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撩起床帳,看見外頭還是一片鴉青色,朦朧清輝,心裏不由咯噔一下,扶了老太太坐在床頭。
呂嫂臉色急切又憔悴,快步走了進來,在床邊行了禮就快語道:“老太太,三姑娘,三太太昨天申時到了澄江府衙,錢夫人知道三太太是來看胎像的,當即也領著我們去見王娘子,三太太摸了胎,按了脈,斷說王姨娘腹中已經是死胎,需要馬上用藥催產下來,否則大人性命不保,錢知府,錢夫人,錢家沒人信三太太的話,也就王太太相信,錢家請的大夫也說胎兒無虞,和三太太好一通辨,我們正要被錢家趕出來,裏頭說王娘子要生了,三太太就在這個時候自請進入了產室,過了沒一會兒又傳出難產來,錢家要求保小,王太太在外麵哭喊著保大,錢家的人要拿住她,攆她出去,王太太銀簪子頂著脖子往產室衝,求錢家保她女兒,錢家那些人也黑心,和王太太纏在一起,銀簪子就刺入了王太太的脖子,血流了半俱身子,三太太從產室出來看了眼王太太慘狀,就叫我先逃出來,之後裏麵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出來之後站了半個時辰也沒有看見三太太出來,我不敢在錢府外逗留,趕緊出了澄江府。”
呂嫂很穩的住,說起來兩三百字的事,可是這裏頭的心酸道也道不盡。
李老太太喜歡吃王家的玫瑰醬玫瑰餅,呂嫂去王家鋪子買過很多次,也是見過王娘子做姑娘的樣子,昨天看見她的樣子,完全無法和印象中那個水靈靈的嬌嬌女兒重合起來。才十六歲的青春,眼中了無生氣,混像個沒有感覺的木頭人。頭發枯黃,皮膚長了許多的孕斑,肚子簸箕一樣大,身子卻瘦成一副骨頭,原來十分的顏色凋零的七七八八。錢知府是個好色又薄情的,當初看上了眼,拆散一對鴛鴦,用王家二老的性命威脅著把人搶到手,到手之後也沒有寵幾天就丟在了腦後,保小就是他說的。錢夫人也是個助紂為虐,草菅人命的,趕人綁人一步步相逼,王太太拿自己的命頂,錢家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她的命,呂嫂逃出來之前,看見王太太自己捂著脖子,眼珠子絕望無助的瞪著產室……
李速和盧氏未及穿衣,披著衣裳過來的,立在床邊聽了大半的話兒,盧氏急急的問道:“婆婆是保了大,還是保了小?”
不用呂嫂迴答,李老太太又是激憤,又是無奈的道:“不用問,阿翎我最了解,她隻會救人不會殺人,她說了胎兒已經死在腹中,她一定是保了王娘子。”樂翎是樂氏的閨蜜。
李速憤怒又驚慌,轉身就要去澄江府接母親。
李老太太喝住道:“阿速,別忘了你是流放的人。”流放的人不能科舉,不能經商,也沒有人身自由,李速是不能出昆明府的,所以他不能去澄江府。
朝廷的律法,流放之人滿六十可以贖身返鄉,李老太太滿六十之後贖身了,隻是她的兒媳孫子都在這裏,她也沒有返鄉。樂氏未滿六十,不過五年前皇上的六十整壽,朝廷要赦免部分犯人,李月上下打點,讓樂氏得到了赦免,而李迅李速李迪三人還是流放的身份,按理他們都該在臨安府當差,借著奉戎役的由頭,才長期留在昆明府。李迅是前年才被人告密,押迴了臨安府。
“你母親保了王娘子已經得罪了錢家,錢家正愁沒地方出氣呢,你去澄江府見不到你母親,還會白白被錢府拿下,押送到臨安。”李老太太的一生,大風大浪經曆的多了,現在就比小輩冷靜,對著青筋暴跳的李速道:“你要是急,就去請阿木替你下澄江。”
林毅是城門官,是自由的身份,李速繃著臉去了林家。
李速出去後,盧氏才遲疑的道:“老太太,阿木叔隻是守城的門官,錢家……”
“錢通做了十年的鎮守太監,已經是雲南的土皇帝了,錢家就是皇親國戚。阿木去了澄江也頂不上用處,不過是叫阿速有點事做,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懣。”
以李老太太的視角,皇上不是個好皇上,皇上忌憚賢臣,暱近群小,用宦官來監視大臣,重用了一大批錢通那樣的閹人,閹人能有幾個好,或專權,或貪財,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已經形成閹黨,是朝廷的毒瘤。皇上要這樣的無道,誰能阻止他,李家已經為此死過人了,李老太太不想李家再死人了,李老太太時時提醒著孩子們繞路走,繞路走,可是有時候,那滿腔的熱血也控製不住的。
李老太太靠在床頭,冷汗淋淋,麵色蒼白。
盧氏無可奈何,隻能默默垂淚。
李斐看得心痛至極,也流下了眼淚,又馬上抹去道:“奶奶,你不要難過,我去求求大姑媽,我去求求坤表哥,錢家再怎麽囂張,也是要給黔國公府幾分薄麵的。”
黔國公府的朱太夫人,是朱欽的大姐,是李斐嫡親的姑媽。而黔國公府現在實際上的掌權者郭坤,是朱太夫人的次子,是李斐嫡親的表哥。
李老太太滄桑悲哀,沉重的一歎道:“李家在滇十六年,往日已經得了黔國公府諸加照拂,這人情越欠越多,倒時候怎麽償還!”
李斐給李老太太擦冷汗,勸道:“大姑媽說郭李兩家是割不斷的親戚,李家現在有難了,郭家會幫忙的。再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三嬸嬸是在救王娘子的性命,這些年三嬸嬸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好人會有好報的。”
李斐稍微勸了幾句,就叫江伯備車。
天沒亮就有人拍門,之後李家又是一通忙忙亂,這樣的動靜自然驚動了住在隔壁的趙彥恆,趙彥恆正要前去過問,李斐走了出來。但見李斐麵帶淚痕,眼眶中還聚著一層晶瑩的水光。
是在哭嗎?
為什麽哭了?
趙彥恆的心被抽了一下,手自然的伸了過去,想要撫上李斐的麵頰。趙彥恆伸過去的,是他的右手,而他的右手白天被他自己傷了,現在包的和粽子一樣,所以最終,趙彥恆的手伸在半途又放了下來。
李斐看見了趙彥恆眼中的關切和心疼;看見了趙彥恆的手欲伸過來,又在中途放下;看見了趙彥恆的右手紗布裹了一層又一層。李斐什麽都看見了,但是李斐沒有時間細想細問,隻向趙彥恆匆匆頷首,便繞過了趙彥恆上車。
放下去的車簾被趙彥恆強行掀起,趙彥恆殷切的問道:“李姑娘,家裏出了什麽事了,或許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
那時的李斐絕對不認為趙彥恆有幫得上忙的地方,不過是心裏太過苦澀,想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恰好趙彥恆問了,李斐不由自主的含淚道出:“我伯母被鎮守太監的侄兒扣在了澄江,我現在要去找姑媽和表哥。”
“鎮守太監錢通嗎?”過去的一夜,趙彥恆是在深深的無力感中度過的,前一刻,趙彥恆的心還在抽痛,這一刻,趙彥恆突然活絡了過來,好像一個一無是處的人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一樣的興奮,在突然的興奮之中趙彥恆還存了一點理智的道:“如果和錢家有關的話,我能幫點忙的,家父在京為官,誰都會給麵子的。”
趙彥恆的家父坐著天下最大的官,所有的宦官都是他父親的奴婢,能不給麵子嘛,趙彥恆說的也沒錯。
李斐想到陸應麟說趙彥恆來曆不明,背後財勢不凡,不由寄予了一絲希望,但是又覺得自家和他相交甚淺,他又對自己存了那樣的心思,不免蹉跎在那裏,不知如何開口。
好在趙彥恆在李斐麵前是一個特別知情知趣的人,他也不讓李斐為難,放下簾子才對李斐道:“三姑娘不要著急,我現在就去拜訪錢大人,讓他侄兒把三太太放迴來。”
趙彥恆隨即離開。
江伯聽見了二人的對話,牽著馬問李斐道:“三姑娘,我們要不要去黔國公府。”
李斐追看著趙彥恆急匆匆的腳步,一時心中想了很多。李斐算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趙彥恆對自己的真誠,李斐感謝趙彥恆的真誠,又羞愧於無以報答他的真誠,至少不能向他所期望的那樣報答他。李斐一下子想到很遠,又馬上拉迴現在,開始懷疑趙彥恆說話辦事的能力,要是錢通不買他家父的麵子,自己三伯母那裏,這段時間李斐是不允許耽誤的,耽誤的一絲可能也不允許。李斐的心思這樣來迴轉了一遍,依然去了黔國公府。
李斐不可能把自己三伯母的安危完全寄托在不知底細的趙彥恆身上。
錢通的府上,他的侄媳錢夫人在討錢通的主意。
李家,爛船還有三千釘。
樂氏出身名門,曾經有過四品的誥命,這些年樂善好施的,也有點名望。最重要的是,李家和郭家的關係。不過這層關係有利也有害,錢通是鎮守太監,郭家世代鎮守雲南,正所謂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錢通和郭家就是東西風,那個狂吹。
借著樂氏打壓一下郭家,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呂嫂臉色急切又憔悴,快步走了進來,在床邊行了禮就快語道:“老太太,三姑娘,三太太昨天申時到了澄江府衙,錢夫人知道三太太是來看胎像的,當即也領著我們去見王娘子,三太太摸了胎,按了脈,斷說王姨娘腹中已經是死胎,需要馬上用藥催產下來,否則大人性命不保,錢知府,錢夫人,錢家沒人信三太太的話,也就王太太相信,錢家請的大夫也說胎兒無虞,和三太太好一通辨,我們正要被錢家趕出來,裏頭說王娘子要生了,三太太就在這個時候自請進入了產室,過了沒一會兒又傳出難產來,錢家要求保小,王太太在外麵哭喊著保大,錢家的人要拿住她,攆她出去,王太太銀簪子頂著脖子往產室衝,求錢家保她女兒,錢家那些人也黑心,和王太太纏在一起,銀簪子就刺入了王太太的脖子,血流了半俱身子,三太太從產室出來看了眼王太太慘狀,就叫我先逃出來,之後裏麵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出來之後站了半個時辰也沒有看見三太太出來,我不敢在錢府外逗留,趕緊出了澄江府。”
呂嫂很穩的住,說起來兩三百字的事,可是這裏頭的心酸道也道不盡。
李老太太喜歡吃王家的玫瑰醬玫瑰餅,呂嫂去王家鋪子買過很多次,也是見過王娘子做姑娘的樣子,昨天看見她的樣子,完全無法和印象中那個水靈靈的嬌嬌女兒重合起來。才十六歲的青春,眼中了無生氣,混像個沒有感覺的木頭人。頭發枯黃,皮膚長了許多的孕斑,肚子簸箕一樣大,身子卻瘦成一副骨頭,原來十分的顏色凋零的七七八八。錢知府是個好色又薄情的,當初看上了眼,拆散一對鴛鴦,用王家二老的性命威脅著把人搶到手,到手之後也沒有寵幾天就丟在了腦後,保小就是他說的。錢夫人也是個助紂為虐,草菅人命的,趕人綁人一步步相逼,王太太拿自己的命頂,錢家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她的命,呂嫂逃出來之前,看見王太太自己捂著脖子,眼珠子絕望無助的瞪著產室……
李速和盧氏未及穿衣,披著衣裳過來的,立在床邊聽了大半的話兒,盧氏急急的問道:“婆婆是保了大,還是保了小?”
不用呂嫂迴答,李老太太又是激憤,又是無奈的道:“不用問,阿翎我最了解,她隻會救人不會殺人,她說了胎兒已經死在腹中,她一定是保了王娘子。”樂翎是樂氏的閨蜜。
李速憤怒又驚慌,轉身就要去澄江府接母親。
李老太太喝住道:“阿速,別忘了你是流放的人。”流放的人不能科舉,不能經商,也沒有人身自由,李速是不能出昆明府的,所以他不能去澄江府。
朝廷的律法,流放之人滿六十可以贖身返鄉,李老太太滿六十之後贖身了,隻是她的兒媳孫子都在這裏,她也沒有返鄉。樂氏未滿六十,不過五年前皇上的六十整壽,朝廷要赦免部分犯人,李月上下打點,讓樂氏得到了赦免,而李迅李速李迪三人還是流放的身份,按理他們都該在臨安府當差,借著奉戎役的由頭,才長期留在昆明府。李迅是前年才被人告密,押迴了臨安府。
“你母親保了王娘子已經得罪了錢家,錢家正愁沒地方出氣呢,你去澄江府見不到你母親,還會白白被錢府拿下,押送到臨安。”李老太太的一生,大風大浪經曆的多了,現在就比小輩冷靜,對著青筋暴跳的李速道:“你要是急,就去請阿木替你下澄江。”
林毅是城門官,是自由的身份,李速繃著臉去了林家。
李速出去後,盧氏才遲疑的道:“老太太,阿木叔隻是守城的門官,錢家……”
“錢通做了十年的鎮守太監,已經是雲南的土皇帝了,錢家就是皇親國戚。阿木去了澄江也頂不上用處,不過是叫阿速有點事做,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懣。”
以李老太太的視角,皇上不是個好皇上,皇上忌憚賢臣,暱近群小,用宦官來監視大臣,重用了一大批錢通那樣的閹人,閹人能有幾個好,或專權,或貪財,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已經形成閹黨,是朝廷的毒瘤。皇上要這樣的無道,誰能阻止他,李家已經為此死過人了,李老太太不想李家再死人了,李老太太時時提醒著孩子們繞路走,繞路走,可是有時候,那滿腔的熱血也控製不住的。
李老太太靠在床頭,冷汗淋淋,麵色蒼白。
盧氏無可奈何,隻能默默垂淚。
李斐看得心痛至極,也流下了眼淚,又馬上抹去道:“奶奶,你不要難過,我去求求大姑媽,我去求求坤表哥,錢家再怎麽囂張,也是要給黔國公府幾分薄麵的。”
黔國公府的朱太夫人,是朱欽的大姐,是李斐嫡親的姑媽。而黔國公府現在實際上的掌權者郭坤,是朱太夫人的次子,是李斐嫡親的表哥。
李老太太滄桑悲哀,沉重的一歎道:“李家在滇十六年,往日已經得了黔國公府諸加照拂,這人情越欠越多,倒時候怎麽償還!”
李斐給李老太太擦冷汗,勸道:“大姑媽說郭李兩家是割不斷的親戚,李家現在有難了,郭家會幫忙的。再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三嬸嬸是在救王娘子的性命,這些年三嬸嬸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好人會有好報的。”
李斐稍微勸了幾句,就叫江伯備車。
天沒亮就有人拍門,之後李家又是一通忙忙亂,這樣的動靜自然驚動了住在隔壁的趙彥恆,趙彥恆正要前去過問,李斐走了出來。但見李斐麵帶淚痕,眼眶中還聚著一層晶瑩的水光。
是在哭嗎?
為什麽哭了?
趙彥恆的心被抽了一下,手自然的伸了過去,想要撫上李斐的麵頰。趙彥恆伸過去的,是他的右手,而他的右手白天被他自己傷了,現在包的和粽子一樣,所以最終,趙彥恆的手伸在半途又放了下來。
李斐看見了趙彥恆眼中的關切和心疼;看見了趙彥恆的手欲伸過來,又在中途放下;看見了趙彥恆的右手紗布裹了一層又一層。李斐什麽都看見了,但是李斐沒有時間細想細問,隻向趙彥恆匆匆頷首,便繞過了趙彥恆上車。
放下去的車簾被趙彥恆強行掀起,趙彥恆殷切的問道:“李姑娘,家裏出了什麽事了,或許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
那時的李斐絕對不認為趙彥恆有幫得上忙的地方,不過是心裏太過苦澀,想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恰好趙彥恆問了,李斐不由自主的含淚道出:“我伯母被鎮守太監的侄兒扣在了澄江,我現在要去找姑媽和表哥。”
“鎮守太監錢通嗎?”過去的一夜,趙彥恆是在深深的無力感中度過的,前一刻,趙彥恆的心還在抽痛,這一刻,趙彥恆突然活絡了過來,好像一個一無是處的人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一樣的興奮,在突然的興奮之中趙彥恆還存了一點理智的道:“如果和錢家有關的話,我能幫點忙的,家父在京為官,誰都會給麵子的。”
趙彥恆的家父坐著天下最大的官,所有的宦官都是他父親的奴婢,能不給麵子嘛,趙彥恆說的也沒錯。
李斐想到陸應麟說趙彥恆來曆不明,背後財勢不凡,不由寄予了一絲希望,但是又覺得自家和他相交甚淺,他又對自己存了那樣的心思,不免蹉跎在那裏,不知如何開口。
好在趙彥恆在李斐麵前是一個特別知情知趣的人,他也不讓李斐為難,放下簾子才對李斐道:“三姑娘不要著急,我現在就去拜訪錢大人,讓他侄兒把三太太放迴來。”
趙彥恆隨即離開。
江伯聽見了二人的對話,牽著馬問李斐道:“三姑娘,我們要不要去黔國公府。”
李斐追看著趙彥恆急匆匆的腳步,一時心中想了很多。李斐算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趙彥恆對自己的真誠,李斐感謝趙彥恆的真誠,又羞愧於無以報答他的真誠,至少不能向他所期望的那樣報答他。李斐一下子想到很遠,又馬上拉迴現在,開始懷疑趙彥恆說話辦事的能力,要是錢通不買他家父的麵子,自己三伯母那裏,這段時間李斐是不允許耽誤的,耽誤的一絲可能也不允許。李斐的心思這樣來迴轉了一遍,依然去了黔國公府。
李斐不可能把自己三伯母的安危完全寄托在不知底細的趙彥恆身上。
錢通的府上,他的侄媳錢夫人在討錢通的主意。
李家,爛船還有三千釘。
樂氏出身名門,曾經有過四品的誥命,這些年樂善好施的,也有點名望。最重要的是,李家和郭家的關係。不過這層關係有利也有害,錢通是鎮守太監,郭家世代鎮守雲南,正所謂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錢通和郭家就是東西風,那個狂吹。
借著樂氏打壓一下郭家,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