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李家之前,程安國被迫聆聽了狗頭軍師董讓的指點,說頭一迴自己要給宋家留下心癢難耐又不能輕易攀住的形象。
那是個什麽形象?
程安國完全不能理解,對宋多福點頭施禮,然後眼神擺正,挺身而立,以他習慣的,一個儀衛的站姿站著。
對程安國來說,他的忠誠獻給襄王,連皇上和朝廷都靠在後麵,他隻對趙彥恆盡忠,隻要趙彥恆下命令給他,娶宋多福隻是一項命令。
未生情愫,他依命而行。
效果是陰差陽錯的,在被徐忠濂假模假式的謙和溫潤荼毒之後,宋家三口人改對程安國這款沉默高冷的氣質深深吸引,隻是程安國已經在沉默高冷了,宋家二老寄望在程安國的臉上,想從那張刀削斧劈的臉部輪廓中看出點情緒來,對宋多福懷著怎麽樣的態度,對宋家又有什麽意見?
是什麽也看不出來。
這就有點不知所措了,宋老爺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向趙彥恆問道:“趙公子,我家多福的事,你是和程公子說過了吧。”
相親要說老實話,宋多福是退過一次親事的姑娘,在俗世眼裏,這是宋多福最大的瑕疵了。
趙彥恆點頭笑:“那件事情公道自在人心,宋伯父就不用多慮了。”
兩人對話時,宋多福瞄著程安國臉上的情緒,也沒有情緒變化的樣子,宋多福微微鬆了一口氣。
“好了,你們兩邊慢慢聊著,我去看看我的重孫子。”李老太太緩緩起身離座,把屋子騰給宋老爺宋太太。
焦珠確定了心事,心中歡喜,比李斐還快一步,來攙住李老太太,笑道:“老太太,我扶著您去看我外甥兒。”
一派敬老愛幼的模樣。
宋多福在那兒緊握住李斐,央著李斐留下來。李斐的手被宋多福握著,能感受到宋多福的手心,有薄汗慢慢暈開,宋多福是有這麽緊張,可是這個程安國,也太冷靜了些,李斐留了下來,聽聽這個程安國是什麽人。
李斐從來不把信任輕易相許,盡管趙彥恆對她展示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情,但是宮廷的複雜,朝廷的權謀,李斐從母親身邊聽到了太多,十八歲的襄王殿下,他身在其中比別人八十年曆練的都要多,除了深情這一個麵目,趙彥恆的其他麵目都是李斐沒有見過的,還有他介紹過來的程安國是什麽人?李斐作為知道底細的局外人,可沒有宋家二老那麽看好他,這個人在今天這種相看的場麵,沒有局促緊張,沒有忐忑寄望,他保持了波瀾不驚的冷靜,要知道未來有可能,宋多福會成為他的妻子,陪伴他的餘生,和宋多福有沒有好結果不是最重要的,妻子在任何男人的心目中,都該是一個分量不輕的存在啊,說得更嚴重一點,一個好妻子,足可以影響家族三代人,從這些層麵上來說,這個程安國現在表現出來的冷靜就有些可怕了,如果他完全是受了襄王的命令行事,連擇妻這樣的大事都聽命主上,李斐又在擔憂了,李斐比宋家人清醒太多,這一次,是宋家高攀這個程家太多,宋多福因為她改變了命運,這樣的命運是好是壞?
李家的下人端了茶水點心,托程安國的福,這還是趙彥恆身份曝光之後第一次得李家的招待。程安國是沉默寡言的,宋家三口人把程安國看著,這樣氣度的男人就是不問身家也滿意的不行,如果宋老爺和宋太太沒有生出兒子來,這樣的男人給他們多福招進門當了贅婿也是願意的。
想歪了想歪了,宋太太收起胡思亂想,紅光滿麵的對趙彥恆道:“賢侄,這一位是你怎樣的朋友啊?”
“這位如我兄弟一般。”趙彥恆餘光放在李斐的身上,見她似乎憂心的樣子,趙彥恆不會明白李斐的顧慮,笑著對宋家人說:“我這位朋友家境殷實,父母俱在,家中有一兄一姐,業已成婚,要細說他的家況,有一點是必須要講的,他的本家在京畿之地,他的母親在禮儀房的選冊上,作為乳母備選內廷,程媽媽是在內廷當過差的,在曾經的唐嬪,現在的柔妃娘娘身邊當過差。”
說得粗俗一點,程安國的母親進宮當過奶娘,當然,每一個皇子皇女落地,內府就會遴選二十個生育過三胎以上的婦人照顧皇子皇女,奶娘在民間是苦人家才當的,但是皇家的奶娘,皆來自京城附近的殷實之家,不是有奶就能當,程安國的母親伺候過宮裏的嬪妃,照顧過皇嗣,她就有了一輩子的體麵,那程家在宋家眼裏可了不得了,一個京城婦人還當街罵過禮部尚書,禮部尚書也不能把那婦人怎麽樣,皆因為京城是藏龍臥虎之地。
“原來是和內廷有故,難怪程公子有這樣的好氣度。”宋老爺本來要在程安國麵前端長輩的架子,現在也不端著了,拱手向程安國施禮,又對趙彥恆道:“那麽趙公子,可是宗室子弟?”
宋老爺還沒有大膽了猜,猜出趙彥恆就是襄王本人,畢竟襄王殿下住在李家的隔壁,也太匪夷所思了些,宋老爺猜想他是宗室子弟,要知道一個楚王就生了六十個子女,宗室子弟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其中良莠不齊,有龍有蟲,坐在皇宮裏的是真龍,遠支很多都變成社會的蛀蟲了,由朝廷發祿米養著還不幹好事。二十年前,李斐的祖父李泰身為首輔,處置了一批紈絝的宗室,掌管戶部,又重新製定了供奉宗室的用度,從那之後,遠支的宗室僅靠朝廷的俸祿是很難過得體麵了,微薄的俸祿迫使不少有誌氣的宗室子弟另謀出路,所以眼前這位‘趙亙’的宗室子弟,就借著襄王殿下入滇,販了藥材過來賺上一筆?
趙彥恆沒有否認,繼續道:“我手上價值五萬兩的藥材,程家也是入了股的,我那一句能‘賺錢養家’是不錯的,安國和我,正一起賺錢呢,日後安國的前程,也會憑著自己一刀一槍的掙出來,不像某某,是想著妻族的榮耀等著吃軟飯之輩。”
這一句話說得宋家萬分羞愧,也打消了宋家配不上的顧慮,現在就看兩個孩子們沒有沒看對眼了。
李斐是很冷靜的,道:“趙公子既然說程公子父母俱在,程家二老對程公子的婚事就沒有主張嗎?”
“程家二老都是很通情達理……”趙彥恆對李斐嘻嘻笑,李斐打斷了趙彥恆,冷然道:“我們想聽程公子說幾句。”
說著,李斐看著程安國,真切的懇談道:“昆明於京城就如鄉野之地一般,程公子是不缺見識了,往日見識過的貴女甚多,宋姑娘和那些女子,是不能比擬的,但是宋姑娘也是自家父母的掌上明珠,自小嬌養著長大,她不用和別人比貴婿,隻是求一個願意真心疼愛她的夫婿和善待包容她的婆家。”
“對,斐斐說的,也是我想說的話。”李斐的話說到宋太太的心坎上去的,想到這些天為女兒日日憂愁,宋太太眼角就溢出眼淚來了。
程安國最擅長的不是武藝,最擅長的是站在趙彥恆的身邊四處防範,察言觀色,最近趙彥恆就像著了魔一樣的迷戀李斐,食君之祿忠君之憂,程安國也願趙彥恆早日抱得美人歸,但是他和董讓那個太監不一樣,董讓是自己沒有本錢,還到處對有本錢的人瞎指點,他程安國從來不對不了解的人的輕率。今天,算是程安國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李斐,他比狂熱急切的趙彥恆多了一份冷靜沉思,李斐這樣懇切的問他,他也願意用同樣懇切的心情迴道,道:“李姑娘不用抬舉程某,程某原也隻是街巷中的普通人。一生的誌向,是靠自己的本事光耀門楣,兒女情長在過去的二十年就沒有顧上,程某不敢輕言多麽愛重,有個宜室宜家的好姑娘,程某也是會珍惜的,不會讓她在我手裏受了委屈。”
趙彥恆轉頭看程安國,默默稱讚,程安國今天真能說,而且程安國還在繼續說:“當然,今天是我和宋姑娘第一次謀麵,我的終身大事不能輕言決斷,對宋姑娘也是不能輕言許諾的,我想宋姑娘也還沒有了解我,不如明日,我請宋姑娘去安寧看看山水,如果宋家二老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和我們同去。”
宋太太臉笑成了一團褶皺,擺手道:“你們年輕人去玩,叫上我們兩個老的做什麽,你們去,你們自己去。”
宋多福的臉上已經雲蒸霞蔚,對程安國的邀請點點頭。
趙彥恆機靈了,馬上道:“那不如,讓李姑娘陪著宋姑娘去吧,我們年輕人在一起散散心,有說有聊的,彼此都了解了解。”
趙彥恆這是把自己都算上了。
宋多福滿麵□□,把李斐望著。
李斐終於是點了點頭。
宋家人喜出望外而歸,焦家的人還留在李家,高氏終究是要迴去的,拉著焦珠對焦氏道:“珠兒就在你這裏住幾天吧,給你解解悶,也照顧照顧小外甥。”
高氏還不知道李家隔壁住著襄王殿下,這件事情焦珠誰也不告訴,焦珠這半天,就是做出黏糊姐姐,稀罕外甥的樣子,到了迴家的時候做出舍不得的樣子,高氏就為她開口,留在李家了。
那是個什麽形象?
程安國完全不能理解,對宋多福點頭施禮,然後眼神擺正,挺身而立,以他習慣的,一個儀衛的站姿站著。
對程安國來說,他的忠誠獻給襄王,連皇上和朝廷都靠在後麵,他隻對趙彥恆盡忠,隻要趙彥恆下命令給他,娶宋多福隻是一項命令。
未生情愫,他依命而行。
效果是陰差陽錯的,在被徐忠濂假模假式的謙和溫潤荼毒之後,宋家三口人改對程安國這款沉默高冷的氣質深深吸引,隻是程安國已經在沉默高冷了,宋家二老寄望在程安國的臉上,想從那張刀削斧劈的臉部輪廓中看出點情緒來,對宋多福懷著怎麽樣的態度,對宋家又有什麽意見?
是什麽也看不出來。
這就有點不知所措了,宋老爺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向趙彥恆問道:“趙公子,我家多福的事,你是和程公子說過了吧。”
相親要說老實話,宋多福是退過一次親事的姑娘,在俗世眼裏,這是宋多福最大的瑕疵了。
趙彥恆點頭笑:“那件事情公道自在人心,宋伯父就不用多慮了。”
兩人對話時,宋多福瞄著程安國臉上的情緒,也沒有情緒變化的樣子,宋多福微微鬆了一口氣。
“好了,你們兩邊慢慢聊著,我去看看我的重孫子。”李老太太緩緩起身離座,把屋子騰給宋老爺宋太太。
焦珠確定了心事,心中歡喜,比李斐還快一步,來攙住李老太太,笑道:“老太太,我扶著您去看我外甥兒。”
一派敬老愛幼的模樣。
宋多福在那兒緊握住李斐,央著李斐留下來。李斐的手被宋多福握著,能感受到宋多福的手心,有薄汗慢慢暈開,宋多福是有這麽緊張,可是這個程安國,也太冷靜了些,李斐留了下來,聽聽這個程安國是什麽人。
李斐從來不把信任輕易相許,盡管趙彥恆對她展示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情,但是宮廷的複雜,朝廷的權謀,李斐從母親身邊聽到了太多,十八歲的襄王殿下,他身在其中比別人八十年曆練的都要多,除了深情這一個麵目,趙彥恆的其他麵目都是李斐沒有見過的,還有他介紹過來的程安國是什麽人?李斐作為知道底細的局外人,可沒有宋家二老那麽看好他,這個人在今天這種相看的場麵,沒有局促緊張,沒有忐忑寄望,他保持了波瀾不驚的冷靜,要知道未來有可能,宋多福會成為他的妻子,陪伴他的餘生,和宋多福有沒有好結果不是最重要的,妻子在任何男人的心目中,都該是一個分量不輕的存在啊,說得更嚴重一點,一個好妻子,足可以影響家族三代人,從這些層麵上來說,這個程安國現在表現出來的冷靜就有些可怕了,如果他完全是受了襄王的命令行事,連擇妻這樣的大事都聽命主上,李斐又在擔憂了,李斐比宋家人清醒太多,這一次,是宋家高攀這個程家太多,宋多福因為她改變了命運,這樣的命運是好是壞?
李家的下人端了茶水點心,托程安國的福,這還是趙彥恆身份曝光之後第一次得李家的招待。程安國是沉默寡言的,宋家三口人把程安國看著,這樣氣度的男人就是不問身家也滿意的不行,如果宋老爺和宋太太沒有生出兒子來,這樣的男人給他們多福招進門當了贅婿也是願意的。
想歪了想歪了,宋太太收起胡思亂想,紅光滿麵的對趙彥恆道:“賢侄,這一位是你怎樣的朋友啊?”
“這位如我兄弟一般。”趙彥恆餘光放在李斐的身上,見她似乎憂心的樣子,趙彥恆不會明白李斐的顧慮,笑著對宋家人說:“我這位朋友家境殷實,父母俱在,家中有一兄一姐,業已成婚,要細說他的家況,有一點是必須要講的,他的本家在京畿之地,他的母親在禮儀房的選冊上,作為乳母備選內廷,程媽媽是在內廷當過差的,在曾經的唐嬪,現在的柔妃娘娘身邊當過差。”
說得粗俗一點,程安國的母親進宮當過奶娘,當然,每一個皇子皇女落地,內府就會遴選二十個生育過三胎以上的婦人照顧皇子皇女,奶娘在民間是苦人家才當的,但是皇家的奶娘,皆來自京城附近的殷實之家,不是有奶就能當,程安國的母親伺候過宮裏的嬪妃,照顧過皇嗣,她就有了一輩子的體麵,那程家在宋家眼裏可了不得了,一個京城婦人還當街罵過禮部尚書,禮部尚書也不能把那婦人怎麽樣,皆因為京城是藏龍臥虎之地。
“原來是和內廷有故,難怪程公子有這樣的好氣度。”宋老爺本來要在程安國麵前端長輩的架子,現在也不端著了,拱手向程安國施禮,又對趙彥恆道:“那麽趙公子,可是宗室子弟?”
宋老爺還沒有大膽了猜,猜出趙彥恆就是襄王本人,畢竟襄王殿下住在李家的隔壁,也太匪夷所思了些,宋老爺猜想他是宗室子弟,要知道一個楚王就生了六十個子女,宗室子弟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其中良莠不齊,有龍有蟲,坐在皇宮裏的是真龍,遠支很多都變成社會的蛀蟲了,由朝廷發祿米養著還不幹好事。二十年前,李斐的祖父李泰身為首輔,處置了一批紈絝的宗室,掌管戶部,又重新製定了供奉宗室的用度,從那之後,遠支的宗室僅靠朝廷的俸祿是很難過得體麵了,微薄的俸祿迫使不少有誌氣的宗室子弟另謀出路,所以眼前這位‘趙亙’的宗室子弟,就借著襄王殿下入滇,販了藥材過來賺上一筆?
趙彥恆沒有否認,繼續道:“我手上價值五萬兩的藥材,程家也是入了股的,我那一句能‘賺錢養家’是不錯的,安國和我,正一起賺錢呢,日後安國的前程,也會憑著自己一刀一槍的掙出來,不像某某,是想著妻族的榮耀等著吃軟飯之輩。”
這一句話說得宋家萬分羞愧,也打消了宋家配不上的顧慮,現在就看兩個孩子們沒有沒看對眼了。
李斐是很冷靜的,道:“趙公子既然說程公子父母俱在,程家二老對程公子的婚事就沒有主張嗎?”
“程家二老都是很通情達理……”趙彥恆對李斐嘻嘻笑,李斐打斷了趙彥恆,冷然道:“我們想聽程公子說幾句。”
說著,李斐看著程安國,真切的懇談道:“昆明於京城就如鄉野之地一般,程公子是不缺見識了,往日見識過的貴女甚多,宋姑娘和那些女子,是不能比擬的,但是宋姑娘也是自家父母的掌上明珠,自小嬌養著長大,她不用和別人比貴婿,隻是求一個願意真心疼愛她的夫婿和善待包容她的婆家。”
“對,斐斐說的,也是我想說的話。”李斐的話說到宋太太的心坎上去的,想到這些天為女兒日日憂愁,宋太太眼角就溢出眼淚來了。
程安國最擅長的不是武藝,最擅長的是站在趙彥恆的身邊四處防範,察言觀色,最近趙彥恆就像著了魔一樣的迷戀李斐,食君之祿忠君之憂,程安國也願趙彥恆早日抱得美人歸,但是他和董讓那個太監不一樣,董讓是自己沒有本錢,還到處對有本錢的人瞎指點,他程安國從來不對不了解的人的輕率。今天,算是程安國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李斐,他比狂熱急切的趙彥恆多了一份冷靜沉思,李斐這樣懇切的問他,他也願意用同樣懇切的心情迴道,道:“李姑娘不用抬舉程某,程某原也隻是街巷中的普通人。一生的誌向,是靠自己的本事光耀門楣,兒女情長在過去的二十年就沒有顧上,程某不敢輕言多麽愛重,有個宜室宜家的好姑娘,程某也是會珍惜的,不會讓她在我手裏受了委屈。”
趙彥恆轉頭看程安國,默默稱讚,程安國今天真能說,而且程安國還在繼續說:“當然,今天是我和宋姑娘第一次謀麵,我的終身大事不能輕言決斷,對宋姑娘也是不能輕言許諾的,我想宋姑娘也還沒有了解我,不如明日,我請宋姑娘去安寧看看山水,如果宋家二老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和我們同去。”
宋太太臉笑成了一團褶皺,擺手道:“你們年輕人去玩,叫上我們兩個老的做什麽,你們去,你們自己去。”
宋多福的臉上已經雲蒸霞蔚,對程安國的邀請點點頭。
趙彥恆機靈了,馬上道:“那不如,讓李姑娘陪著宋姑娘去吧,我們年輕人在一起散散心,有說有聊的,彼此都了解了解。”
趙彥恆這是把自己都算上了。
宋多福滿麵□□,把李斐望著。
李斐終於是點了點頭。
宋家人喜出望外而歸,焦家的人還留在李家,高氏終究是要迴去的,拉著焦珠對焦氏道:“珠兒就在你這裏住幾天吧,給你解解悶,也照顧照顧小外甥。”
高氏還不知道李家隔壁住著襄王殿下,這件事情焦珠誰也不告訴,焦珠這半天,就是做出黏糊姐姐,稀罕外甥的樣子,到了迴家的時候做出舍不得的樣子,高氏就為她開口,留在李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