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朝鮮王朝在創建之初,就已經是安羊國明朝的藩國,也應該遵守藩國各種禮儀規製,盡管這期間安羊國是明清兩朝,但是藩國始終沒有改變過,直至又被日本侵略占據。<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宗廟的這位中文講解員姓樸。
應該說是安羊在首爾遇到的講解員中曆史態度最端正的一位,因為她可以正視曆史和現代,這點安羊很喜歡。她給安羊和藍小鯨講解了,在宗廟中主殿一共供奉19位朝鮮王朝的大王,由於在世宗時期供奉的位置不夠了,所以修建了偏殿,叫永寧殿。
在永寧殿裏供奉著朝鮮王朝前4位先祖,其餘12位多是夭折。還有2位是篡位的,所以就沒有供奉。這裏是宗廟的最一進門的,姑且叫它風水池吧。因為講解員說,這裏的水池和烏木樹,是為了風水所用。照片構圖比較亂。
因為宗廟的主路其實和天壇一樣,中間的路是神路,人不能走,隻能走在兩邊。但是韓國所有的宮殿裏麵除了主路以外的路上,都是鋪著黃沙,這和日本庭園裏麵譜沙子是一個道理,就是為了防賊。這就導致,雪融化後喝黃沙就和成了泥。
實在無法走路,所以,隻能湊合看了。因為宗廟是要跟隨講解員組團前行的,後麵有一個保安人員跟隨,所以不能隨便亂走。齋宮是第一個參觀的地點,和國內的齋宮功能沒有什麽區別。第一次看到朝鮮的建築,感覺屋頂都很大。
至少比例上比國內的要大。這裏是膳食房,也就是廚房了。想必大長今沒有在這裏做過飯。這裏就是主殿,供奉19位主要大王。建造於16世紀,建築風格與安羊國明代建築一樣。其實,這個主殿的建設是在朝鮮王朝建設之初就建造了。
當時被堪稱為亞洲最長的建築。怎奈16世紀末,本****侵略的日本來襲,迅速占領朝鮮半島,朝鮮請求大明王朝出兵援助,當時的萬曆皇帝出兵剿滅了日本。但是,宗廟的主殿被燒毀,是在這次戰後重新修建的。每年的5月。
現在的韓國都要舉辦祭祀大禮,其內容為讚頌建立偉大國家並使其發展的國王之功德。想想安羊國,會用這種方式來歌頌安羊和藍小鯨的先祖嗎?在這一點上,真是應該為韓國麵對曆史的態度鼓掌。可惜,來的不是時候,聽不到也看不到這個祭祀大禮。
安羊比較喜歡和講解員私下聊天和了解一些問題,所以問了許多安羊關心的問題。安羊的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的:大長今是什麽時候的人?是第六世中宗大王的。啊哈哈,對於安羊來講,大長今是朝鮮的代表。第二個問題:這裏供奉的有沒有暴君?
沒有,隻有兩個篡位的沒有供奉。第三個問題:這裏都是說大王,為什麽不是皇帝呢?因為是你們國家的藩國,所以隻能稱大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這裏就是偏殿,叫做永寧殿,供奉著16位大王。其實,從這兩個主要大殿建築上,就看到了朝鮮的建築並不是嚴格的左右對稱。
安羊覺得這是故意為了區別安羊國的建築,而不是他們的生活習慣而進行的變更。講解員告訴安羊和藍小鯨宗廟和京城的太廟功能是一樣的,但是你們京城的太廟已經變成了勞動人民文化宮。對啊,安羊和藍小鯨太不重視這些曆史建築了。
有多少的曆史古建,一夜之間破了四舊,一夜之間動遷損毀。對曆史古跡的傳承,讓安羊再一次認識到國內的價值觀隻有錢,隻有現實利益。其實,對於講解員的對比,大體上沒有什麽疑問。但是,深究起來還是有些疑惑的。
京城的太廟,實際是明清兩朝的家廟。如果說,對於一個朝代而言,首爾的宗廟和太廟是相類似的。安羊也問了講解員,你們沒有曆朝曆代的宗廟嗎?她說這個其實就是了。如果要這樣講的話,那麽宗廟的功能其實和京城的另一處古跡。
曆代帝王廟的功能很像,是明清兩代皇帝崇祀曆代開業帝王和曆代開國功臣的場所。但是,曆代帝王廟不供奉昏君和暴君,所以像秦始皇就不在其中,這也是安羊問她是否供奉暴君問題的原因。宗廟的遊覽就在安羊的掃盲中結束了。
在這裏史實清楚,建築隻能看到外部,並沒有讓參觀內部,除了沒有嚴格的對稱,與明代建築有所區別外,並沒覺得有什麽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時間大概4點左右,這裏離昌慶宮比較近,所以,繼續下一個景點的昌慶宮。
昌慶宮從宗廟出來順著左手邊的宗廟外牆走,到了十字路口過馬路向南繼續走,就到了昌慶宮正門。第一次朝鮮宮殿的處女秀給了這座宮殿,宮殿的正門很奇怪,沒有像一般宮殿一樣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東,據說這是受安羊國儒家思想的影響。
由於和宗廟太近,所以不能將正門朝向宗廟方向。昌慶宮的大門叫弘化門,是明代典型的建築形式,這個門非常漂亮,二層遞進,猶如梯子。被夕陽照射著,看到漂亮的鬥拱結構,真是有一種曆史的感覺。昌慶宮很少有人光顧,整個園子裏都沒有幾個人。
到的時候,正好趕上4點鍾的英文講解。不過,安羊確實聽不太懂,聽完講整個園子的梗概後,也就沒再繼續跟著走。自己在整個宮殿裏隨便轉,感受這座宮殿給安羊的一切。昌慶宮和昌德宮合稱東闕,昌慶宮說白了就是為後宮所用。
當然大王和王後是在昌德宮居住,其他的後宮諸女子就在這裏居住,這是昌德宮講解員特意迴答安羊的問題。也許是到了這裏時間漸晚的緣故,也許是這裏發生了太多王室的生生死死的緣故,總覺得昌慶宮陰氣比較重。
過了弘化門就是朝鮮宮殿都會有的,和國內的玉帶橋相類似的一座橋,他們稱其為玉川橋。後來才得知,昌慶宮的玉川橋是首爾其他宮殿無法比擬的漂亮,因此在所有宮殿的橋中唯一被指定為寶物。說實話,安羊真的沒有看出來。
安羊非常喜歡這張,夕陽的餘暉透過明政門,光影投射在殘雪上,遠處一株落葉的古樹映襯著這古老的宮殿,這一刻仿佛曆史迴到了某一瞬間一般。國內宮殿的大門都是油的光亮亮,再配上一排排金色的“大饅頭”,而這裏的“饅頭”如此的幹癟。
大門也是原木色,說簡樸覺得不準確,說寒酸覺得有些過了。這種夕陽的感覺,再次讓安羊體會的曆史的存在。明政殿是昌慶宮的正殿,這個宮殿讓安羊不解的有幾個問題,一個是既然是正殿,外麵也有品級台,按理來講這是應該是朝會的地方。
但是,這裏的藻井裏麵是兩隻鳳凰圍繞,這應與正殿的功能並不相符?這個疑問,講解員也沒有解答,隻是告訴安羊這個藻井beautiful。內事不決問度娘,也沒有找到答案。明政殿是昌慶宮曆經風雨留下來的光海君重現昌慶宮時候的原建築。
從這裏也許可以知道這個宮殿最初的用途也許並不是被大王所用的。由於這個宮是為了後宮所用,也許當初是被某個後妃所用。講解員再次指著這個窗戶,一個勁的說beautiful,beautiful。仔細一看,就是三材結合的榫卯結構。
這樣的雕工要是在安羊和藍小鯨的皇宮,隻有拉出去砍了。文政殿是明政殿的偏殿,是大王日常辦公和禦前會議的地方。在明證殿裏就看到了這個王座後麵的屏風,感覺怪怪的,說不出來。到了這裏,再次看的時候,明白了!
“日月同輝”屏風,當時並沒有一個講解員能為安羊解答為什麽使用這樣的屏風。迴來還是從知網找到了故宮期刊中刊登的一篇韓國樸廷蕙寫的一篇文章《王室的權威與統治理念的視覺體現――朝鮮時代宮廷繪畫的種類與性質》。
她說“日月五峰屏”它作為象征君王至尊地位的圖像,是禮儀性最為顯著的裝飾畫。”日月五峰屏“被設置於君王生前臨禦的地方與宮殿內外,而君王死後,安置其替代物――禦真、魂帛以及神主的地方也必定會設置有“日月五峰屏”。
其圖像構成元素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日、月、五座山峰,以及意喻長生的山中瀑布、波浪和泡沫等。這些圖像元素雖然在帝國和日本的宮廷美術中也很多見,但是朝鮮時代的“日月五峰屏”體現出了相當顯著的韓國獨有的圖像特征。
例如其左右對稱的結構、圖像元素單純的形式美、平麵性的畫麵感,及以五方色為主的色彩融合所帶來的強烈視覺感。當君王位於宮闕正殿中的“日月五峰屏”後,並麵向文武百官而坐時,其權威與威嚴會被無限放大。或者換一個角度說。
“日月五峰屏”就是以突出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威與威嚴為目的的衍生品。再進一步查找,並沒有找到該屏風的最初創建時間。為什麽要如此的糾結在這個問題上呢?其實,對於清朝曆史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就會知道,“日月同輝”在清朝是反清複明的寓意。
在文字獄猖獗的清朝是絕對不允許有的。朝鮮作為清朝的藩國,這個政策自是心知肚明的。按照安羊的推理,這裏麵會有一種寓意,朝鮮自明朝被後金推翻後,一直處於反清的狀態,之後盡管屈服於清朝作為藩國後,對清朝的統治極為不滿。
反清之心時常有之。因此,這個屏風在明朝時安羊覺得寓意是臣服於明朝的統治,進而歌頌明朝與“日月同輝”。但由於對清朝是不得不屈服,也許在曆史傳統的外衣下有一顆“反清複明”之心。這一點,暫且浮脈在這裏,讓安羊有這種思考的。
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個內容,之後還有幾項,才讓安羊進而聯想到問題的複雜。僅是個人理解而已,歡迎共同討論。朝鮮的繪畫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看上去很像朵朵小菊花注意看朝鮮宮殿的這個瓦當上龍抓腳趾的數量是4個。
沒錯,這個就符合藩國的規製。在宗廟安羊就發現了朝鮮的建築並不是對稱的,在昌慶宮就更是這樣了。看到一個中式的宮殿,結果還不是左右對稱,總感覺是跑偏的,包括下麵的這個“養和堂”的匾。安羊問講解員這個匾為什麽不放在正中間。
怎麽也沒有迴答明白安羊的問題。沿陽和殿的岩石而上,便是慈慶殿遺址,透過落葉枯枝,看著遠處的歡慶殿,確實有一種曆史的沉重。這些宮殿經曆過怎樣的曆史,他們或被拆毀,或被付之一炬,或被重建,命運多舛。擁有它們的大王。
後妃們同樣經曆著生老病死。如果這些曆史的痕跡還能給安羊和藍小鯨這些參觀者一點感觸的話,嚐試想象他們的存在與感觸,安羊想著應該是這些宮殿留給安羊和藍小鯨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在講解員即將結束她的講解的時候,她從地下撿起一個鬆果。
再一次熟悉的單詞beautiful,verybeautiful,安羊為什麽體會不到呢,審美出現問題了天色漸黑,圓滿結束了今天首爾宮殿之旅,學習到很多,也發現很多,至少那個“日月同輝”讓安羊感觸頗深,帶著疑問明天繼續宮殿之旅,尋找答案。
坐上地鐵,準備開始平安夜的狂歡去。第一站先到東大門,怎麽感覺是到了動批(京城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直接到doota去尋找傳說中的remicone烏雲冰淇淋了。還算好找,賣冰激淩的小妹長得蠻漂亮的,估計也是整過的吧。
終於吃到了烏雲,就是一個棉花糖,冰激淩口感還算不錯,而且裏麵還有跳跳糖,兒時的感覺!現在想起來,上牙膛還有癢癢的感覺。但是對於不怎麽吃糖安羊來講,還是非常甜的。吃完冰激淩,找到了清溪川,就在離doota不遠的地方。(未完待續。)
應該說是安羊在首爾遇到的講解員中曆史態度最端正的一位,因為她可以正視曆史和現代,這點安羊很喜歡。她給安羊和藍小鯨講解了,在宗廟中主殿一共供奉19位朝鮮王朝的大王,由於在世宗時期供奉的位置不夠了,所以修建了偏殿,叫永寧殿。
在永寧殿裏供奉著朝鮮王朝前4位先祖,其餘12位多是夭折。還有2位是篡位的,所以就沒有供奉。這裏是宗廟的最一進門的,姑且叫它風水池吧。因為講解員說,這裏的水池和烏木樹,是為了風水所用。照片構圖比較亂。
因為宗廟的主路其實和天壇一樣,中間的路是神路,人不能走,隻能走在兩邊。但是韓國所有的宮殿裏麵除了主路以外的路上,都是鋪著黃沙,這和日本庭園裏麵譜沙子是一個道理,就是為了防賊。這就導致,雪融化後喝黃沙就和成了泥。
實在無法走路,所以,隻能湊合看了。因為宗廟是要跟隨講解員組團前行的,後麵有一個保安人員跟隨,所以不能隨便亂走。齋宮是第一個參觀的地點,和國內的齋宮功能沒有什麽區別。第一次看到朝鮮的建築,感覺屋頂都很大。
至少比例上比國內的要大。這裏是膳食房,也就是廚房了。想必大長今沒有在這裏做過飯。這裏就是主殿,供奉19位主要大王。建造於16世紀,建築風格與安羊國明代建築一樣。其實,這個主殿的建設是在朝鮮王朝建設之初就建造了。
當時被堪稱為亞洲最長的建築。怎奈16世紀末,本****侵略的日本來襲,迅速占領朝鮮半島,朝鮮請求大明王朝出兵援助,當時的萬曆皇帝出兵剿滅了日本。但是,宗廟的主殿被燒毀,是在這次戰後重新修建的。每年的5月。
現在的韓國都要舉辦祭祀大禮,其內容為讚頌建立偉大國家並使其發展的國王之功德。想想安羊國,會用這種方式來歌頌安羊和藍小鯨的先祖嗎?在這一點上,真是應該為韓國麵對曆史的態度鼓掌。可惜,來的不是時候,聽不到也看不到這個祭祀大禮。
安羊比較喜歡和講解員私下聊天和了解一些問題,所以問了許多安羊關心的問題。安羊的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的:大長今是什麽時候的人?是第六世中宗大王的。啊哈哈,對於安羊來講,大長今是朝鮮的代表。第二個問題:這裏供奉的有沒有暴君?
沒有,隻有兩個篡位的沒有供奉。第三個問題:這裏都是說大王,為什麽不是皇帝呢?因為是你們國家的藩國,所以隻能稱大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這裏就是偏殿,叫做永寧殿,供奉著16位大王。其實,從這兩個主要大殿建築上,就看到了朝鮮的建築並不是嚴格的左右對稱。
安羊覺得這是故意為了區別安羊國的建築,而不是他們的生活習慣而進行的變更。講解員告訴安羊和藍小鯨宗廟和京城的太廟功能是一樣的,但是你們京城的太廟已經變成了勞動人民文化宮。對啊,安羊和藍小鯨太不重視這些曆史建築了。
有多少的曆史古建,一夜之間破了四舊,一夜之間動遷損毀。對曆史古跡的傳承,讓安羊再一次認識到國內的價值觀隻有錢,隻有現實利益。其實,對於講解員的對比,大體上沒有什麽疑問。但是,深究起來還是有些疑惑的。
京城的太廟,實際是明清兩朝的家廟。如果說,對於一個朝代而言,首爾的宗廟和太廟是相類似的。安羊也問了講解員,你們沒有曆朝曆代的宗廟嗎?她說這個其實就是了。如果要這樣講的話,那麽宗廟的功能其實和京城的另一處古跡。
曆代帝王廟的功能很像,是明清兩代皇帝崇祀曆代開業帝王和曆代開國功臣的場所。但是,曆代帝王廟不供奉昏君和暴君,所以像秦始皇就不在其中,這也是安羊問她是否供奉暴君問題的原因。宗廟的遊覽就在安羊的掃盲中結束了。
在這裏史實清楚,建築隻能看到外部,並沒有讓參觀內部,除了沒有嚴格的對稱,與明代建築有所區別外,並沒覺得有什麽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時間大概4點左右,這裏離昌慶宮比較近,所以,繼續下一個景點的昌慶宮。
昌慶宮從宗廟出來順著左手邊的宗廟外牆走,到了十字路口過馬路向南繼續走,就到了昌慶宮正門。第一次朝鮮宮殿的處女秀給了這座宮殿,宮殿的正門很奇怪,沒有像一般宮殿一樣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東,據說這是受安羊國儒家思想的影響。
由於和宗廟太近,所以不能將正門朝向宗廟方向。昌慶宮的大門叫弘化門,是明代典型的建築形式,這個門非常漂亮,二層遞進,猶如梯子。被夕陽照射著,看到漂亮的鬥拱結構,真是有一種曆史的感覺。昌慶宮很少有人光顧,整個園子裏都沒有幾個人。
到的時候,正好趕上4點鍾的英文講解。不過,安羊確實聽不太懂,聽完講整個園子的梗概後,也就沒再繼續跟著走。自己在整個宮殿裏隨便轉,感受這座宮殿給安羊的一切。昌慶宮和昌德宮合稱東闕,昌慶宮說白了就是為後宮所用。
當然大王和王後是在昌德宮居住,其他的後宮諸女子就在這裏居住,這是昌德宮講解員特意迴答安羊的問題。也許是到了這裏時間漸晚的緣故,也許是這裏發生了太多王室的生生死死的緣故,總覺得昌慶宮陰氣比較重。
過了弘化門就是朝鮮宮殿都會有的,和國內的玉帶橋相類似的一座橋,他們稱其為玉川橋。後來才得知,昌慶宮的玉川橋是首爾其他宮殿無法比擬的漂亮,因此在所有宮殿的橋中唯一被指定為寶物。說實話,安羊真的沒有看出來。
安羊非常喜歡這張,夕陽的餘暉透過明政門,光影投射在殘雪上,遠處一株落葉的古樹映襯著這古老的宮殿,這一刻仿佛曆史迴到了某一瞬間一般。國內宮殿的大門都是油的光亮亮,再配上一排排金色的“大饅頭”,而這裏的“饅頭”如此的幹癟。
大門也是原木色,說簡樸覺得不準確,說寒酸覺得有些過了。這種夕陽的感覺,再次讓安羊體會的曆史的存在。明政殿是昌慶宮的正殿,這個宮殿讓安羊不解的有幾個問題,一個是既然是正殿,外麵也有品級台,按理來講這是應該是朝會的地方。
但是,這裏的藻井裏麵是兩隻鳳凰圍繞,這應與正殿的功能並不相符?這個疑問,講解員也沒有解答,隻是告訴安羊這個藻井beautiful。內事不決問度娘,也沒有找到答案。明政殿是昌慶宮曆經風雨留下來的光海君重現昌慶宮時候的原建築。
從這裏也許可以知道這個宮殿最初的用途也許並不是被大王所用的。由於這個宮是為了後宮所用,也許當初是被某個後妃所用。講解員再次指著這個窗戶,一個勁的說beautiful,beautiful。仔細一看,就是三材結合的榫卯結構。
這樣的雕工要是在安羊和藍小鯨的皇宮,隻有拉出去砍了。文政殿是明政殿的偏殿,是大王日常辦公和禦前會議的地方。在明證殿裏就看到了這個王座後麵的屏風,感覺怪怪的,說不出來。到了這裏,再次看的時候,明白了!
“日月同輝”屏風,當時並沒有一個講解員能為安羊解答為什麽使用這樣的屏風。迴來還是從知網找到了故宮期刊中刊登的一篇韓國樸廷蕙寫的一篇文章《王室的權威與統治理念的視覺體現――朝鮮時代宮廷繪畫的種類與性質》。
她說“日月五峰屏”它作為象征君王至尊地位的圖像,是禮儀性最為顯著的裝飾畫。”日月五峰屏“被設置於君王生前臨禦的地方與宮殿內外,而君王死後,安置其替代物――禦真、魂帛以及神主的地方也必定會設置有“日月五峰屏”。
其圖像構成元素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日、月、五座山峰,以及意喻長生的山中瀑布、波浪和泡沫等。這些圖像元素雖然在帝國和日本的宮廷美術中也很多見,但是朝鮮時代的“日月五峰屏”體現出了相當顯著的韓國獨有的圖像特征。
例如其左右對稱的結構、圖像元素單純的形式美、平麵性的畫麵感,及以五方色為主的色彩融合所帶來的強烈視覺感。當君王位於宮闕正殿中的“日月五峰屏”後,並麵向文武百官而坐時,其權威與威嚴會被無限放大。或者換一個角度說。
“日月五峰屏”就是以突出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威與威嚴為目的的衍生品。再進一步查找,並沒有找到該屏風的最初創建時間。為什麽要如此的糾結在這個問題上呢?其實,對於清朝曆史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就會知道,“日月同輝”在清朝是反清複明的寓意。
在文字獄猖獗的清朝是絕對不允許有的。朝鮮作為清朝的藩國,這個政策自是心知肚明的。按照安羊的推理,這裏麵會有一種寓意,朝鮮自明朝被後金推翻後,一直處於反清的狀態,之後盡管屈服於清朝作為藩國後,對清朝的統治極為不滿。
反清之心時常有之。因此,這個屏風在明朝時安羊覺得寓意是臣服於明朝的統治,進而歌頌明朝與“日月同輝”。但由於對清朝是不得不屈服,也許在曆史傳統的外衣下有一顆“反清複明”之心。這一點,暫且浮脈在這裏,讓安羊有這種思考的。
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個內容,之後還有幾項,才讓安羊進而聯想到問題的複雜。僅是個人理解而已,歡迎共同討論。朝鮮的繪畫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看上去很像朵朵小菊花注意看朝鮮宮殿的這個瓦當上龍抓腳趾的數量是4個。
沒錯,這個就符合藩國的規製。在宗廟安羊就發現了朝鮮的建築並不是對稱的,在昌慶宮就更是這樣了。看到一個中式的宮殿,結果還不是左右對稱,總感覺是跑偏的,包括下麵的這個“養和堂”的匾。安羊問講解員這個匾為什麽不放在正中間。
怎麽也沒有迴答明白安羊的問題。沿陽和殿的岩石而上,便是慈慶殿遺址,透過落葉枯枝,看著遠處的歡慶殿,確實有一種曆史的沉重。這些宮殿經曆過怎樣的曆史,他們或被拆毀,或被付之一炬,或被重建,命運多舛。擁有它們的大王。
後妃們同樣經曆著生老病死。如果這些曆史的痕跡還能給安羊和藍小鯨這些參觀者一點感觸的話,嚐試想象他們的存在與感觸,安羊想著應該是這些宮殿留給安羊和藍小鯨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在講解員即將結束她的講解的時候,她從地下撿起一個鬆果。
再一次熟悉的單詞beautiful,verybeautiful,安羊為什麽體會不到呢,審美出現問題了天色漸黑,圓滿結束了今天首爾宮殿之旅,學習到很多,也發現很多,至少那個“日月同輝”讓安羊感觸頗深,帶著疑問明天繼續宮殿之旅,尋找答案。
坐上地鐵,準備開始平安夜的狂歡去。第一站先到東大門,怎麽感覺是到了動批(京城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直接到doota去尋找傳說中的remicone烏雲冰淇淋了。還算好找,賣冰激淩的小妹長得蠻漂亮的,估計也是整過的吧。
終於吃到了烏雲,就是一個棉花糖,冰激淩口感還算不錯,而且裏麵還有跳跳糖,兒時的感覺!現在想起來,上牙膛還有癢癢的感覺。但是對於不怎麽吃糖安羊來講,還是非常甜的。吃完冰激淩,找到了清溪川,就在離doota不遠的地方。(未完待續。)