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技術在現實世界非常容易實現:


    什麽監控人臉識別,信號追蹤定位,資金追蹤等等……


    但把這些放在1952年這個背景下,根本毫無可能。


    信號定位高度依賴衛星網絡,可這時候美蘇太空競賽還未正式開始,美國gps導航衛星計劃連項目都沒啟動,根本沒辦法進行定位追蹤;


    資金監管更是可笑,atm機是在1967年才在英國出現,真正等到反洗錢和銀聯監管係統出現,都已經是20世紀末期了;


    而最有可能實現的人臉識別,在1950年時期也僅僅隻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到1960年mit才提出“人臉幾何特征”的概念,並且準確率非常低。


    更別說現在的英國倫敦連一個真正的監控攝像頭都沒有,何談人臉識別?


    “這個時期的軍方追蹤手段……”


    顧幾大腦飛速運轉,努力迴憶著所有可能在1952年實現的技術偵查。


    終於。


    他猛地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應該可以實現的定位技術。


    這項成果其實來自於二戰時期。


    當時gps導航定位還沒有發布,軍方戰機在執行完任務後,需要在茫茫大海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航空母艦降落。


    所以美國海軍便研發出一套非常利害的指引係統,名叫“高清角定位”。


    他們會在航母上裝載一個不停轉動的無線電發射器,將平麵分成若幹個角度,每轉動到一個角度區間,就會發射對應的摩爾斯電碼信號無線電波。


    這時,隻要戰機的接收器收到對應的加密字母,便會立刻知道航母相對自己處於什麽方位。


    顧幾能想到的是。


    軍方可以製作一個體積極小的無線電波發射器,隻要一個石英晶體振蕩器,一個電阻,以及一塊電源這三樣就能完成。


    然後趁著巴肯和保羅第一次上門談生意時,放置在二人身上。


    這種裝置無需像“高清角定位”一樣精密。


    它能保證不間斷的發射信號,那麽軍方便可以利用信號接收車,一步步鎖定二人的位置。


    當然,軍方的資源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全城流動搜查的代價太大。


    這時候,那些在交通要道和地鐵大鬧動靜抓人的偵查員就有了作用。


    一開始,顧幾還不太理解。


    這幫人為何偵查技術如此低劣,並且看到可疑人員就直接暴露底牌,完全不怕打草驚蛇。


    現在看來,他們很可能是故意為之。


    目的就是為了大聲宣揚:我們在這裏布置了人手和埋伏!


    如此便能主動驅趕巴肯和保羅不斷移動。


    而這種有意設計,恰好符合了“高清定位角”的原理。


    倘若兩人最終被驅趕到一個沒有軍方偵查員的區域,那麽大概率,也就是信號接收車鎖定無線電的位置!


    想到這裏。


    顧幾不由專門看了一眼霍特。


    果不其然。


    這家夥也在默默看著他,頗有一種抓到獵物想要炫耀的感覺。


    艸!


    他忍不住在心裏罵了一句。


    想到這一輪,自己從頭到尾費盡心思,可最後還是無法改變結果。


    總有種深深的不甘和無力。


    上次產生這種感覺,也分別是二戰工廠關卡,以及七九大案。


    無論他怎麽努力。


    都改變不了那個士兵阿普,以及特警尖兵梁小佳的死亡。


    似乎既定的曆史事實,誰也無法撼動。


    不過這種矯情也隻持續了片刻,顧幾便迅速調整好心態。


    作為一名“老特警指揮”,他必須時刻保持頭腦冷靜,不能被情緒左右。


    既然結果已經無法改變。


    那麽接下來,就該思考如何才能讓未來的發展變得對自己更有利。


    雖然巴肯和保羅這條劇情線已經走壞;


    但倫敦霧霾的治理正在有序推進。


    並且顧幾這一輪拿到了不明飛行器的實質性證據。


    他現在跟霍特正式撕破臉,也算是一種局勢逆轉,雙方未嚐不可坐下來談判。


    這時候。


    他手中的情報資源,不但可以爭取到破解彭尼和不明飛行器秘密的機會,或許還能換到一些有關巴肯的信息。


    保羅引發的騷亂,很快就被平息掉。


    士兵們重新開始維持封鎖。


    得益於顧幾的建議,士兵第一時間便將被炭疽粉末汙染的實驗室控製起來,並且在布萊恩的上報下,國防部也派出了陸軍生化快反部隊過來支援。


    有了這些保障,相信這一輪的炭疽擴散危機,能得到不錯的抑製。


    “薩哈娜,如今危機已經控製下來,現在你應該可以跟我說一說你自己了吧?”


    到了傍晚。


    本特沃爾基地基本已經恢複正常運轉。


    布萊恩似乎仍然對顧幾先前的表現難以忽略,於是專門將他叫到了一邊。


    “她是不會說真話的,對吧,gru?”


    還沒等顧幾開口。


    驀地,一旁伴隨著腳步聲,傳來了一聲冷笑。


    顧幾扭頭一看,正是霍特。


    “gru?”


    布萊恩重複性反問道。


    霍特示意性地點了下頭,然後圍繞著顧幾緩緩講道:


    “我們原本正在調查一項絕密技術,涉及到兩個德國專家,卻被這家夥提前通知逃走;而實驗室的炭疽項目計劃,那兩個是絕對接觸不到的,所以真相隻有一個,蘇聯的情報網,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聯合軍事保密區內!”


    隨著這一字一句展開,布萊恩看他的眼神也在不斷變冷。


    gru,也就是格魯烏;


    蘇聯時期專門為了軍事情報收集與分析所成立的頂級情報武裝部隊。


    霍特之所以第一個想到它。


    是因為在三年前,格魯烏剛因曼哈頓滲透計劃,成功讓蘇聯在1949年試爆了首枚原子彈,而在世界情報圈內名聲大噪。


    所以。


    顧幾現在被打上的標簽是:


    蘇聯軍事情報間諜!!


    也難怪布萊恩會突然如此冷漠。


    自古以來,間諜都不會有好下場。


    一旦他被定性,那麽他接下來的日子,將會生不如死。


    不過顧幾也從中聽出一切重要信息。


    那就是霍特當麵承認了他抓捕巴肯和保羅,是為了獲取某項絕密技術。


    一方麵,是間接印證了顧幾最初的猜想:巴肯能研製出無數先進的電子醫療設備,一手締造出現實世界最龐大的醫療帝國,靠得的確是神秘球體科技;


    另一方麵,布萊恩應該也知道霍特手底下的研究計劃。


    或者說,這本就是在首相的授意下進行!


    “你難道沒有什麽想說的麽?”


    布萊恩見顧幾一直不語,便率先打破這沉默的氣氛。


    顧幾略微一琢磨。


    “倘若我真是間諜,按照霍特長官的描述,我既然已經找到了那兩位專家,又竊取到了實驗室的生化武器項目,為何不直接撤離倫敦,還要去市政廳把事情鬧大,又跟你們來基地,阻止這場危機?


    我難道看起來很像傻子麽?”


    布萊恩一挑眉,似乎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於是又轉頭看向霍特。


    這家夥也怔了一下。


    的確。


    按照常理來推斷。


    一個間諜已經拿到這麽多重要情報,早該功成身退逃離才對,又何必再次涉險,並且讓自己處於漩渦核心呢?


    但霍特還是堅持嘴硬道:


    “誰知道你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也許你的圖謀比這些還要更大,阻止炭疽泄露,隻不過是為了騙取我們得信任,好進一步竊取……”


    說到最後,他似乎是覺得自己話有些多,趕忙又閉上了嘴。


    “圖謀更大,難道不應該更謹慎麽?”


    顧幾忍不住笑了一聲,指著遠處正在處理實驗室的士兵:


    “我完全可以換一些簡陋的提議和方案,既能騙取信任,又不至於太過專業化而引起你們的懷疑;


    我這麽做,不是為了盡快平息這場危機麽?一個蘇聯間諜,會管一個英國基地士兵和市民們的死活麽?”


    此話一出。


    霍特頓時被懟得啞口無言。


    的確。


    從顧幾當下的所作所為來看,的確不太符合一名蘇聯間諜的立場和利益。


    布萊恩蹙著眉頭。


    “可你一個行政秘書,為什麽會懂這麽多生化知識,你又是怎麽接觸到德國專家,以及炭疽實驗項目這些機密的!”


    顧幾思緒飛轉。


    世界上最頂尖的四大情報機構,蘇聯對外情報局肯定不能說,而英國mi6和美國cia的正主就站在他麵前。


    隻要布萊恩和霍特一人一個電話,就能立刻戳穿他的謊言。


    而剩下最後一個以色列摩薩德,這個時期才剛剛成立,還不足以站穩跟腳,更不會把手伸到倫敦。


    那麽就隻剩下最後一個選擇……


    “布萊恩,別跟他廢話了,直接把她送到審訊室……”


    “我的確不是一個普通市政廳秘書,但我可以保證,我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盡快解決危機,為全人類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就在霍特打算直接把人帶走的那一刻。


    顧幾終於開了口。


    布萊恩伸手製止了霍特,認真盯著他的雙眼。


    “就算我相信你所說的,可你背後總要有一個平台,總不能說你這一身本領都是自學,一切行為也都是你的自發意願吧?”


    “當然不是。”


    “那你到底是誰!”


    “code:7472!”


    顧幾此話一出。


    布萊恩和霍特各自帶著疑惑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驚唿道:


    “7472?”


    “這是什麽組織?蘇聯國家安全部麽?還是內務人民委員部……”


    “不,我從未在蘇聯內部代號中聽過這串數字,會不會是中東?”


    “這不可能,他們並不習慣以數字代號來命名……”


    兩人紛紛開始自顧自迴憶著,甚至開始互相爭辯起來。


    最終。


    還是顧幾主動開口,中斷了兩人。


    “錯了,我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而是一個非官方組織。”


    “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這不可能,沒有國家力量在背後支持,你根本沒有資源和人力滲透進本特沃爾的軍事保密區!”


    霍特當即否定,眼神充滿質疑地掃視著:“這個什麽7472,是你瞎編的吧?”


    布萊恩雖然沒有接茬。


    但他的表情,也等於默認了這句話。


    的確。


    這個時期的英國,背靠著最早1909年建立mi6的先發情報優勢,仍然是世界上擁有最強情報機構網絡的國家。


    而作為能在國防部任重要職位的布萊恩,沒聽過“7472”這種組織,認為是假的也合情合理。


    實際上。


    顧幾一開始也不知道是否該爆料出“7472部隊”這張底牌。


    就像當初他進行二戰工廠關卡一樣。


    沒有信任背書,空口白話,根本毫無作用。


    不過現在……


    “1943年,路德維希港巴斯夫工廠爆炸,就是我們處理解決的。”


    “巴斯夫工廠爆炸?”


    霍特反問一聲,猛地從腰間拔出手槍:“原來你是……”


    槍口指過來的那一瞬間。


    顧幾瞳孔陡縮,長期在危險中摸爬滾打的經驗讓他的身體先於大腦做出了反應。


    瞬間側身躲避,左手“嗖”地一下,如鐵鉗一般迅猛地抓住霍特持槍的手腕,用力一扭。


    霍特吃痛,手臂下意識地一鬆。


    顧幾順勢用右手抓住手槍的套筒,猛地一拽,在對方還沒來得及做出進一步反應時,手槍已經穩穩地握在了他手中。


    “你!”


    “哢擦……”


    在霍特和布萊恩滿臉的不甘與驚異中,顧幾一步步將這把黑色勃朗寧m1935的零件拆了個稀巴爛,“叮鈴咣當”地撒在了地上。


    “抱歉,我這個人很容易產生過激反應,相信你們不會介意吧?”


    “我沒記錯的話,1943年的巴斯夫事件,好像是一個漢斯士兵解決的,難道他也是你們的人?”


    相比起霍特,布萊恩就顯得冷靜許多。


    “不然呢。”顧幾聳了聳肩。


    “我還是不明白,任何組織的成立都有其目的,我不相信你們完全是為了所謂的人類安全,單純解決這些危機,除非你們是上帝的化身。”


    “你也可以把我們理解成上帝,不過你說的也對……”


    麵對布萊恩質疑銳利的目光。


    顧幾故意頓了頓,看向霍特,順手從兜裏掏出一遝照片,“我們在幫忙解決危機的基礎上,也要象征性收取一些‘特殊的小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危機處理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土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土士並收藏危機處理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