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一夜好眠,待外頭天透出一點亮色來,她就醒了,隻聽得外麵沙沙沙聲。
“外頭什麽動靜?”李斐穿著內衫躺在床上問。
幽露一邊搓著手,一邊撩開荼蘼團花厚緞床簾子道:“姑娘,落冰渣子呢,吹著風夾著雨的,冰渣子落在地上就化成了水,比下雪還冷,這還沒到十一月呢,天就這般的冷!”
李斐坐起身,握到幽露的手,一根根指頭冰冰涼涼。
“還真夠冷的,我們南邊來的,頭一年越發不耐北方的嚴寒。”李斐披著大襖道:“你開錢匣子,拿二十兩到針線房,你,畫屏,阿菊阿芳,多福屋裏的小桃小梅,把槐蕊和司香也算上吧,一人添兩套棉襖棉褲厚實鞋襪子,再加一床被褥。”
這是李斐拿私房多補給丫鬟們的過冬衣被,幽露想著上京兩個月,李斐這裏花錢如流水,就想給李斐省幾兩銀子,道:“我們幾個針線都可以,我們日日也有閑功夫,不如扯了布料要了棉花自己做了。自己動手,我們八個也費不掉二十兩。”
照府裏發下來的冬季衣裳被褥,八個人滿破花上十五兩的料子棉花錢也夠了。
“幽露,你的想法得改改了,這裏不是李家,不是西南!”李斐坐在床頭捋著長到肩頭的頭發道:“別一味的勤儉,儉省樸素在這裏不是人人交口稱讚的美德。你拿了銀子去針線房,還得講講你們這些從南邊來的,怎麽耐不住北方的寒。二十兩銀子,我給你們添了冬衣棉被,還要多聽幾聲‘主子體恤’的好話。”
五兩銀子漏下去,針線房裏的人分一分,好話不是白聽的。
幽露一愣,琢磨過來了才應聲,然後出門先給李斐提熱水。
服侍李斐漱洗過,幽露開了錢匣子取了兩個銀錠子,邀了阿菊同去辦這個事兒,槐蕊過來陪著李斐做針線,一張炕上鋪著一束一束二三十種線,槐蕊負責分線穿針,偶爾指點幾聲,李斐就那樣安安靜靜的繡著一張小小的包被。
大紅色的厚絨錦緞繡著繁瑣的花鳥蟲草,以前的李斐根本不需要做這種精細的針線活兒,她如今也不太會這些,這包被已經讓一個繡娘繡了兩個月,繡出了大體的模樣,交在李斐手裏就是完成最後一部分的針線,沾過了手送進宮,就可以算是她送給太和公主的滿月禮。
每天費上一早一晚費上兩個時辰,就繡成一隻蝴蝶後半截翅膀。
李斐偶抬頭看著窗外養養眼睛,明媚的陽光落在濕漉漉的地麵上,碎光閃閃,遠方許敏披著一身銀紅色織金鬥篷走來,身形纖弱,身姿曼妙,銀白色的陽光落在她的臉上,把她一張巴掌大的小臉照耀得越發精致細白。
李斐收迴了目光,停止了針線,把九陵街三間鋪子的賬冊拿出來,槐蕊和畫屏很快收掉了炕上的絲線,許敏走到了玉沁山房的院門外,略站著通報過,便被請了進去。
許敏臉上含笑,開口就稱唿李斐‘表姐’,送上兩對紅黑色的酒壇子道:“是今年春日裏我釀的桑葚酒,酸酸甜甜的表姐喝個新鮮,府裏姐姐妹妹們都有,兩壇子是送給表姐的,還有兩壇子,煩表姐轉送給宋姑娘。”
今天一早許敏就往各處走禮,府上嫡的庶的,姓朱的姓李的姓宋的全部送到,而且每一份是一樣的。
李斐坐在炕上向許敏欠了欠身,向畫屏道:“給宋姑娘送去。”
畫屏捧了一對壇子去了,許敏接了司香端過來的熱茶,看到炕桌上一本打開的賬冊,沒有迴避過去,道:“表姐在看帳?我來得不巧呢。”
李斐合上賬冊,把賬冊推到一旁道:“我剛接管這些東西,有許多不懂的,每天看一點,琢磨一點。”
許敏的視線從賬冊上收了迴來,也不問李斐接管了什麽,隻說著自己道:“我在家的時候也要看這些,母親在我十歲上就教我看魚鱗帳,我早先不耐煩那些八分一厘的,這兩年才懂事些,知道這些枯燥的東西才是持家的道理。”
“表妹現在就說出了持家的道理,看來是很會持家了……”李斐說笑著,眼看著司香遞過來一個銅鏨花瓜棱手爐給她取暖,李斐拿在手裏道:“今天怪冷的,給許姑娘拿一個。”
李斐叫許氏夫人,也並不想和許家有太多關聯,所以對許敏有些冷淡,但是許敏很有幾分親近之意,秀眉一挑靠近了李斐道:“我不用這個,我現在還不冷呢,我的手心是暖的。”
說著,攤開了手心擺在李斐麵前,掌心白裏透紅,指腹圓潤飽滿,觸之細膩溫熱,李斐微涼的指尖觸碰在許敏的手心笑道:“你倒還好,我是不行,現在這個冷,和寒冬臘月裏的昆明差不多了,我乍然來的受不住些。”
許敏抿嘴道:“所以表姐拿了錢多給丫鬟們添了冬衣冬被,跟著表姐的丫鬟們,倒是跟了一個體恤下情的好主子。”
李斐眸光一閃,道:“都是跟了幾年的丫鬟了,就多賞了點兒!”
許敏退下來些,吹一吹茶盅,和李斐就這個過冬說了一陣子,直到畫屏送了東西迴來,手上拿著一個一尺長的盒子道:“宋姑娘說,多謝許姑娘的禮,這是宋姑娘送許姑娘的普洱茶餅子,宋姑娘說不成敬意,請許姑娘嚐嚐這個味兒。”
宋多福迴了禮,李斐也當即迴禮,讓司香取兩罐子玫瑰鹵。
話說了禮收了,許敏還沒有起身,自帶了三分熟黏說道:“今晨下過雨到了後半晌天越發的晴朗了,姑媽說要帶著女兒們逛逛鋪子,表姐也和我們一道去逛逛嗎?”
李斐維持著笑麵,道:“我就不去了,我每天後半晌要和呂姑姑學規矩的。”
“這樣啊……”許敏終於站起來,笑道:“那我們外頭逛了去,看到有趣的玩意兒給表姐送過來。”
許敏辭了出來,和迎麵走來的宋多福相遇,兩人站著熱熱切切的說了幾句話,宋多福帶著小桃小梅進了玉沁山房,小桃和小梅先謝了李斐的賞賜,宋多福溫笑的道:“在半路遇到了許姑娘,許姑娘倒是一個爽利明快的脾氣,和我互換了姓名,以名兒相稱。”
李斐靠著身後的錦墊子道:“這一位比我們小呢,但是今天的這一番人情練達,比我們都圓滑!”
午後,許氏帶了朱秒聰和許敏逛街,沿著京城最繁華的錦官街逛了衣料鋪子,胭脂鋪子,樂器鋪子,這會兒透過車簾子看到一家銅器鋪子,許敏笑著道:“姑媽,我出來的時候說要給李表姐帶點兒有趣的玩意兒,我還沒有淘到呢,去那家鋪子看一看。”
許氏點著許敏的頭道:“你待那個丫頭那麽親熱幹什麽!”
“沒有親熱,隻是禮數罷了。”許敏指著車裏滿滿的一堆東西道:“姑媽給我買了這麽多的東西,也該給家裏的姐姐妹妹們帶點什麽,除了李表姐,還有妙仙和妙琴。”
許氏知道許敏說得在理,但她不耐煩給李斐和兩個庶女挑東西,就讓朱秒聰和許敏進銅器鋪子選,她在車裏歇著。
一間略顯狹小的鋪子擺著一架又一架的多寶閣,格子裏陳列著酒壺酒樽,盤匜鑒等各種各樣器物,朱秒聰和許敏一處一處的看著,忽然間,眼前一個高大偉岸的身影經過,來者的男子二十出頭的年紀,身穿一件窄袖的黛青色錦袍,腰背直挺的立在前方,如一棵勁鬆一般挺拔武健,輪廓深刻的側臉滿是英武之氣,散發著剛硬和淩然。
那一瞬,一股子沁入心脾的愉悅心情遊遍了許敏的四肢百骸,許敏怔怔的望著麵前的男子,心道,便是如此高大偉岸的男子,才是丈夫!
程安國察覺到了身後的眼神,迴頭看去,許敏羞怯的低下了頭,捂住自己砰砰亂挑的心口。
這幾個月,從太夫人蔡氏五月末突然去世,許家二老就想把許敏送上京城,上了京城走姑太太的老路,憑著出眾的樣貌和柔順的性情搏迴一位良婿,因此這些日子許敏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的前途,許敏讀過書,理過家,琴棋書畫皆有涉獵,人情世故也琢磨了一二,她是自個兒有些想法和憧憬的女孩子。所以昨天的打擊雖然令她難堪,卻沒有落下遺憾可惜。
朱清,才十三歲,就這般的年小她便不是很中意。在正常婚配的婚姻裏,一家子找個妻子比丈夫大的,那是一家人要找個女人來接著疼兒子,她可沒有準備一輩子疼著一個年小的丈夫,她是期待著有一個英武穩重的丈夫好好的疼愛自己。再說了,和姑媽的庶長子做配又和正常的婚姻有些不一樣,嫡庶長幼要是能一輩子和睦相處,彼此幫扶倒也罷了,若是兄弟牆鬩她是向著娘家還是向著夫家?
撇去公府庶長子這一層對她來說高貴的身份,十三歲的朱欽很難說是良配。
此刻,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絲,許敏站在一個陌生的男子背後,看著他頭戴金冠腰銜玉佩,做工精細的黛青色錦袍包裹著一具精悍的,勁韌的,已然是成年男子的身體,許敏忽然想到了詩經裏的一句: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外頭什麽動靜?”李斐穿著內衫躺在床上問。
幽露一邊搓著手,一邊撩開荼蘼團花厚緞床簾子道:“姑娘,落冰渣子呢,吹著風夾著雨的,冰渣子落在地上就化成了水,比下雪還冷,這還沒到十一月呢,天就這般的冷!”
李斐坐起身,握到幽露的手,一根根指頭冰冰涼涼。
“還真夠冷的,我們南邊來的,頭一年越發不耐北方的嚴寒。”李斐披著大襖道:“你開錢匣子,拿二十兩到針線房,你,畫屏,阿菊阿芳,多福屋裏的小桃小梅,把槐蕊和司香也算上吧,一人添兩套棉襖棉褲厚實鞋襪子,再加一床被褥。”
這是李斐拿私房多補給丫鬟們的過冬衣被,幽露想著上京兩個月,李斐這裏花錢如流水,就想給李斐省幾兩銀子,道:“我們幾個針線都可以,我們日日也有閑功夫,不如扯了布料要了棉花自己做了。自己動手,我們八個也費不掉二十兩。”
照府裏發下來的冬季衣裳被褥,八個人滿破花上十五兩的料子棉花錢也夠了。
“幽露,你的想法得改改了,這裏不是李家,不是西南!”李斐坐在床頭捋著長到肩頭的頭發道:“別一味的勤儉,儉省樸素在這裏不是人人交口稱讚的美德。你拿了銀子去針線房,還得講講你們這些從南邊來的,怎麽耐不住北方的寒。二十兩銀子,我給你們添了冬衣棉被,還要多聽幾聲‘主子體恤’的好話。”
五兩銀子漏下去,針線房裏的人分一分,好話不是白聽的。
幽露一愣,琢磨過來了才應聲,然後出門先給李斐提熱水。
服侍李斐漱洗過,幽露開了錢匣子取了兩個銀錠子,邀了阿菊同去辦這個事兒,槐蕊過來陪著李斐做針線,一張炕上鋪著一束一束二三十種線,槐蕊負責分線穿針,偶爾指點幾聲,李斐就那樣安安靜靜的繡著一張小小的包被。
大紅色的厚絨錦緞繡著繁瑣的花鳥蟲草,以前的李斐根本不需要做這種精細的針線活兒,她如今也不太會這些,這包被已經讓一個繡娘繡了兩個月,繡出了大體的模樣,交在李斐手裏就是完成最後一部分的針線,沾過了手送進宮,就可以算是她送給太和公主的滿月禮。
每天費上一早一晚費上兩個時辰,就繡成一隻蝴蝶後半截翅膀。
李斐偶抬頭看著窗外養養眼睛,明媚的陽光落在濕漉漉的地麵上,碎光閃閃,遠方許敏披著一身銀紅色織金鬥篷走來,身形纖弱,身姿曼妙,銀白色的陽光落在她的臉上,把她一張巴掌大的小臉照耀得越發精致細白。
李斐收迴了目光,停止了針線,把九陵街三間鋪子的賬冊拿出來,槐蕊和畫屏很快收掉了炕上的絲線,許敏走到了玉沁山房的院門外,略站著通報過,便被請了進去。
許敏臉上含笑,開口就稱唿李斐‘表姐’,送上兩對紅黑色的酒壇子道:“是今年春日裏我釀的桑葚酒,酸酸甜甜的表姐喝個新鮮,府裏姐姐妹妹們都有,兩壇子是送給表姐的,還有兩壇子,煩表姐轉送給宋姑娘。”
今天一早許敏就往各處走禮,府上嫡的庶的,姓朱的姓李的姓宋的全部送到,而且每一份是一樣的。
李斐坐在炕上向許敏欠了欠身,向畫屏道:“給宋姑娘送去。”
畫屏捧了一對壇子去了,許敏接了司香端過來的熱茶,看到炕桌上一本打開的賬冊,沒有迴避過去,道:“表姐在看帳?我來得不巧呢。”
李斐合上賬冊,把賬冊推到一旁道:“我剛接管這些東西,有許多不懂的,每天看一點,琢磨一點。”
許敏的視線從賬冊上收了迴來,也不問李斐接管了什麽,隻說著自己道:“我在家的時候也要看這些,母親在我十歲上就教我看魚鱗帳,我早先不耐煩那些八分一厘的,這兩年才懂事些,知道這些枯燥的東西才是持家的道理。”
“表妹現在就說出了持家的道理,看來是很會持家了……”李斐說笑著,眼看著司香遞過來一個銅鏨花瓜棱手爐給她取暖,李斐拿在手裏道:“今天怪冷的,給許姑娘拿一個。”
李斐叫許氏夫人,也並不想和許家有太多關聯,所以對許敏有些冷淡,但是許敏很有幾分親近之意,秀眉一挑靠近了李斐道:“我不用這個,我現在還不冷呢,我的手心是暖的。”
說著,攤開了手心擺在李斐麵前,掌心白裏透紅,指腹圓潤飽滿,觸之細膩溫熱,李斐微涼的指尖觸碰在許敏的手心笑道:“你倒還好,我是不行,現在這個冷,和寒冬臘月裏的昆明差不多了,我乍然來的受不住些。”
許敏抿嘴道:“所以表姐拿了錢多給丫鬟們添了冬衣冬被,跟著表姐的丫鬟們,倒是跟了一個體恤下情的好主子。”
李斐眸光一閃,道:“都是跟了幾年的丫鬟了,就多賞了點兒!”
許敏退下來些,吹一吹茶盅,和李斐就這個過冬說了一陣子,直到畫屏送了東西迴來,手上拿著一個一尺長的盒子道:“宋姑娘說,多謝許姑娘的禮,這是宋姑娘送許姑娘的普洱茶餅子,宋姑娘說不成敬意,請許姑娘嚐嚐這個味兒。”
宋多福迴了禮,李斐也當即迴禮,讓司香取兩罐子玫瑰鹵。
話說了禮收了,許敏還沒有起身,自帶了三分熟黏說道:“今晨下過雨到了後半晌天越發的晴朗了,姑媽說要帶著女兒們逛逛鋪子,表姐也和我們一道去逛逛嗎?”
李斐維持著笑麵,道:“我就不去了,我每天後半晌要和呂姑姑學規矩的。”
“這樣啊……”許敏終於站起來,笑道:“那我們外頭逛了去,看到有趣的玩意兒給表姐送過來。”
許敏辭了出來,和迎麵走來的宋多福相遇,兩人站著熱熱切切的說了幾句話,宋多福帶著小桃小梅進了玉沁山房,小桃和小梅先謝了李斐的賞賜,宋多福溫笑的道:“在半路遇到了許姑娘,許姑娘倒是一個爽利明快的脾氣,和我互換了姓名,以名兒相稱。”
李斐靠著身後的錦墊子道:“這一位比我們小呢,但是今天的這一番人情練達,比我們都圓滑!”
午後,許氏帶了朱秒聰和許敏逛街,沿著京城最繁華的錦官街逛了衣料鋪子,胭脂鋪子,樂器鋪子,這會兒透過車簾子看到一家銅器鋪子,許敏笑著道:“姑媽,我出來的時候說要給李表姐帶點兒有趣的玩意兒,我還沒有淘到呢,去那家鋪子看一看。”
許氏點著許敏的頭道:“你待那個丫頭那麽親熱幹什麽!”
“沒有親熱,隻是禮數罷了。”許敏指著車裏滿滿的一堆東西道:“姑媽給我買了這麽多的東西,也該給家裏的姐姐妹妹們帶點什麽,除了李表姐,還有妙仙和妙琴。”
許氏知道許敏說得在理,但她不耐煩給李斐和兩個庶女挑東西,就讓朱秒聰和許敏進銅器鋪子選,她在車裏歇著。
一間略顯狹小的鋪子擺著一架又一架的多寶閣,格子裏陳列著酒壺酒樽,盤匜鑒等各種各樣器物,朱秒聰和許敏一處一處的看著,忽然間,眼前一個高大偉岸的身影經過,來者的男子二十出頭的年紀,身穿一件窄袖的黛青色錦袍,腰背直挺的立在前方,如一棵勁鬆一般挺拔武健,輪廓深刻的側臉滿是英武之氣,散發著剛硬和淩然。
那一瞬,一股子沁入心脾的愉悅心情遊遍了許敏的四肢百骸,許敏怔怔的望著麵前的男子,心道,便是如此高大偉岸的男子,才是丈夫!
程安國察覺到了身後的眼神,迴頭看去,許敏羞怯的低下了頭,捂住自己砰砰亂挑的心口。
這幾個月,從太夫人蔡氏五月末突然去世,許家二老就想把許敏送上京城,上了京城走姑太太的老路,憑著出眾的樣貌和柔順的性情搏迴一位良婿,因此這些日子許敏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的前途,許敏讀過書,理過家,琴棋書畫皆有涉獵,人情世故也琢磨了一二,她是自個兒有些想法和憧憬的女孩子。所以昨天的打擊雖然令她難堪,卻沒有落下遺憾可惜。
朱清,才十三歲,就這般的年小她便不是很中意。在正常婚配的婚姻裏,一家子找個妻子比丈夫大的,那是一家人要找個女人來接著疼兒子,她可沒有準備一輩子疼著一個年小的丈夫,她是期待著有一個英武穩重的丈夫好好的疼愛自己。再說了,和姑媽的庶長子做配又和正常的婚姻有些不一樣,嫡庶長幼要是能一輩子和睦相處,彼此幫扶倒也罷了,若是兄弟牆鬩她是向著娘家還是向著夫家?
撇去公府庶長子這一層對她來說高貴的身份,十三歲的朱欽很難說是良配。
此刻,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絲,許敏站在一個陌生的男子背後,看著他頭戴金冠腰銜玉佩,做工精細的黛青色錦袍包裹著一具精悍的,勁韌的,已然是成年男子的身體,許敏忽然想到了詩經裏的一句: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