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很多流派,圓通寺信奉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傳入,亦稱南傳佛教,堅持釋尊住世時之原始教法,隻尊崇佛、法、僧三寶,是佛教中很古老原始的流派,圓通寺的僧侶著裝,也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形式,赤腳行走,袈裟就是一條布帶,從腰際往上裹,最後持在肩膀上。
數十僧侶在山門前迎客,男女分行,迎到寺前的八角亭,由黔國公府的人接著,再領到寺門前的勝鏡坊。
郭家的席帳就設在勝鏡坊,坐在正中間的是朱老夫人和布政使呂震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朱老夫人下首陪著兒媳陳太夫人和孫媳婦承大奶奶馬氏,呂家老太太這一邊也陪坐著數位身份貴重的夫人,有一位,還是錢通的那位侄兒媳婦。
李斐上前拜見朱老夫人,本是來拜見過,稍微寒暄幾句就可以告退,錢夫人忽然高聲笑,朝朱老夫人奉承道:“郭老太太,你家這位內侄女長得很是標誌。”
今天的李斐自晨起沐浴浣發,敷麵調脂,描眉點唇,穿著銀紅紗白娟裏對衿衫,配著白杭絹畫拖裙子,頭上戴著紫陽花冠,在一片的濃妝重彩之中猶顯素淨清雅。李斐無疑是個美人,而且是置身在美人堆裏,還可以令人見之難忘的美人。朱老夫人欣然,笑道:“她父親母親都萬裏無一的模樣,她自然也生得好。”
李斐盈盈立在中間,微微底下頭顯出害羞的樣子來。
呂家老太太眼睛是看不清楚的,眯著眼道:“這位姑娘的說話聲聽著倒是悅耳,人有多大了?”
“今年虛歲十七了。”朱老夫人緩緩和呂家老太太說。
呂震之妻杜氏就湊趣的說道:“這樣出挑的模樣,該是早定下人家了。”
朱老夫人還未言,錢夫人先說道:“那可未必,我家若有這樣標誌的人兒,我可舍不得把人早早嫁了。”
什麽破假設,就錢家那般的宦官之家能出什麽標誌人。朱老太太輕輕一咳,端了杯子喝茶。馬氏就站起來笑著,把李斐引了出去。
馬氏,是清平伯夫人的侄孫女,長得高挑白皙,明眸善睞,輩分矮了李斐一輩,年紀卻比李斐還長兩歲,今年十九了,她十五歲就從秦州嫁了過來,和小自己三歲的丈夫郭紹承成婚,夫小妻大。她和丈夫是兩年後才圓的房,卻是一進郭家門就接手了郭坤那一房的庶務,是郭家實權派的人物。馬氏身上沒有朱家的血緣,李斐和她平輩論交,笑道:“謝你為我解圍了,你就引到這兒吧,有丫鬟們在呢。”
“我也出來透口氣。”馬氏甩著手上的帕子扇風,小聲抱怨道:“這位錢夫人是不請自來,家裏也沒有辦法推,偏偏排出座次來,我和她正麵對坐。”
馬氏既然要躲出來,就帶著李斐到一處水榭,馬氏一邊請李斐入座,一邊道一聲‘我在你麵前隨意了’,就坐在圈椅上,兩隻腳伸直,自有丫鬟懂意思,拿了一把矮凳墊著馬氏的雙腿,另有一個婆子,跪在馬氏邊上給她捏腳。
李斐笑道:“才應承不足半日,就這樣累了嗎?”
李斐是知道馬氏的,從小當一族宗婦培養,身子骨不說嬌柔,是康健,每到年底,能遊刃有餘的從小年夜應酬到正月出頭。
“我從前天就住在了圓通寺,這寺廟裏的和尚都是苦行僧,說吃素就是吃大素,蛋也不吃,飯菜也不放幾滴油,我是大魚大肉吃慣的。”馬氏還有心調笑,念了一句善哉善哉道:“我這兒吃飯沒葷油,真是生不出力氣。”
“這也才吃了三天的素。”李斐比出三根手指頭,湊到馬氏身邊道:“會不會是有了身子,都說懷上孩子的婦人容易疲乏。”
馬氏也想懷孩子呢,立刻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的精神振奮,叫丫頭把隨扈的大夫傳進來診脈。
設下軟簾,大夫搭了脈,又問了丫鬟馬氏的起居,隻是一個讓人失望的消息。
馬氏不免失望,卻還是剛強著掩去失望之色,看了看靶鏡,覺得自己的妝容有點花了,讓人打水來,她要梳洗一番,整理好儀容再去外頭待客。
胭脂水粉洗去大半兒,李斐看出馬氏有一絲憔悴的氣色來,李斐走到馬氏身邊,撫著她的肩,感覺到她的肩肌僵硬,李斐露出幾分憂慮來,道:“我有幾句話,是危言聳聽,也想說給你聽一聽。”
馬氏把洗臉的帕子往銅盆邊一擱,坐迴位置上,請李斐也先落座,才笑道:“你有話盡管說就是了,我洗耳恭聽。”
“我三伯母在市井中當穩婆,也當半個大夫去瞧女人病。”李斐把聲音放輕放緩,道:“我三伯母說,清貧之家的婦人,為生計所迫日日操勞,十有一亭的婦人,在身孕不顯的時候,就失去了那一團骨血。當然身孕不顯,那些婦人隻是把一團骨血當做了每月的經血放掉了,當時並無痛苦,幾日或者數年,甚至是多年之後才察覺到身體的損傷,且不知損傷的由來。病者從不知病,是庶民百姓的疾苦!”
馬氏顯出肅然的神情來。
李斐從容的道:“我認識你多年,你行不讓人挑出一處錯,言不讓人挑出一句錯,你事事周全,已經越過了陳太夫人,成為公府裏自姑媽以下的第二人。”
馬氏眸中忽而閃過冷光,道:“我也有我身上肩負的責任。”
朱太夫人生下二子,郭乾郭坤,郭乾一房勢微,郭坤一房崛起,可是畢竟長幼秩序壓著,郭坤一房想要取郭乾一房而代之,不管是在朝廷中的功績,還是在家族中的聲望,郭坤一房都要全麵壓倒郭乾一房,馬氏在內宅中的對手是自己的大娘,陳太夫人,她就必須處處周全。
“大表哥早逝,大侄子亦早逝,是天不與壽。”李斐心情沉痛,沉默了一下,等再出口之時,目光如炬,慢慢道:“我看著,你掌管著一半的黔國公府,你置身在一座公府權利的最核心,也被其權利所累,日日操勞著,在我看來和清貧之家的婦人也無別無二致。我今天是想勸你一句,做女人也別太操勞了,尤其你比自己的丈夫還大了三歲,尤其你現在還沒有子嗣,而且,你已經嫁進郭家四年了,你現在最應該操心的,是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去迎接你的丈夫,期待你的兒子,而不是現在這樣,強打起精神,坐到錢夫人對麵去,去應酬她那樣惡毒的女人。”
朱欽的三姐當年是嫁清平伯嫡次子,因為老清平伯的長子長媳早逝,爵位才落到嫡次子身上,所以馬氏是自幼父母雙亡的,她的婚姻,是老清平伯和朱家兩姐妹利益平衡的結果。馬氏為此自小受到嚴苛的教導,像李斐這樣有些危言聳聽的貼心窩子話,是很少聽到的。
馬氏,在李斐的目光中,看到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朋友,對自己真真切切的憂慮,動容不已,差點動容的落下眼淚來,靠近李斐,握住她的手道:“我沒有想到,你為我憂思至此,說出今天這番話來。”
李斐倒有一絲不好意思,道:“我是每天獨門小戶的過日子,我的話你且聽且辨吧……”
正說著,朱太夫人身邊的管事媳婦進來問馬氏的身體,該是馬氏請大夫的事被長輩們知道了,若依著馬氏原來行事,既然沒有懷孕,身體這點微恙抗一抗就過去了,剛剛聽了李斐的話,倒是想給自己鬆鬆勁了,如實告訴管事媳婦,自己身子疲乏,要告假半日。
管事媳婦去了,叫婆子們抬一張臥榻來,馬氏摘了頭上好幾斤的首飾,取了手上的金纏臂,換了一件家常的衣裳,倒是要好好歇一歇,竟是能轉眼就睡過去的樣子。
眼看著馬氏要睡著了,李斐請推了她一下,笑道:“我還有事問你呢,我問完了你再睡。”
“有什麽事,我知無不言。”馬氏輕笑著道。
沒了精美的飾物,精致的妝容裝點,馬氏也是一個清新俏皮的佳人。
“襄王殿下……”李斐開口是不自然的,問:“襄王殿下……幾時離開雲南,你知道嗎?”
馬氏振作精神,笑道:“你也有興趣八卦這個。”
馬氏自然以為,襄王殿下和李斐八竿子打不著啊!
李斐隻能認了,道:“我也就偶爾八卦八卦!”
黔國公府既然是雲南的第一家,可不喜歡在雲南境內有個皇子杵著,馬氏當黔國公府半個家,多少也知道一些情況,道:“襄王殿下一到了這兒,就說是不適應這裏的高山氣候病了,一直住在會館絕少見人。公爹正叫手下人快點作出分配那二十萬糧草的單子,還有這次征戰麓川的戰功損耗,應該還需幾日,到時候襄王殿下過目一迴,也算有始有終,所以十餘日之後,襄王殿下就該還朝了吧。”
十餘日!
李斐腦海裏映出趙彥恆的傻笑,趙彥恆的落寞,趙彥恆時而幼稚,時而深沉的神情。
那原本是被打擾的生活,要盡快恢複平靜!
馬氏告了半日假,總歸是沒有歇足半日,一直抱病的襄王殿下,忽然心血來潮的馳馬到圓通寺山門下,要拜會黔國公府的朱老夫人!
數十僧侶在山門前迎客,男女分行,迎到寺前的八角亭,由黔國公府的人接著,再領到寺門前的勝鏡坊。
郭家的席帳就設在勝鏡坊,坐在正中間的是朱老夫人和布政使呂震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朱老夫人下首陪著兒媳陳太夫人和孫媳婦承大奶奶馬氏,呂家老太太這一邊也陪坐著數位身份貴重的夫人,有一位,還是錢通的那位侄兒媳婦。
李斐上前拜見朱老夫人,本是來拜見過,稍微寒暄幾句就可以告退,錢夫人忽然高聲笑,朝朱老夫人奉承道:“郭老太太,你家這位內侄女長得很是標誌。”
今天的李斐自晨起沐浴浣發,敷麵調脂,描眉點唇,穿著銀紅紗白娟裏對衿衫,配著白杭絹畫拖裙子,頭上戴著紫陽花冠,在一片的濃妝重彩之中猶顯素淨清雅。李斐無疑是個美人,而且是置身在美人堆裏,還可以令人見之難忘的美人。朱老夫人欣然,笑道:“她父親母親都萬裏無一的模樣,她自然也生得好。”
李斐盈盈立在中間,微微底下頭顯出害羞的樣子來。
呂家老太太眼睛是看不清楚的,眯著眼道:“這位姑娘的說話聲聽著倒是悅耳,人有多大了?”
“今年虛歲十七了。”朱老夫人緩緩和呂家老太太說。
呂震之妻杜氏就湊趣的說道:“這樣出挑的模樣,該是早定下人家了。”
朱老夫人還未言,錢夫人先說道:“那可未必,我家若有這樣標誌的人兒,我可舍不得把人早早嫁了。”
什麽破假設,就錢家那般的宦官之家能出什麽標誌人。朱老太太輕輕一咳,端了杯子喝茶。馬氏就站起來笑著,把李斐引了出去。
馬氏,是清平伯夫人的侄孫女,長得高挑白皙,明眸善睞,輩分矮了李斐一輩,年紀卻比李斐還長兩歲,今年十九了,她十五歲就從秦州嫁了過來,和小自己三歲的丈夫郭紹承成婚,夫小妻大。她和丈夫是兩年後才圓的房,卻是一進郭家門就接手了郭坤那一房的庶務,是郭家實權派的人物。馬氏身上沒有朱家的血緣,李斐和她平輩論交,笑道:“謝你為我解圍了,你就引到這兒吧,有丫鬟們在呢。”
“我也出來透口氣。”馬氏甩著手上的帕子扇風,小聲抱怨道:“這位錢夫人是不請自來,家裏也沒有辦法推,偏偏排出座次來,我和她正麵對坐。”
馬氏既然要躲出來,就帶著李斐到一處水榭,馬氏一邊請李斐入座,一邊道一聲‘我在你麵前隨意了’,就坐在圈椅上,兩隻腳伸直,自有丫鬟懂意思,拿了一把矮凳墊著馬氏的雙腿,另有一個婆子,跪在馬氏邊上給她捏腳。
李斐笑道:“才應承不足半日,就這樣累了嗎?”
李斐是知道馬氏的,從小當一族宗婦培養,身子骨不說嬌柔,是康健,每到年底,能遊刃有餘的從小年夜應酬到正月出頭。
“我從前天就住在了圓通寺,這寺廟裏的和尚都是苦行僧,說吃素就是吃大素,蛋也不吃,飯菜也不放幾滴油,我是大魚大肉吃慣的。”馬氏還有心調笑,念了一句善哉善哉道:“我這兒吃飯沒葷油,真是生不出力氣。”
“這也才吃了三天的素。”李斐比出三根手指頭,湊到馬氏身邊道:“會不會是有了身子,都說懷上孩子的婦人容易疲乏。”
馬氏也想懷孩子呢,立刻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的精神振奮,叫丫頭把隨扈的大夫傳進來診脈。
設下軟簾,大夫搭了脈,又問了丫鬟馬氏的起居,隻是一個讓人失望的消息。
馬氏不免失望,卻還是剛強著掩去失望之色,看了看靶鏡,覺得自己的妝容有點花了,讓人打水來,她要梳洗一番,整理好儀容再去外頭待客。
胭脂水粉洗去大半兒,李斐看出馬氏有一絲憔悴的氣色來,李斐走到馬氏身邊,撫著她的肩,感覺到她的肩肌僵硬,李斐露出幾分憂慮來,道:“我有幾句話,是危言聳聽,也想說給你聽一聽。”
馬氏把洗臉的帕子往銅盆邊一擱,坐迴位置上,請李斐也先落座,才笑道:“你有話盡管說就是了,我洗耳恭聽。”
“我三伯母在市井中當穩婆,也當半個大夫去瞧女人病。”李斐把聲音放輕放緩,道:“我三伯母說,清貧之家的婦人,為生計所迫日日操勞,十有一亭的婦人,在身孕不顯的時候,就失去了那一團骨血。當然身孕不顯,那些婦人隻是把一團骨血當做了每月的經血放掉了,當時並無痛苦,幾日或者數年,甚至是多年之後才察覺到身體的損傷,且不知損傷的由來。病者從不知病,是庶民百姓的疾苦!”
馬氏顯出肅然的神情來。
李斐從容的道:“我認識你多年,你行不讓人挑出一處錯,言不讓人挑出一句錯,你事事周全,已經越過了陳太夫人,成為公府裏自姑媽以下的第二人。”
馬氏眸中忽而閃過冷光,道:“我也有我身上肩負的責任。”
朱太夫人生下二子,郭乾郭坤,郭乾一房勢微,郭坤一房崛起,可是畢竟長幼秩序壓著,郭坤一房想要取郭乾一房而代之,不管是在朝廷中的功績,還是在家族中的聲望,郭坤一房都要全麵壓倒郭乾一房,馬氏在內宅中的對手是自己的大娘,陳太夫人,她就必須處處周全。
“大表哥早逝,大侄子亦早逝,是天不與壽。”李斐心情沉痛,沉默了一下,等再出口之時,目光如炬,慢慢道:“我看著,你掌管著一半的黔國公府,你置身在一座公府權利的最核心,也被其權利所累,日日操勞著,在我看來和清貧之家的婦人也無別無二致。我今天是想勸你一句,做女人也別太操勞了,尤其你比自己的丈夫還大了三歲,尤其你現在還沒有子嗣,而且,你已經嫁進郭家四年了,你現在最應該操心的,是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去迎接你的丈夫,期待你的兒子,而不是現在這樣,強打起精神,坐到錢夫人對麵去,去應酬她那樣惡毒的女人。”
朱欽的三姐當年是嫁清平伯嫡次子,因為老清平伯的長子長媳早逝,爵位才落到嫡次子身上,所以馬氏是自幼父母雙亡的,她的婚姻,是老清平伯和朱家兩姐妹利益平衡的結果。馬氏為此自小受到嚴苛的教導,像李斐這樣有些危言聳聽的貼心窩子話,是很少聽到的。
馬氏,在李斐的目光中,看到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朋友,對自己真真切切的憂慮,動容不已,差點動容的落下眼淚來,靠近李斐,握住她的手道:“我沒有想到,你為我憂思至此,說出今天這番話來。”
李斐倒有一絲不好意思,道:“我是每天獨門小戶的過日子,我的話你且聽且辨吧……”
正說著,朱太夫人身邊的管事媳婦進來問馬氏的身體,該是馬氏請大夫的事被長輩們知道了,若依著馬氏原來行事,既然沒有懷孕,身體這點微恙抗一抗就過去了,剛剛聽了李斐的話,倒是想給自己鬆鬆勁了,如實告訴管事媳婦,自己身子疲乏,要告假半日。
管事媳婦去了,叫婆子們抬一張臥榻來,馬氏摘了頭上好幾斤的首飾,取了手上的金纏臂,換了一件家常的衣裳,倒是要好好歇一歇,竟是能轉眼就睡過去的樣子。
眼看著馬氏要睡著了,李斐請推了她一下,笑道:“我還有事問你呢,我問完了你再睡。”
“有什麽事,我知無不言。”馬氏輕笑著道。
沒了精美的飾物,精致的妝容裝點,馬氏也是一個清新俏皮的佳人。
“襄王殿下……”李斐開口是不自然的,問:“襄王殿下……幾時離開雲南,你知道嗎?”
馬氏振作精神,笑道:“你也有興趣八卦這個。”
馬氏自然以為,襄王殿下和李斐八竿子打不著啊!
李斐隻能認了,道:“我也就偶爾八卦八卦!”
黔國公府既然是雲南的第一家,可不喜歡在雲南境內有個皇子杵著,馬氏當黔國公府半個家,多少也知道一些情況,道:“襄王殿下一到了這兒,就說是不適應這裏的高山氣候病了,一直住在會館絕少見人。公爹正叫手下人快點作出分配那二十萬糧草的單子,還有這次征戰麓川的戰功損耗,應該還需幾日,到時候襄王殿下過目一迴,也算有始有終,所以十餘日之後,襄王殿下就該還朝了吧。”
十餘日!
李斐腦海裏映出趙彥恆的傻笑,趙彥恆的落寞,趙彥恆時而幼稚,時而深沉的神情。
那原本是被打擾的生活,要盡快恢複平靜!
馬氏告了半日假,總歸是沒有歇足半日,一直抱病的襄王殿下,忽然心血來潮的馳馬到圓通寺山門下,要拜會黔國公府的朱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