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是朱妙華和範慎的大婚,範慎正在迎親迴來的路上,李斐的便轎已經到了長信侯府門口。今日賓客如雲,長信侯夫人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還是左騰右挪,早早的站在二門接著李斐,笑道:“七王妃蒞臨,敝府真是蓬蓽生輝了。”
李斐幾分真意,幾分玩笑道:“從此吾妹成他婦,今天這日子,要給妹妹撐一撐場麵了。”
論輩分,長信侯夫人是朱妙華的婆婆,兩人同向而行,李斐走在道路的中軸線上,長信侯夫人還落後了半步,邊走邊和李斐說道,他們長興侯府是盼著朱妙華進門,範慎和朱妙華的院子修繕了三個月,院子裏載滿了朱妙華喜歡的牡丹花。
許氏被廢,長信侯府對這門婚事是有過動搖的,但是範慎是一個愣頭青,宣國公一向驍勇霸氣,這門姻親不可輕廢,早前這婚事又是景王保的媒,婚事通過德妃娘娘的口在皇上麵前還說了一句,長信侯府有點騎虎難下,隻有堅持下來。反正許氏是個什麽樣子的,在京城十幾年人,各位心裏都有個數,朱妙華是全憑著父族而尊貴。今天當著滿府的賓客,長信侯夫人就沒有露出一點勉強的態度,對著朱妙華的姐姐襄王妃,長信侯夫人的臉上隻有兒子娶媳婦的歡喜。
“這條遊廊走過去,就是他們小兩口的院子了。”
長信侯太夫人還健在,聽說是癡呆了,腦子糊塗嘴上也常常胡言亂語,少顯於人前,長信侯是個孝順的,和四個弟弟還沒有分家,一同伺候老太太,五房並居,就算三房四房外放出去了,屋子還給他們空著,侯府和公府又差了一個級別,幾處走過來便可見了,長信侯府比之宣國公府就狹束了一些。
長信侯夫人把李斐引到一間雅室,正在說話呢,範五夫人站在門口逮人,臉色不好看,李斐笑道:“我先歇一歇,大夫人去忙吧。”
長信侯夫人也看見了五弟媳婦,匆匆退出來問:“什麽事?”
“老姑太太要過來呢!”範五夫人低聲道。
範家的老姑太太就是泰寧侯夫人,因為和廖夫人的官司,她老人家現在的名聲著實不好聽。
這不是添亂子!長信侯夫人暗罵一聲,立即就道:“你叫二弟妹……不,二弟妹是個不中用的,你頂上去,就說我的話,慎哥兒的婚禮無須勞動她。”
範五夫人多看一眼長嫂,長信侯夫人冷哼,道:“我知道老姑太太輩分高,再高也是出嫁多少年的老姑子了,連累的長信侯府還不夠?你隻管用我的名義把人攔下來。”長信侯夫人是德妃娘娘的親妹子,景王的親姨母,娘家硬氣不怕泰寧侯夫人這個長輩。
範五夫人去後片刻,景王妃的便轎又到,長信侯夫人又走一路,把方佩儀迎過來,和李斐歇在一處。
今天暑氣已盛,方佩儀是格外畏熱又愛出汗的體質,幾步路走進來就燥熱了,握著一把蘇繡紈扇和李斐說話道:“今年的天比去年熱多了,好像早早進了六月似的。”
李斐淺淺笑道:“是六嫂的身子和去年不一樣。”方佩儀懷著身孕,而孕婦一向是比較怕熱的。
方佩儀不意被李斐說中,和李斐靠近了一些打趣道:“你的功課做得很好,早早就知道這些事了?”
李斐還沒有把紈扇拿在手裏,低頭捋著一方絲帕道:“家裏大嫂二嫂都是這樣過來的,這種特殊的時候就特別的怕熱起來。”
方佩儀一下子沒聽明白,猛搖了兩下扇子掩飾,過後才體會到,李斐還是把自個兒當李家人看的。
一陣扇出來的涼風從方佩儀這一邊送到李斐這一邊,李斐無意間嗅出了一點兒味道,唿吸綿長,再細細的品味了一下從方佩儀身邊過來的,風中彌散著的味道。
“六嫂用了什麽香?怪好聞的。”李斐吐出一口氣道。
“我不用香了,自有了身孕,母後就傳下來話來,叫我平日供些果香,花香都少碰,出門的衣裳不必熏香,反正沒人挑我的禮。”方佩儀被皇後耳提麵命,已經謹慎了許多,拉著自己的衣袖聞道:“原來還不太習慣的,現在聞起來就是輕爽的味道了。”
方佩儀停下了搖扇,那股原本就似有若無的氣味就沒有蹤影了,李斐笑道:“可能是被風迷了鼻子吧。”
兩人稍坐了一會兒,朱妙華的花轎就到了長興侯府門口,方佩儀和李斐不出去,不斷有小丫鬟來報外頭的情況,大爺射箭了,大爺踢轎門了,前廳在拜天地了,白白胖胖的範二夫人過來請人,一團和氣的說道:“新人快入洞房了,兩位王妃賞個臉,去鬧一鬧嗎?”
方佩儀和李斐幹嘛來的?兩人幾乎同時起身了,方佩儀還衝李斐玩笑道:“我是最好熱鬧的,到時候我鬧過了頭,你可要拉我一下。”
洞房之內珠圍翠繞,高大的範慎對著一屋子觀禮的女客目不斜視,目光就盯在朱妙華的紅蓋頭上,笑得合不攏嘴。
喜嬤嬤一邊說著吉祥話,一邊遞上挑蓋頭的紫檀木鑲金角秤,範慎已經迫不及待的接過去,小心翼翼的揭開了朱妙華的蓋頭——精致冷靜的一張臉露出來,朱妙華對著四周的稱讚和打趣一片默然,不過她麵上裝起害羞來,頭低下去。
範慎見著美人癡癡的傻笑,被喜嬤嬤推了一下,才坐到婚床上去。
喜嬤嬤上前整理兩人的衣襟,朱妙華的餘光看到喜嬤嬤把她的右衣襟全部壓在了範慎的左衣襟之下,其意,便是做妻子的,比丈夫矮了一頭,要處處順從丈夫。
另有一個喜嬤嬤端著紅漆托盤走到方佩儀和李斐麵前,托盤上鋪著紅綢子,綢子上棗子,花生,桂圓,核桃,蓮子等物堆的和小山一樣,臉上已見滄桑的喜嬤嬤笑得溝壑縱橫,道:“請兩位王妃撒帳。”
朱妙華倔強的抬起頭來,按照習俗,新婚夫妻對拜坐床之後,講究的人家會請近親同輩之中最有福氣的婦人來撒帳,範朱兩家近親之中,最有福氣的兩個婦人,是景王妃和襄王妃?
目前來說,好像是這樣,趙彥恆費盡心機的才把人哄上手,看一看李斐的氣色,就知道她過得滋潤了。景王……景王自己都說過的,他有一副又冷有硬的心腸,他對方佩儀是出自真情實意,寵愛嗬護嗎?
景王在女色上頭是淡的,朱妙華自認為有傾城之姿,也從來沒有得到景王的青睞。方佩儀的相貌,小臉,杏眼,翹鼻,紅唇,每一處都是中規中矩,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中人之姿,性子嬌裏嬌氣也讓人受不了,而且方佩儀的父母早故,她和整個方家,全都靠著皇後而已,結果她成了景王妃,自有孕後,景王府別說收新人,原來遺留下來的兩個姬妾都被送到了莊子上,一副守著景王妃一個人過的意思。
可惜子女緣淺,這一胎沒留住,不到五個月就掉了,之後朱妙華也沒有聽到方佩儀再孕的消息,隻是景王府開始出現庶子庶女。
所以說今日的福氣,日久天長還要日後再見分曉。
方佩儀和李斐看起來像兩個和睦的妯娌,李斐先一步開口道:“六嫂先請吧,叫一對新人沾沾你的貴氣。”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方佩儀優雅的點了一下頭,走近婚床,滿滿抓了一把,高高的拋起來,果子們落在了東麵,有喜嬤嬤歡快的唱到:“撒帳東,簾幕深圍燭影紅,佳氣鬱蔥長不散,畫堂日日是春風。”
在場的婦人少女發出一片歡唿聲,李斐接著抓了一把,撒向西麵,喜嬤嬤又唱道:“撒帳西,錦帶流蘇四角垂。揭開便見嫦娥麵,輸卻仙郎捉帶枝。”
方佩儀和李斐兩人交替著撒帳,喜嬤嬤一句一句的唱遍了吉祥話,範慎和朱妙華刻意摟起來的衣兜已經鋪了一層果子,用福袋把兩個人的果子裝在一起。
然後新娘子吃生餃子,夫妻結同心結,喝交杯酒,一通哄堂大笑之後,範慎站起來向各位捧場的親眷鞠了一禮,腳步軟綿的飄了出去,一杯酒下肚,是美色醉人。
朱妙華必須紅起臉來,柔聲對李斐說道:“多謝姐姐了……”視線再轉到方佩儀身上,羞澀的不好意思稱唿。
“可以叫聲表嫂了,以後論起家禮,大家都是親戚了。”方佩儀的聲音軟糯。
朱妙華微笑道:“勞煩表嫂了,改日和……夫君一起去府上拜謝。”夫君兩個字,朱妙華說得尤其艱難,不過所有人都以為是新娘子的含羞了,又打趣了一陣,方佩儀領頭出了新房。
就在方佩儀經過門檻的時候,李斐從後頭追上來,待方佩儀跨門檻的這個動作,李斐很自然的扶了方佩儀的手,和氣的說道:“六嫂,小心些。”
懷個身子還能不會邁門檻了?不過方佩儀接受李斐善意,兩人相互攙著出了門。
李斐第一次和方佩儀靠得那麽近,手挽著手,半個身子幾乎貼在一起,李斐比方佩儀高一些,視線平視過去,就是方佩儀的發髻,鼻翼幾乎觸到她的發絲,李斐再次聞道了那股味道。
李斐幾分真意,幾分玩笑道:“從此吾妹成他婦,今天這日子,要給妹妹撐一撐場麵了。”
論輩分,長信侯夫人是朱妙華的婆婆,兩人同向而行,李斐走在道路的中軸線上,長信侯夫人還落後了半步,邊走邊和李斐說道,他們長興侯府是盼著朱妙華進門,範慎和朱妙華的院子修繕了三個月,院子裏載滿了朱妙華喜歡的牡丹花。
許氏被廢,長信侯府對這門婚事是有過動搖的,但是範慎是一個愣頭青,宣國公一向驍勇霸氣,這門姻親不可輕廢,早前這婚事又是景王保的媒,婚事通過德妃娘娘的口在皇上麵前還說了一句,長信侯府有點騎虎難下,隻有堅持下來。反正許氏是個什麽樣子的,在京城十幾年人,各位心裏都有個數,朱妙華是全憑著父族而尊貴。今天當著滿府的賓客,長信侯夫人就沒有露出一點勉強的態度,對著朱妙華的姐姐襄王妃,長信侯夫人的臉上隻有兒子娶媳婦的歡喜。
“這條遊廊走過去,就是他們小兩口的院子了。”
長信侯太夫人還健在,聽說是癡呆了,腦子糊塗嘴上也常常胡言亂語,少顯於人前,長信侯是個孝順的,和四個弟弟還沒有分家,一同伺候老太太,五房並居,就算三房四房外放出去了,屋子還給他們空著,侯府和公府又差了一個級別,幾處走過來便可見了,長信侯府比之宣國公府就狹束了一些。
長信侯夫人把李斐引到一間雅室,正在說話呢,範五夫人站在門口逮人,臉色不好看,李斐笑道:“我先歇一歇,大夫人去忙吧。”
長信侯夫人也看見了五弟媳婦,匆匆退出來問:“什麽事?”
“老姑太太要過來呢!”範五夫人低聲道。
範家的老姑太太就是泰寧侯夫人,因為和廖夫人的官司,她老人家現在的名聲著實不好聽。
這不是添亂子!長信侯夫人暗罵一聲,立即就道:“你叫二弟妹……不,二弟妹是個不中用的,你頂上去,就說我的話,慎哥兒的婚禮無須勞動她。”
範五夫人多看一眼長嫂,長信侯夫人冷哼,道:“我知道老姑太太輩分高,再高也是出嫁多少年的老姑子了,連累的長信侯府還不夠?你隻管用我的名義把人攔下來。”長信侯夫人是德妃娘娘的親妹子,景王的親姨母,娘家硬氣不怕泰寧侯夫人這個長輩。
範五夫人去後片刻,景王妃的便轎又到,長信侯夫人又走一路,把方佩儀迎過來,和李斐歇在一處。
今天暑氣已盛,方佩儀是格外畏熱又愛出汗的體質,幾步路走進來就燥熱了,握著一把蘇繡紈扇和李斐說話道:“今年的天比去年熱多了,好像早早進了六月似的。”
李斐淺淺笑道:“是六嫂的身子和去年不一樣。”方佩儀懷著身孕,而孕婦一向是比較怕熱的。
方佩儀不意被李斐說中,和李斐靠近了一些打趣道:“你的功課做得很好,早早就知道這些事了?”
李斐還沒有把紈扇拿在手裏,低頭捋著一方絲帕道:“家裏大嫂二嫂都是這樣過來的,這種特殊的時候就特別的怕熱起來。”
方佩儀一下子沒聽明白,猛搖了兩下扇子掩飾,過後才體會到,李斐還是把自個兒當李家人看的。
一陣扇出來的涼風從方佩儀這一邊送到李斐這一邊,李斐無意間嗅出了一點兒味道,唿吸綿長,再細細的品味了一下從方佩儀身邊過來的,風中彌散著的味道。
“六嫂用了什麽香?怪好聞的。”李斐吐出一口氣道。
“我不用香了,自有了身孕,母後就傳下來話來,叫我平日供些果香,花香都少碰,出門的衣裳不必熏香,反正沒人挑我的禮。”方佩儀被皇後耳提麵命,已經謹慎了許多,拉著自己的衣袖聞道:“原來還不太習慣的,現在聞起來就是輕爽的味道了。”
方佩儀停下了搖扇,那股原本就似有若無的氣味就沒有蹤影了,李斐笑道:“可能是被風迷了鼻子吧。”
兩人稍坐了一會兒,朱妙華的花轎就到了長興侯府門口,方佩儀和李斐不出去,不斷有小丫鬟來報外頭的情況,大爺射箭了,大爺踢轎門了,前廳在拜天地了,白白胖胖的範二夫人過來請人,一團和氣的說道:“新人快入洞房了,兩位王妃賞個臉,去鬧一鬧嗎?”
方佩儀和李斐幹嘛來的?兩人幾乎同時起身了,方佩儀還衝李斐玩笑道:“我是最好熱鬧的,到時候我鬧過了頭,你可要拉我一下。”
洞房之內珠圍翠繞,高大的範慎對著一屋子觀禮的女客目不斜視,目光就盯在朱妙華的紅蓋頭上,笑得合不攏嘴。
喜嬤嬤一邊說著吉祥話,一邊遞上挑蓋頭的紫檀木鑲金角秤,範慎已經迫不及待的接過去,小心翼翼的揭開了朱妙華的蓋頭——精致冷靜的一張臉露出來,朱妙華對著四周的稱讚和打趣一片默然,不過她麵上裝起害羞來,頭低下去。
範慎見著美人癡癡的傻笑,被喜嬤嬤推了一下,才坐到婚床上去。
喜嬤嬤上前整理兩人的衣襟,朱妙華的餘光看到喜嬤嬤把她的右衣襟全部壓在了範慎的左衣襟之下,其意,便是做妻子的,比丈夫矮了一頭,要處處順從丈夫。
另有一個喜嬤嬤端著紅漆托盤走到方佩儀和李斐麵前,托盤上鋪著紅綢子,綢子上棗子,花生,桂圓,核桃,蓮子等物堆的和小山一樣,臉上已見滄桑的喜嬤嬤笑得溝壑縱橫,道:“請兩位王妃撒帳。”
朱妙華倔強的抬起頭來,按照習俗,新婚夫妻對拜坐床之後,講究的人家會請近親同輩之中最有福氣的婦人來撒帳,範朱兩家近親之中,最有福氣的兩個婦人,是景王妃和襄王妃?
目前來說,好像是這樣,趙彥恆費盡心機的才把人哄上手,看一看李斐的氣色,就知道她過得滋潤了。景王……景王自己都說過的,他有一副又冷有硬的心腸,他對方佩儀是出自真情實意,寵愛嗬護嗎?
景王在女色上頭是淡的,朱妙華自認為有傾城之姿,也從來沒有得到景王的青睞。方佩儀的相貌,小臉,杏眼,翹鼻,紅唇,每一處都是中規中矩,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中人之姿,性子嬌裏嬌氣也讓人受不了,而且方佩儀的父母早故,她和整個方家,全都靠著皇後而已,結果她成了景王妃,自有孕後,景王府別說收新人,原來遺留下來的兩個姬妾都被送到了莊子上,一副守著景王妃一個人過的意思。
可惜子女緣淺,這一胎沒留住,不到五個月就掉了,之後朱妙華也沒有聽到方佩儀再孕的消息,隻是景王府開始出現庶子庶女。
所以說今日的福氣,日久天長還要日後再見分曉。
方佩儀和李斐看起來像兩個和睦的妯娌,李斐先一步開口道:“六嫂先請吧,叫一對新人沾沾你的貴氣。”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方佩儀優雅的點了一下頭,走近婚床,滿滿抓了一把,高高的拋起來,果子們落在了東麵,有喜嬤嬤歡快的唱到:“撒帳東,簾幕深圍燭影紅,佳氣鬱蔥長不散,畫堂日日是春風。”
在場的婦人少女發出一片歡唿聲,李斐接著抓了一把,撒向西麵,喜嬤嬤又唱道:“撒帳西,錦帶流蘇四角垂。揭開便見嫦娥麵,輸卻仙郎捉帶枝。”
方佩儀和李斐兩人交替著撒帳,喜嬤嬤一句一句的唱遍了吉祥話,範慎和朱妙華刻意摟起來的衣兜已經鋪了一層果子,用福袋把兩個人的果子裝在一起。
然後新娘子吃生餃子,夫妻結同心結,喝交杯酒,一通哄堂大笑之後,範慎站起來向各位捧場的親眷鞠了一禮,腳步軟綿的飄了出去,一杯酒下肚,是美色醉人。
朱妙華必須紅起臉來,柔聲對李斐說道:“多謝姐姐了……”視線再轉到方佩儀身上,羞澀的不好意思稱唿。
“可以叫聲表嫂了,以後論起家禮,大家都是親戚了。”方佩儀的聲音軟糯。
朱妙華微笑道:“勞煩表嫂了,改日和……夫君一起去府上拜謝。”夫君兩個字,朱妙華說得尤其艱難,不過所有人都以為是新娘子的含羞了,又打趣了一陣,方佩儀領頭出了新房。
就在方佩儀經過門檻的時候,李斐從後頭追上來,待方佩儀跨門檻的這個動作,李斐很自然的扶了方佩儀的手,和氣的說道:“六嫂,小心些。”
懷個身子還能不會邁門檻了?不過方佩儀接受李斐善意,兩人相互攙著出了門。
李斐第一次和方佩儀靠得那麽近,手挽著手,半個身子幾乎貼在一起,李斐比方佩儀高一些,視線平視過去,就是方佩儀的發髻,鼻翼幾乎觸到她的發絲,李斐再次聞道了那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