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天空霞光異彩。


    幽露幾次進出,把一套被褥抱了出去。


    李斐著了一件粉霞錦綬藕絲羅衫,挽了一個彎月髻,緩緩出門,迴頭衝倚在窗口的趙彥恆俏笑,道:“王爺,我走了?”


    今天李月迴來了,至今李斐也隻在母親麵前充滿了孩子氣,趙彥恆笑道:“你去吧,替我向嶽母問好。”


    李斐掀了簾子出去,忽的又迴了來,俏語道:“我或者住一兩日,或者住兩三日,自會迴來,你別過來,你過來就是催著我迴府呢。也就那麽幾天了,將來多有不便,將來……母親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母親了。”


    李月和陳介琪成婚之後,那麽年輕的繼父,李斐還真是不好和他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而且李月再婚之後,除了母親,又是他人之妻,或者還會再做母親,也就不是李斐一個人的母親了。


    十幾年霸占著母親一人過來的,要說對這件事情欣欣然然的接納,一點隔閡都沒有,李斐還是有舍不得,有不自在。她都快像失孤的孩子一樣了!


    趙彥恆看著李斐的倩影消失在視線中。他倒是特別盼著嶽母早一點成婚,祈盼他的嶽母有夫有子,那麽各人有各人的家業,他和李斐,兩個人好好的。


    二十團臍的大螃蟹糟了十天。


    一隻隻大蝦浸泡在黃酒裏。


    鴨子包了一層層粽葉放在灶火裏薰烤,鍋裏熬著奶白色的羊骨湯。


    再磨了藕餅,準備了炸茄盒,蒸了鴨舌,清炒個白菜,涼拌一個豆芽木耳。


    李斐來得早了,在廚房裏看著魏嫂準備飯菜。


    快過了午時,李月坐著馬車到了。一件青煙紫繡折枝堆花長裙,罩了一件鏤金百蝶的披風,發髻上一對海棠滴翠珠子步搖,李月清清靜靜的一個人下了馬車,眉目溫婉如水下美玉,由歲月滌蕩,溫養出了璀璨的光澤。


    她和陳介琪的婚期,定在了八月十五,也沒有幾天了。二婚又是贅婚,也要體體麵麵的辦下來,所以新婚頭幾天,她和陳介琪就不見麵了。


    這一處租賃來的宅子,這三四個月也被李斐裝點一新。滿目的翠綠和嬌花,還不可免俗的移栽了一些石榴樹,八月已經結了累累的果實。成婚的新房,新打了一張楠木荷花紋架子床,床上鋪了瓜瓞綿綿的錦被,掛了九九八十一個嬰兒圖的繡帳。一套嫁衣,繡娘們趕工三個月,掛在了楠木衣架上,紅的如火如荼。所有的東西李斐都預備下了,從鍍金的龍鳳花燭,到雕刻了一對鴛鴦的子孫桶,總之不讓李月自個兒操一點兒心。


    李月摩挲著李斐的臉,含笑道:“你有心了。”


    李斐眨了眨眼睛,悅聲道:“您高興就好了,您高興最重要!”


    酒菜都擺在了楠木癭心小方桌,李斐溫了一壺花雕,道:“還以為兩位叔叔和您一起來的,做了很多的菜。”


    李斐洗淨了手拿螃蟹,笑道:“已經在河間府聚過了,他們兩個提前收了禮,改了口,這就行了。”


    自李月和陳介琪的婚書下來之後,是陸陸續續的收到了許多的賀禮,早早的送了過來,就是禮到人不到的意思。二婚又是贅婚,這場婚禮注定是會辦得很靜寂。所以幹脆就把婚禮定在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是中秋團圓夜,一家子團聚,李斐也得進宮參加中秋夜宴,很少有人會出門參加別人的婚禮,那一天本來就沒有幾個賓客,林毅林禾都不會出現。


    “林禾。從十幾歲到三十許,他的樣子是和小時候很不一樣,也還是怕有人認得他。”李月是真的不在乎這些虛榮了,道:“他們在河間府住下了,有什麽事照應起來也是很方便的。”


    李斐把盞的姿勢一頓,道:“您知道了?”


    “他們已經辦了。”李月把洪家的境況和林毅怎麽解簽細細的和李斐說了,道:“我估著,這件事情有些險。餌放下去了,他們要是不上鉤,這件事情就作罷了。”


    “當然,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李斐覺得自己該解釋幾句,道:“我不是一心為了王爺,我也想著小叔叔,想他有一天可以恢複李姓。”


    如果趙彥恆繼承大位,李斐想告訴趙彥恆,這一位林禾是林季繁,是她祖父最小的兒子。李斐想讓林禾不僅僅是靠著姻親關係,而是實際作出點什麽,以恢複他李氏的本姓。


    李月少有的沉沉的歎了一口氣,又無奈的搖頭笑道:“他那個樣子,父親生前氣成什麽樣子,母親這些年對著你們小輩們諒解了起來,背著人還會說幾句冤孽。家裏雖然不怪罪他,也不能再讓他迴來了。你就當他是嫁出去的女兒,將來不管怎麽樣,都不要對任何人提及。”


    “這……”李斐紛繁複雜了好一陣子,才遲疑道:“那我是不是做錯了?兩位叔叔疼我,也不會拒絕我。我是不是不該把他們卷進來?”林禾都不在意姓氏了,也不會在意功名利祿,李斐覺得她無以迴報。


    “洪家已經進京了,時機稍縱即逝。”李月倒沒有覺得這種事情有對錯之分,淡然道:“人居高處才有得選,人居底下是任人宰割。女婿有鯤鵬之誌,先助了他再說吧。”


    既然這麽提起來了,李月也把這幾個月她做的事說了說。以前林禾專心製香,李月倒手買賣,他們的生意隻在雲貴和兩廣一帶,最南延伸到金陵,而且產業都放在樂曦的祖父,樂老太爺的名下。


    李斐成了襄王妃之後,他們也不需要像以前那麽低調了,她和陳介琪去了山東,登了泰山,拜了孔廟,好像是遊曆去了,但是最主要的目標,是景王的封地青州。不管能賺多少銀子,賠錢都好;不管做什麽生意,利用能利用的一切,在青州紮下根基就好。


    行商賈之事消息最是靈通,現在看不出什麽來,也不能讓別人看出什麽來,多一道消息的來源總有益處。


    李月喝著花雕,吃著糟蟹,一臉意氣飛揚,還以範蠡白圭自比,待和陳介琪成了親,她不是閣老之女,不是公府貴妻,她就和陳介琪專注的做一對經商的夫妻,放開了手腳掙銀子。


    新婚的主屋紅豔豔的那麽陳列著,母女兩個人在廂房擁被共眠,絮絮叨叨的說著一些瑣事,燈盞久久不熄。


    燈盞不息的還有景王府,景王深夜不歇,方佩儀挺著七個多月的肚子,親自提了一個剔黑牡丹圓食盒過來。


    景王在些微小事上是很體貼的男人,方佩儀出現在門口,景王就從花梨夔鳳紋翹頭桌案後跨出來,迎上去接過分量頗重的食盒,怪道:“怎麽不叫個人替你拿著。”


    因為懷孕的緣故,方佩儀的臉上長了一些黃褐斑,她道:“媽媽在石階下候了,我就走了幾步路而已。你這麽晚也不睡,用點宵夜吧。”


    蒸了一屜景王喜歡吃的珍珠魚丸,一盅蓮子山藥粥,碗筷拿了兩份。景王把食盒放在桌幾上,自覺的盛出兩碗粥。


    方佩儀繞道桌案前,看見那裏放了一套三國誌,又有一張巴掌大的簽文壓在鎮尺下,字跡太小看不清楚,方佩儀伸手拿了起來,沒有看見身後景王微皺的眉頭。


    榮華貴,富貴來;天地生成,多吉少悔;三九遂心懷,虔許善功福自來。


    洪家進京了,洪家求的這隻簽也落在景王手裏。


    皇上篤信道教,底下的不信也得學。呂祖百簽,每一支簽一個典故,再看三國誌,方佩儀深想一迴,也知道這背後的典故。


    景王走過去,從方佩儀瑩白的手裏抽走了簽文,壓迴鎮尺下,道:“快過來,陪我用點宵夜吧。”


    方佩儀深吸了兩口氣,暫且忍耐下來,和景王對桌,默默吃完一屜珍珠魚丸,喝了大半碗的粥,方佩儀才道:“子諒,你是怎麽想的?”


    “你有身子,保重孩子要緊,外頭的事情我也不想煩擾你。”景王溫文儒雅,說得柔情蜜意。


    方佩儀還是知道一些事情的,這次她輕皺了眉頭,說話毫不客氣:“是誰給洪家出的主意?靖嬪不過是父皇在百無聊賴的時候,解個悶的女人罷了。”


    景王略微斂了臉色,道:“隻是一支簽文。”


    方佩儀本來對玄學道家信得不虔誠,就細聲勸告景王道:“許多的簽文都是一個意思,道路是坎坷的,若是行善積德,就會心想事成。這些東西,都是發人向善用的,行了多少善,積了多少德,才能達成所願。妾身私以為,這些東西有份畏懼之心即可,不可執著在這種玄之又玄的境遇裏。”


    景王一張俊逸雅致的臉上,淺淺化出一個笑意,道:“行善積德,這話也沒有說錯啊。靖嬪的病現在無藥可醫,她若是身故了,九弟無人撫養。同樣無人撫養的五哥,這麽些年了,都不知道被一群奴婢慢待了幾迴。我這也是積德行善,九弟跟了母妃,比養在靖嬪身邊還強些。真是身遭了不測,靖嬪死了也瞑目。”


    “要是父皇真有此意就最好了,若是父皇沒有此意,殿下和母妃,萬萬不可強求啊。”方佩儀殷殷囑咐。


    這種囑咐聽起來是很不順心的,景王維持著好儀態,嗯嗯了兩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之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之風華並收藏美人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