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三絕看到針尖上那暗黑的血色,頓時抽了口涼氣,臉色也開始變得難看了起來。
雖然在李江南的眼裏,他就算不是庸醫,也比庸醫強不了多少,但實際上他的醫術水平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有那麽大的名聲。
所以他一看這黑紅色的血跡,心裏麵就明白了,這年輕人並沒有說錯,自己是真的沒有診查出來,付從軍的顱內的確出現了瘀血。
其實沒有診查出來,也不能怪他醫術不精,因為顱內瘀血這種症狀,如果隻是米粒大的瘀血麵積,光憑中醫探脈,是很難診斷到的,非得去大醫院做極為精密的顱內影像檢查。
這就讓畢三絕感到很恐怖了,自己沒有診查出來,為什麽這個年輕人可以如此輕易地判明症狀?
要知道他沒有攜帶任何儀器,甚至都沒有為付從軍探脈檢查,難道就憑肉眼觀察,就能看到付從軍的顱內有一丁點的瘀血?
而更恐怖的是,這年輕人簡直比精密的定位儀器還要厲害,隨便一針紮下,就能精準地刺到顱腔內部的瘀血之處,難道他有一雙透視眼麽?這也太厲害了吧!
麵對李江南“你自己說,你是不是庸醫”的提問,畢三絕半天都沒接上話,臉色一陣發白,又一陣變紅,暗暗的尷尬。
那叫小青的藥童也是懂醫的,那藥童看到針尖上黑紅的血色,同樣也說不出話來,就像吃了隻蒼蠅似的,臉色難看極了。
其他的張力彪劉經理等人,雖然看不懂那針尖上的一點血跡意味著什麽,但他們都能看懂畢三絕和小青的臉色,他們兩一老一少的臉色都變得非常難看,與先前的盛氣淩人已經判若兩人,而且麵對李江南的質問他們兩根本就答不上話,這充分說明,李江南說中了,畢三絕的確出現了誤診。
不由間,張力彪劉經理等人紛紛向李江南投去訝異的眼光,莫非這個叫李江南的年輕人,除了有一身極好的功夫之外,還有一身極為高超的醫術?
就連畢三絕這種頂級藥師,都被他懟得抬不起頭來!
“怎麽了,是不是沒話可說?”
見畢三絕久久答不上話來,李江南便收迴銀針,冷淡地說:“看在你是醫者的份上,送你一個忠告。”
“其實庸醫並不可怕。怕就怕明明是個庸醫,還驕傲自大,自以為很厲害。這種人不會有任何進步,遲早會落一個:草菅人命、害人害已的下場!”
畢三絕被教訓了一句,更加是老臉通紅,羞慚不已。
可那叫小青的藥童年輕氣盛,卻並不服氣,他一指李江南駁斥:“你算什麽東西,有什麽資格教訓畢老先生?”
“剛才你隻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運氣好而已!”
“有本事你當著大家的麵,把患者治好!”
“小青,不得胡鬧,向他道歉!”
“顱內出血,壓迫神經,不是那麽好治的!”
畢三絕雖然驕傲自大,很喜歡擺架子,但有一點還是很可貴,那就是他的醫德還在,尊重事實。
不過他嘴上雖然在駁斥小青,但心裏麵卻很想看看,這年輕人究竟有沒有本事,能治好患者的顱內出血。
畢竟顱內有了出血點這種病症,除了開顱,沒有更好的辦法。
“祖師爺,我並沒有胡鬧!”
“他敢侮辱你是庸醫,就是不行!”
藥童又氣唿唿地指向李江南道:“你別像個教師爺似的光說別人,有本事你來試試,隻要你把患者治好,我就服你!”
聽小青這樣一嚷嚷,張力彪劉經理等人,全把眼光看向了李江南,都想知道,他有沒有能耐接招。
而畢三絕也不再出聲阻止,他正想看看,這年輕人有多高的本事。
李江南自不會跟一個小小藥童計較,走到桌前,拿了畢三絕的那副針囊:“把他拉開,別影響我治病。”
“就算你們不說,付老板的顱內損傷,我也一樣會替他治好……”
在眾人驚異的眼光地下,李江南走到床前,從針囊中抽出兩根長短不一的銀針,以左右兩手,同時執針。
第一針,風池穴,百會穴,李江南幾乎是同時出手,同時下針。
第二針,至陽穴,陽關穴,李江南還是雙手同時下針。
然後李江南一左一右,兩隻手上使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撚針手法,一手輕輕搖針,另一隻手卻快速撚動,畢三絕看到這裏,猛地目芒一縮,大驚失色:“左青龍,右白虎!”
“左手青龍搖頭,右手白虎擺尾,左右遙相唿應,難道這種罕見的雙手針法,是失傳已久的平衡針術?”
李江南抬頭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但什麽話都沒說,繼續低下頭,用心施針。
見李江南的神色有變化,情知被自己猜中了,畢三絕精神一振,喜道:“不會錯了,肯定是失傳已久的針灸絕技,平衡針術……”
說著他連忙湊近到了床前,睜大雙眼,仔細觀察李江南的針路,似乎生怕錯過了這一失傳已久的針灸絕學。
“祖師爺,什麽是平衡針術?”藥童小青也湊了上去,拉了拉畢三絕的袖子。
“噓……”畢三絕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道:“認真觀摩,這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平衡針法,針理絕妙,博大精深……”
隨著他們兩一老一少擠了上前,張力彪劉經理等人也不甘落後地擠到床前,雖然他們看不懂李江南的針灸,但總覺得這是一番難得的奇景,全都流露出不明覺曆的表情。
畢三絕一臉神往,一邊看,一邊輕聲敘說:“相傳這種針法,起源於唐朝,是藥王爺孫思邈,晚年修道的時期,所獨創的針灸絕學,隻在道派弟子中所秘密流傳。”
“這種針灸絕學經過道派弟子一代又一代的改良,最終形成了現在這種雙手執針的平衡針路,其糅合了梅花針法、陰陽針法、以及燒山火等各流派的精髓,對治療跌打熱症有奇效,曾被唐德宗譽為天下第一奇針……”
說著說著,畢三絕神往之色更濃,連目光都變得癡迷。
雖然在李江南的眼裏,他就算不是庸醫,也比庸醫強不了多少,但實際上他的醫術水平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有那麽大的名聲。
所以他一看這黑紅色的血跡,心裏麵就明白了,這年輕人並沒有說錯,自己是真的沒有診查出來,付從軍的顱內的確出現了瘀血。
其實沒有診查出來,也不能怪他醫術不精,因為顱內瘀血這種症狀,如果隻是米粒大的瘀血麵積,光憑中醫探脈,是很難診斷到的,非得去大醫院做極為精密的顱內影像檢查。
這就讓畢三絕感到很恐怖了,自己沒有診查出來,為什麽這個年輕人可以如此輕易地判明症狀?
要知道他沒有攜帶任何儀器,甚至都沒有為付從軍探脈檢查,難道就憑肉眼觀察,就能看到付從軍的顱內有一丁點的瘀血?
而更恐怖的是,這年輕人簡直比精密的定位儀器還要厲害,隨便一針紮下,就能精準地刺到顱腔內部的瘀血之處,難道他有一雙透視眼麽?這也太厲害了吧!
麵對李江南“你自己說,你是不是庸醫”的提問,畢三絕半天都沒接上話,臉色一陣發白,又一陣變紅,暗暗的尷尬。
那叫小青的藥童也是懂醫的,那藥童看到針尖上黑紅的血色,同樣也說不出話來,就像吃了隻蒼蠅似的,臉色難看極了。
其他的張力彪劉經理等人,雖然看不懂那針尖上的一點血跡意味著什麽,但他們都能看懂畢三絕和小青的臉色,他們兩一老一少的臉色都變得非常難看,與先前的盛氣淩人已經判若兩人,而且麵對李江南的質問他們兩根本就答不上話,這充分說明,李江南說中了,畢三絕的確出現了誤診。
不由間,張力彪劉經理等人紛紛向李江南投去訝異的眼光,莫非這個叫李江南的年輕人,除了有一身極好的功夫之外,還有一身極為高超的醫術?
就連畢三絕這種頂級藥師,都被他懟得抬不起頭來!
“怎麽了,是不是沒話可說?”
見畢三絕久久答不上話來,李江南便收迴銀針,冷淡地說:“看在你是醫者的份上,送你一個忠告。”
“其實庸醫並不可怕。怕就怕明明是個庸醫,還驕傲自大,自以為很厲害。這種人不會有任何進步,遲早會落一個:草菅人命、害人害已的下場!”
畢三絕被教訓了一句,更加是老臉通紅,羞慚不已。
可那叫小青的藥童年輕氣盛,卻並不服氣,他一指李江南駁斥:“你算什麽東西,有什麽資格教訓畢老先生?”
“剛才你隻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運氣好而已!”
“有本事你當著大家的麵,把患者治好!”
“小青,不得胡鬧,向他道歉!”
“顱內出血,壓迫神經,不是那麽好治的!”
畢三絕雖然驕傲自大,很喜歡擺架子,但有一點還是很可貴,那就是他的醫德還在,尊重事實。
不過他嘴上雖然在駁斥小青,但心裏麵卻很想看看,這年輕人究竟有沒有本事,能治好患者的顱內出血。
畢竟顱內有了出血點這種病症,除了開顱,沒有更好的辦法。
“祖師爺,我並沒有胡鬧!”
“他敢侮辱你是庸醫,就是不行!”
藥童又氣唿唿地指向李江南道:“你別像個教師爺似的光說別人,有本事你來試試,隻要你把患者治好,我就服你!”
聽小青這樣一嚷嚷,張力彪劉經理等人,全把眼光看向了李江南,都想知道,他有沒有能耐接招。
而畢三絕也不再出聲阻止,他正想看看,這年輕人有多高的本事。
李江南自不會跟一個小小藥童計較,走到桌前,拿了畢三絕的那副針囊:“把他拉開,別影響我治病。”
“就算你們不說,付老板的顱內損傷,我也一樣會替他治好……”
在眾人驚異的眼光地下,李江南走到床前,從針囊中抽出兩根長短不一的銀針,以左右兩手,同時執針。
第一針,風池穴,百會穴,李江南幾乎是同時出手,同時下針。
第二針,至陽穴,陽關穴,李江南還是雙手同時下針。
然後李江南一左一右,兩隻手上使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撚針手法,一手輕輕搖針,另一隻手卻快速撚動,畢三絕看到這裏,猛地目芒一縮,大驚失色:“左青龍,右白虎!”
“左手青龍搖頭,右手白虎擺尾,左右遙相唿應,難道這種罕見的雙手針法,是失傳已久的平衡針術?”
李江南抬頭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但什麽話都沒說,繼續低下頭,用心施針。
見李江南的神色有變化,情知被自己猜中了,畢三絕精神一振,喜道:“不會錯了,肯定是失傳已久的針灸絕技,平衡針術……”
說著他連忙湊近到了床前,睜大雙眼,仔細觀察李江南的針路,似乎生怕錯過了這一失傳已久的針灸絕學。
“祖師爺,什麽是平衡針術?”藥童小青也湊了上去,拉了拉畢三絕的袖子。
“噓……”畢三絕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道:“認真觀摩,這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平衡針法,針理絕妙,博大精深……”
隨著他們兩一老一少擠了上前,張力彪劉經理等人也不甘落後地擠到床前,雖然他們看不懂李江南的針灸,但總覺得這是一番難得的奇景,全都流露出不明覺曆的表情。
畢三絕一臉神往,一邊看,一邊輕聲敘說:“相傳這種針法,起源於唐朝,是藥王爺孫思邈,晚年修道的時期,所獨創的針灸絕學,隻在道派弟子中所秘密流傳。”
“這種針灸絕學經過道派弟子一代又一代的改良,最終形成了現在這種雙手執針的平衡針路,其糅合了梅花針法、陰陽針法、以及燒山火等各流派的精髓,對治療跌打熱症有奇效,曾被唐德宗譽為天下第一奇針……”
說著說著,畢三絕神往之色更濃,連目光都變得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