似的桃花眼,全都是眼淚,滾滾流下。
孫玉燕跪在衛王的腳邊,急忙的揚聲道:“快,快將追封石氏的聖旨取來。”
這樣一句高聲,壽春公主也立刻說了起來,道:“五哥,父皇追封了石氏,石氏是衛王側妃了。她的棺槨會安置在報恩寺,將來你我也有死去的一日,她的棺槨會安放在你的身旁。”
阿芳死的那麽突兀和血腥,當天就驚動了皇上。隔了兩天,在兩天嚴查無果之後,皇上下了這道聖旨,給了石氏側妃的身份,給了石氏附葬的資格。
阿芳曾經心甘情願說過的,身在衛王府不愁吃,不愁穿,生老病死全有了說法。
現在死有所屬,阿芳配享了皇家的祭祀。
衛王對那道聖旨不顧一眼。
人死後的這種體麵,衛王還沒有領悟,他在阿芳的棺木旁哭得聲嘶力竭,最後暈厥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